登陆注册
2193500000025

第25章 靠伯乐——做千里马昂天啸(1)

世间常有伯乐,而千里马不常有!

马是好是坏,也要通过真正的“伯乐”来识辨,“叶公再好龙”也是假的!千里马在未遇着伯乐前也同寻常马没什么两样!倘若是遇着了叶公似的“假伯乐”,那“千里马”就惨了!只会落得掉价为“百里马”或“十里马”使唤了!可见作为“千里马”,宁愿等得久,也不轻易出手跟随一个“假伯乐”。

在竞争激烈的封建官场,有机会被伯乐发现、挖掘的人当然是幸运的,但很多时候既要“千里马”等待机遇,也要“千里马”主动出击,而此中玄机,就在一个“悟”字。

1.等得久,自然有——姜太公钓鱼使“猾”招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每朝每代的官位是有限的,但想做官特别是想做大官的人却是无限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挤我拥竞争是何等激烈?

要想做大官,能有别人引荐当然是好事,怕只怕朝廷无人,这时就要等待伯乐去挖掘、发现自己。

【事典】

一部《封神榜》,把姜太公描述的神而又神乎,区区八十老头,学了道术,出山辅佐周王灭商纣,并且亲上封神台封神……

翻开历史的扉页,姜太公确有其人。

姜太公原名吕尚,又称姜尚,也叫姜子牙,号飞熊,又称太公望。究其源,姜尚是炎帝的后裔,伯夷之后,史料考证,是山东日照人。

吕尚是建立西周王朝第一位功臣,又是齐国的始祖。他的军事谋略和治国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传吕尚先世为贵族。后家道中落。到吕尚这一代已经沦为了贫民。为了维持生计,年轻时的他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曾到孟津做卖酒生意,不过结果都不甚理想。吕尚虽然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但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非获得较高职权不行,可是像他这样出身卑微的社会底层中人,要爬上去谈何容易!他在朝廷试探过,但纣王昏庸不管事,没有成功。老年时,他决心入周寻找机会,选择了距离周的都邑只有几十里的磻溪垂钓为生,等待机遇的到来。这里离都城不远不近,恰到好处,风景又秀丽,好山好水,符合高人逸士的风度气质,能够借江山之助增强人格的感染力。

附近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年纪姓名,他平时沉默寡言。虽然他已是80岁的耄耋老年,但精力充沛。于是人们按照对老人的一般尊称呼之为“太公”。又因为老人长长的白眉覆盖下的眼睛,常透露出心事重重、茫然远望的神情,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望”。(《释名》说:“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合起来就称作“太公望”。

至于吕尚如何从一个平民老者到西周第一功臣呢?这里就有一个人人皆熟的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而吕尚当时所企盼钓的这条“大鱼”,就是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纣王时封为西伯,又名伯昌,是周族(传说周族的先世弃担任过舜的后稷之职,负责掌管农事)首领王季(弃的十世孙)的第三子,有雄才大略,善良仁慈,被誉为“圣人”。其父被商纣王杀后,西伯即位号文王。他以岐山下的周(今陕西岐山北)为基地,继承祖先的事业,敬老爱幼,礼贤下士。

一次,文王在野外行走,见路上枯骨累累,心里很难过,马上吩咐把枯骨好好掩埋。随从告诉他:“这些都是无主的尸骨。”文王说:“统治天下的就是天下之主,治理国家的就是一国之主。我就是主,怎能说这些尸骨无主呢?”这件事传出去后,各地的人都称赞道:“西伯对枯骨尚且这样爱护,何况是对人呢?”于是,一大批人才如散宜生、闳夭等都来投奔他。在散宜生、南宫适等大臣和儿子武王、周公的辅佐下,文王将周族的势力进一步向东发展。商纣王为此深感忧虑,就把文王召到朝歌,关进监狱,将其子伯夷考醢尸,强迫文王吃下。静宜生等人为救文王,除贿赂纣王宠臣外,还送给纣王大量珍宝、美女,纣王被这些礼物弄得眼花缭乱,加上宠臣为文王说情,消除了对文王的疑虑,便把他放了回去。这一抓一放,再一次暴露了纣王的昏庸腐败,更加坚定了文王讨伐商朝、取而代之的决心和信心。回国后,他积极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更加注意搜罗人才。一旦发现,就想法罗致,予以重用。

话说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天天到磻溪钓鱼,他一面耐心等待,一面把自己的志向和对形势的分析编成歌谣,教渔人、樵夫等传唱,以期引起文王的注意。

冬去春来,花红柳绿,春草萌生,景色宜人,正是游玩的好时节。一天,文王带着散宜生、南宫适等人来到渭水之滨游玩,君臣游兴正浓时,一伙渔民作歌而来。这伙人唱道: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战自葛始。

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内荒于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

