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900000016

第16章 阿尔法,道德家(4)

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共产党人”这个词汇在阿尔法所处的国家仍然具有侮辱性的含义时,他想塑造一个具有崇高道德观的老战士的典范;当然,这种道德观只有运用于具体任务,也就是说当人被视为工具而被利用时,才能对此做出适当的评价。至于那位老共产党人想要改变的社会,也自有可取之处,并不完全是分崩离析和道德败坏,这是作家——观察者在那里不难发现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一样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而知识分子,也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的事业是使工厂、矿山、铁路、学校或是剧院运转起来。在这种工作中,他们遵循的是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对职业的荣誉感,而并不是被俄国式的社会主义牵着鼻子走。可是他们的这种具有责任感的道德观却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们的政治思想是幼稚的,而他们的习惯还经常带有旧时代的烙印。然而,最初是他们满怀激情地活动,而非政党。年轻的一代迷失了方向,缺少引导他们的领军人物,他们之所以采取恐怖行动,其实这也就是他们没有道德观念和悲观失望的表现。我和阿尔法从监狱的窗口看到的那些年轻小伙子,他们被监禁在那里,不是由于他们为了什么企图推翻新政权的罪过,而只是由于他们在战争时期曾属于反抗希特勒的地下战斗组织。整个国家到处都在围捕这种年轻人,他们的罪行是曾为依附于伦敦的“地下国家”服务。当然,考虑到书报检查制度,阿尔法不能直白地道出这一切;而是通过他描写的对这些年轻人明显的同情,使读者从中领会那些不可言传之意。正因为如此,当他无法在多层面表述事件的基本轮廓时——他的人物的行为动机也就自然起了变化。

阿尔法在他的整部作品中都充分表达了他对失败的事物的愤怒。这种愤怒之情对阿尔法和其他许多人来说都是为生存下去所需要的。早在战争结束前他所写的短篇小说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参加地下斗争的知识界的讽刺态度,如今在他的长篇小说的许多章节中这种愤怒却表现为挖苦对突发的政治变革的荒谬希望。而实际上知识界常以一种可笑的形式表现出的那些希望,对于工人和农民而言也并不陌生。阿尔法从来就不了解工人和农民,所以就特别容易把这种以神奇的方式脱离俄国的空想完全放在知识分子身上,认为这是知识界的特点,而知识界本身无疑并不具备与众不同的政治想象力。

这类小说对执政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建立在以新信仰伦理对抗被战胜的伦理的基础之上的。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迅速得到广泛宣传,并发行了十万册。为此,阿尔法在1948年荣获了一项国家级奖。阿尔法从此确认,自己已经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某城市给他提供了一座造价极高、带全套家具的漂亮别墅。在人民民主国家,是不能让有用的作家抱怨缺少关怀的。

统治者非常清楚,阿尔法小说中的主人公并不是“新人”的典范。说他是共产党人,但这也只是从作者的一再担保中猜测出的。这部作品中描写的这位共产党人只是在准备行动,而并没有付诸行动。不难看出,阿尔法只不过是把自己过去作品中描绘过的主人公——神父的僧袍变成了现在共产党人穿的短外套。虽然阿尔法的语言概念发生了变化,但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和形而上的东西并没有变,尽管老共产党人并没有作任何祷告,但读者假若听到从老共产党人常常紧闭的口中突然冒出耶利米的哀歌,大可不必表现出任何惊讶之情,因为先知的言语跟他的个性是和谐一致的。阿尔法在主观上与战前没有实质的变化;他仍旧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以合乎理性的行动表现出来的纯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在他塑造的主人公身上可以看出李尔王和浮士德以苦行赎罪的影子。天堂和人间仍继续存在。他所塑造的主人公与康拉德《海盗》中的佩伊洛尔也有相似之处。不过不能对阿尔法要求过高,因为他并没有加入政党,他只是表现出了对党的理解,他对从事政治暗杀的年轻人的描写多于对老共产党员的描写,这证明,他也在学习。不能过早地要求作家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家,时机还不成熟,他们那时还处在初小水平,因为,那时还没有使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因为这会使作家和艺术家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同样当时对农民也做出过这样的承诺,即在波兰永远不会推行集体农庄。

在阿尔法的小说发表数年之后,决定他命运的日子到来了。他住在自己漂亮的别墅,在一系列政治宣言上签了字,参加了各种委员会的活动,并且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礼堂和文化之家就文学问题发表演讲;这类大规模组织的作家旅行,对大多数作家来说只是一种十分痛苦的责任,但对阿尔法来说却相反,他乐此不疲,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结识了很多青年工人,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纠结在他们心中的问题。这也是阿尔法平生第一次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知识分子部族。此外他已是位受尊敬的作家,考虑到在人民民主国家作家的崇高地位,他感到,此时他如果不是一位红衣主教,那至少也是高贵的教会教士会员。

