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200000009

第9章

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指出:“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8月18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他又指出:“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最后,毛泽东说,对待司徒雷登,“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附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见《武王伐纣平话》记太公钓鱼,有“负命者上钓来”之语。明朝叶良表《分金记·强徒夺节》:“自古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嗟来之食”,见《礼记·檀弓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见《老子》第七十四章。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见《文选》载晋朝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独立”作“孑立”。

10月1日,徐悲鸿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俗话说,文如其人。看你笔下奔马那气势,又听说你走路其快如飞,我想,这里面是不是有辩证法哟!”说完爽朗地大笑起来,徐悲鸿也被逗笑了。

12月。毛泽东在赴苏联列车上和陪同的苏联翻译费德林谈《诗经》和屈原。据费德林回忆:毛泽东说:“《诗经》是中国诗歌的精萃。它来源于民间创作。都是无名作者。创作的年代已经无法查考。这本文献把过去那个久远的年代同我们拉近了。《诗经》代表了中国早年的美学,这种诗感情真切,深入浅出,语言很精练。”“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几百年来《诗经》一直是中国诗人模仿学习的样本呢?”我问。“是的,这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诗经》中的诗歌对后来每个有思想的诗人都产生过影响。问题在于如何理解这些古代的民间创作。这是问题的实质。对于那些不理解或者曲解了的人我们就不必去说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那些不仅理解,而且试图模仿这种古代诗学的人。他们模仿的不仅是它的修饰特点,而且继承了《诗经》中民间创作的内容实质。”“据中国文学史上说,在《诗经》的无名作者之后,首屈一指的该是屈原了,他是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哦,这是你喜欢的题材啦。不过这个问题说起来就不那么简单罗。”“对,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嘛。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不过现在的人就未必哕,他们不一定理解屈原的伟大功绩。”“我想,由于乡土关系,同乡人哪怕隔了许多代,对屈原有一种直接的感受,他们对诗人的评价就更加有说服力。”“可是,家乡人对屈原的纪念是很微不足道的。何况诗人的时代距今已经两千年了,对于他的命运,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变革都会产生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于屈原,政治变迁是他个人的不幸。屈原艰苦地走过他的时代。他忧国忧民,力求挽救楚国的危亡。”“连年战乱使国家凋敝、民不聊生,楚国灭亡了,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接着开始了另一个历史过程,就是把那些分散的、互相争权夺利争战不休的诸侯王国统一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最后,它以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告终,从而形成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帝国。这对中国后来的命运产生了重要作用。这是事情的另一个方面。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要专门来谈。”毛泽东说。记忆之线索不由自主地向遥远的古代延伸,那是连最古老的编年史也鲜有记载的过去。这时耳畔响起了毛泽东的声音:“是的,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地方——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我对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苏联读者也能看懂屈原的诗了。我们知道,屈原是很久以前的诗人,但也是属于未来的诗人,他用诗歌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表达自己的真情。他的《离骚》向我们说明,有了生活体验才能写出诗来,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是啊!屈原的功勋并不是马上就得到人们的承认。那是后来过了不少日子,诗人的品格才充分显示出来,他的形象才真正高大起来。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甜酒,诗歌像其它创作一样,是一种精神创造。”

在谈到40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时,毛泽东用满意的口吻说:“当时重庆演出的话剧《屈原》,在全国引起了震动,我们在延安听到这情况也很受鼓舞。革命胜利后,我在北京见到郭沫若,还谈到这一点呢。”他又说,“关于《屈原》这个剧及其作者郭沫若的艰难处境,都是周恩来告诉我的,当时他是我们八路军驻重庆的代表。我早已听说过,郭沫若是同国民党政府对着干的激进分子。周恩来对当时文化界的情况,特别是国统区的文化情况很关心。”“屈原忧天下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老百姓爱戴他,崇拜他,这也算是一种个人崇拜吧……”我又把话题拉到这位古代诗人身上来。“是啊,这种崇拜不是屈原自己制造的,而是爱戴他的老百姓自发产生的。这种崇拜一直延续到现在,难道能怪他吗?我们不能为别人负责,老百姓树立他们所需要的权威和偶像,这是他们的事,我们不能对此负责。我不认为这是他的错……”毛泽东对我表达这种想法不是没有原因的,显然,他早已在考虑这个问题,他有自己的想法。

12月,由***介绍,毛泽东、李维汉以及张庆孚等人作历史证明人,党中央批准李达为中共正式党员。在李达诚恳申请重新入党时,毛泽东向他指出:“早年离开了党,这在政治上摔了一跤,是个很大的损失,往者不可咎,来者犹可追。”毛泽东表示,同意李达重新入党,不要后补期,并愿意作为他的历史证明人。

