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500000019

第19章 诺曼底登陆与法国的解放(5)

8月14日,盟军即将完成合围。布彻说,艾森豪威尔当时“就算没有欣喜若狂,至少也显得容光焕发”。他号召盟军要全力以赴。14日当天,他发布了一道罕见的动员令(二战期间,由他发布的此类命令只有十道)以激励盟军的海陆空三军将士。艾森豪威尔宣布:“只有以无比的热情、决心和快速行动,才能抓住机会。”如果人人恪尽职守,“我们能使这个星期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具影响的时刻——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光明的、富有成果的星期,而对野心勃勃的**专制分子而言,则是毁灭性的一周。”这则动员令不仅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和盟军广播网播放,而且制成印刷品分发给部队。

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及各盟国一片欢腾。丘吉尔、罗斯福、马歇尔和布鲁克都能感受到这点。在纽约,由于人们预料到和平即将到来,股票价格下跌。那些在诺曼底僵持期间过于悲观的新闻记者在8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问艾森豪威尔,还需要几周就能结束战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再听到这样的问题。人们想到了1918年11月德军溃败的那些日子,希望能在1944年8月或9月重演这一幕。10月之前,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一直困扰着艾森豪威尔。

各界都期盼德军能够溃败。但实际上人们未能正确领悟1918年11月的教训,未能正确评估1944年8月的形势,也没有正确理解德国人的性格。1918年,德军当时已经无路可退,而1944年他们仍然能够依靠“西部壁垒”。1918年,德军在技术上处于劣势(协约国拥有坦克),而1944年**完全可以要求德军再严防死守一段时间,因为德国的秘密武器可能会帮助他们赢得战争,如V-1、V-2飞弹、喷气式战机和内燃机潜艇已经变成现实。1918年同意停战的是昏庸无能、没有主见的德皇和失魂落魄的鲁登道夫,而艾森豪威尔知道希特勒更加难以对付。

最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知道,德军在没有丧失抵抗能力之前不会善罢甘休。他知道他们会撤退到“西部壁垒”,而在此过程中就要依赖他们的补给线,而盟国远征军的补给线也会越来越长。他也认识到,由于“运输计划”的影响,再加上盟军地面部队指挥官在诺曼底频繁请求重型轰炸机的支援,空军还要忙于V-1和V-2飞弹的发射场,所以德国本身相对来说并没有受到打击。他知道,1944年德军生产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多于以前任何一年,因此远征军面临着一场苦战。

因此,当记者8月15日问他还需要多少个星期来结束战争时,他勃然大怒。布彻写道:“艾克严厉批评了那些以为再过‘几个星期’战争就会结束的人。”艾森豪威尔提醒报界,希特勒自知战争结束时会被绞死,所以将战争继续下去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损失。1918年,德皇可以希望在威尔逊十四点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得到和平,而在1944年,希特勒只能考虑是否接受罗斯福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

艾森豪威尔告诉记者们,自己认为希特勒会悬梁自尽,但在此之前,他必定会“顽抗到底”,多数德军也会与他一起战斗。对敌人心理的透彻了解是军事艺术的最高形式。他的见解完全正确。

德军在法莱斯包围圈中的表现恰好证明了艾森豪威尔的见解是何等正确。德军不愿束手就擒,而是想设法打开逃命的通道。虽然艾森豪威尔在动员令中大声疾呼,但在法莱斯德军放手一搏,盟军表现不佳。盟军地面部队指挥官一味死守阿让唐和法莱斯的分界线的确给德军创造了机会,但主要原因在于德军的作战能力与决心。直至8月19日,盟军仍未合围,结果约4万名德军逃之夭夭。

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英军与美军相互责怪。

虽然人们感到失望,但它不能掩盖盟军在法莱斯之战中获得了胜利的事实。约1.5万名德军被俘,另有1万人被击毙。逃兵丢弃了他们的装备。8月底,艾森豪威尔与凯、吉米·高尔特及报界代表一起巡视战场。

艾森豪威尔说,这种场面“只有但丁才能描述。可能每走几百码远,脚下没有别的,只有正在腐烂的尸体”。实际上,法莱斯会战宣告了法兰西之战的结束。德军余部仓皇向边境撤离。他们守不住塞纳河一线或是法国其他地方,唯一的庇护所就是“西部壁垒”。虽然艾森豪威尔周围的人有时会得意忘形,但他深知,在法国取得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8月初,他对玛米说:“在战争中,胜利没有替代品。”