根据莫斯科中央的计划,国家的改造正在大踏步向前发展;人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要对作家们加强钳制了,于是便要求作家们对新信仰及其一切后果做出明确表态,并召开了作家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作出决议,规定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必须遵循的唯一创作方法。似乎,阿尔法极其痛苦地经历了这个时刻。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巧妙方法引导作家服从党的观点,他们几乎没有发现自己已被引到了皈依新信仰的大门口,已没有退路。现在的问题是,要么突然反抗从而跌入社会的最底层,要么就走进党为他们敞开的大门。别无其他选择,那种既想讨好上帝又想讨好恺撒给他们各付一枚硬币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从没有人要求作家正式加入党,但是大家都很明白,只要接受了新信仰——那么前进道路上就不会有障碍。这种解决方法能证明人的更大勇气:加入党不会减少,而只会增加责任感。对阿尔法来说,他十分珍视自己作为受党高度评价的小说家而获得的荣誉,此时他也只能做出一个抉择。人们期望他作为一个道德权威作家发表意见,以自己的行动为同行作出表率。阿尔法在新秩序建立后最初的年代里的确曾醉心于革命。他最终成为人民作家,作品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喜爱。而他在战前所写的作品,尽管也受到好评,但仅仅发行了几千册。现在他和每位作家一样可以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他不再是孤立的了,他对自己说,不只是那些坐在咖啡馆里的少数附庸风雅的假绅士需要他,那些他在全国巡回演讲时遇到的广大的青年工人更需要他。这一切变化都归功于俄国和依附于中央的党的胜利。由此应该得出结论:作家非但应该接受胜利的果实,而且应该接受产生这果实的哲学基础。这对阿尔法来说并非易事。他因对那种不朽的悲剧的爱恋时常受到抨击。他尝试着改变自己的风格——但是,每当他所写的东西违背了他的自然天赋时,他的作品就会显得愈发平淡无奇、毫无生气,他只能一次次地撕毁自己的手稿。他扪心自问,当看到每天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新的悲剧冲突时,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将这些发生在一个巨大的集体生活中的悲剧冲突揭示出来。国家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集体,人们痛苦的原因早已异于过去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那种痛苦,人们认为这种痛苦应该大大减少,可是事与愿违——这种痛苦的数量在与日俱增。他太了解俄国了,他也太了解统治者在利用“人类素材”方面所采取的无情的手段,以致不能不产生种种疑虑。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一旦接受了新信仰,就不可能再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权威的作家,而只能成为一个说教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就不可能表现令他自己也感到痛苦的事情,而是要表现被人们普遍认为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从此就会有10个或15个专家要对他的每一句话进行考量,看他是否犯了纯悲剧性的过失罪。这一切都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了。用阿尔法的话说,他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早已是个共产主义者了。当他加入党的队伍后,他立即发表了一篇长文,论述了自己的作家生涯。这是一篇自我批评的文章,用基督教教义来解释的话,可以被称为一篇忏悔祷文。其他作家怀着嫉妒和惶恐之情阅读了这篇文章。他们认为,阿尔法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必须在众人之上——这也就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妒忌;他表现如此精明,就像一个斯达汉诺夫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于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展开,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施的运动。斯达汉诺夫(Stachanow,1906-1977)是苏联煤矿工人,着名劳动模范,1935年创下一班采煤超定额十四倍的纪录。的矿工,第一个宣称,自己创造了一个非凡的超高定额的采煤纪录——这让人感到恐惧,因为,煤矿工人并不喜欢督促别人提高生产效率而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同志。

阿尔法的自我批评是有意为之的。可以把这篇文章算作作家的经典演说,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作家以新信仰的名义批判了自己的过去。他的这篇自我批评文章被译成了多国语言,并刊登在西方亲斯大林主义的报刊杂志上。阿尔法在这篇文章中抨击了自己过去的作品,在这里他采用了特殊的妙招:他公开承认的是早已在暗中考虑过的自己作品的那些缺陷;揭露那些缺陷,至少不需要唯物辩证法;阿尔法,在接近马克思主义之前,早就知道自己作品的缺陷;可现在他却将自己所具有的洞察力归功于唯物辩证法。每一个好作家都知道,不应该用冠冕堂皇听来悦耳的大字眼和那种激情澎湃却空洞无物的概念。阿尔法在自己的文章中强调说,他之所以犯了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他那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又明确表态说(根据谦卑的戒条),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作家,他仅仅是一个刚刚开始致力于掌握唯物辩证法的人,而唯物辩证法则是马列主义学说中的最高学说。在这篇文章中有一种令人惊诧的庄重语调,充满了目空一切的气概,这也正是阿尔法的特点。他的这种语调也令人产生了怀疑。阿尔法在批判自己错误的同时,又犯了新的错误,这是一种藏在新的神父僧袍皱褶中的自我欣赏。

