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疼爱小儿子,所以薛家三爷以前一直都是一个标准的富家公子,不沾这些俗物。如今娶妻生子后也知道为家里分忧了,孔氏自然是万般高兴,直接对薛永年道:“你弟弟是个好心,你就带上吧,反正也不差这两个人。”
孔氏的态度十分坚决,薛永年也只好同意了,私下嘱咐吴头他们更加小心,不要被人抓到把柄。
薛锦绣还不知道她便宜爹已经在暗中做这么一件大事,她也在准备,准备迎接那位从宫里退出来的周嬷嬷。不过她才四岁,只是当做薛锦颜的小尾巴看待。
薛锦颜是卯足劲的要跟薛锦瑜斗上,正在房里苦练女红时,薛锦兰悠悠走来了。薛锦绣对这位庶出的姐姐不太熟悉,因为她总是病啊病的,也没见过几面。如今薛锦兰走来,果然是一副柔弱模样,手里拿着帕子,时不时放在嘴边,掩盖一丝轻咳。
“阿颜真是用功啊。”薛锦兰看了一眼桌上的帕子,不由赞叹。
薛锦颜抬头瞧了她一眼,说道:“你身子可好些了?”
薛锦兰笑道:“不碍事了,夫人也说要我时时出来走动,不要总是闷在屋子里。而且……我也是要跟着阿颜一起去周嬷嬷那里。我也没见过什么世面,还是早些做点准备,免得丢了二房的脸面,弄得夫人和二爷脸上无光,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如今是外部矛盾明显高于内部矛盾,薛锦兰虽然身子不行,但性格还算柔顺,宫里的嬷嬷估计也喜欢听话的女孩。薛锦颜当即道:“阿兰说的及是。如今跟着周嬷嬷学的也就是我们二房和大房的几个,其实学什么倒是其次,咱们府里的妈妈们也都顶尖的,就一条,万不可被大房她们比了下去!”
薛锦兰是听了罗姨娘的话,多学点东西总没错,更何况是宫里出来的老人,这种机会实在难得,是以她眼瞅着身子好了些,便过来了。至于薛锦颜和薛锦瑜之间的恩怨,她自然也清楚。不过这和她有什么关系,反正以她这样的身子,就算没有薛锦瑜那一出,她也入不了闺学。
不过有点大家都是清楚的——万不可丢了二房的脸面。两个小姐妹虽然心思各异,最后倒也殊途同归。
薛锦绣看着这二位你来我往的,只能感叹,古代小孩儿真是早熟啊!不过想想也是,在一个十五岁就意味着女子成熟可以嫁人的时代,自然什么都要学的早一些。现代小孩儿在这个年纪学的是德智体美劳,可古代的大家族女子重心只有一门——管家!
话说管理学大多都是大学里开设,这里却是从小便开始学习,想不早熟都难啊!薛锦绣默默站在一旁,进行着哲理性的人生思索。落在两个姐姐眼中自然是——哎,呆丫头又开始犯傻了!
三日后,周嬷嬷来了。各房的小姐们一早就被叫醒,端坐在各自屋里,等老太太传唤。薛锦绣闲不住,直接去她姐姐薛锦颜的屋里一起待着。薛锦颜虽早熟,到底也有几分小孩心性,如今要见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免有些紧张,便与周围的丫头闲聊几句打发时间。
“你说这个荷包能入得了周嬷嬷的眼吗?”薛锦颜不断翻开自己的绣品。
她的大丫鬟巧月道:“小姐您就放心吧。咱们府里可是有南边来的绣娘,你这手针线那绣娘也说平整漂亮呢。”
“就怕宫里规矩大,在那个地方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啊。”薛锦颜还是有点不自信。过了会儿,她似乎想到什么,仰起头问道:“我也不是妄自菲薄,只不过咱们毕竟是商户,就算大伯有官职在身,说到底那不过也是府里捐的个散官罢了。可周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京城里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她怎么独独来咱们府当供奉呢?”
“这……。”巧月也被问住了。她可没有想这么多,在她看来,薛府那就是滔天的富贵地方了。每每朝廷派的官员来长陵城,也都要请薛府大爷二爷三爷去做客,所谓强龙压不了地头蛇,天高皇帝远正是这个道理。
不等二人多说什么,福寿堂已派人来请小姐们过去了。刚走几步就看见斜对院子里薛锦兰也出门,三人便汇作一股前去。路过花园子时,大房的薛锦瑜也带着丫鬟经过,身旁跟着的一个小姑娘,生的十分明丽。薛锦绣对她是有几分印象——大房抢娃娃的那个小丫头片子!只是有些奇怪——当初抢娃娃的是两个人,怎么今天去学规矩就一个人出来了?