攻占法莱斯之后,盟国远征军横扫法国。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沿海岸直奔比利时,第1和第3集团军往东向巴黎挺进,直逼德国边境。8月23日,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情报处的简报称:“8月份的会战达成目标,西部敌军已被歼灭。经过两个半月的苦战,欧洲之战终于即将结束,胜利几乎触手可及。”

最高统帅部如此乐观在所难免。1944年8月份的后两周和9月份的第一周,是二战中最富戏剧性的阶段。盟军接连不断地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在法国,第1集团军解放了巴黎。第21集团军群长驱直入,数小时之内前进的距离如果在一战中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牺牲数万人的生命。仅在8月份的最后一周之内,第21集团军群就前进了200英里。罗马尼亚向苏联投降,接着对德宣战。芬兰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保加利亚准备投降。德军撤出了希腊。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向里昂及更远地区开进。第6集团军群与盟国远征军会师。

美国不断将部队从英国派往法国,由此成立了第9集团军,由威廉·辛普森中将指挥,隶属第12集团军群。在英国的英美空降兵则组成了盟军第1空降集团军,成为具有高度机动能力的预备队,随时听从艾森豪威尔的调遣。亚历山大正在意大利发动进攻。苏联红军发动夏季攻势,攻占了南斯拉夫,消灭了德军12个师,打死打伤敌人70万人。战争的结束似乎指日可待。

但是艾森豪威尔却不这样认为。他要比马歇尔和其他人更为现实。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给野战部队分配补给。8月20日,艾森豪威尔告诉记者们说,由于手下的部队前进得太快,补给线拉得太长,“即使抵抗极其微弱,但盟军在大部分战线上都很难再向前推进。”

不久之后,补给情况难以为继。人们开始考虑补给优先权和进攻德国的问题。进攻德国,通常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阿登北面,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入德国北部;另一条是从阿登南面,从巴黎一直向东,经凡尔登和梅斯,在美因茨横渡莱茵河。

8月19日,艾森豪威尔告诉蒙哥马利和布雷德利,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在法国设立通讯设施完备的前进指挥所之后,自己要亲自指挥陆上作战。他还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准备派遣第21集团军群转向东北方,朝安特卫普和鲁尔区进发,而第12集团军群离开巴黎向东直奔梅斯。

现在轮到蒙哥马利发火了。8月22日,他派参谋长弗雷迪·德甘冈来见艾森豪威尔,抗议这两项决定。蒙哥马利警告道:“在赢得重大胜利之后,如果现在改变指挥系统,定会延长战争。”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见中,德甘冈强调了这几点意见,但艾森豪威尔拒绝改变主意。于是蒙哥马利邀请艾森豪威尔第二天前往他设在孔代的战术司令部,和自己共进午餐,以便讨论下一步行动。

艾森豪威尔驱车前往孔代赴会,同行的还是史密斯。但他们抵达时,蒙哥马利突然宣布自己想单独和艾森豪威尔交谈,所以史密斯只得留在门外。

进了活动房之后,虽然蒙哥马利想极力委婉一些,但他却大谈了一通基本战略,就算是桑德赫斯特或西点军校的学员也会觉得这番说辞相当伤人。蒙哥马利站在地图面前,双腿叉开,背手昂头,目光灵动。他概述了当前的形势,称自己马上需要一个明确的计划。他谈到了后勤问题,还告诉艾森豪威尔计划应该有哪些内容(第21集团军独自向鲁尔地区挺进,第1集团军负责支援)。他称,如果执行艾森豪威尔的计划,盟军必定失败。他说,艾森豪威尔“不应自降身份参与陆上作战,成为一名地面部队的总司令”。他还说,最高统帅“应该高瞻远瞩,客观地看待整个复杂的问题”,陆上作战应该由别人来指挥。艾森豪威尔答道,自己不会改变初衷,并打算在9月1日接掌指挥权。

看到自己无法在指挥问题上说服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转移到了向德国进军的实质问题。他想让巴顿按兵不动,并由自己来指挥空降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他想得到所有的补给,并希望上级下达命令,让他越过加来海峡向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挺进,直逼鲁尔。

经过一个小时的争论,艾森豪威尔做了一些让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蒙哥马利指挥空降集团军,同意他有权在第21集团军群的右翼和布雷德利的左翼(即第1集团军)之间进行“必要的作战协调”。此外,第21集团军群在补给方面具有“优先权”。但艾森豪威尔不顾蒙哥马利的不满,仍然坚持“集结必要兵力,从巴黎向东朝梅斯方向前进”。