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

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听那歌词,饱含着商朝将要灭亡、乾坤必定更替和隐者避世逍遥之意,文王大为惊奇,命南宫适叫来这伙渔民,问道:“请问,这歌是你们编的吗?”一个渔民答道:“我们是打渔的,不识字,哪会编歌呢?这是一个叫姜子牙的老翁在磻溪垂竿钓鱼时唱的一首歌,他每天都唱歌,还教我们唱,我们听久了,也便学会了,其实并不解歌中之意。”文王听了,当即前往磻溪,寻找姜子牙。

来到磻溪边,只见一棵柳树下,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大石头,石头旁边的鱼竿飘在水面上,姜子牙却无踪迹。求才心切的文王耐心地等到夜幕降临,仍不见人影。散宜生一语提醒文王:“求贤聘杰士,应该心诚,今天我们突然闯入,说明心意不诚,行为不恭敬,因此,贤人才故意避开,我们应当另择吉日专程拜访才是。”文王认为言之有理,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磻溪。

回宫后,文王命令文武大臣不得回家,都住在宫里,斋戒三日。第四天,大家沐浴整衣,抬着礼品,前往磻溪。沿途惊动了无数百姓,扶老携幼,观看迎贤盛况。队伍行至树林边,文王命令队伍停下,不准喧哗。

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林,只见一老翁背坐溪边,文王猜想此人一定是姜子牙。两人悄悄来到老翁身后,不敢惊动。的确,文王猜得不错,此人就是姜子牙。其实,姜子牙早已发现了他们,而且,前几天他也是故意躲开的,他想考察文王,看看他是否是真正的明君,是否真正求才若渴。

今天,他还想考察一番。他明知文王已站在身后,却假装没有看见,自言自语道:“世人垂钓以诱饵,老夫泪眼视空钩;王公卿士无人识,面对流水度春秋。”

文王听罢,更觉得姜子牙是个奇人,再定睛一看,又发现了奇怪的事:姜子牙的鱼钩不在水中,而是高出水面三尺多,钩是直的且无鱼饵。文王忍不住,低声问道:“先生可就是隐士姜子牙?”姜子牙假装不认识文王,慢慢扭过头来说道:“小民确为姜子牙,但不过是一村野匹夫,并非隐士。”文王想了一下,又问道:“别人垂钓均有诱饵,钩入水中。先生如此钓法,能钓得住鱼吗?”

姜子牙借题发挥:“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伯邑考就甘愿上钩;纣王自认为才智高超,能识破一切谎言,可硬是让散宜生的奇钩钩住,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文王。”文王听了,更加敬佩,诚恳地说:“不瞒先生,我就是您说的文王。祖父老太公生前就盼望我得到一个协助我兴邦立国的贤臣,现在我得到了,您就叫太公望吧。请先生收拾行装,随我进宫。”

姜太公见文王确实是谦虚待人、礼贤下士的君王,也就没有推辞。文王非常高兴,立即将他迎上马车,姜子牙于是永远离开了磻溪。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姜子牙终于钓到了“大鱼”,等到了赏识自己的明君。这一年,姜子牙年已80。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渭水垂钓”,其钓者之意不在鱼,而在乎人也。

【评议】

姜子牙韬光养晦,默默积蓄力量,终获成功,这在世人看来,也是识得千里马的伯乐周文王的成功。古代政治就是这样,彼此为取相互所需,帝王臣子才能言谈投机。

2.得一知己足矣——鲍叔牙主动让位给管仲

朋友原有“益友”与“损友”之分;也有“道义之交”与“酒肉之交”之别。孔子告诫世人要交益友不可交损友。当然益友有所谓“刎颈之交”,“生死之交”,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故古人常以“得一知己足矣”而感叹。

益友得道,友人享福。在封建权力场上,若益友一朝得势,朋友常能搭便车,不费多大力气走做官捷径。

【事典】

春秋时代,鲍叔牙和他的挚友管仲(名夷吾)分别做了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管仲为了自己所辅佐的公子纠能当上国君,曾箭射公子小白。然而,公子小白却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登位后,一方面重用鲍叔牙,欲用他为相,另一方面要报一箭之仇,欲杀死管仲。

然而,高风亮节的鲍叔牙却不愿接受相位,他深知管仲的奇才,是能够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的良相,因此,竭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一天,鲍叔牙入宫见桓公,先向他表示慰问,后向他庆贺。

桓公问:“为了什么事向我慰问呢?”

鲍叔牙说:“子纠是你的哥哥。您为国而灭亲,实在是不得已,臣怎么敢不来慰问?”

桓公又问:“那么,你要向我庆贺什么呢?”

鲍叔牙说:“管仲是天下的奇才,臣已经把他带回来了。您得到一位贤相,臣怎么敢不庆贺呢?”

