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应观察面赤的具体部位,以定其病位及病情。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舌燥甚至抽搐者,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若见午后两颧潮红娇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者,则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证,是因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人。
面色苍白——肺部异常
肺部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面色是白色,多是由于气虚血少,阳气比较弱,体内寒气比较盛,气血运行缓慢;或由于失血过多,气血不充足;或寒气过盛引发血管收缩,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从而导致面部呈白色。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精力充沛开拓力较强的人,面色可略白;秋季面色稍白为正常。白色在体内对应着肺与大肠,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如果面色呈淡白,而且缺少光泽,多代表运行到脸部的气血缺乏,如果伴有四肢冰冷、易感疲倦、头昏脑涨、容易感冒等表现,则多表示为体内气血不充足;如果颜面苍白而没有光泽,或面部呈现如鸡皮状的黄白相间、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或失血过多;面色白且没有血色,多属阳气虚证;如果面色白得发亮且没有血色,则多属阳气虚,体内湿气比较重。
面色泛青——肝胆异常
肝部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面色泛青,为足厥阴肝经之本色。面部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等。青色主要是由于体内寒气较重,气血运行不畅;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收缩痉挛,或因疼痛剧烈,或因体内热盛而引动体内原有的风邪,使面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收引,血液停滞所致。
望诊时,应结合具体部位,分辨其不同性质。若见面色青紫,甚则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四肢发凉,脉象微弱,则多为心的阳气突然没有了,心血停滞运行之象,可见于心绞痛、冠心病等患者。突然见到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的阳气虚衰,血液运行受到阻滞;或肺的功能弱,呼吸不利。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气比较重、疼痛剧烈。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脉络收缩痉挛,以致面部气血运行受到阻滞而色青,可见于突发性的腹痛、寒气持续停留在筋脉等病证中。
面色发黑——肾部异常
肾部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面色是黑色,为足少阴肾经之本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水型人面色稍黑。在冬季人们面色稍黑为正常。
中医学认为,面色黑多是寒重或血瘀的表现。面色暗黑多是慢性病的征兆,患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者可出现面色变黑的现象。因此,皮肤发黑可能身体无恙,而脸色发黑则需要慎重对待,谨慎处理。
面色发黄——脾胃异常
脾胃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面色为黄色,为足太阴脾经之本色。主脾虚、湿证。绝大多数中国人脸色的基本色都是黄色。
面色黄有面色萎黄和面色鲜黄之分。面色萎黄者,多由脾虚导致体内营养缺乏,或有湿邪困扰在体内,脾的运输功能失调所致的脾胃气血不足。面部、眼睛以及全身都黄的人,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为黄疸,多为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等。其中面部黄得鲜亮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是体内湿热比较重的缘故;面黄晦暗没有光泽如同烟熏,属阴黄,乃是体内寒湿比较重的缘故。新生儿出生后2~5天,皮肤可有发黄的现象,1周内消退,叫生理黄疸。如果1周后黄疸仍不消退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黄疸,就是疾病现象。
头面自诊八堂课
头诊——统领身体健康的首脑
通过观察头的外形、动态、头发、囟门等,来诊察脑、肾等脏腑的具体病变以及气血盛衰的诊断方法,称为头诊法。头藏脑髓,为元神所居处,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故头与脑、肾的关系密切。头居人体的最高位,为五体之尊,百骸之长,六阳群集之府,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与头部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其中手足三阳经脉直接循行于头部,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达巅顶,脏腑清阳之气循经脉上于头注入五官诸窍。诊察头部不仅能了解头部局部的变化,更可探知与其相对应脏腑的疾病。