如今,党赋予这位过去的天主教徒以崭新的职责,要他发表反对梵蒂冈政策的演讲。此事过去不久,阿尔法就受邀到莫斯科访问。从莫斯科回来后,他出版了《苏维埃人》一书。他一再论证说,只有苏联公民才是真正享有自由的人,于是阿尔法再次获得了冠军的棕榈枝。他的那些给中央写颂歌的同事们,尽管知道这种论断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是正确的,但迄今他们没有采用这种妙招。在封闭的文学圈子里阿尔法并不受欢迎。我之所以用“封闭的文学圈子”这个词,是因为尽管这些作家的书发行量很高,尽管他们旅行全国到各工厂演讲,他们仍被关在自己集体的住房内,被关在俱乐部,就像战前关在咖啡屋中那样。他的同僚们妒忌他的高调给他带来的成功,并戏称他为“带辩证法原则的妓女”。

对我来说,过于严厉地去谴责阿尔法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自己也走过同样一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路。我觉得,我们的命运之所以有所不同,是由于彼此反应上的细微差别。当我们看到被夷为废墟的华沙那一瞬间,当我们看到监狱囚犯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当时我觉得,要让我把这一切都写出来是不可能的:除非让我写出事情的全部真相而不是部分,否则我不能去写。我同样感到,**占领期间在华沙发生的那些事件,用每一种文学形式来表述都是可以的,唯独不能采用虚构的小说形式。我回想起,当阿尔法在被蹂躏的城市中给我们读他的小说时,当时那可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却时常有一种奇怪而不自在的感觉。他竟这么快就利用这些题材做文章,而且处理得如此顺畅。成千上万的人在我们身边受尽折磨而死,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如此迅速地转化为悲惨的戏剧场面,这样做,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成体统。其实有时如果由于过度的激动而结结巴巴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怒,远比说得珠圆玉润好得多。在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的时候,有一种内心的声音阻止我们表达,这时闭口不言,反倒是明智之举。阿尔法不知道这个声音,并非不可思议。只有对真理的狂热的爱,才有可能阻止阿尔法发展成为后来的那种样子。诚然,假若他那时热烈追求真理,也许就不会去写自己那部有关老共产党员和那些道德堕落的年轻人的长篇小说;他允许将自己的同情置于书报检查所规定的安全框架之内,迎合党的期望简化了他所描绘的事件的画面,同时也赢得了党的认可。一次让步带来接二连三的连锁反应,最终就变成了凡是他所说的一切在逻辑上就是完美的、自圆其说的,而且这些话不停地得到重复,但是他所说的一切就不再和有血有肉的活人有任何共同之处。这正是辩证法的奖章背面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为适应辩证法的要求所付出的代价。在阿尔法的周围,过去和现在都生活着很多工人和农民,他们的许多话语尽管和要求他们讲的不相宜,但归根结底,他们所听到的自己内心的声音与作家们所听见的命令没什么不同,作家们却往往得咬紧嘴唇听从内心发出的命令:要么说出一切,要么什么都别说。有谁知道,也许应该把一个无名的农民或邮局的小职员放在比道德家阿尔法更高的位置上,也许他们拥有比阿尔法更多的仁慈与博爱和更高的道德水准。

题解:

阿尔法的原型。耶日·安德热耶夫斯基(JerzyAudvzejwski,1909-1983),波兰作家、政论家。出生于华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系毕业,193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谎言》,德国占领期间从事地下爱国文化活动,战后初年曾任波兰作家协会副主席,克拉科夫、什切青等地作协分会主席。1950-1957年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后退党。20世纪50年代初是波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积极倡导者,1956年后成为激烈的持不同政见者。其作品大多反映波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道德问题。战前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必由之路》(1937)和长篇小说《心灵的和谐》(1938),战后出版的代表作有《夜》(1945)、《灰烬与钻石》(1948)、《金狐狸》(1955)、《黑暗笼罩大地》(1957)、《天堂的大厅》(1960)和《稀烂的一团》(1982)等。

同类推荐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奥运消息

    奥运消息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流光溢彩。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池翠处于深深的恐惧中:与她有肌肤之亲的那个男人是一个早已死去了的幽灵! 她腹中的孩子是幽灵之子!七年以后,单身母亲池翠带着儿子搬进了一栋破旧的住宅楼,一夜之情使池翠有了孩子,第一天就在楼顶发现了一具尸体。肖泉却失踪了,她找到了肖泉的家,却发现早在一年以前肖泉就已经死了。同时,附近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半夜失踪事件,每当有孩子神秘失踪,就会有人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笛声,在书店打工的池翠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男子肖泉,传说中的鬼孩子也开始在黑夜里出没…… 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关于“夜半笛声”的可怕传说……乐团笛手苏醒曾经有过一支神秘的笛子,据说一旦吹响这支笛子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降临灾难。 这支珍藏的笛子却不翼而飞了……笛声又响起来了,恐怖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 深宫怨伶