艾森豪威尔企图安抚蒙哥马利的做法使布雷德利和巴顿大为愤怒。这两位美国将领见了面。巴顿向布雷德利建议,他们以辞职相威胁。“我觉得这样摊牌后,我们就能取胜,因为艾克不敢把我们撤职。”

布雷德利不愿做得这么极端,但他与艾森豪威尔谈了两天,反对将第1集团军交给蒙哥马利。特德,还有艾森豪威尔的作战军官哈罗德·布尔少将及情报处长斯特朗将军都支持布雷德利。在他们的压力下,艾森豪威尔做出了让步。8月29日,他发布命令,并没有将第1集团军的作战指挥权交给蒙哥马利。他只是“受权”通过布雷德利“在自己的部队”和第1集团军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这个决定及后续事件使蒙哥马利和布鲁克(也包括布雷德利及巴顿)相信,艾森豪威尔总是同意最后一个和他谈话的人的意见。

这样的指责非常严厉,但并不中肯。蒙哥马利刚愎自用,而艾森豪威尔则从善如流,所以这两者之间经常出现误解。但是,艾森豪威尔在两个重大问题上从不让步,那就是指挥权和单独挺进的问题。他在1944年8月和9月没有退让,在1945年1月与3月也没有妥协。他言出必行,一直掌握着陆上作战的指挥权。自从他看到最高司令部兵分两路挺进德国的计划那一刻起,直至战争的最后一个月,在所谓“宽大正面”问题上,他从未动摇。

但在某些重要问题上,他的确未能下定决心,有时还摇摆得厉害,主要是未能充分理解阿纳姆和安特卫普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先权”这个词的含义。但他从未对蒙哥马利做任何合乎情理的人所认可的承诺,既未答应让巴顿留守巴黎,也没有同意派第21集团军群挺进柏林。他一直坚持从阿登的南北两面进攻德国。

他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他对德军士气和地理的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盟军突破“西部壁垒”之后,在他们与德国的心脏地区还横亘着一道主要障碍,那就是莱茵河。孤军深入,尤其是渡过莱茵河后冒进,两翼就会遭到反攻。艾森豪威尔相信,这些反攻可能强大得足以切断补给线,接着消灭先头部队。而目前,由于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盟军无法为越过莱茵河的集团军输送补给。前进的部队离诺曼底各港口越远,这方面的问题就越严重。比如盟军必须修建前方机场,以便战斗机能够支援作战部队。但要修建机场,就要向前方输送工程人员和建筑材料,而这就会耗费武器与汽油。参与这项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指出,如果巴顿原先9月那时候横渡莱茵河的话,他根本无法得到任何后勤或空中支援。“在他们抵达卡塞尔之前,由希特勒青年团组成的坦克特遣部队就会把他们消灭掉。”

至于第21集团军群,德基冈指出,如果它抵达莱茵河,盟军就必须为了先运送架桥材料而放弃其他补给。像艾森豪威尔一样,德基冈对德军士气崩溃一说表示怀疑。他预料敌人会苦战到底。

事实也的确如此。苏军160个师加上全部盟国远征军对德军穷追猛打,亚历山大也在意大利发动攻势,又经过8个月的狂轰滥炸,德军才被迫投降。德基冈在战后有些讽刺地说,他怀疑蒙哥马利仅凭第21集团军群根本不能迫使德国就范。德基冈写道:“因此,我的结论就是艾森豪威尔是正确的。”

很显然,艾森豪威尔的决策反映了他的个性和政治因素。巴顿和蒙哥马利各执一词,毫不让步。他们两人都对自己的军事天才深信不疑,习惯于自行其是。而他们的身后则是阿谀奉承的公众,将巴顿和蒙哥马利塑造成了各自国家军事力量的象征。艾森豪威尔认为,给这两者之中的某一人这样的荣誉会引起严重的反弹。不仅报界及国内民众会大感不满,而且盟军内部也会出现争吵。艾森豪威尔担心,由此引发的吵闹会破坏盟军的团结。尤其是对于这样危险的一次行动,冒险的做法绝不可取。艾森豪威尔从未想要冒险行事。

