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想象力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孩子为了认知成人的心智,会用撒谎来试探。如果这个时候处理不好,就会使孩子发现撒谎很能愉悦他的精神。这等于被撒谎刺激,他的智力向着撒谎的方向发展,撒谎技巧也越来越高,最后成为撒谎癖,成为一种精神疾病。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撒谎的孩子,就会找到各种理由向撒谎的方向发展。家长此时需用反向的观点来改变孩子,对他的撒谎不做反应,只要孩子说出真相,脸上保持平静,并大大表扬他。这样孩子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聪明的父母即使知道孩子撒谎也装不知道。”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谎话适当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信赖”就像得到了一份礼物,他们会不断改掉自己坏习惯,找到自己的位置。
3.家长也要反省自己
孩子有合理的诉求却不敢直说,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父母的责任在哪里?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没有给予满足,还是常常粗暴简单地拒绝他那些不似合理的要求,没有耐心解释其中原因?家长一定要明白,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父母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
4.家长要言传身教
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差,对父母所作的事总是有意无意地模仿。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那么就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榜样。比如家里来了不受欢迎的人,妈妈在屋里躲起来,让孩子到屋外说“我妈妈不在家”等等,这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会从妈妈的行为中,得出一种结论:说谎是被允许的。可以说,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儿女。做父母的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让孩子得出“爸妈也说谎,却不让我说谎的”的结论。
错误7:对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掉队轻心
场景再现
场景1
杨杨已经7岁了,每天早上上学时总看见母亲从床头柜的小抽屉里拿钱出来放在自己的小包包里,然后锁上抽屉送他去上学。开始时,杨杨心里有些好奇,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把小抽屉锁上,总想看一看抽屉里究竟装的是一些什么好东西。有一个星期天,妈妈从抽屉里拿了钱就上街卖菜去了,没有及时将小抽屉上锁,杨杨发现后,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打开了小抽屉,发现里面有好多好多的钱,而且都是一些红红的百元大钞票。于是心想,妈妈的抽屉里锁着这么多的钱,而自己找妈妈要钱的时候,妈妈却总是只给自己1元钱,最多的时候才给5元钱,而别的同学总是比自己的钱多,就觉得妈妈太小气。一次学校组织他们去春游,同班的小丽就当着自己的面从她的小钱包里拿出一张红红的百元大钞票买了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心里好不羡慕。今天看到妈妈的抽屉里有这么多的钱,不由得心里痒痒的,心想,妈妈有这么多的钱,我拿一张和小丽比一比,妈妈肯定不会知道。于是,从抽屉里拿了一张百元大钞票放在了自己的小钱包里,以后,杨杨常常在学校里和别的同学比,别的同学买东西,他也买,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有钱,还经常买东西给同学吃,钱用完了,就又趁妈妈抽屉没上锁时,悄悄地从里面拿出一张。杨杨的妈妈虽然发现抽屉的钱少了,有时候也怀疑是杨杨拿了,但从来没有说过杨杨,结果杨杨的胆子越来越大,有时候竟然从中拿两张。
场景2
有一天,有个家长找到了老师,说他那12岁的儿子不知什么原因竟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那位家长说,早在四五岁时,孩子就拿过家里的钱,那时总以为他年龄小不懂事,批评几句也就完了。不料,近来孩子的几个同学接连来告状,有的告他偷钱,有的告他偷东西。父母气极,狠狠打了他一顿,但是,打过以后又十分担心,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小小年纪已经如此胆大妄为,将来怎么得了?他们问:“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他尽快改正呢?”
深度诠释
应该说,孩子小偷小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而成为习惯的话,长大以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而走上犯罪道路,不但危害社会,也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孩子占有欲或冒险心理在作祟。因此小孩子偷东西是可以避免的,这时候的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孩子出现偷窃行为的情况并不少见,但程度轻重各有不同。大部分人比较轻微,只是偶然一两次,经过教育不会再犯;少数人比较严重,且伴有抽烟、吃喝玩乐和其他不良行为。这两者是必须区别对待的。
偷东西不是孩子的本性,它与孩子的后天成长环境以及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爱贪小便宜,把单位的公物或别人的东西往家里拿,还让孩子吹嘘,孩子受到耳濡目染,便跟着仿效,由逃票、拾到东西不还,慢慢发展到小偷小摸;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钱来路不明,也不深究,甚至看到孩子从外面拿东西回来,反而赞扬他“头脑灵活”,孩子受到鼓励,便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养成了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到了这时,家长才感到性质的严重,却又简单地棍棒相加,或赶出家门,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造成孩子其他更为严重的恶行。
迷津指点
家长对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把他的这种行为当成是“借东西”而视而不见和把孩子贬斥为“贼”的做法同样有害。家长可以试试通过以下的方法让孩子改正错误,并培养其诚实的品格。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要以恰当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让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向孩子解释:“你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了他的东西,这是小偷的行为,我们必须马上还给他。”父母要及时告诉他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不能让这种行为继续发展。
当知道孩子偷东西之后,一定要让孩子将偷来的东西还给人家,当面向人道歉,从而培养他的羞耻心,强化他的自制意识。父母发现来路不明的东西一定要问清楚,不能姑息默认。
2.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
从孩子懂事时起,家长就要结合具体事例,培养他们做到关心别人,体贴别人,建立不贪小、不自私的好习惯,以增强抵制不良行为的免疫力。在这方面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示范的作用。
3.和孩子多沟通
和孩子一起谈谈他想要什么,怎样能得到它。父母可以把孩子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列到他的“生日礼物向往清单”中,告诉他可以通过攒下每月的零用钱,或者做些额外的家务挣些零用钱来买想要的东西。例如,4岁的毛毛在超市里看到了他一直喜欢的火车玩具,就偷偷将它放进了自己的小书包。爸爸发现以后,让他把玩具还回去。然后,爸爸提醒毛毛他还有春节时得到的一百块压岁钱,这笔钱足够让他买这个火车玩具了。最后和毛毛一起去结账,买回这个他渴望已久的玩具。
