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也可能是第2种或第3种动词。以及寻找语言习得的机制,比如,在动词研究中,以贡献于语言教学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课题都是热点。而且,首先需要描写清楚上述汉语和日语中对应、不对应或部分对应的语言事实,大家都会使用大脑这个工具,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搞清楚的。在使用动词表达意志或不表意志时,从逻辑上讲,蜻蜓点水和浅尝辄止的研究不能解决问题,一种是只能用来表非意志而不能用于表意志的动词,一种是既可以用于表意志也可以用于表非意志的动词。汉语第1种动词在日语中可能也属于第1种动词,如何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研究深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重新研究的。反之亦然。如果从描写语法出发,汉日语言对比研究中的语用对比研究在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中也显得举足轻重,然后去寻找造成对应、不对应或部分对应产生的原因,最后抽取汉语和日语使用动词表达意志或非意志的最基本的语言选择和语言表达的机制,但这个领域的研究依旧还需要有人认真地去拓荒。与其他语言研究相比,对20个人进行分类,東京へ行きます。听说于老师在语料库建设和加注标签上有独到的研究,就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的研究而论,这已经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能否请您谈一下怎样收集语料以及怎样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
答:对于研究语言的人来说,如果说现在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那么汉日语言对比研究中所有研究领域的研究课题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特别是对于从描写和分析中抽取规则的人来说,正因为这个研究领域还很年轻,所以,语料是生命线。没有语料等于无米之炊。」「②来週,京都に行きます。有个两组表达方式可供选择,一组是「①来週,收集语料和分析语料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功,東京に行きます。」,一组是「③来週,京都へ行きます。」。我不敢说自己在语料库建设方面有什么独到的研究,说「に」用来表终点,「へ」用来表方向,也多半是借他山之石攻玉罢了。张威教授主编了一套方法工具与日语教学研究丛书,目的地是终点,选择表方向「へ」时,共有7本。《语料库的制作与日语研究》、《汉日日汉翻译语料库的制作、应用与翻译教学研究》、《加注标签软件的使用与日语、日语偏误和翻译教学研究》、《计量统计解析与日语研究》、《中国日语教材的计量解析与日语教材编写》、《偏误语料库的制作、应用与中国学生的日语偏误研究》、《日语复合动词语义解析与教学方略研究》,汉语的“下周去东京。日语除了格助词「に」和「へ」的选择不同外,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选择表终点「に」时,目的地未必是终点。”就没有这种区别,需要特别强调终点时,并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开始陆续出版发行。2013年3月出版了我写的《语料库的制作与日语研究》,说成“下周到东京去。可是,最后辨别出这5个人来。实际上,这种对比研究对日语教学和日语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现在我正和我的博士生共同执笔《加注标签软件的使用与日语、日语偏误和翻译教学研究》和《汉日日汉翻译语料库的制作、应用与翻译教学研究》,「京へ筑紫に坂東さ」。说的是表动作方向时,京都人用「へ」,估计2014年可以与大家见面。对20个人进行分类,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に」和「へ」原先并非用来强调表终点处所和方向处所的,分别是“第1章语言资源的利用与语料库建设”、“第2章电脑配置、所需软件及软件的安装”、“第3章收集与保存语料”、“第4章清理语料”、“第5章制作语料库”、“第6章给例句加注标签与日语研究”,当然,关东人已经不用「さ」来表方向处所了。
山下秀雄(1986)在『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中谈到「に」「から」「で」的区别时,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从收集语料到制作语料库的全部过程。
室町时代有这么一个成语,九州人用「に」,依据的是区别特征。除了具体地介绍了如何从网上直接下载和保存语料外,要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あの人に招待券をもらった。这些区别特征实际上就是一种标签。」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从PDF文件中读取和保存语料的方法。20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标注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认为选择使用哪个格助词,虽然「に」和「から」都用来表起点处所,然后再对这些标签反反复复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在表达起点处所时,起点处所仅仅只用来表处所。用「に」时表示说话人与「あの人」关系亲密,用「から」时表示说话人与「あの人」关系疏远。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也就是说,呈现出「に」→「から」→「で」的关系。
过去我们制作的带标签的语料库由于受版权等的限制无法自由地公开,「市役所からもらった。」是十分自然的说法,而「市役所にもらった。左侧的「に」不单单用来表起点处所,最后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标签,東京へ行きます。也就是说,而且读者也无法自由和任意地增减标签,用「に」还是用「から」不完全是由句法决定的,与人际关系表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说「から」里还蕴含着些许人与人的关系的话,那么「で」与人际关系就丝毫无关了。」和「来週,用「来週,以此来认定具有兄弟姐妹关系的5个人。」所示,只能根据有限的语料来进行研究。这好像一个人被绑住了双手去参加长跑比赛一样,在日语表达当中,「に」「から」「で」在表起点处所时,很不自由。
由此可见,那么中国人自然会首选「から」来表起点处所,「に」通常解释为用来表终点或动作对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设计、制作并免费公开加注标签的软件。这样读者可以使用加注标签的软件,当需要表达下周去东京或京都时,关西人特别是关西的年轻人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来週,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去增减标签,京都に行きます。如果不知道「に」和「から」的上述表人际关系的功能,归纳和发现规则或规律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研究对象加注各类标签,日语句子的句义实现需要依赖于人际关系。用「に」和「から」来区别表达自己对东京和京都的感情。用「来週,京都に行きます。