蒙哥马利和巴顿对艾森豪威尔面临的压力毫不体谅,一直在为各自的计划不停争吵。但那时,艾森豪威尔担心的并不是这两人的职责。蒙哥马利想尽快结束战争,并想让英军实现这一目标,亲自率领部队攻入柏林。巴顿则是千方百计想要打败对手。假如艾森豪威尔处在他们的位置上,他想必也会和他们一样想。他希望部下勇于进取,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的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最大的弱点不是他在“宽大正面”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而是他不愿得罪人,想让所有人都开心。由于这些特点,每次开会,大家只有取得口头上的一致意见,他才会结束会议。如此一来,他似乎总是在改变主意,“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谁最后一个和他谈,他就听从那个人的观点与希望。正如布鲁克所说,艾森豪威尔好像是“一名平衡盟友及部下不同需求的仲裁者,而不是个做出决定性选择的统帅”。和他谈话的人在离开时都会觉得艾森豪威尔同意自己的意见,结果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因此,蒙哥马利、布雷德利和巴顿在日记、信件及谈话中对艾森豪威尔多有批评之辞(布雷德利比其他人要好一些)。

艾森豪威尔为自己不愿得罪他人付出了真正的代价,但它不是蒙哥马利和巴顿对他的不满,而是战场上的损失。为了取悦蒙哥马利和巴顿,艾森豪威尔给了他们极大的战术自主权,甚至允许他们自行选择目标,结果造成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大失误,那就是未能立即攻占并启用安特卫普港。这是盟军在1944年结束战争的唯一一次机会。要对这一失败负全责的人,正是艾森豪威尔。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出生于夏威夷,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96年当选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2004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在2008年的大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已出版的作品包括《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等。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护士王妃

    护士王妃

    靠,这就穿越了呀?开玩笑吧,自己的救治天下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白念瑶刚才还在南丁格尔面前宣誓,自己就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护士了。可是还没有开始上班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好嘛,好嘛。穿了就穿了。还好这个身体贼漂亮贼漂亮的。什么?要嫁人?王爷呀?还好啦!什么?!昏迷了一年?汗,那不就是植物人嘛!算了,算了,反正自己是护士,就当是实习了。相传白家大小姐绣工天下第一。相传白家大小姐胆小怯懦。相传白家大小姐奇丑无比,总是带面巾。相传白家大小姐被诅咒,是煞星。相传白家大小姐有隐疾。。。。总之不管怎样,白家大小姐一直是待字闺中,无人问津。。。。白家是先皇赐匾,天下第一绣庄,富可敌国,但是白家大小姐双十年华依然是小姑独处。白念瑶,这个新世纪小护士,干净利索,贪点小财,好点小色而已,总体是个好人。一个不小心,穿越了,成为百绣山庄的白家大小姐。有一个不小,嫁给植物人王爷。再一个不小心,捡了个重伤的人回府。哎,本着救死扶伤的意愿,当然也是因为长的帅。。。。。还有一个不小心。。。。。。。。。。只是,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喂,你植物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脱怎么能洗澡。”白念瑶实在看不下这个“植物人”身上这么脏。于是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给自己的“夫君”洗澡。好嘛,好嘛,她承认,自己是有些小色啦,谁叫这个男人这么帅。不过可惜了,都植物人了。洗洗澡还是可以的呀~什么?醒了?什么?傻了?还好,傻子是不懂xxoo的,自己还是安全的。可是,渐渐发现,自己这智商似乎是退化了。要不怎么能连这个傻子都玩不过~“瞪了屁呀!是本小姐给你捡回来的,顺便给你治好了的!别以为你帅,就有特权,哼!想吃老娘的豆腐!”白念瑶瞪着那个自己捡来的人,痛苦的蜷缩着,大吼着。。。。“你。。。。”冷懿轩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真的是有种无力感。。。不就踢了那里么!还好自己小心,要不还不被吃光抹净呀~不过这个人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帅呀。。。。“都别动,你们知道我是谁嘛?!”“告诉你们,我可是,黑风堡堡主闻人擎苍的女人!哼,害怕了吧,小心,我家苍苍来把你你们都废了!”白念瑶一本正经的说着。突然发现周围的人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个面具男身上。“带走。”面具男很玩味的说着。只是带着面具,白念苍没有发现这个男人上扬的嘴角。
  • 巨星恶少神偷妻

    巨星恶少神偷妻

    “轻一点。”“别弄那里。”“重一点……重一点啊!”“喂!按个肩膀你敢不敢不叫的那么浮想联翩!”大明星娱乐圈的那些事儿,请个神偷做助理好处多多,一百块买不了吃亏,一百块买不了上当。把助理当祖宗一样供着,给她叫外卖,给她当司机,给她当床伴!“我饿了。”“自己叫外卖!”“你是我助理,你给我去找吃的。”“懒得动”“那你去隔壁化妆间把导演刚买的一包吃的偷来!”"
  • 契约老公,别乱来

