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300000003

第3章 平阳县指鹿为马 玉苍山黑地昏天

不出庄以莅所料,徐映台回到县衙,咬牙切齿,恨声不绝。

他先把那几个胆小怕事,临阵逃走的差役,各打二十大板出气,又连夜起草公文,无中生有,捏造罪名,声言庄以莅、许鸿志“聚众抗捐”“夺犯殴官”,十万火急地连夜上报给温州知府杨大鹤。

杨大鹤一见加征田粮的事出了乱子,顿时慌了手脚。

他怕事态扩大,累及自身,就火速将此事转禀浙江抚台清安泰与闽浙总督阿林保。为了引起上面重视,他脑子一热,进一步在呈子上诬称“平阳灵溪刁民庄以莅、许鸿志,纠众数千,夺犯殴官,煽动民变”。

杭州巡抚清安泰官邸的花园亭榭边,有个水池,池畔有棵大柳树,树下有一张石桌,四个石鼓。

石桌上摆着围棋,棋局已进入中盘。

清安泰身穿便服坐在石鼓上,正专心与石敬山下棋。忽有书吏来报,说按察使朱理大人前来拜会。

清安泰欲请朱大人客厅相见,朱理穿着便装,手持折扇,已飘然而至。

朱理看一眼棋盘,拱手笑道:“下官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扫了抚台大人和石先生的雅兴啊?”

清安泰道:“不是雅兴,消闲而已。朱大人,有何公干啊?”

朱理笑着说:“抚台大人,下官今日不是公干,是来请大人品尝茶的。”

清安泰:“哦?好啊。可咱们到哪去啊?是到你府上去吗?”

朱理:“家里不好,没意思。我们去乡下茅家埠去,我请二位喝龙井。”

石敬山:“好啊,乡下好。”

清安泰:“好,咱们踏青采风去,说走就走,备轿。”

朱理:“大人,别备轿,咱们步行去,那才有趣。”

他们来到西湖边,只见湖畔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清安泰、朱理和石敬山三人信步在游览,便装侍卫远远跟在他们身后。他们悠闲地在湖边逛着,迎面走来的人流中,出现一个普普通通老和尚。

清安泰与这个老和尚擦肩而过,互相不经意地看了一眼。

老和尚目光一亮,很快淹没在人群中。

清安泰忽然意识到什么,感到一惊,急忙回头去找这个老和尚。

朱理、石敬山紧跟其后。

石敬山:“清公?怎么了?”

清安泰:“看到刚才哪个老和尚了吗?”

石敬山:“是啊。”

清安泰:“好面熟啊。”

朱理:“清公不是不信佛吗?”

清安泰:“是,我没有当和尚的熟人。可这人我一定见过,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好生奇怪啊。”

朱理:“清公莫不是看花了眼?”

清安泰:“不,这人我一定认识。”

石敬山道:“可人家不一定认识你啊?”

请安泰:“不,他一定也认识我。”

石敬山笑道:“要是认识你,那他就是不愿意见你。我明明看见他扫了你一眼,却急匆匆遛了,这不就是故意在躲着你吗?”

清安泰:“是啊,真纳闷。”

朱理:“走吧走吧,别搅了我们品茶的兴致。”

一行人来到郊外茅家埠一个大户农家院落,院子里。乡绅端出一套白陶茶具,泡上茶,给清安泰、朱理、石敬山一一敬上。

朱理指着茶具:“清公,我知道你只用白陶茶具,这可是为你专门准备的。这泡茶的水也真正的山泉,茶叶是正宗龙井。”

清安泰:“好,好,谢谢朱大人美意。”

三人品茶,乡绅知趣地退下。

石敬山:“大人,这茶叶比六安瓜片如何?”

清安泰笑道:“好,好。各有千秋,各有千秋。”

朱理:“呵呵,清公是给我面子啊。”

清安泰大笑:“哈哈,的确是各有所长。”

朱理问:“清公,温州知府杨大鹤急报平阳庄以莅、许鸿志,纠众数千,夺犯殴官,煽动民变!这可能吗?”