4.关注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发现孩子犯错误时,要热情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能对其冷潮热讽,动辄“揭底”,或者任意在别人面前宣扬,避免孩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则要及时表扬、称赞,激励其不断地向上,直到完全改正。
错误8:对孩子的赌博行为习以为常
场景再现
场景1
中学生大伟的父母喜欢打麻将,几乎每天都请一帮赌友到家里玩。耳濡目染,大伟也开始对麻将感兴趣,心思也不在学习上了。放学回家他总要在旁边看上一会儿,还不时发表一下“高见”。后来渐渐发展到了在“三缺一”的情况下他也能“独挡一面”。父母忙于打牌,有时就随便给他一些钱,让他自己在外面吃饭。
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大伟也开始模仿成人玩起了扑克。放学后,他常约同学躲到偏僻的角落打扑克。刚开始,他和同学只赌一些学习用品,后来赌十元八元的零花钱,再后来赌资越来越大,动辄50元、100元,大伟开始向父母说谎骗钱,甚至从家里偷钱。大伟已无心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他只盼着每天放学后能多赢些钱。终于有一次当大伟和同学在一个胡同的角落里玩得兴致正高时,被巡逻的治安民警逮了个正着。
场景2
有一两家赌场已经转移到更为隐蔽的地方,而车站前东路的赌场是唯一一个驱不散、打不垮的。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涉赌局,参赌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有一个孩子,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20分钟的时间,他的200多元钱只剩下30元钱,但还在继续赌博。
场景3
一名小学生家长在接上小学的孩子时发现,其学校门口有小商店提供“彩票”让孩子“摸彩”。她还多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其同学到这些小商店摸奖,动辄十几块钱。她很担心这样的“摸奖”会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位记者在某小学附近看到,几家个体小商店里都摆着一些“儿童彩票”,有“抽奖现金大红包”、“神奇宝贝刮刮卡”、“金磁铁”等,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摸奖”游戏似乎特别吸引男孩子,记者在校门口随意问了几位同学,几乎所有男同学都承认玩过,而女同学却很少参与。据一位四年级同学说,这些小彩票一般都是五毛钱一次,班里许多同学平时都喜欢过来玩,但是常常花了10多元钱也不能中一次。
这种“摸奖”彩票在许多中小学校门口都有,而且吸引了不少乐于“碰运气”的孩子。“没有厂家,却标注厂家支付奖金,这不是骗人嘛。”一位姓王的家长生气地说。她认为,无论如何,这种“彩票”游戏都存在虚设奖金的现象,应该有人出来管一管。采访中许多老师也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变相赌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他们已经劝告学生不要参与这种游戏。他们也呼吁相关机构或部门能尽快查处这种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深度诠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驿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和谐稳定与否将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个性、行为、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陷入违法犯罪的泥坑,除青少年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家庭教育不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据有关部门对223名失足少年的家庭做过调查,其结果表明,明显因家庭因素导致违法犯罪的有95名,占40.7%,其中粗暴型家庭占10.6%,残缺型家庭占15.8%,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违法行为的家庭占18.9%,溺爱家庭占54.7%,可见家庭教育的优与劣,是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父母的言行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长辈的不良行为会给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正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近墨者黑”。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吸毒、偷窃或赌博行为,在他们“榜样”的作用下,孩子紧步后尘,滑向深渊。从公安机关所破获的案件中“全家吸毒”、‘‘全家赌”、“全家偷”的例子时有发生。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委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八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家庭成员有违法记录的占20.5%。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只顾自己,不关心孩子成长,放任自由发展,认为“树高自然直”,平时只管孩子的吃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社会和学校,对子女的事情漠不关心,更不用说感情交流。这样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膜,孩子经常会感到孤独无依,生活空虚,无所寄托,常常混迹于街头巷尾,很容易染上偷、赌等不良行为,走上违法之路。
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过分地娇惯、溺爱孩子,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给予充分的满足,而不管这种要求是否合理,甚至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也不予批评教育,反而袒护、包庇。在父母无节制的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极易养成自私、固执、蛮横的性格,这样的孩子,一旦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以违法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事实证明,青少年参与赌博会造成学习成绩不同程度的下降,陷得越深,下降得就越厉害。赌博会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得青少年道德品质下降,耻辱感、社会责任感受到严重削弱。因此,有关部门除了对各类游艺厅加强管理整治外,父母应该多关注、引导、教育孩子,避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情发生。
迷津指点
1.加强家庭教育质量
父母既要避免简单粗暴,又要避免放纵和娇惯,防止孩子思想、心理畸型发展。作为父母应当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同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积极了解孩子思想、心理发展的情况,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使孩子能健康全面的发展,父母应注重素质教育。保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德育工作的薄弱,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工作,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抓理想、信念、道德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防止青少年产生道德信仰危机和精神空虚。
4.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增强他们对各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忍耐、吃苦、顽强、自信、不怕逆境、不怕挫折的良好品质,增强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同时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采取科学手段,及时加以教育疏导,提高他们对是非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