提起管仲,桓公咬牙切齿,早已按捺不住,鲍叔牙刚一说完,他便气汹汹地说:“夷吾射中我的带钩,差点要我性命,他的箭我还留着。食其肉、寝其皮也不解我心头之恨,难道还可以用他吗?”

鲍叔牙说:“做人臣的各为其主。夷吾射带钩的时候,知道有子纠不知道有您。您如果任用他,他可以为您射得天下,岂只是一人的带钩呢?”

桓公怒气仍然未消,说:“看在你的面子上,赦免他的罪,不杀他。我不想用他,你不要再说了。”

鲍叔牙只好退了出来。他将管仲接到家里,朝夕谈论,伺机再荐。

齐桓公论立君之功,高国世卿都加封了采邑。他想授鲍叔牙上卿之职,任用他来处理国政大事。鲍叔牙说:“您对我施加恩惠,使我不受冻挨饿,我知道这都是您赐予的。至于说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就不是臣所能胜任的了。”

桓公说:“寡人了解你,你不要推辞。”

鲍叔牙说:“您所说的‘了解’,只是知臣做事小心慎重,循礼守法而已。这些只是一个平庸臣子的德性,不是治理国家的大才。那些治理国家的大才,能内安百姓,外抚四夷,有大功于王室,布恩泽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穷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这是有王佐之才的人才能担当的大任,臣怎么够得上呢?”

桓公听后,兴趣大增,促膝向前,问道:“像你说的那种人,当今还有没有?”

鲍叔牙说:“您如果不需要这样的人,就不说了;一定要用的话,难道不是管夷吾吗?”桓公默然不语。鲍叔牙又说:“臣有五点不如夷吾。”桓公抬起头看着鲍叔牙。叔牙接着说:“对民宽缓,施恩于民,使其安定,臣不如他,这是其一;治理国家不丧失根本,臣不如他,这是其二;用忠和信使百姓凝聚,臣不如他,这是其三;制定礼仪制度,使四方之人效法,臣不如他,这是其四;拿起鼓槌,站在军门擂鼓,使百姓增加斗志,奋勇向前,臣不如他,这是其五。”

桓公听后,停了一会,说:“卿可与他一起来,寡人要考察一下他的才学。”

鲍叔牙说:“对于非常之人,一定要用非常的礼节来对待。您应当选择个吉日,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天下的人听说您能尊敬并礼遇有才能的人,不计私仇,谁不愿意到齐国为您效力呢?”

桓公点了点头说:“寡人听你的。”于是让太卜择好吉日,准备去郊外迎接管仲。

鲍叔牙先将管仲送到郊外的公馆里。到了日期,三次洗浴,三次用香水涂身。所用衣帽袍笏,和上大夫一样。桓公亲自去迎。

百姓们听说国君去迎一位贤人,都出来观看。远远地见仪仗中间拥着几辆车子,马头两边红绸飘舞。乐声、串铃声和马蹄声,越来越响。中间一辆车上,有一人同桓公并排而坐,身躯伟岸,气度不凡。近前一看,却认得是射桓公的管仲,个个惊讶得半晌合不拢嘴。

管仲同桓公入朝后,稽首谢罪。桓公上前扶起,赐坐。管仲说:“我是一个被俘要杀的人,能赦免大罪,实在是万幸了!怎么敢受您这样的礼遇?”

桓公说:“寡人有问题向您请教,您一定要坐下,我才敢问。”管仲于是拜了两拜,坐了下来。

桓公以国事相问,管仲为其陈霸业之策,字字投机。两人连语三日三夜,全不知倦。桓公大喜,决定重用管仲。

鲍叔牙对桓公说:“我听说‘地位卑贱的人不能够和高贵的人共事,贫穷的人不能役使富有的人,和国君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管制和国君关系亲近的人。’您要用管仲,必须委以相位,给他优厚的俸禄,并待以父兄之礼。”

于是桓公准备任管仲为相。管仲推辞不受。桓公说:“我采纳您的霸业之策,想实现我的志愿,所以拜您为相。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建成一座大厦,不是靠一根木材;茫茫大海,也不是只有一条流向它的河流。您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愿,请用五杰。”

桓公问:“五杰是谁呢?”

