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军规大企业是架构而成的
A.—个企业要具有成长性,早期的架构很重要;如果早期架构不合理,就不能做大。当然,通过二次创业重新架构企业,也是一种办法。不过,一个不懂得做大企业的老板,即使他很用心很努力,也不会简单地就能够把企业做大;因为做大企业的方法不同于做小企业的方法。
B.做大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做一个小企业的素质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需要MBA的教育?为什么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帮忙?为什么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必须如此,否则就没有能力把企业做大!
C.企业家可能是天生的,但是做大企业的能力不可能是天生的,也不可能通过简单化地模仿别人而来。做大企业必须懂得经营哲学,懂得怎样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
D.小企业都会遭遇架构上的瓶颈。二次创业就是重新架构企业的战略。二次创业不是再燃创业热情,而是提高创业的水平。必须用一种新的办法去改造和架构企业,企业的根基才可以支撑大企业的重量。
E.改革的核心课题是解决元老问题。元老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为关键的考验和难题,也是需要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经过合作、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才能有效予以解决的课题。
【论道】
聪明、模仿和经验这三个做小企业成功的要素,并不能适用于做大企业的要求。比如说,管理10名员工和管理200名员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假如不知道与时俱进,不懂得架构企业方法的差异,那么,“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母”。某个IT企业并购了一个国际一流品牌之后,就把该品牌做成中低端的产品和品牌了,因为想当然地以管理中低端品牌的办法来管理高端品牌,就是依靠低成本。
可是,一流品牌依靠的是品牌战略的推动,而不是依靠产品的价格,因为一流品牌恰好就是要体现高价格的。所以,多数类似的硬件产品开发商最终都会停滞,或者企业整体价值不高,停留在中型企业的水平上。
1.不同阶段不同方法
做大做强企业是企业家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家的真实目标。许多企业做不大,并不是企业家不努力,或者职业经理人不得力,而是企业缺乏做大和可持续发展的架构。换句话说,有些企业是做不大的。做大企业进人了企业经营的新阶段,必须有新的制度、战略、文化等的系统支撑。
泥水匠的隐喻
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那些做企业的老板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做法不符合企业发展壮大的实际要求。或者说,因为缺乏某种架构,所以企业做不大。
比如说,乡下的泥水匠都很忙碌,他一直在帮别人盖房子。从经验和成就看,他一辈子一直在盖房子,经验很丰富,但是他却没办法在事业上和收人上都取得很大的突破,他盖不了高楼大厦。因为盖高楼大厦的方法和盖小屋子是不一样的。盖高楼大厦首先需要有关于高楼大厦的系统知识,需要懂得建筑学的原理,需要能够架构大厦的方法,包括地基、承重、材料、抗风、抗震、景观、设计等诸多学问,并且要能够把有关的知识组合成一个系统,能够检验和检测自身的方法是否科学等。简而言之,凭借经验、悟性和直觉可以做泥水匠,可以做小企业,但是却不能盖高楼大厦,不能做大企业。
企业家如果是泥水匠,职业经理人必须成为建筑师。当然,企业家必须转变泥水匠的做法才能把企业做大。就是说,企业家所应当扮演的角色必须是房地产开发商。他自己可能不懂建筑的原理,不会盖高楼大厦,甚至连什么是容积率都还没有弄清楚,但是他可以请其他人来帮忙,在一定的阶段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帮忙。
有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说,他之所以看起来比较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以后的机遇,是不会成功的。他接着说,他依靠他的两万多名员工,依靠他们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打造出来的平台。不是我给了他们机会,是他们成就了我。这是值得欣赏的自我意识,也是突破泥水匠朿缚的企业家意识。
如果他是个企业家,就像马云等人一样,也就能摆脱自己的局限性。
但实际上,中国许多做企业的人还是泥水匠,而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愿意通过创新来追求发展,而泥水匠主要依靠经验、直觉、悟性和事必躬亲,因而不具备企业家的素质。从素质上来说,做企业的人也必须一直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泥水匠的比喻说明,很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要么缺乏企业家精神,要么是老板们缺乏利用职业经理人的才能的意识。
如果思想不转型,企业肯定做不大
思想转型还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所提及的对企业架构的再认识,也包括转变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合作方式及其不妥当的做法。
许多错误的做法表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危害很大。例如,许多传统的企业家一般做到事必躬亲,看起来兢兢业业,但是,事必躬亲也妨碍企业的成长。事必躬亲有两个坏处,一个是企业家浪费了自身的资源,因为他本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事必躬亲是对部下的不信任,或者没有发挥大家的长处,是违背人力资源规律的。