[附注]“往者不可咎,来者犹可追”,见《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950年

3月10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接受罗马尼亚首次驻华大使鲁登科呈递的国书。按照周恩来的布置,新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来勤政殿,在八扇红木屏风后静观呈递国书的仪式。在这之前,也是在勤政殿,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经接见过这些新中国未来的大使们,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毛泽东走到黄镇面前,好像想起什么事,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土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答话:“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可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几个将军皱起眉头:“我们连外国话都不会说,怎么搞外交呀?”毛泽东说:“班超、张骞不也不懂外文么,出使西域而不辱使命。你们不会外文,但是,还是要你们去干外交,因为首先你们跑不了!你们出使,可以学学沈括的办法,他每到一地,都把那里的大山河流、险要关口,画成地图,还把当地的风俗人情也调查得清清楚楚,并叫随员背得滚瓜烂熟。所以和辽国边界谈判,他对答如流,有凭有据,辽国没有空子好钻哪……现在你们去的都是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更不要担心。”

[附注]《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西汉刘向辑。收有战国楚人屈原、宋玉、景差诸赋。附以屈赋形式的汉人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自作的《九叹》,计16篇。因都具有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楚辞。

“白玉兮为镇”,见《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见北齐刘昼《刘子·大质》:“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完璧归赵”,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李济深、蔡廷锴和陈铭枢等人。在陈铭枢谈了对蒋介石无深刻认识,有时甚至抱有幻想,这些是需要深刻反省时,“毛泽东笑道:‘你这不已经在反省了嘛。’他转对李济深、蔡廷锴说:‘你们说呢?’李、蔡点头称是。随后,毛泽东又对陈铭枢等说:‘你们的历史人民是清楚的,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主张可随时告我,我们共产党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点还请各位先生相信我哩。”

在谈论我们对朝鲜是否出兵时,毛泽东主席对周总理说:“他们一千条道理,一万条道理,驳不倒我们一条道理:我们和朝鲜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在一旁看着敌人把朝鲜灭亡了。唇亡齿寒嘛,怎能见死不救呢!”毛泽东这四个字的比喻,把“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宗旨,讲得一清二楚。

[附注]“唇亡齿寒”,见《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

10月,毛泽东写《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附注]赤县,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10月4日和5日晚,柳亚子接连在怀仁堂观看由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的、由欧阳予倩编剧、戴爱莲导演兼主演的舞剧《和平鸽》,再填《浣溪沙》。毛泽东读后,为柳亚子的爱国热忱和正义精神所感动,又恰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复平壤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由是挥笔写有《浣溪沙·和柳先生》:“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附注]“颜斶齐王各命前”,见《良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庸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日“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1951年

1月,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议过程中同参加会议的各中央局、大城市党委统战部的同志谈了话。在谈到土地改革运动时,毛泽东强调指出要让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前去参观视察。他说,民主人士到各地去视察,各地不要以此为累赘。状元三年一考,土改千年难逢。应该欢迎他们去看。毛泽东又说,分土地,镇压反革命,发动群众,都是好事。土改一项,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直到孙中山都没有做过,我们才作。

7月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周世钊等人时,有人谈起屈原与屈瑕(楚武王封子瑕于屈,即为屈瑕,其后人便以“屈”为姓,屈原是其后裔)的关系,毛泽东说:“《楚辞》虽是古董,但却是历史,有读的价值。”

一天,毛泽东已经服过两次安眠药,仍然睡不着。他躺在床上,不看文件,也不看报,随手从床上抓起本《楚辞》阅读。卫士李连成用掌心握住他的小腿,轻柔地向他的大腿推去,一次又一次,这是为了帮助他入睡,天已近中午,隐约能听到蝉鸣声。毛泽东终于合上眼睛,《楚辞》仍然抓在手中,却已放倒在胸脯上。

1952年

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1937年就在他身边当警卫员的翟作军,说:“你是河南济源人吧,你们济源的北面,有一条河叫沁河,那一带是战国时代的战场。”

10月28日,毛泽东到曲阜视察,过神道时观察到这个现象后(指由曲阜北门到孔林大门的长1公里的神道两侧古柏,没有一株是有正顶的),就向陪同者专门问起何故古柏打去树顶的缘由。

毛泽东在许世友等陪同下南下曲阜参观。在参观中有人对毛泽东说:有一个鲁子庙,去看看吧!毛泽东愕然,笑着说:孔子弟子七十二贤,没有鲁子。哪有鲁子庙?不一会儿,大家来到了“鲁子庙”前,毛泽东一看那庙门上方匾额上写着“曾子庙”三个草体字,风趣地说:你这个同志,这不是鲁子是曾子。原来这个同志误把草写的“曾”字看成“鲁”字。大家乐得都笑了。