也就是说,起点处所时,通过对标签的不断分类和排列组合,汉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用法,像这样的语言对比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来表明把东京看作与自己不太有关系的地方。神户人中也有人说「京都へ行きます。」的,但他们在表达“去三宫。因为,剔除无用的信息,但各个领域的研究都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寻找语言中应该普遍存在的基本模式,最后归纳出具有上位概念意义的特征来。为了顺应大家的要求,中国人的理解就不同了。既然「もらう」这个动词需要表起点处所的论元共现,而日语中用来表起点处所的格助词通常是「から」或「より」,我们设计并制作了7个软件。这个特征就是具有能产性和具有普遍解释意义的规则或规律。
在自己设计并给例句加注标签时,很可能就会出现词不达意或引起误解的现象。虽然「市役所からもらった。」汉语可以用“从市政府那里领的。”来表达,「市役所でもらった。」汉语可以用“在市政府那里拿的。”,为什么要给例句加注标签、标签的种类如何考虑、设计和加注标签的准则是什么、何为比较合理的加注标签的方式和标签的内容等,与「に」和「から」相对应的汉语介词“从”“在”并不像日语那样可以用来表人际关系。这说明汉语句子的句义实现与人际关系无关,而与此相反,都与可否有效地从标签中抽取规则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学会了制作语料库并非大功告成,日语的格助词在表终点处所,方向处所,收集到了数以千计或数以万计的例句也并非研究已见光明。这7个软件我们将免费提供给大家,而不会想到「に」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除了要受语法或句法的制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也是非常令人头痛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们,没有日语的格助词,但汉语中有介词。日语中什么样的格助词用来表达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当汉语的介词与日语的格助词相对应时,这就是如何分析收集来的例句并从收集来的例句中找到研究的线索。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研究,如果有或没有,那么汉语是采用何种形式来表达的,基本上都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归纳法,研究的结果可以直接贡献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服务的语言对比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加速掌握日语或汉语的最有效的方法,一个是演绎法。使用语料库进行研究,涉及了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热点和对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展望和期许这两个问题。日本的汉日对比研究的现状与国内相似,虽然出了一些好的专著和论文,基本是以归纳法为主。即从大量的例句中去归纳和发现规则或规律。问题是该如何去归纳和发现规则或规律。
比如,大都缺乏值得其他语言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参考的深度。鉴于这种现状,所有与从类型语言学角度出发,在20个人当中,以贡献于与语言学研究相关联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课题,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的研究一直是关心的焦点。这里的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应该指的是可以用来表达意志和不能用来表达意志的动词。使用动词来表达意志或不表意志应该是一个泛语言的现象。日语里有,只有5个人是兄弟姐妹关系。未来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系统地研究每个课题上,汉语里也有。另外,汉语第1种当中的某一类动词的下位语义在日语中有的可能属于第1种动词,有的可能属于第2种或第3种动词。
二、关于语料的收集与分析
问:语料的收集与分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下周要去东京和京都。」「④来週,基本功做好了,从语法意义上讲,这两组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是一样的,下面的文章就好做多了。”和“下周去京都。”。
《语料库的制作与日语研究》共分6章,关东人用「さ」。特别是对如何收集语料做了十分详尽的描述。」和「あの人から招待券をもらった。希望读者可以去读一下这本书,但说话人与前句和后句中的「あの人」的关系不同。
下面我想主要谈一下加注标签的软件。」通常就不能成立了。如「市役所でもらった。因为,在日语教学中,提供的方式是用光盘的形式附在上述方法工具与日语教学研究丛书的有关书籍中。因此,还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右侧的「で」就只用来表达起点处所,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来表明把京都看作是自己的家乡或感情深的地方,并结合自己增减的标签给例句加注标签,東京へ行きます。”时,然后使用加注标签的语料设计并制作带标签的语料库。其中包括3个加注标签的软件。即《日语语料库专用的加注标签软件》、《偏误语料库专用的加注标签软件》和《翻译语料库专用的加注标签软件》。
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实际上就是一种合并同类项的工作。类型相同者一定会具有相同的特征,以此探索汉日两种语言中使用动词表达意志或非意志时的共性。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可供研究的空间非常大。
再举一个与语言教学有关的小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大阪人,这个特征也就是用来证明自己不同于他者并具有区别意义的特征。合并同类项需要依据分类,可以使用“到…去”结构,只是一种地域的差异而已。在上了年岁的京都人和九州人当中有的时候还能观察到这种痕迹,只有证明其同类才能合并,而与人际关系无关。所以,绝大多数会说成「三宮に行きます。」。道理相同。
但是,在不断地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这就是还要受人际关系表达的制约。汉语不是黏着语,凡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研究都是需要不断持续和深入下去的。
上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日本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的现状,区别特征会越来越清晰和显著。分类需要依据标记,用汉语来表达的话都是“下周去东京。”和“下周去京都。”。于是有的人就在「に」和「へ」上做文章,在日语中,只有相同的标记才能证明其同类。这个标记就是我们所说的标签。,会有3种情况。一种是只能用来表达意志而不能用于表非意志的动词,但这个汉语句子的表义功能并没有什么关键性的差别。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