望诊头发
每个人都有头发,那么头发到底有什么功能呢?首先是保暖,其次是散热。我们最容易忽略头发的散热功能,因为头主一身之阳,它的阳气最足,所以需要头发来散热。传统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润,血亏则发枯”,“肝藏血”,“肾其华在发”。从中不难看出,头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多与两方面有关:一是肝肾的虚实,二是气血的盛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肾气。可见头发也是人体基本健康状况的指示器。如果饮食不合理或有疾病,首先头发就会受到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发质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人体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和微循环系统的状况。一般而言,东方人正常的头发颜色乌黑、有光泽,在一定拉力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据此,人们就能较为感性地区分头发颜色和发质是否正常。
头发色泽
中医认为,头发与人的肾气和肝血最为相关,故称发为肾之精华,是血之余。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观,肾主黑色、主收敛,如果一个人肾气的收藏能力特别强,头发就会显得润泽,有弹性,不容易脱发。反之,如果肾虚,肾精收藏的力量不够,就容易脱发。
白发多是人们进入中老年后,肝血不足、肾气虚衰所致,属正常生理发展规律,但若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就可能是肝肾久损、气血大亏。青少年白发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首先是先天肾精不足;其次是精神或情绪易激动,血热偏盛;再次是情绪抑郁,肝气郁滞,发根失养。
中医学认为,“察其毛色枯润,可以现脏腑之病”。若见发色枯黄,形似干柴草者,则多为精血亏损、肾气不足或者久病失养之故;若发直、色黄、干枯,则为气竭液涸之故。
颞部常出现成片灰黄或者灰白色头发,并逐日增多者,称为“灰发病”,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精血不能上荣于发所致。此外,灰发病还可见于老年性白斑、甲状腺功能失调、斑秃、白癜风等病症。头发呈红色或红褐色者,称为“红发”,一般多为铅、砷中毒所致。
头发形态
头发枯黄、易断,枯萎无泽,形似乱草,称为“枯萎发”,为发失荣润之故,说明患者气血不足,毛发缺乏营养。这类人通常表现没精神,睡眠也较差,属于人们常说的“身子虚”。久病失养、禀赋不足、阴虚血燥也可导致此症。
小孩头发稀疏而萎黄,且伴有“五迟”现象(即坐、站、行、说话、牙齿发育迟缓),说明先天肾气不足,消化不太好。
青壮年毛发稀疏者,多为肾气虚弱,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男性前额脱发或头顶脱发。这类人相对来说更容易疲劳、健忘,或性功能不好。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调节体内大量的代谢活动,其中包括头发的生长。如果因为甲状腺的病变引起了蛋白质代谢紊乱,就会导致脱发和头发稀疏。另外,饮食结构不良或由于暴饮暴食引发的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头发稀疏。
若头发出现松软、无生气或干燥的状况,则可能是缺乏一定的湿度或缺乏使油脂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性物质——B族维生素。健康的头发是相互分开伸展的,但如果饮食不当,每个头发毛囊在分子结构上就不能更好地保持水分。
头发直立而干枯者,称为“竖发”,多为正气衰败所致。
头发束紧,缩成束状,排列形似毛笔样,发根头皮处堆有银白或污黄鳞屑者,称为“束状发”,本病常见于银屑病、黄磷以及脂溢性湿疹等病症。
头发燥干变脆,易见断裂,尤见长发末端,易纵裂成丝,状如羽毛者,称为“脆裂发”,本病多见于脆发病以及毛发脆裂综合征,除因天气干燥或洗涤过多外,常由阴虚血燥所致。此外,脂溢性皮炎、头癣、结核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A缺乏症以及某些肿瘤患者,亦可见有脆裂发。
头发干枯,发梢变细,分裂成丝,弯曲如钩,发干打结,扭曲成环者,称为“打结发”;若头发干燥,且出现不全横断的小结节,其间有似断非断的细丝,梳理时又易折断者,称为“结节性脆发病”。此二病常见同时发生,多为脾胃不和、后天失养所致。
头发干燥,粗细不匀,扭曲稀少,状如佛珠,易见折断者,称为“念珠状头发”;头发干燥扭曲,变硬变脆,易被折断者,称为“扭曲发”,两者皆由禀赋不足、精血亏虚所致。
头发易被折断而参差不齐,或露出皮肤即断者,称为“断发”,除上述各种断发的疾病外,尚可见于白癣、黄癣、黑点癣等病症。
头发从发根部开始变白、变黄、焦枯而无断发现象,而且多从头顶或两鬓部发生者,则多为肝肾阴虚、精少之故;若从头发末梢开始发生焦枯、分裂、易折、生长变慢者,则多为气血双亏之故。
头发生长中易出现的问题
脱发在一般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现象。比如,工作中用脑过度,或负面情绪的堆积,形成了一种超高压下的焦虑等,就可能使头发脱落。
作为身体一部分的自然循环更替,我们每天都会掉40~100根头发。一旦头发的脱落超过一定的数量,且表现比较频繁,比如每天脱落在100根以上,那么就可能属于是湿热严重或者是血气不足。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密切相关,因为肝主生发。
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导致脱发。
