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00000012

第12章 先秦时期腐败的产生及其时代特点(2)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也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在“大同之世”,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应该说没有腐败产生的物质基础。但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社会发展进入了“小康之世”,腐败就有了产生的条件和土壤。

从大同社会发展到小康之世,由于物质还不丰富,制度尚不完备,腐败还只是表现为一些掌握权力的人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攫取不正当的物质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古史传说在三代小康社会前夜,产生了一些残暴无德、贪得无厌的“贪人”。

四凶对四凶的说法文献记述不尽相同。《尚书·舜典》云:“流共工于幽洲(州),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宋]蔡沈《书集传》云:“《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说者以穷奇为共工,浑敦为兜,饕餮为三苗,梼杌为鲧。”相传为尧舜时期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这四凶的名字都是当时人民对那些腐败者的贬称、恶称。“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谓之浑敦;“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谓之穷奇;“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谓之梼杌;“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餍。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商周时期的许多青铜器上都铸有饕餮纹,饕餮纹也称兽面纹,一般都是有首无身,形象贪婪凶狠。《吕氏春秋·先识》篇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将饕餮铸于青铜器上,并形以凶狠之貌,表明当时人们对贪婪凶狠的饕餮的痛恨厌恶之情,并以之作为贪婪者的鉴戒。所以宋代《宣和博古图》指出,一些青铜器“三面状以饕餮,所以示戒也”。《韩非子·亡征》中也指出:“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正字通》也说:“古器有饕餮,重腹羸面,坐则似人,下有若承盘者。敦彝器止有兽面无身,皆以寓戒也。”由此可知,商周青铜器上所铸贪婪凶狠的饕餮,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不仅仅只是帝王威严的象征,或仅作为禳灾辟邪之用,而更重要的是对凶恶贪婪者的一种警戒,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早期的反贪意识。其实四凶都是部落联盟首领的纨绔子弟,他们分别是帝鸿氏之子、颛顼氏之子、少皞氏和缙云氏之子。他们依仗家族的权势,无恶不作,是典型的利用权势获取私利的腐败者。

夏启建立夏朝后,还能承继禹的作风,其子太康即位后,已完全丧失了夏启那种克勤克俭的政风,出现了生活荒淫、朝政松弛的政治局面。就在太康外出打猎游乐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称君长,太康有家不能回,史称“太康失国”。《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返国”。正是因为太康生活荒淫,政治腐败,从而使夏朝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屈原看到楚王的荒淫腐朽,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借“夏康娱以自纵”的历史教训来劝谏楚王。纵欲亡国,是屈原考察历史后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史记·夏本纪》说:“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羲氏、和氏显然是典型的腐败者。夏朝的末代君王叫“桀”,桀的原名叫履癸,因为他治国残暴,被谥为“桀”,《史记集解》说“贼人多杀曰桀”。《史记·夏本纪》载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正因夏桀暴虐百姓,才被汤所败,被放逐到鸣条。

商朝建立后,商汤从夏朝灭亡的教训中意识到贪婪淫逸的严重危害,采取了一些诸如反复告诫等措施予以防范。参见《尚书》中的《汤誓》、《汤诰》、《伊训》等篇。但是,政权传到商纣王关于商纣王是否是暴君,历史上也有一些不同说法。《史记·殷本纪》谓纣“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脯鄂侯”,“剖比干,观其心”。《汉书·古今人表》将他的人品列为下下。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但是,孔子的学生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顾颉刚撰《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越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顾颉刚为此作了详尽的考证,认为妲己的形象来源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淫暴,出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1960年,郭沫若在《新建设》撰发《替商纣王翻案》,认为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古代中国的领土开拓有贡献。王慎行在《殷都学刊》1987年第3期上发表《纣为暴君说献疑》,对暴君说再次提出质疑,可参考。时,政治腐败至极,终于导致商朝的灭亡。《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家为商纣王腐败终致亡国感到叹息:“帝辛淫乱,拒谏贼贤。九侯见醢,炮格兴焉。黄钺斯杖,白旗是悬。哀哉琼室,殷祀用迁!”《史记》卷三《殷本纪》注引“索引述赞”。这些话的用意也是让后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演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的历史悲剧。