清安泰:“在杨大鹤急报之前,我曾经收到过庄以莅、赖丙辰等生员联名上书揭露平阳县徇私枉法,私加田粮的条陈。我记得,我跟你说过这件事。”

朱理:“是,大人曾经跟下官说过此事。”

清安泰:“如今杨大鹤又说‘庄以莅、许鸿志,纠众数千,夺犯殴官,煽动民变’,显见其中定有原委与隐情。”

朱理:“大人所言极是,庄以莅揭露平阳县私加滥征在前,杨大鹤报庄以莅煽动民变在后,起码是事出有因,应当派人去查查。”

清安泰:“是啊,这件事要拿稳,不可轻举妄动。所以我没说话,得先派人去弄清楚事实真相后再说。真是民变,就应该还有急报。”

兴尽归来,朱理告辞径自回府,清安泰和石敬山在议事房里,看见了闽浙总督阿林保有关平阳“民变平乱”的紧急公文。

石敬山一手拿着一个竹制大烟袋,一手拿公文看:“呵呵,大人,这下热闹了!”

清安泰说:“他的消息倒是很快?有意思。”

石敬山:“他的动作也快!”

清安泰:“哼哼,本来我还想派人去平阳看看,现在总督都插手了,我们就别再碍事,省得人家说我们要抢功啊。”

石敬山:“是,这温州知府杨大鹤与阿林保有师生渊源,既然总督亲自过问此事,我们也就乐得个袖手旁观。总督大人一向就是主剿的干将,对民变二字,也特别关注。”

清安泰大笑:“是啊,让他先折腾去,依我看,未必就真的是民变呢?这杨大鹤在急报上不也只是说‘煽动民变’吗?这‘煽动’二字,大有讲究啊。”

石敬山:“哈哈,是啊,大人高见,我们静观其变。”

闽浙总督阿林保,是满族皇亲贵胄出身,世袭爵位,世代为清室大臣。他原本是个老谋深算的封疆大吏,行事历来稳重,可这次却轻信了杨大鹤的急报。

原来,清朝推翻明朝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取士用人的亲汉政策,但中原东南一带民众反清的情绪依然很浓。各地都多次出现过反清的武装起事,如白莲教、大刀会、天地会等有组织的秘密武装,有的甚至公然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因此清廷对此甚是敏感,采取的也是强硬的镇压手段。而阿林保就是主剿的干将,对“民变”二字,他特别警惕。他大笔一挥,就在杨大鹤的急报上批下“平乱弹压”!

这其中,还有一个隐情。那是前些日子安徽凤阳闹灾荒,饥民闹事,抢了官库的粮食。地方官怀柔有余,制约不力,致使地方治安大乱。嘉庆皇帝闻报大怒,结果,以“治安不慎,治乱不力”之罪,摘了安徽按察使的顶戴,问了凤阳府的监斩候。须知,凤阳之事原本不大,但嘉庆对凤阳特别敏感,深深忌讳。因为那里是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于是就小题大做,杀一儆百。阿林保知道皇上忌讳地方闹事,但他不知道皇上忌讳的地方是有名堂的。所以,面对杨大鹤“平阳民变”的呈子,他是宁严勿宽,采取了“平乱”之策,并将此事上奏朝廷。

阿林保怎么也没想到,平阳“民变”一说,纯属子虚乌有!杨大鹤虽是两榜进士,堂堂四品知府,却是满脑袋糨糊,他竟在这件谋反大事上,不知轻重地撒了个弥天大谎!

扬大鹤虽然将平阳“民变”的急报报了上去,未见上峰批文,自己心里也七上八下地不安。一见总督有了“平乱”批文,才把心放下。

阿林保“平乱”批文一到,扬大鹤立即派出心腹经历朱宇泰,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命他们带领衙差兵役三百余名,磨刀擦枪,煞有介事浩浩荡荡开赴平阳灵溪镇“平乱”!

