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1590年的一天清晨,比萨大学的教授们穿着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洋洋得意地准备看伽利略出丑;学生们和镇上的市民们,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比萨斜塔下面,想看个究竟。伽利略和他的助手不慌不忙,神色自如,在众人一阵阵的嘘声中,登上了比萨斜塔。伽利略一只手拿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他大声说道:“下面的人看清,铅球下来了!”说完,两手同时松开,把两个铅球同时从塔上抛下。围观的群众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但是奇迹出现了,由塔上同时自然下落的两个铅球,同时穿过空中,轻的和重的同时落在地上。众人吃惊地窃窃私语:“这难道是真的吗?”顽固的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仍不愿相信他们的崇拜者——亚里士多德会有错误,愚蠢地认为伽利略在铅球里施了魔术。为了使所有的人信服,伽利略又重复了一次实验,结果相同。伽利略以雄辩的事实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从而击败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
敢于挑战权威,这应该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项创新素质。权威能够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很多的便利,但是,当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颠覆权威的勇气。而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则更要有颠覆权威、解放思想的意识和行动。俗话说:“企业变不变,领导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职工”,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组织的领导思想解放不解放,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改革发展。这是由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所担负的职责决定的。一个组织有没有活力,改革创新的氛围浓不浓,关键要看这个组织的领导干部是否在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使自己的理念跟得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使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步子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节奏。
奥巴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解放思想。他竞选的口号“Change We Need”就非常符合当今美国的大形势。“变革”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人民的一种统一的愿望,这也是美国政治经济形势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到如此局面后的内在要求。奥巴马准确地把握了这种要求,顺应了这种潮流。
除了口号外,奥巴马的创新思维还体现在他的外交政策上。美国的外交一贯主张“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个政策是美国总统T.罗斯福提出的武力威胁及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大棒表示“威胁”,胡萝卜代表“诱惑”或“甜头”,“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也就是说一边给对方以威胁,一边给他点利益诱惑。后来,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有形容软硬兼施的手段之意。但是,奥巴马并不讳言美国要为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安全负起责任,他还提倡无条件的对话和磋商,而不是“大棒加胡萝卜”,很明显,奥巴马颠覆了若干年来美国的外交思维,这是对权威的挑战和打破。
从挑战权威、创新思维这方面来看,奥巴马无疑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他本身就具有了双重的角色定位。既是决策者,又是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决策是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是否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这取决于领导干部思想的解放程度。
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创新思路,拓宽视野,破解难题,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推动进步。这都是领导干部们自己的事,只要干部们真抓实干地动了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成大事者要有一颗包容的善心
每个人都能用“轻缓而不断的波浪,洗涤由内心滋生出来的各种仇恨、猜疑”。
——奥巴马
品德宽容和谐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许许多多令人信奉和值得发扬的优秀品德。宽容,就是建立在这些优良传统道德基础上的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常人之间有了宽容就会收获一份和谐与安宁;上下级之间有了宽容就会相互理解、更加团结;敌我之间有了宽容,就会“化干戈为玉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待人处事中,如果常怀一颗包容之心,那你的人生将会在和谐中完美度过。
奥巴马是一个非常自制的人。他的这种自制不仅表现在他善于自我管理情绪上,还表现在他对人的宽容上。《洛杉矶时报》对于奥巴马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评价:奥巴马早期竞选运动所带来的热潮,因为新鲜感而被放大了,不过,当总统选战接近尾声,来到人们面前的是奥巴马的性格与气质,是他的稳定、他的成熟。
奥巴马的成熟、稳定来源于他的自我反省。他认为,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完成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是每个有良好自省能力的人所追逐的梦想。他甚至还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轻缓而不断的波浪,洗涤由内心滋生出来的各种仇恨、猜疑”。奥巴马通过自我反省,通过洗涤内心的仇恨和猜疑来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稳定和冷静。
比常人多一点自制,就会比常人多很多成就。想要成就一番丰功伟绩,超强的忍耐力和自我克制能力必不可少,盲目的冒进和冲动并非真正的勇敢,它只会让你走向失败。奥巴马之所以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源于他非凡的“忍”功。
奥巴马不善于攻击竞争对手,这是一个公开的事实。所以,当希拉里在多个场合抨击奥巴马的时候,奥巴马的竞选阵营劝说他要给予回击,奥巴马则以“那不是我的性格”予以拒绝,虽然这让奥巴马的团队惊慌失措。
奥巴马对攻击的态度始终保持克制的态度,在后来关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的女儿未婚先孕的问题上,他就警告自己的竞选团队,如果谁越雷池半步,就解雇谁。奥巴马的克制和忍耐带给了民众一个崭新的政治形象。虽然,他的竞争对手一点都不讲究所谓的政治原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包容,包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奥巴马对竞争对手宽容为自己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芳心”。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对组织成员宽容,那他就会收获成员对组织的一份忠诚和归属。领导者对下属有没有包容之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凝聚力,也决定了一个领导者能否得到下属的拥戴乃至忠诚。
2008年12月16日的《三秦都市报》上有过这样一则报道:
陕西省凤翔县糜杆桥镇五曲湾村三组村民李建安给镇党委书记打电话反映问题,不料挨了一顿“臭骂”,他气愤不过就将书记“电话骂人”的事到处宣扬。镇党委书记王晓伟知道后,专程到五曲湾村找李建安告诉他事实真相,说他根本没有接到李建安的电话,骂人之事更是无中生有。可王书记非让他承认错误,倔强的李建安竟当场下跪请求书记谅解。