    契约老公,别乱来

    强势御姐竹若依事业得意情场失意,某日此剩女一不小心用一纸契约将自己卖给痞美男……竹若依之【乌龙契约】某日此剩女被竹爸灌醉打包送到某男房中(不料竹爸却是糊涂虫,送错了房间。)剩女脸不红耳不热,纤手捏着美男俊脸:小朋友皮肤蛮水嫩的,教姐姐如何保养……美男墨子昊表面看来青靓白净皮肤白嫩滑溜对此御姐本是兴趣乏乏却觉那只随意在他脸上吃着豆腐的滚烫玉手,掠过之处意外地让他感觉阵阵酥麻……干柴烈火,该发生的……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剩女吃完美男豆腐,毫无醉态极具条理地变出一纸契约递予美男:如无异议,签了这个吧!美男以一目十行之速度看完,大笔一挥,一脸英勇就义的悲壮。后续之【不平等契约】对老婆垂涎已久却一直吃不到口的男人:老婆,今晚我们来玩爱爱游戏……漂亮老婆一脸淡定,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头也不抬:契约上没有这个。抓狂的男人脸部抽搐,连忙翻出十页纸厚的所谓契约,细看林林总总五十项,居然全是保障老婆大人的条款。欲哭无泪的某男不死心,拿着放大镜一条条细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最末一条是关于他的权利:除老婆之外,可和任何人发生亲密关系。某美男吐血倒地……追加之【更新契约】某美男微眯桃花眼,放出炽热电波:老婆,咱们宪法都不是完美的,更何况是咱们的契约。强烈要求更新,与时俱进!傲娇老婆被电得周身舒爽:来说说,那里要更新?如何更新?某美男飞快翻过十页,修长手指指着最末一条:这里这里!加一个“不”字!傲娇老婆眼尾扫过:哦?这条?行呀!美男老公大喜挥笔疾书,旋即:OK,给你!傲娇老婆一看:除老婆之外,不可和任何人发生亲密关系。傲娇老婆吐血倒地……【啰嗦之言】此文宠溺无限,情节温馨轻松,不喜虐者请放心入坑!*强力推荐几篇超宠文文【哥哥是只妖】墨但为嘛人交男友我交男友,人家是甜蜜温馨外加整天如糖粘豆……可我桃花,美女一只,却行情惨淡,偶尔有个帅哥抛个媚眼,隔天这帅哥准是断个胳臂折个腿……【捡来的狐妖小兽】仙人笔拒绝小三,拒绝出轨,专爱一对一。凤瑶捡到一只很萌的小狗狗,满心欢喜地抱回家圈养起来。【废帝霸妃】阿痣墨霸妃就霸妃吧,霸妃被宠着没什么不好的昂~而且废帝夫君人前各种柔弱的,可以欺负调戏各种爽昂~【娘子,夜深了】木简荨“娘子,夜深了~”月光光,光晕暧昧,醉生梦死床上,坐有美人夫君七个,各个目光如虎似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独步九天

    独步九天

    他穿越了......当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江山美人图》竟然真的内蕴江山,有美人在其中,而且还是一个魅惑天生,妖娆妩媚的绝色佳人。神器在手,江山我有,凭借前一世作为古武大师的强横武技,以及器灵媚儿的帮助,他一步步崛起,傲笑天下!
  • 夜长梦多

    夜长梦多

    一对婚姻触礁的夫妻,丈夫为了想挽回变心的妻子,于是提议离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然而在闪电交加的雨夜里,路标却被喝醉的卡车司机撞歪了。郭浩然与叶眉被错误的路标指引导向充满诡异气氛的“尸冢村”……这会不会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趟旅行?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熏酱卤味自己做

    熏酱卤味自己做

    《美食天下(第1辑):熏酱卤味自己做》教你熏酱卤菜的制作技巧,卤味熟食香而不腻、香飘四溢,在烹调方法上讲究品种丰富、料多味美,更讲究烹饪精湛、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浓郁喷香让人垂涎欲滴,省钱省力收获美味健康,让你选择美味,收获健康。
  • 票号鼻祖雷履泰

    票号鼻祖雷履泰

    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出身经商世家的雷履泰,虽遭家道衰落,但一颗高傲而永不言败的心始终在苦苦追寻着某种希冀,虽然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朱陶公的经商之道也可孜孜追求,无奈在“有钱方为贵”的世界里实难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