灵溪何乱之有?杨大鹤假戏真做,既然抓不到“乱民”,就要抓为首“造反”的人。庄以莅、许鸿志已经不知去向,于是,官兵在灵溪乃至平阳的大街小巷,挨门挨户到处搜捕庄以莅、许鸿志。

一刹时灵溪的街头巷尾,亭畔桥边,到处张贴的都是捉拿庄以莅、许鸿志的告示。告示上还恐吓利诱说:“窝藏庄以莅、许鸿志者,一律与该犯同罪论处!出首要犯者,赏银五百两!”

经历朱宇泰、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带领三百名衙差兵役,在平阳分三路到处搜捕。凡官兵搜及之处,平民百姓无不被惊扰得鸡飞狗跳,叫苦不迭。

灵溪大门村,沪山台下村早已鸡犬不留,被官兵洗劫一空。大门村不仅百姓的财物被官兵抢掠,全村三十多间房屋竟然也被官兵放火烧毁。火光烟雾,三日未熄!村民无家可归,纷纷外出逃难。

官兵甚至要烧毁大门村村口的许氏祠堂,幸亏灵溪的十七家名门大户,以“许氏宗祠为灵溪唯一学馆”为由,联名诉保,又是请带兵的喝酒,又是塞给当官的钱财,此祠方幸免被焚。

此行官兵,甚于强盗,害得平阳百姓家家闭户,人人钳口。鼠辈小人趁机造谣生事,诈骗、诬告。横祸飞灾,遍及无辜。如同浩劫,惨不忍睹。

徐映台依仗官兵的淫威,趁火打劫,强行按每亩三角三挨家挨户向农户征收田赋。农户们鸡蛋碰不过石头,被迫如数上交。这一来,不知坑害得多少家无米下锅,只能过吃糠咽菜的日子。而徐映台自己则不费吹灰之力,立马就得到了两万八千两银子!

徐映台有了钱,立即叫徐秤砣先送三千两银子回家,以博爱妻徐王氏欢心。然后少不得又给杨大鹤及下属们一些好处,大量的银子当然都是他自己鲸吞。

徐秤砣带着三千两银票回到江西南昌乐化镇,把钱交给徐映台的父亲,只在家歇了一天,就赶回浙江平阳了。

他带回来的三千两银子,使徐映台的老子与爱妻乐得眉开眼笑。

徐映台父亲徐可畴,人送外号“徐克扣”,他原来是开杂货店的,艰难辛苦了一辈子,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现在只觉得是时来运转,从此开始享乐。于是他将杂货铺典给街坊缪大华,生意也不做了。整天种花、养鸟、看戏、打牌九,最后竟染上抽鸦片的恶习。

徐映台的爱妻徐王氏天生美貌,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骨子里却是个好吃懒做,极其无知的女人。她除了会吃喝玩乐外,什么都不会;除了爱金钱银子外,什么都不爱。徐映台的儿子徐大宝还小,不懂事,只有徐映台的母亲徐张氏是个勤劳的本分人,但在家里说话没人听。徐映台家中有这样的父亲与媳妇,有多少钱能够他们挥霍?

林钟英从灵溪回到北港不久,就传来“庄以莅、许鸿志,纠众数千,夺犯殴官,煽动民变”的消息。同时,也在街头巷尾听到官府正在悬赏捕捉他们的传闻。起初他还不甚相信,直到后来看见官府缉拿庄以莅、许鸿志的告示,亲见官兵在到处搜捕,方知所闻传言属实。

他暗暗为表兄庄以莅的安危担忧,也深为徐映台的做法感到义愤。一个地方父母官,竟如此颠倒黑白,鱼肉百姓,实乃无耻、卑鄙,也恶毒之至!