“我给镇党委书记打电话反映问题,把手机号码拨错了,没想到他不依不饶,我被逼急了,只能跪下向他认错请求原谅。”李建安发现他真的把电话号码搞错了,就向王书记承认错误,说不该在群众中说“王书记在电话里骂人”。可王书记不依不饶,李建安没办法,只能跪在王书记的面前,请求他原谅。
和群众之间产生了误会,登门解释一下,消除误会,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是,在群众认错之后还依旧不依不饶,穷追不舍,这就体现了这位书记缺少一定的涵养和容忍之心。有没有容忍之心,能不能容忍人之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个领导能不能收拢民心,建立一种良好的干群关系。
春秋时期,楚王请臣子们喝酒吃饭,还命令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一位官员乘机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扯了他的帽带,悄悄告诉楚王:“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看谁没有帽带。”楚王听了,却命令手下先不要点蜡烛,让各位臣子把帽子脱了痛饮。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过关斩将,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孝忠于楚王。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是对领导人必须具有包容品质的经验总结。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或是一个部门的“一把手”,他是一个特定范围内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们现行的体制下,“一把手”在工作决策中,客观上居于主导地位,在对其他成员的工作评价、职务升降、惩罚奖励上都有较大的决策作用,对下属自然会产生一种权力的威慑力。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宽容大度,那他领导的这个组织就往往会洋溢出一股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积极气氛。而气量狭小的领导,在他的周围则往往潜伏着内在的矛盾和危机,有的时候表面上平静安宁,背地里却是波涛汹涌。
偶尔放下身段,待人宽容,这不是向人低头,也不是丢面子,更没有丧失身份,相反,这是一种博大,一种境界,一种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包容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事业发达的根基。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包容应该成为每个从政人士必备的重要品德。
奉献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所在
我希望,你们能抽空想想,你们能做些什么,来塑造我们热爱的国家,塑造这个国家的未来,爱国并不仅仅是在7月4日观看焰火。
——奥巴马
人生价值意义奉献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被“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找不到人生的坐标,庸庸碌碌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求,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人类社会一种纯洁的情操,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公而忘私的内在力量,它更是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
2008年7月2日当天,当时还是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的奥巴马,在科罗拉多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在即将到来的独立日,美国民众应该静下心想想:对于美国面临的军事、外交等“最紧迫的国家挑战”或仅仅是邻居的琐事,自己能贡献什么。他呼吁国人应该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那一天,想想自己能为国家和同胞做些什么。他说:我希望,你们能抽空想想,你们能做些什么,来塑造我们热爱的国家,塑造这个国家的未来,爱国并不仅仅是在7月4日观看焰火。
在这次演讲当中,奥巴马还回顾了自己投身“奉献”的心路历程。他说,由于幼年早早离开父亲,他的童年“漂泊无着”,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是,进入大学后,母亲和祖父母在他小时候教诲的“辛勤工作”、“富有同情心”等价值观开始苏醒,他最终投身芝加哥市一处贫民区的社区服务工作。奥巴马告诉听众,之后他“变了”。
树立强烈的奉献意识,这应该是一种长期存在而且还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付出而不求回报,也不计较个人任何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
纵观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民族在每个发展时期都会从“奉献精神”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发展资源和凝聚人心的力量。从井冈山到长征、从延安到西柏坡、从“两弹一星”到“98抗洪”,“奉献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获得新的使命和热情,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历经各种艰难却时刻能够傲然挺立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奉献精神”是维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凝聚力。其实,“奉献”并不难实现,它不需要我们干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需要我们在尽本分的基础上,多付出一点,多无私一点,就可以了。
王冬生是渤海街工农社区党支部副书记。1998年,王冬生因为单位改制走下领导岗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几年来,他不求索取,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带领社区居民克服困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深受居民称赞。
王冬生家住一个无物业的老楼,由于常年无人维护管理,单元大门、地面及墙面都已破损严重。他找来铁皮、锤子、钉子等工具,把单元门钉上亮晶晶的铁皮,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协调居民住户买来涂料把墙壁粉刷一新。冬天下雪了,他又化身成为义务清雪工,把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
由于地处繁华地段,工农社区内没有一块足够大的活动场所,为了让社区居民能够有一个闲暇娱乐的去处,他四处找寻活动场地,最终逐个比较选出一处理想的活动场所。没有电源,他从家中拿来了电线,请人接上,还自己出资购买了录音机和磁带。此外,他每天早晚都来到活动场地,组织居民晨练和扭秧歌,为的就是凝聚民心。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老师指导,居民舞蹈动作单一,为此,他又四处打听找来老师教大家。晚上,大家都散了的时候,他又把设施收拾妥当最后一个离开。几年来坚持不懈,把社区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2004年秋季,社区成立老年协会,他被推选为会长,为解决协会活动无资金的难题,他想方设法组织协会会员为协会创收,到2005年年底就已积累资金2000余元,这样,社区的文化活动就有了经济保障。
2005年工农社区办公用房建成,社区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社区居民有了自己的室内文化活动场地。这个时候,正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搞共建,为了充分利用好社区办公用房,他帮助社区积极与市图书馆协调,使工农社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得到市图书馆支持而建成流动图书站的社区。社区流动图书站的建成,不但改善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使社区形成了人人崇尚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还让社区变得越来越和谐。
2006年7月,工农社区开办了自己的社区流动图书站,并且还在社区办公室门前举行了揭牌仪式。社区流动图书站的建成,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王冬生为社区居民做了一件真正的好事。
孩子心疼他年纪大了,还患有糖尿病,想把他接到身边尽儿女孝心,但都被他拒绝了。看他这么累,妻子更是心疼,劝他别当老年协会会长了,而他却越干越来劲,为社区建设发挥着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