    深宫怨伶

    瑞喜进宫了,封为美人。一朝宫墙内,只盼君王怜,可惜两年过去,皇上却从来没有召她侍寝。不过瑞喜并不着急,因为她的玉女神功还没有练成,不足以在床第间杀了那个君王。选秀女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深宫女子,一旦卷入尔虞我诈,想抽身就是南柯一梦了……
热门推荐
  • 嫌疑人

    嫌疑人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女猎夫

    狂女猎夫

    而他,也知道此刻坐在他上面的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A市重案组的超级女警,绰号毒野猫,不光是黑道之人个个闻之骇然,就连在白道里面,她也威望也是很高的,谁叫她自出任以来,从来没有一次败仗呢!而且,她那火辣豪放的个性,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当她故意在夜总会出现,虽然是化了很浓的妆,但是,他一眼便知道她是谁了。不过,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有趣的女人,而且,自见到她第一眼,他的心里却突然萌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弃妃太逍遥

    弃妃太逍遥

    强推影的新文《天价傻妃:娶一送一》一纸休书,甩在她的面前,他冷冷的眸子中是满满的讥讽,“拿着它,离开王府。”“王爷”可怜惜惜的轻喊,带着几分恳求,只是低低垂着的眸子,却是满满的笑意。慢慢转身,离开,身躯微微的轻颤,他只当她是伤心难过,却不知,她是极力的忍着笑。再次相遇时,她空手击倒两个无赖,他惊愕,这真的是他娶进王府三年,都不敢看过他一眼,而刚刚被休了的女人吗?短短数日,她成了全京城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再次的留意时,却发现,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仙般飘逸的男子,更多了一些让人惊愕的‘狂蜂乱蝶’。望着她那一脸灿烂的笑,第一次知道,她那张平凡的脸笑起来,竟然也可以这般的美,只是,他那轻柔的呵护,她那一脸的灿烂,映在他的眸子中,为何这般的刺目。片段:一身大红的嫁衣,裹着她那完美的身躯,妩媚而刺目,喜怕之下的她,绝美的脸上却是绝裂到极点的冰冷。慢慢的向他走进,手中的那锋利的匕首不断的收紧,在他向她伸出手的那一刻,手中的匕首毫不犹豫的刺向他的胸口,正中心脏。血,顿时染红了他与她的嫁衣,触目惊心的红艳,他的眸瞬间的圆睁,直直地望着,是无法掩饰的沉痛。随手扯掉头上的喜帕,她的唇角扯出冰冷而绝裂的冷笑,唇慢慢的微动,一字一字慢慢地说道,“嫁你,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他报仇。”“果真是你。。。。。”唇角微微的扯出一丝轻笑,带着一丝了然,只是眸子间的沉痛愈加的明显。相遇,一个平凡的小镇上,一个风华卓越,惊为天人的女子,牵着一个大约三岁多的小孩,一脸温柔的轻笑。迎面走来的男子,猛然的僵住,而看到她手中牵着的小孩的容貌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情劫

    豪门情劫

    艾思思在美丽的异国他乡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付给他,只以为他会与她相守一生一世。他却弃她而去,她还傻傻的陷在曾经的感情里无法自拨,背负水性杨花的骂名寂寥度日。三年后再见他,她却成了他弟弟的女友,无端卷入了豪门间的恩怨,是爱?是恨?是错?是对?在阴谋迷局中她又该何去何从......
  • 网游之竹马猛于虎

    网游之竹马猛于虎

    网游里,颜安歌作为唯一没有结过婚的女玩家,竟然无意中得到大神山河永寂的青睐,两人携手共进,暖昧顿生。却不想三年前让她声名狼藉、被人唾弃的前男友金绍华从美国归来……
  •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天地神话,仙佛两界为摆脱昔日群圣逆天之因果,群圣各出手段,创造出地球,仙佛两界为重回真正的大千世界,开启功德,聚群仙,集万佛,功德圆满便可重临大千世界。西游过后,如来等人为了完成鸿均道祖留下最后一道圣计谕运计让猪八戒成佛,不过孙悟空从中捣乱,将女娲留给他的天地大运转到猪八戒身上,猪八戒转世之后成为朱天能,与与仙魔斗智斗勇,最终寻得大千世界阴间三大州,降临大千世界……达成天道屠仙最后……本故事为虚构,想象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