林钟英的家,在北港是个大户。门临大道,坐北朝南,三进四厢的青砖瓦房,很有气派。

室内拾掇的井井有条,院里种有花草果木。

厅堂正中是个“天地君亲师位”的中堂,两边有对联:事非经过不知难,人到无求品自高。桌子上面有花瓶,两边有几架摆件,一望而知是个书香门第。

他家林钟英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二弟毓英、三弟殿英皆为人忠厚,知书明理,按乡下规矩,已成家另立门户。林钟英的长子孔馨、次子孔梳都在外地求学念书,小女咏莲尚幼,妻已早亡。父亲林志裕,号孚斋,原在商行供职,因年事已高,赋闲在家。母亲林温氏,知书明理,慈祥善良。全家父慈子孝,忠厚积善,深受当地民众的敬重。

林钟英的父亲林志裕与母亲林温氏坐在大桌两边椅子上,林中英搂着女儿林咏莲坐在母亲下方。

林钟英对父母亲说:“要说庄以莅抗捐告官我相信,因为他曾经说过‘若是平阳县私行暴政,我立刻作呈上告,为民请命’的话。但我深知表哥为人,虽然嫉恶如仇,却也遵律守法,他决不会去造反作乱。”

林志裕:“是啊,县令徐映台如此大做文章,显然是庄以莅戳到了他的疼处了啊。”

林温氏:“真叫人担心。”

林钟英:“唉,想不到徐映台身为父母官,竟如此颠倒黑白,鱼肉百姓,实乃无耻之至!”

林温氏:“唉,钟英啊,你表哥和你表侄正甸都躲出去了,他家就只有你姨娘和你表嫂在家,你姨娘年纪大了,你表嫂身子骨又不好,这男人们都躲出去了,家里的日子怎么过啊?你要经常抽时间,带点东西,去看看她们。”

林钟英:“是,娘,我知道。”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是这样一个知书明理的本分人家,竟突然间飞来横祸,惨遭官兵的掠抢与非刑荼毒。

北港地保李玉生,四十来岁,好吃懒做,且贪而好赌。常与当地恶棍、流氓在一起厮混聚赌,偷鸡摸狗,无所不为,是个无耻龌龊之人。

嘉庆十二年六月初三这天上午,李玉生懒得下田做活,就搬了把椅子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面乘起阴凉。他穷极无聊,一面用一根草棍兴致勃勃地拨弄着他家那条小黄狗的卵子玩,一面悠闲地唱起小调:“一更里月牙儿刚刚出来,东庄的老秀才爬过了墙头来,小奴家不是那样的人……”

这情景,正好被前来找他的范建百看见。

范建百一笑,打趣道:“老哥,老嫂子也喜欢这样玩吗?”

李玉生抬眼一看,却是灵溪的小二流子范建百笑嘻嘻站在面前。

“呸!你娘才喜欢这样玩。”

“看看,一句玩笑都经不起。”范建百一点也不生气,挨着他蹲下来,一本正经地指着他家的小黄狗问李玉生:“告诉兄弟,老嫂子要是真跟它玩,你能把老嫂子怎么样?”

“我不能把她怎么样,只是她要是不跟它玩,世上哪有你啊?谁能生出你这狗杂种来啊?”

“好了好了,我没工夫跟你斗嘴。天也不早了,我们下馆子喝酒去,今天我请客。”

李玉生心中诧异,不免问道:“你请我吃酒?稀罕!你范建百一向是把嘴伸在人家的碗里,今天怎么了?嘿嘿,是牌桌上赢钱了?还是又偷到人家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不瞒你说,我巴结上县太爷了。”范建百满脸得意忘形地笑着,说起话吐沫乱飞:“老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告诉你,现在兄弟在县衙门里做事。”

“哦,说来我听听。”李玉生好生奇怪:这个灵溪的小无赖居然也能混迹到县大衙门里做事?

“我现在是县大衙捕头的眼线,县太爷亲口说了,等抓住庄以莅、许鸿志,我就能当正经捕快!到那时,我吃的就是朝廷的俸禄啦。”范建百洋洋得意,一脸坏笑,说话时口臭能熏死四周的苍蝇:“今日兄弟来找你,是给你老哥指个财路,老兄,你也要发财啦!”

“我?我要发财了?怎么发?妈的,这几天我是抓到屎了,手臭。一上牌桌就输,还能发财?”