公元前11世纪,代商而建的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西周的礼乐文明把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度推向鼎盛时期。西周建立后,夏桀成了周初巩固政治统治的反面教材,周公反复说明夏桀的淫逸和暴虐与夏朝亡国之间的关系。成王十一年,奄人叛周,成王亲征平定叛乱之后,自奄地回到镐京,在宗周写下了《多方》,告诫天下诸侯。《多方》告诫殷民多方、多士和诸侯说:夏、商淫昏骄逸,天人共弃;而周善承天意,要服从周王之政,安居乐业,并反复叮嘱诸侯们要施善德。因此,西周前期的统治者还颇注意敬天保民,克勤克俭,明德慎罚。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记》卷四《周本纪》。但是成康以后,王朝日益走向衰败,其中腐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周的腐败主要表现为最高统治阶层的贪婪和好大喜功。如昭王南征、穆王伐西戎不仅激发了西周与周边民族的矛盾,也加重了社会负担。周厉王“专利”,重用荣夷公聚敛财富,加重了“国人”的负担,引起了普遍的不满,但是厉王却采取高压政策,用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史记》卷四《周本纪》。这种压制言论的做法引起了更大的民愤,引发国人暴动,赶走了厉王,厉王出奔于彘。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去太子,任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引起国人怨恨,社会动荡,申侯与缯国联合犬戎攻杀幽王,西周灭亡。近年在陕西扶风出土的青铜器上记录了公元前873年(厉王时期)的一桩西周官吏腐败案。一名名为琱生的贵族因开发私田及超额收养奴仆,多次被人检举告发。周王指派召伯虎负责查办此案,前往琱生的领地调查。琱生极为害怕,便向召伯虎的父母行贿,送去了青铜壶、大玉璋。召伯虎答应了琱生的请求,宽宥琱生。为表达感谢,琱生给召伯虎送去贵重的礼器圭。这位召伯虎就是历史上曾说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语的西周著名大臣,真是令人寻味!

贪欲一旦与权势相结合,产生的腐败便可能导致灭宗亡国的后果。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深刻证明了这个无情的结论。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贿赂之风

贿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一种伴生现象,也是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行贿与受贿的行为和风气严重侵害社会肌体,破坏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另一种具有权威与能力的现实物——官吏要比神更具有实际意义,崇尚神、贿赂神不如崇尚官吏、贿赂官吏来得直接顺当,于是贿赂之风兴起。贿赂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行贿者须是自由人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利益期望;其二是受贿者不仅有一定的权力,还应该是一个欲望贪婪者。这两个条件结合到一起,贿赂就发生了。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也是贪贿风气较盛行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生存与发展,各显神通,其中贿赂成为各诸侯国经常使用的政治手段。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桓瓜分了鲁君的军权。孔子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孔子仕鲁,齐国惊惧,恐鲁强而兼并自己,遂采大臣黎之计,以美女歌伎八十名、骏马一百二十匹贿赂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鲁国也从此逐渐走向衰亡。

伯嚭是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后因家难逃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使吴国在拥有优势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大败于越,逐渐走向衰亡。勾践灭吴后,伯嚭被越王勾践诛杀,其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关于其贪,《国语·越语上》记载勾践被困于会稽山,无以自保,只好“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史记》对伯嚭贪贿害国的行为及其丑恶形象有进一步的论述。如关于伯嚭贪财,司马迁在《史记》的不同篇章中有多次铺陈叙述。如在《越王勾践世家》中说“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在《伍子胥列传》中说“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其后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吴王信用嚭之计”。关于伯嚭的佞,孔子弟子子贡这样说:“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伯嚭作为吴国重臣,为了一己私利,不仅不规谏吴王的过错,反而不断站在越国的立场上为越国说话,在司马迁看来,这是有违君臣之道的。司马迁在《伍子胥列传》中还详细记载了伯嚭中伤伍子胥,并置其于死地的过程。伯嚭向夫差说:

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

这段话鲜明表现了伯嚭心机之深,用意之毒。可怕的是,伯嚭向夫差剖析了伍子胥的性格心理。因此,他推论伍子胥有可能谋反,更容易打动夫差。本来对伍子胥就存有不满的夫差信以为真,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后不久,吴国即被越王勾践灭亡。

《说苑·政理篇》记载,晏子受齐景公之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订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出现“属托不行,货赂不至”,社会安定、百姓乐业的局面。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状告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晏子第二次治阿,不修路,不理事,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属托行,货赂至”,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晏子前后治阿不同行动和效果虽然带有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齐国贿赂之风盛行的历史事实。