管仲说:“进退有礼,动静有仪,善于辞令,臣不如隰朋,请任命为大司行。开荒辟地,充分地利用地力,多打粮食,臣不如宁越,请任命为大司田。于旷野之中,能使车马整齐,士卒听令,擂起战鼓,三军将士能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任命为大司马。能公正地判决官司,不错杀无辜,不诬陷好人,臣不如宾须无,请任命为大司理。犯颜直谏,不顾自身利害,不为富贵所屈,臣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为大谏之官。您如果想治理国家,加强军队,那么,用这五人就可以了。如果想成就霸业,臣虽不才,勉强可以完成您的使命,以效微劳。”

桓公让人准备好牛、羊、猪三牲大礼,贡于太庙,然后同管仲一起来到这里。他让管仲面东站着,自己面西站着,对着祖先神位郑重地说:“自从我听到先生的教诲,更加耳聪目明,不敢独占,愿把先生荐举给祖先。”举行过这样一个庄严的仪式之后,桓公才任命管仲为相国,并把国都一年的市租赐给管仲。隰朋等五人,根据管仲所荐,一一任命,各司其职。

桓公虽有大志,却不愿过分约束自己,失去生活乐趣。他试探地问管仲:“我不幸染上游猎和好色的毛病,这是不是有害于霸业呢?”

“这没有什么妨害。”管仲肯定地说。

桓公心里一喜,又疑惑地问:“那么怎样才妨害霸业呢?”

管仲说:“不知道谁是贤能之人,会妨害霸业;知道了,却不能任用他们会妨害霸业;任用了,又不能给予相当的职务,会妨害霸业;给了相当的职务,又不信任他们,会妨害霸业;信任了,又让小人参与其中,会妨害霸业。”

“说得好!说得好!”桓公连连点头。于是,一心一意任用管仲,并尊他为仲父,给予最高的恩惠。他又对大臣们说:“国家大事,先告诉仲父,再告诉我。有要办的事,全部让仲父决断。”又禁止国人,不论他地位高低,不许触犯“夷吾”之名,一律都称他的字——“仲”。古人以称呼别人的字来表示尊敬。

管仲以自己的杰出才华,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然而,人们在赞美管仲才华之时,从未忘记过鲍叔牙,正是由于鲍叔牙这位伯乐的高风亮节,竭力推荐,管仲不仅免于一死,而且从此踏上了平稳的权力之路,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评议】

同类推荐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废物大小姐:帝君太撩人

    废物大小姐:帝君太撩人

    【女强男强一对一】她,月冥国将军府大小姐,狡黠狠毒泼辣冷血强势;他,天外天帝国一国之君,妖魅冷酷无情专权霸道;“赫连清璃,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若是你敢死,就算付出一切代价,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捉回你亲自折磨的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轻笑,褪去衣衫,成“大”字型躺在床榻,琉璃眸抚媚流转,磁性魄人的嗓音响起:“来吧,夫人,现在就让为夫尝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吧。”他“拿命去护她的周全,这就是我的命,我愿意认命,心甘情愿。”她“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和他,我说可以幸福,那就一定会幸福。”...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热门推荐
  •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卤味食谱

    卤味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她以为自己遇见鬼了,没想到捡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帅哥,她以为他失忆忘记了所有就会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当保镖,没想到他竟然和那个杨氏下一代继承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他本是现代含着金勺出生的少爷,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做了一代官爷的大公子,再回现代已失去所有的记忆,成了霸道多变的大小姐的保镖。
  • 异世神王劫

    异世神王劫

    龙朔修仙者,在一场东皇钟的夺宝大战之中,得一神秘戒指,随后自爆元婴与师门仇人同归于尽,奈何灵魂受其神秘戒指的保护而不灭,与东皇钟一起穿越到一个魔法斗气的世界重生,魔法斗气遇上华夏仙术,究竟谁更强大,异界神兵对上华夏上古十大神器,究竟谁更锋利。
  •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夫命难违:捡个少爷入豪门

    有听过出门捡到钱,可从来没听说过出门能捡到人的但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偏偏被她这个穷酸女遇到了,看那个满身是伤的男子躺在地上,露出无助的眼神.实话说她是很想救他啦,可现在的状况连自己都很难养活,再救济一个重伤在身的大男人?细算一天的饭钱,药费就有够她受的仰起头,背对他,假装走开,谁知却被那男子狠狠拉住,教训她的不是拜托,这多人面前能不能给她留点面子?她败了,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拖回家,丢在不到几平米的卧室可这家伙不但不感恩,还吃尽她的豆腐,谎称自己是某企业的总裁,别开玩笑了喜欢的加群:87079654【筱灵织织】亲亲群
  • 公爵的小小新娘

    公爵的小小新娘

    天空中乌云密布,透着一种让人快要疯狂的压抑,乌云之下是令人窒息的场景,最残酷的厮杀,最残酷的征战,在一一上演。“杀——”士兵们嘶吼着,举起手中的矛与盾,冲入了人群之中,鲜血洒在了战场的每一寸土地之上,一个又一个身体无力的倒在地上,人们已经完全疯狂了,眼中只有一个信念:杀光所有的敌人!刀尖在空中相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音,一声又一声哀嚎响起,充斥着这个死亡的时刻。终于,似乎所有的身影都……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是谁撑一把油纸伞,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