“能。”范建百诡诈地笑笑,明知故问:“大路口那一片好气派的青砖瓦房,这家人你该认识吧?”

他说的就是林钟英家。

“嗬嗬,林监生家,北港三岁伢子都知道。”李玉生大失所望,直摇头:“他家是有钱,可人家不赌,想拉他家的人下水,等于是做梦。”

“笨,跟他家的人还能玩什么牌啊,我们直接找他要钱!我打包票,要多少他都得老老实实往外掏。”

“怎么?他欠你的债?”

“不是。”

“那你是抓住他家什么把柄了?我跟你说,他家可是正经人家?再说这林钟英是个监生,是有功名的人,可不是好惹的。你别想发财想昏了头,打他家的主意?他林钟英眼里可揉不下沙子。”

“他私通庄以莅,哼哼,说不准这庄以莅就藏在他家!”

李玉生闻言一惊,问:“他私通庄以莅?你怎么知道?”

范建百便将那日林钟英与庄以莅等人在灵溪“香半里”酒家喝酒谈话的事说了一遍。

李玉生听后,不以为然。他摇着头,失望地说:“他俩的老娘是同胞亲姐妹,是正儿八经亲戚,他们在一起吃顿饭还能定人家什么个罪?再说,就按你说的,当时他林钟英也没说什么出格的话,我们能拿这事来讹诈他?难!”

范建百连连冷笑,弦外有音地说:“可庄以莅、许鸿志在逃啊!官府正在到处搜捕,这俩人可是朝廷要犯啊!傻哥哥,你焉知逃犯不在他家?”

“有点意思了,接着说。”李玉生挤挤眼,听出点门道了。

“我来时,县书董世斗跟我说了,林钟英既是庄以莅亲戚,就有可能窝藏他。何况不久前他们还在一起吃饭交谈过?要知道,官兵不来搜捕便罢,一来就是抄家!那可是鸡犬不留,玉石俱焚的事啊!董世斗要我们装作给他通风报信的样子,向他家晓以利害,不信他林钟英就不怕搜捕抄家!最后,要他给银子了事。”

“好,你小子长见识了啊!”李玉生动了心,连连点头:“对,我们就说是县书董世斗说的,给银两千,可免去搜查,破财消灾。不给钱那就要大祸临头!高!”

“他要是给钱便罢,要是一毛不拔,我们就领官兵来抄他家!嘿嘿,他家值钱的东西可有不少!”范建百阴阴一笑,说:“李哥,你不是说过,你认识知府衙门的经历朱宇泰吗?”

“他是我表兄,可他在温州,帮不了什么忙啊?”

“哈哈,朱大人现在就在灵溪。”

“他在灵溪?”

“对,他带着官兵正在灵溪搜捕庄、许二犯。”

李玉山说:“好!是我表哥带兵,那就什么都好说啦!姓林的就是只铁公鸡,我也要拔它一大把毛!”

范建百闻言大喜,二人又谋划半晌,吃罢酒饭,便兴冲冲到林钟英家敲诈勒索去了。

这时,林钟英正在家中与父亲议论庄以莅之事,忽闻地保李玉生与县差范建百来找,心里很是厌恶。他平时对李玉生为人就十分不齿,加上正在为庄以莅的事烦恼愤慨,因此也不屑跟李玉生、范建百客气,直接把他俩堵在厅堂门口,淡淡问到:“二位找我什么事?”

“林先生,我来引见一下,这范建百现在是县衙的公差了,他有要事找你。”李玉生煞有介事地说。

“哦,范建百现在是官差了?失敬。不知范公差找我有什么事?”林钟英冷冷问道。

“有人告发朝廷要犯庄以莅藏在你家。”范建百也不理会林钟英的嘲讽,开口就是狠招毒招。

林钟英恼怒地说:“胡说八道!庄以莅有半年都没到我家走动了,左邻右舍都能作证。”

范建百嘿嘿冷笑:“他现在是朝廷要犯,要是来的话,还能让人看见?”

