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跳槽成本如此之高,建议想跳槽的朋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倘若工作不顺意,又不能跳槽,那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
一靠勤奋工作,拿业绩说话;二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
其实,在一个人有限的职业生涯中,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是最好的选择,这比频频换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容易做出成绩。所以,当一个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如果不是确信自己已经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或者自己的个性与职业要求出现明显偏差,一般不要轻易换工作。
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换工作相当于改变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有时候,换工作是给职业生涯带来生机的必要手段。但是,随意换工作往往容易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危害甚至倒退,错误地换工作很可能还会带来长期的职业低谷,从而影响终身。
困难是用来解决的,不是用来解释的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解决,而不是解释。
你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在老板看来,你的所有解释都是借口。
比如说,当工作任务没有完成时,你是否会说:“不是我没努力,而是没有人支持我的工作。
”“这个工作没做好,是因为那个客户太挑剔了。
”“这个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是因为主管叫我去做其他事情,耽误了我的时间。
”“这次没做好,是因为资金短缺,我没办法。”这些解释,可以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获得些许心理慰藉。但是,解释的代价却是无比高昂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恶习少,它带给我们的是消极颓废。如果我们养成了解释困难,而不是解决困难的习惯,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会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会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会让人一事无成。
在NBA明星基德小的时候,他常跟父亲去打保龄球。每一回合的较量,他的得分都低于父亲。一次次地输给父亲,让小基德心里很不服气。每次他总是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去掩饰自己与父亲球技上的差距。
这天打完保龄球,他又是一败涂地,接着便借口解释自己为何没打好。这回父亲“直捣要害”地说:“别再找借口了。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够用功。”
一个人不管逃避责任,还是推脱过错,总能找到借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解释都于事无补,问题还是在那里,反而会拖累解决的进程。父亲的这一逆耳之言,对基德的震动很大。从这一天开始,他把注意力集中到用功练习上,而不是事后找借口。
遇到困难,不要想着如何解释,多想想如何解决,这样才能提高执行力。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秘书把一张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很无奈,秘书把名片退回给立在门外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
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愣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从口袋拿出10块钱:“10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
岂知当秘书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钱后,业务员很开心地高声说:“请你跟董事长说,10块钱可以买两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后他又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突然,办公室里传出一声大笑,董事长走了出来:“这样的业务员,不跟他谈生意,我还找谁谈?”
故事中的业务员在推销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他没有抱怨、没有解释,而是想着如何解决它。
我们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去解释,而要想着去解决。做出了承诺,我们心中只能装着完成任务的信念。只要你心中装着这种信念,对所承诺的事情立即去执行、去行动,那么任何借口便无藏身之地了。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多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个新生的第一理念。它要求每一个学员应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解释,哪怕它是一个看上去合理的解释。
如果一个人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那么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由此,他不仅失去了学习他人正确行为方式的机会,而且还失去了对自己行为和后果关系的辨别能力。他不知道,各种困难的出现,正是当初不正确行为作用的结果。
有些员工确实也想前进,但他们不能使自己如火箭般直飞目标,因为他们总是抱有借口。这样,他们就总在原地徘徊而毫无义无反顾的气概。反之,还有一种员工,他们在工作中拒绝任何借口,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倾注所有时间和精力与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遇到困难,不想着去解决,而想着如何去解释,就是在推卸责任,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其目的无非就是为自己制造一个安全的角落,掩盖过失。在团队中,寻找借口是最不可原谅的,团队的效率往往会因为一个人的借口而不能提高。借口有两种,一种是以某事为理由,一种是假托的理由。虽然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找点小借口无伤大雅,但是,当寻找借口成为了习惯,那它就只能是庸者的护身符,强盗的利剑,懦夫的盾牌。
对于通过思索以寻找解决方法的重要性,许多杰出的企业家都深有体会。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出色的员工,应该懂得:要想让客户再度选择你的商品,就应该去寻找一个让客户再度接受你的理由。
任何产品遇到了你善于思索的大脑,都肯定能和微软的视窗一样行销天下。”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你甘于平庸,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这就是职场“进化论”。
因此,压力越大,你的动力也就越大,你得到的也会越多。
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寻找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自己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会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想尽办法完成任务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服务态度,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力。
抱怨不如改变
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员工:他们牢骚满腹,他们自认为怀才不遇,他们懒懒散散却喜欢成天抱怨,他们总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没有被老板发现,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抱怨中蹉跎岁月,到头来一事无成。
试问,谁愿意和一个整天爱抱怨的人合作?一不小心抱怨就会砸到自己头上,费尽心血却老是被人鸡蛋里挑骨头。一旦爱抱怨成了个人的职业形象,那他的人格魅力将会大打折扣,失去在团队里的影响力。
抱怨,很多时候是推卸责任的借口。抱怨上司没有提供更好的条件,抱怨没有高的薪水,抱怨同事无能,抱怨客户刁钻……总之,把做不好工作或不愿做好工作的责任,全部推给别人。
一旦让不负责任的想法占了上风,即使先天条件优异的人也难以成功。抱怨和不负责任成了个性的一部分,那就等于自毁前程。
那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态致使他们错失机会。逃避困难和问题让他们与那些有着相同境遇的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所以说,真正让你怀才不遇的人就是你自己。
既然抱怨于事无补,那就要改变。抱怨不如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