另外,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太少也会导致脱发。如果在饮食结构中不保持足够的蛋白质含量,身体会把吸收的大部分蛋白质用于重要器官,头发得到的蛋白质就不足以维持其正常生长。
有的人脱发只脱头顶部位,一是与前面提到的肝血有关;二是跟脾胃有关。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常思虑过多,思则气结,也就是说想得多了就会把气机结住,这叫做思伤脾,同时还会伤血,于是就造成了头顶掉发的情况。
头皮屑:现在很多人常被头皮屑所困扰,使用很多种去屑洗发液仍不见好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头皮屑的问题叫做阴盛阳虚。就是肾精收敛不住虚火,使虚火上炎,时间一长,头皮上的精血便会慢慢减少,头皮得不到滋润,就产生了头皮屑。
现代医学则认为,头皮屑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病。人的头皮和皮肤上都有少量马拉色菌,但头屑重的人头皮上分布了25%的马拉色菌,过量的真菌刺激使皮肤产生过多的皮肤细胞,从而形成头皮屑。
头出油: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的头发总是特别油,一点都不清爽。这是由于脾的疏布太过造成的。人的脾是疏布四方的,如果脾气疏布太过,肺气往下降的功能就会不够,人体的油脂就往上面飘,导致头部总出油。
所以,头出油过多实际上是脾和肺两脏器出现疾病所致。还有一些毛发研究人员认为,头发过油是由于喝多了牛奶、酸奶等奶类饮料所引起的,奶类中的脂肪最容易到达靠近毛囊的皮脂腺,导致油脂分泌太多。
斑秃:头部的某一块皮肤不长头发,而头皮呈平滑光亮状,脱发处的头皮松动,发干上粗下细,易被拔除,甚则头发全部脱光,须眉俱落者,称为“斑秃”。
斑秃实际上跟我们的情志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过度焦虑,容易生气,心结不开,就有可能造成斑秃,本病多因血虚生风所致,或气滞火郁、血热生风之故。
油风:头皮呈油腻状,如同涂抹膏脂,或见头皮屑多,痒如虫爬,久之前额及颞顶部头发稀疏变细,成片状脱落,表皮发红光亮者,称为“油风”,即脂溢性脱发,俗称鬼剃头,此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子,多是由血虚生风、头发失养所致。
环秃:枕部之颞侧的头发呈半环状稀疏脱落者,称为“环秃”,最常见于小儿,多是由于枕部受到摩擦所致;若伴有头大额方、鸡胸龟背者,则是由脾肾不足所致。
早秃:青壮年男子,秃发始于前额两侧,渐向头顶延伸,头发呈细纤维状,萎软不泽者,称为“早秃”,此乃血热生风、风动发落之故。
望诊头颅
正常人的头颅略圆,大小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一般来说,婴儿出生的时候,其头围在34厘米左右;6个月以后头围长到42厘米左右;1周岁时,头围一般可达48厘米左右;10周岁时,可长到50厘米左右;15周岁时,头围一般会长到53厘米甚至更大;18岁后,人的头颅一般就不再长大了。
尖颅:一般出现在大脑发育不正常、智力低下的儿童身上。通常由于先天不足,肾精亏虚、颅骨发育不正常而引起的。在症状上,患者头部的颅缝往往闭合较早,头颅外形较小而且狭窄,头的顶部凸起,呈尖圆状。
解颅:一般出现在大脑发育不正常,智力比较低下的儿童身上,通常由于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脑内出现水液停滞现象而引起的。在症状上,患者往往颅腔内部较小,头颅外形均匀地变大,颅缝开裂。
方头:通常是由于儿童患者的脾胃虚弱或肾精亏虚,从而使得颅骨发育不正常引起的。此外,患有先天性梅毒及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的儿童也可能会引起方形头颅。在症状上,患者往往头顶较平,整个头形变成方形。
望诊囟门
囟门是指由于婴幼儿头顶的颅骨没有闭合紧密而出现的颅骨间隙,一般位于头顶区中央。囟门通常包括前囟和后囟,前囟通常为菱形,一般在小孩1~1.5周岁时闭合;后囟通常为三角形,一般在婴儿出生后4个月闭合。当前囟发生凹陷、凸起或闭合时间推迟时,则可以判断为病变。具体囟门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囟陷:指婴幼儿头部的囟门发生向内凹陷的一种虚证,主要由于先天不足、脑髓失充、过度吐泻致津液损伤、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的。但是,小于6个月大的婴儿囟门略微向内凹陷则属正常现象。
囟填:指婴幼儿头部的囟门发生向外凸起的一种病变,主要由于脑髓发生病变、脑颅内出现水液停滞或湿热之邪上袭头部等原因引起的。但是,婴儿哭泣时,囟门暂时向外凸起则属正常现象。
囟门迟闭:又称解颅,是指婴幼儿头部的囟门闭合时间推迟的一种病变现象,主要是由于患儿肾脏内的肾气亏少、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同时,经常伴有头部、脖颈部、口部以及全身肌肉发软等症状。
眼诊——显示健康状况的荧光屏
《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眼睛与经络、脏腑、精、神、气、血的关系,还记载了通过眼睛五色的变化、目中赤脉、瞳孔及眼睛的状态来诊断疾病。《灵枢·小针解》曰:“上工知相五色于目。”眼睛也是人体脏腑的反射区,可以反映人体内脏或器官的病变。如果人体脏腑或器官有病变,就会在眼睛上所对应的区域显示出来。
眼球诊病
眼球向外突出,眼皮下垂,多提示此人患有甲亢疾病。
眼球转动异常,眼球偏斜,眼睑下垂,眼睑闭合障碍,则多见于脑瘤或脑中风以及脑中风后遗症的病人。
双眼的瞳孔大小不等,相差非常明显,而且形状不呈圆形,则多提示有脊髓结核、脑脊髓或梅毒等疾病。
白睛诊病
如果白睛发黄,男性则提示肝脏功能较差,女性则提示胆汁分泌功能较弱。
如果白睛发蓝或者青色,则多提示是缺铁性贫血,多是血液中的红血素、凝血因子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