林钟英以前虽然见过范建百,但从没与他说过话。知道他与李玉生都是一路货色,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不屑与其口舌,故把手一让,说:“请,请二位仔细寻搜。庄以莅若是藏在我家,我领下这个窝藏之罪。”

李玉生故作宽容地笑道:“林先生不必动怒,我们奉行公事,也是身不由己。到府上来是替上司传个话给你的,也是一片好意。”

“你们的哪个上司?要你传什么话给我?”

范建百说:“林先生,官兵若是来到府上搜捕,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县书董世斗久闻林先生大名,存心想与你相与交往,他愿意为你周旋周旋。只要你出两千银子,他去为你疏通打点,这样官兵就不会到你家来抄查了。”

这不分明是敲诈勒索吗?林钟英是行得正、坐得稳的正派人,焉能吞下这种蛆蝇?何况他本来就极其鄙视这种下作之辈,故当即就沉下脸,严词拒绝:“谢了。只是我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请转告董世斗,不用他费心周旋了。”

李玉生一听不对路,这样岂不是白来了?便威胁道:“林先生,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掂掂分量,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与庄以莅是姨表兄弟,说你窝藏罪犯,也不是凭空捏造,不要事到临头后悔莫及!”

他们这番话,已经给里边林钟英的父亲林志裕老人听到。他是个耿直性子,实在忍不住恼怒,走出来厉声说:“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董世斗身在公门,竟敢公然敲诈勒索!大清朝王法何在?天理何存?你们给我出去,别踩脏了我家的门槛!”

李、范二人料不到会是这种结果,一时不知所措。

林钟英凛然向他二人说道:“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二位若不进去搜查,就说明你们知道庄以莅不在我家,那就请回罢。”

李玉生与范建百无奈,只得狼狈离去。

他俩一走,林温氏老太太出来说话了。

她埋怨丈夫、儿子道:“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你们把事办坏了!他们这一走还能善罢甘休?难道你们没听说官兵在灵溪烧抢掳掠?无恶不作?这帮丘八无事都能生非,这两人再一去搬弄,他们焉能不来找事?”

林志裕与林钟英听后,亦觉后悔。可事已至此,也无法挽回。他爷俩终不愿向卑鄙小人折腰,甘心受其讹诈。

老太太接着又说:“唉,事到如今,依我看你们爷俩还是出去避避风头的好,万一官兵来了,随意捏造个罪名就能抓人。”

林志裕想想也是,就说:“也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惹不起,我们躲得起。”

林钟英为难地说:“娘,可我们怎能把你老人家一人留在家里?我不放心啊。”

老太太坦然说道:“嗨,你们只管走,料想他们也不会把我这半截都入土的老太婆能怎么样。”

事出无奈,林家父子略一商议,决定留下十二岁的咏莲在家陪伴奶奶,他们到瑞安同宗交好林中凰家去避一避。

瑞安林中凰曾几次带信请林家父子去做客,林家父子皆因有事缠身,都没能成行。这一次,正好可以了此夙愿。

当天下午,林家父子为避诬陷捉拿,就躲到瑞安他的同宗伯父林中凰家去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东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周梅森的《沉红》、《家仇》、《英雄出世》三篇中篇小说。
  • 京城三怪

    京城三怪

    《血影招魂刀》、《月下伏魔》、《沧海寻仇》、《铁胆少年》分别讲述了几段历史夹缝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侠义中人惩恶扬善,在京城危在旦夕之时,勇斗倭寇,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朝廷命他们守卫圆明园。他们各施本领,体现了武林中人的义胆。五个故事跌宕起伏,丝丝入扣,让人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京城三怪》讲述了火烧圆明园前夜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能感受到中国武学的精妙。与洋人争斗,终因官员贪生怕死,三位身怀绝技的怪侠被官府关入死牢,投靠洋人,三怪侠负气而走,投奔义和团。开卷必有益,望读者诸君细细品评
  • 爱情扣