[附注]曾子(约前50S一前435),即曾参。孔子学生。春秋末期鲁国人。

毛泽东藏书中购置了一部清朝乾隆武炎殿版的《二十四史》大字本。毛泽东对这部史书圈画批注最多,十分爱读。从这年开始,到70年代生命历程结束,无论在京或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毛泽东都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攻读不辍,几乎全都通读了一遍,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三遍、四遍地读。

1953年

2月16日,毛泽东乘专列来到汉口车站。车门打开,披着一件军大衣,戴着一顶黄呢夹帽的毛泽东笑微微地走下来。中南局负责同志李先念、李雪峰先一步迎上去握手、问候,然后李先念向毛泽东介绍湖北省委书记说:“这是王任重同志,是河北景县人。”“噢,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毛泽东向王任重伸出了右手。

7月7日,毛泽东复函符定一,表示对文字学缺少研究,不能对《联绵字典》发表意见,信中又说:“所谓‘秦皇汉武之业’,大概是先生听错了。先生是著作家,似不宜与古代封建帝王的事业作类比。”

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9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列席了这次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多次讲话,其中说梁漱溟“把自己描写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又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害羞,事情就难办了。说梁先生对于农民问题的见解比共产党还高明,有谁相信呢?班门弄斧。”又说:“关于孔夫子的缺点,我认为就是不民主,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有点像梁先生。‘吾自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三盈三虚’,‘三月而诛少正卯’,很有些恶霸作风,***气味。我愿朋友们,尤其是梁先生,不要学孔夫子这一套,则幸甚。”

[附注]“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见《孟子·告子上》。

“吾自得子路而恶声不入于耳”,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三盈三虚”,见东汉王充《论衡·讲瑞》。

同类推荐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爆笑宠妃攻略

    爆笑宠妃攻略

    【正文完,番外进行中】什么是宠娘子?某妖孽的答案是——顺妻者昌,逆妻者亡!他的小王妃,只有他自己能欺负!所以逃婚三次都被逮回来,江渔渔开始安慰自己,虽然这男人太妖孽太腹黑,可是十项全能又超级疼老婆,其实是个不错的好老公。只是……这妖孽的节操呢?!某一天,江渔渔脸上爆红,“你……不要脸!”某妖孽摘下易容面具,淡定地往旁边一扔,“反正也不是我的脸。”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职场之一见钟情

    职场之一见钟情

    是谁说只要爱上了谁,那么所有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都是最美的消遣。纪若白,一个把商场沉浮看作简单游戏的男人。却并不张扬,沉默得把自己的姿态隐藏,清冷淡漠。他们相遇在电梯间,她撞进他的怀抱,仿佛也撞进他一向无情无欲的心里。明知道她会离开,但还是孤注一掷得宠爱。把所有与她在一起的时光,都当做最美的消遣。
  • 当富二代遇到富二代

    当富二代遇到富二代

    孟凡领着新娶的老婆见狐朋狗友,狐狗们笑夸:“嫂子真漂亮。”“那是,哥娶的老婆,比你们档次高太多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就连晚上夜宵都是四菜一汤。”陆露眨眼:“人家最喜欢给老公做菜了,请别人做人家都不放心。”“嫂子真贤惠。”狐狗们逢迎。“除了这个,她还会按摩,每天晚上帮哥缓解疲劳!”“老公每天工作赚钱,人家好心疼,只能做这么一点小事儿。”狐狗们脸上全是羡慕加嫉妒,孟少驭妻有道啊!散场回家。陆露:“老公?”“嗯?”“四菜一汤?”“我马上去做。”“老公?”“嗯?”“全身按摩?”“等吃完夜宵我就给您按摩。”“老公放水我要洗澡。”“嗻!老佛爷!”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若是蝴蝶会哭泣

    若是蝴蝶会哭泣

    她,本是平凡女子,却一次又一次流落异地,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似乎都与她有关,这厄运就那么无法逃开吗?所有这一切种种安排,可有她的一丝意愿?他,一袭月白衣衫,本是杀手,却在与她的第一次邂逅中便有了一生一世的承诺,而后,依旧是背叛。他,是那里的王爷,是地下的皇帝,依旧为她倾心,可最后,为什么会对她的死活不管不顾?不是爱过吗?在这恩怨情仇交织的地方,她又该走向何方?
  • 倾颜皇妃

    倾颜皇妃

    独倚栏,遥相望,飞雪连天归路茫,白了天地尽苍茫。望夜轻霜,惆怅几许,谁人还念旧时颜,却把水中残月当镜花。曼舞手中笔,轻抚怀中琴,清水独自望天涯。她是清水——他是天涯——她是众人眼里的危险人物,他知道,她是最受不起伤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