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站在刘邦身后,拍拍他的肩膀,轻声道:“刘亭长,这是皇上要回宫了。”
顺便说一下,大秦帝国建立了一整套治安管理制度,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官吏住店,都必须持有户籍所在地官府开具的证明,否则店家不得允许其入住,因此王老板第一次和刘邦打交道,却对他的身份了如指掌。
“皇上!”
刘邦立刻兴奋起来。
当他还是楚国子民的时候,就对皇帝有所耳闻。
那时候,山东各国的人们都将皇帝形容成恶魔,说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敢囚禁,实在是大恶不赦。也有人说他其实不是秦国王室的后裔,而是相国吕不韦的私生子,他的母亲原本是吕不韦的小妾,怀上了吕不韦的种才被献给秦庄襄王。还有人说,他后来逼迫吕不韦自杀,就是为了杀人灭口,防止身份露馅……总之,围绕皇帝的种种传说,无一不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从血统上和道义上双重打倒,使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是,诅咒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皇帝的领导下,秦国很快统一了天下。当时人们以为他会象周武王那样,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封到各地去建立新的诸侯国,没想到他却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再分封建国,而是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由他本人直接派郡守前去管理。这又激起了人们的反感,认为他权欲熏心,不遵古制,必不能长久。
刘邦对于皇帝倒是没有多少厌恶之情。人们加诸皇帝身上的种种责难,难以引起他的共鸣——要知道,如果不是皇帝统一了天下,他兴许连个亭长都当不上。当然,他对皇帝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之所以兴奋,完全不带感情色彩,只不过是因为即将见到这世上最有权力的人罢了。
*
四名黑衣骑士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
刘邦伸长脖子,顺着玄武大街向南观望,只见城门大开,两列手持长戈的步兵一路小跑进来,迅速分立街道两旁,十步一人,形成两道人墙。
至少过了一刻钟,皇帝的车驾才入城。
先导是一千名骑兵,同样是黑衣,黑甲,黑马,黑旗,连刀鞘都刷得漆黑,远远望去,如同一片乌云席卷而来。而骑兵手中高举长矛,矛尖闪闪发亮,又如乌云中散落的雨点,令人寒意顿生。
骑兵过后,一百乘战车排成整齐的四列,鱼贯而入。乘车的武士乃秦国军中精锐,号称“锐士”。他们三人一车,一人持缰,一人持弓,一人持戈,神情甚为肃穆。锐士都不着头盔,身披牛皮短甲,手臂和小腿均裸露在外——那是因为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而且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只攻不守,自然无须过多防护。
锐士过后,又是三百名骑兵。这些骑兵全由公卿、将军、各地郡守的子弟组成,年龄只在十六岁左右,稚气未脱,未经战阵,然而为了家族的荣誉,随时准备为皇帝献出性命。
再过后,皇帝的辒凉车在数百名手持圆盾和短刃的步行武士的簇拥下出现了。
拉车的黑马,前排六匹,后排六匹。
皇帝相信五德始终之说,以为周朝是火德,秦取而代之,必是水德。按照周易的理论,六是水数,是以帝国之数,皆以六为纪——符节长六寸,车轴宽六尺,以六尺为一步,连驾车的马也用六匹。皇帝不同常人,于是又加了六匹,总数达到十二匹。饶是如此,要拉动那辆足可容纳十人的辒凉车,仍然不轻松。
咸阳不比别处,皇帝对这里的治安有信心。进城之后,便命人卷起窗帘,自己端坐在窗边,扫视着立于街旁的芸芸众生。
皇帝的脸色雍容平静,不怒自威,掩盖住了内心的波澜起伏。
此次东巡,有两件事令其不快。
第一件,自然是徐市仍无音讯,求仙之事希望渺茫。在皇帝决定要做的事情中,这也许是唯一一件没有达成他心愿的。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考虑将他的七十万囚徒大军分一半去修建位于骊山的陵墓。这样的话,阿房宫的进度又要打折扣了,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他已经不太可能活着看到阿房宫竣工,干脆慢点就慢点吧。
第二件,车驾行至河东,方士石生自称能通鬼神,敬献河图洛书,书上却写着一句不吉祥的话:
“亡秦者胡也!”
皇帝心想,朕不能长生便也罢了,这铁血打就的大秦帝国,却是要传至千秋万代,永无终了,怎么可能灭亡!