    爱情扣

    一把小小的钥匙便能开启一把心锁,一串电话号码便能开始一段旅程,一枚小小硬币便能见证一段永恒的爱情。细节是打败爱情的致命杀伤武器。
  • 瘦楼

    瘦楼

    鲍贝,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热门推荐
  •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冷情王爷俏王妃

    冷情王爷俏王妃

    一次荒唐的博物馆之行让她离奇穿越,陌生的国都,陌生的一切,关牢房,被下毒,被利用,被迫做着一切她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无意进入了冰潭,她几乎命丧黄泉,天底下唯有他能救她,救她却要牺牲她的清白,迷糊中的她为了保命只能无奈的接受他的救治,只是这一切却变了。他慢慢的开始囚禁她,逼迫她必须诞下孩儿,可是孩儿诞下之后她却不想离开,她的逃离,他的失踪,N年后的平静生活突然发生火灾,孩儿中毒,一切的一切莫名的又让她们相遇,相知,相守!
  •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龙猫的天然呆主人,在去宠物婚姻介绍所时,被她意外发掘。她不是星探狗仔,不过闷骚而已。相亲乌龙会,对话用龙猫语。怎么在遇到他之后,生活变得鸡飞狗跳?看怎么收拾这妻奴!推翻男人的统治社会!不守夫道,注定连死路都没有!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令人捧腹的幽默,打破不可抗拒的笑点;结合经典的笑话,让人回味无穷。是笑话,又不只是笑话,快来一起欢乐吧!
  • 沙僧日记

    沙僧日记

    自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无厘头搞笑方式风靡后,后现代小说开始向传统文化取经,自网上火爆起来的《悟空传》后,又一部搞笑文学作品《沙僧日记》出现,并被众多的读者封为史上最暴笑最无厘头的文学作品!此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师徒一群去西经路上搞笑片段。本书文字轻松搞笑,插图诙谐有趣。
  • 红楼之雍帝禛情

    红楼之雍帝禛情

    上一世我为帝来你为妃你红颜薄命我皈依佛门这一世哪怕逆天而行定要你为我爱新觉罗·胤禛的皇后“玉儿,四哥从来爱的只有你,生生世世。”上一世我为妃来你为帝我香消玉殒你心如死灰这一世哪怕万人唾弃我定要与你并肩一起“四哥啊,玉儿陪你,生生世世。”······················呼呼分割··························林黛玉,自小被皇上接入宫中,被裕亲王福全认做义女,皇上特封为固伦柔玉公主,在慈宁宫陪伴孝庄太后左右。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炙手可热的人物,当然有人来巴结,可她,只是淡漠的回应了每一个人。她觉得皇家那里有亲情,当然,除了老祖宗对自己的喜欢疼爱,皇帝伯伯对自己的宠溺,还有阿玛对自己的关心,剩下的,她的心都给了她远在江南的亲人了。只却一个人,同他一样冷漠,冷漠的对她,直到慢慢的发现她的好,才做了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许到,似乎还算圆满。是个好结局,本文贾府戏码颇少,写的却是妹妹跟四四,本文原名情落红楼最新红楼系列文(正在增加中,男主均是老康的儿子们,敬请关注)红楼之逆天纵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断崖情牵红楼绛珠缘长河红楼之慧玉证情月色阑珊红楼之玄黛情浓泪语忧潭红楼之禛心锁玉心随碧草泪语潇湘黛儿还是四四的文那是泪的处女作卡卡宛颐水溶的哦喜欢的还不去追月下波比四四的哦步行街男主水溶嘻嘻西窗雨心若芷萱鹤梦竹影纳兰蝶儿月色阑珊力作抢手二婚女不可不看哦四四的粉丝们,追上来吧,相信泪9493186泪的群敲门砖四四呼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海和鱼的秘密

    海和鱼的秘密

    本书为作者一路开花的文集,选取一路开花历年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过的青春校园类文章汇编而成。
  •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精选了近百种炒菜的炒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各种炒菜的美昧。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品种,也有名厨发明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