两拨人提前见了面,居然都只是互相点头笑了笑,便一道去了福寿堂。八CD是被提前说过:不可丢了脸面!
到了福寿堂,几个姑娘一一福礼,孔氏不动声色的受着,没有一个人敢出错,就连薛锦绣也不敢装傻装的过分,勉勉强强地跟着薛锦颜做动作后边站到一旁当壁花。
可孔氏却有些不耐,开口道:“怎么连阿绣也来了?”
方氏连忙道:“阿绣只在一旁看着,不耽误其他姑娘的。”
这时,一个穿着蓝绸子的妇人和气地笑了笑,说道:“规矩礼仪都要从小教导才好,六小姐虽年纪小,倒也是安静乖巧,跟着姐姐们一起学也无妨。”
孔氏转过头,柔和了语气:“你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是个好脾气啊!”
蓝绸子的妇人微微起身福了福礼,表示不敢。
薛锦绣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她。穿着蓝绸子,微微有些发福,虽然长相平常,可却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大约就是所谓的气质吧,原来传说中在宫里当差的周嬷嬷是这样的人啊。又偷空看了看四周,发现其他几个锦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孔氏与周嬷嬷聊天,坐的要多端正有多端正,个个脸上的微笑都万分完美。
“我还记得那句诗“少小离家老,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说的真好啊。自我离长陵去了京城后,如今已是四十多年了,没想到临到老还能回来看看,这都是托了老夫人的福。要我说,哪里都不比不得自己家乡的山好人好。府上的小姐们个个都是兰心蕙性般的玉人,不愧是老夫人您的亲孙女。”
孔氏含笑道:“她们一个个都是水灵灵的妙人,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福分。不过今儿我还是要依着自己这张老脸请你来帮我教导这些丫头。无须顾忌什么,她们若是做得不对的地方,只管打罚。”
众人又闲叙了几句,孔氏将周嬷嬷留下,其他人等便先告辞了。回去的时候,薛锦颜不由将早上的疑惑向方氏问出。
方氏道:“那周嬷嬷本就是长陵人,自幼丧父,后来其母病重,家徒四壁,便向她舅舅借钱,差点就被她那黑心的舅舅卖到窑子里去。幸亏是老夫人出手相救,给她一些银两。再后来朝廷选招宫女入宫服役,那时她娘也去了,周嬷嬷思及自己已是孑然一人,便跟着那些官差入了京。”
“人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难怪今儿周嬷嬷见着老夫人的那么尊敬。”薛锦颜若有所思地说道。
薛锦绣却疑惑了,如果北边真的是她想象中的那么乱,周嬷嬷没理由回来呀。难道真的是乡情难改?还是她估错的情势,外面的情况其实还算平稳?
北漠、北漠,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能爆炸。只希望她是在杞人忧天吧,愿一切都是太太平平的。
孔氏留周嬷嬷下来一起用饭,又吩咐了府里安排周嬷嬷一切起居饮食。待四周婆子丫鬟退下后,周嬷嬷起了身,朝着孔氏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孔氏微让了一下,埋怨道:“又行这么大的礼做什么,嫌老婆子活不长么?”
周嬷嬷起了身,憨厚笑道:“我这不是见着夫人心里高兴。”
孔氏看着她的面容不住感叹:“当初我便说要你留在府里,跟着我身边,结果你倒是个有注意的,直接跟着人上京了。哎,不过这也都是命。你若不上京城入宫,如今也不会有这般的风光,倒也不错。”
周嬷嬷道:“万事皆有因果,这都是夫人当年对我的再造之恩。”
孔氏笑了笑,指着她道:“行了,别谢来谢去了。咱们也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有什么事看不开呢。如今你来,我可是真心实意地将孙女托付给你。今儿见着了,感觉如何?”
周嬷嬷思想了一番,说道:“都不错。我在京里头见着的官家小姐也不少了,京里浮华之气太过,反而少了女儿家的几分灵动,如今在府里的小姐们身上,都寻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