“胡说八道!”皇帝哼了一声,将河图洛书扔到一边。
可是,亡秦者胡也——这个“胡”字又不能不引起皇帝的重视。
很显然,胡是指匈奴。匈奴人骠悍善战,来去如风,历来是中国北部边境的严重威胁。皇帝亦深知匈奴之害,帝国建立后,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主动出击,夺取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迫使匈奴后退数百里,遂在那里设置了北地郡和上郡,又修筑长城以为长久之计。然而,匈奴虽退,实力未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河图洛书上的这句话,就当作是给帝国敲响的警钟罢!
想到匈奴,便想到了扶苏和蒙恬。
蒙恬是个人才,北边的事交给他去办,大可以放心。只是不知道扶苏这孩子在军中这些年是否有所长进。
作为大秦帝国未来的统治者,扶苏仁厚有余,威严不足,这是皇帝最为担心的。派他到上郡监军,自然是希望他接受风霜刀剑的训练,早日磨练出一副统御群雄的虎胆雄心,也好让皇帝在寿终之日可以放心地撒手而去。
皇帝正想着这些事情,突然“咦”了一声。
同坐车内的中车府令赵高听见了,忙伸长脖子向车外看,只见一顶奇特的竹帽子出现在视线中。
帽子下面是一张惊呆了的脸。
见皇帝不脱帽,乃大不敬!赵高吓得脸色都变了,正要召唤卫士抓人,皇帝却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不必大惊小怪。
原来,皇帝看到那人的打扮和背上背着的公文袋,立刻明白:这是一个来自山东的地方小吏,从来没有见过皇帝的威仪,所以吓得魂不守舍,以至于忘记脱帽。
想到自己的天威可以慑人心魂,皇帝不禁莞尔一笑,原谅了那人的无礼。
赵高难得看见皇帝有如此温和的时候,赶紧也换了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捂着嘴偷偷地笑。
车驾继续前行。
辒凉车过后,是内侍的队伍。与皇帝同行的宦官有二三十人,他们负责照顾皇帝的饮食起居,少数人还兼任皇帝的办文秘书,虽然胯下无物,责任却十分重大。
内侍过后,是百官的队伍。皇帝出巡,朝中差不多一半大员是要跟着去的,以随时应对皇帝的垂询,承办皇帝交给的重要事务。这些大员都带着自己的官属和仆从,一人至少需要三四辆车,加起来足有四五十辆之多,首尾相顾,络绎不绝。
最后是殿后的部队和辎重,又是几十辆车。
整个队伍过去,差不多用了半个时辰。
刘邦也痴痴地看了半个时辰。
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始皇帝,内心的震撼简直可以粉碎一切巨石。
直到皇帝的车驾消失在大街尽头,他才回过神来,喃喃地说了一句马上可以被拉去砍头的话:
“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嘛!”
闲过信陵君饮
说完这句话,刘邦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回头看王老板,只见他神情迷离,显然没听懂自己的沛县方言,心里暗叫侥幸,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嘛!”
很多年前,刘邦也说过类似的话。但那时候,所谓大丈夫,不是皇帝,而是另有其人。
那还是战国时期,天下有“战国四公子”之说,分别是:
齐国 孟尝君 田文
赵国 平原君 赵胜
魏国 信陵君 魏无忌
楚国 春申君 黄歇
四公子都是王室贵胄,富甲一方,之所以被相提并论,只为了一桩共同的爱好——养士,也就是广招天下英雄好汉,养在府上,作为自己的门客。
《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也爱养士,号称“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在宋朝已是大手笔。但是,与战国四公子比起来,只是小巫见大巫。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的门客约有三千人,平原君有数千人,信陵君也有三千人。春申君没有具体数据,但是以楚国之大及其权势之盛,势必不在前三者之下。
刘邦心目中的大丈夫,便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是魏安僖王的同父异母弟弟。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平原君,因此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
公元前257年(刘邦出前之前十年),秦国派大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安僖王派老将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是畏于秦国的威势,又命其停留在邺城作壁上观。
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国家危难之际,他一再写信催促魏安僖王发兵。魏安僖王却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平原君只得求助于信陵君。
“您就算不在乎赵国,难道就忍心看到自己的姐姐成为秦人的奴婢吗?”
信陵君得信,心急如焚,几次去找魏安僖王。魏安僖王知他来意,拒而不见。救兵如救火,眼看邯郸岌岌可危,信陵君决定不再求魏安僖王,自己带着三千门客去救赵国。
三千这个数,放在“门客”前面当然很大,但是放到数十万秦兵面前,无异于自杀。
不过,门客们听到信陵君这一决定,没有一个退缩,反而群情振奋,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飞到邯郸城下。
“士为知己者死。”
门客平日里养尊处优,跟主君平起平坐,到了关键时刻,便要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主君,以报答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