此外,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都因为缺乏基本的管理哲学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陷人许多误区。例如,思考规模效益的时候不考虑规模风险,思考利润最大化而不思考急功近利带来的后果,以及过于关注独特性。实际上,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非直接的关系。有些时候,战略上的独特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例如,当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潮流的时候,假如再拘泥于某个实体店的装修风格,就是错误的做法。
要转变思想,就要能够总结提升,能够形成自己的一种管理方法。这里面的管理方法就有三种。一种就是普遍的管理方法;一种就是能够灵活应变的某一些的一种,换句话说有点像这个人的想法很多,创意很多,这叫特殊;第三个是自己的某种总结、心得、经验和能力的一种积累。我特别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经验,但是千万不要把经验当做普遍的方法,只有从经验当中提炼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可普遍适用的东西才是方法。
改变做法
改变做法的第一步是研究新的做法,也就是首先要注重创新。创新的做法无处不在。再以房地产开发为例。现在的商业房地产开发可能已经不是功能性用途,而是一种增值投资;更进一步说,假如要做一个房地产企业,就要知道市场的需求和产业变动的趋势,要能够创新方法和产品。例如,房地产开发与电影院线的开发相结合是比较好的路径,其总体价值要比普通的房地产开发高很多,因此,创新很重要。尤其是企业家,创新是其才能和价值体现的本质要素。当然,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时候也会依靠惯性思维,缺乏反思和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在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上重视创新的要素。企业家的创新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实践支持。或者说,通过职业经理人对于创新成果的深化管理,创新体现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做企业的人,如果是企业家,就会注重不断的创新,否则就会依赖自己经历的感受,也就是经验。经验本身不是一种可靠的指导方法。企业在发展,而已有的经验是按照发展以前的做法而来的。依赖经验,可能把已经不合时宜的经验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法宝。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经验必须有一种方法来总结和提升。例如,可普遍化的东西是值得继承的,像常识那样的东西,就是有用的;但是某些常识却不能一直适用,比如说依靠政策来做事。企业家的创新还表现在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的能力。企业家引进高级职业经理人来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自我超越的要求。
改变做法还包括改变看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企业家不能把自己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商人,不是为了钱而辛苦工作的人群,而是追求机遇、创造财富和社会价值的精英群体。当然,要创造财富和社会价值,就必须克服自身的不足,同时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来共同发展。
改变做法可以从长处和短处人手来思考,就是长处是企业家具有改变企业的力量,应当发挥企业家的价值最大化。短处就是不一定适合细心、规范、大型机构的管理。吸弓I人才是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成功经验之累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却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成功是失败之母。很多老板在自己的经验中养成了惯性,在小小的成功中养成了自大和自以为是。真正的成功在于未来的成功,而不是对已有成绩的沾沾自喜。
俗话说,凡是过来人都有经验,甚至有很丰富的经验。不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经验不一定就是好的,或者说,经验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的。
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切I,即前者主要表达已有某些领域的成功经验,后者主要体现在对特定失败的经历的总结。这里应该思考的是,一方面,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局限在某种特定领域,并不一定能成为推广的经验和教切I。另一方面,在成功与失败两个方面所获得的经历,并不是直接就能促使它成为一种智慧。对于一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而言,总体上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依靠惯性思维行动的人,里面就潜伏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