贿赂在《左传》中俯拾即是,其运用在外交目的上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是大国向小国索贿。《左传》桓公十三年载:“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庄公二十八年载:“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第二是小国向大国行贿求全。《左传》宣公十四年记载了孟献子的一段话:“臣闻小国之免于大国也,聘而献物,于是有庭实旅百;朝而献功,于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谋其不免也。诛而荐贿,则无及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又记载,郑国伐陈,一举攻进了陈国的都城,陈哀公只得向郑国贿赂宗器,郑国接受贿赂后,子产便归还了战俘和所占领的土地。第三是国与国之间运用贿赂达到其特殊的政治军事目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国采用大将先轸的计谋,成功地用贿赂实现了外交战略。先轸看到晋楚大战在即,齐、秦作壁上观,对晋十分不利,于是提议让被楚围困的宋国去贿赂秦和齐,要求齐、秦帮助出兵抵抗楚国大军。晋许诺在打败楚国后,把楚和曹、卫两个小国的土地分割一部分给宋国以作为宋国贿赂齐、秦的补偿。果然齐、秦在接受了宋国的贿赂后,出面劝说楚国解宋国之围。楚国拒绝其调解,齐、秦大失面子,从而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晋国一边。先轸的这个计谋,后来成为外交上的一种战略——喜赂怒顽。第四是在诸侯会盟时,利用贿赂协调政治关系,如《左传》宣公元年载:“夏,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会。”

有行贿者,就有受贿者。春秋战国时期贪贿成风,各诸侯国都有一批贪得无厌的人。楚国令尹子常是一位“贿而信谗”《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的人。他曾经听信谗言,灭郤氏等三族,逼伯氏逃亡。子常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左传》定公三年载,子常看到蔡侯的玉佩和裘袍、唐成公的肃爽马就动了邪念,强索不成,居然就利用权势把前来朝见的蔡侯和唐成公拘禁起来,简直是仗势抢夺。这种明目张胆的索贿行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个别现象。

同类推荐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敬业工作为了谁

    敬业工作为了谁

    唯有敬业工作,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岗位和一份薪水,更是一个收获快乐和成长的平台。而只要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成为机遇,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日光微暖、夏微凉

    日光微暖、夏微凉

    四个女生,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家底,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爱情。却意外地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的他们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打击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女主的身世、伤疤一次次被揭开。五年前。黎新叫夏微凉去死。五年后。夏微凉叫黎新去死。而真正死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 酒品:饮出的格调与生活情趣

    酒品:饮出的格调与生活情趣

    本书介绍了酒文化,酒的起源,特性,功能以及饮酒的趣味和饮酒的知识,以助饮酒者的雅趣,让更多的人熟悉美酒香醇的人生价值与独特魅力。
  •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鬼狐花妖的世界,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所以说,它既是一部“搜抉奇怪”、“ 事涉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是作者“触时感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蒲松龄神鬼狐妖画苍生,驰想天外的志怪,是沧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构成聊斋最和谐的美。《聊斋志异》成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聊斋志异》一书,历代多有评议。由于其深度、广度、明晰度都大大超过文学史上的同类作品,所以清代思想家陈廷机称它是“空前绝后之作”。
  • 宠夫成瘾之农家媳妇

    宠夫成瘾之农家媳妇

    烟雾缭绕的悬崖上,一个华服男子负手立于崖边。他的身后站着一位衣衫褴褛的瘦弱少女,正极力压抑着不断从口中溢出的低泣声。男子眉宇间满是不耐,转身嫌恶的看向少女:“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我走了。”少女伸手拉住他的衣袖,哽咽道:“我不要……”男子斜斜的扫了一眼被她抓住的衣袖,眼中的嫌恶之色更甚,努力克制自己即将暴走的情绪:“如今你我门不当户不对,凡儿你就放我一条……
  • 绝色斗魂师:战神狂妃

    绝色斗魂师:战神狂妃

    【女强,宠文】她是K国暗帝组织最出色的特工,风华绝美,腹黑狡诈,我行我素。他是龙翰帝国最妖邪的七王爷,翻手可杀万人,覆手可救苍生。一朝穿越沦为废材,人人来欺,人人来辱。唯他慧眼识珠,揽进羽翼之下。当废物逆袭一鸣惊人,锋芒展露,狂妄无比,名震天下。她必奉行一条规则,恩还十倍,仇还千倍!他与她强强联手,将这斗魂大陆,搅个天翻地覆!片段一:“羽千兮,到底是谁给你勇气让你这么狂妄的?”渣后母指着她怒骂?淳于狂一挑眉,“本王给的,你有意见?”片段二:“这女人以后就是本王的了,你们的眼睛给本王擦亮点!”他大气宣布。她一勾唇,淡淡的说道,“我是我自己的,不是任何人的!”他邪魅一笑,“那本王是你的,可以吗?”
  • 馋嘴吃肉

    馋嘴吃肉

    美味浓香的肉食让人垂涎欲滴,精选100多道好吃肉菜,让您和家人吃得过瘾,吃得健康,营养师教您健康吃肉。
  •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这是朋友水冰月帮忙做的视频,非常感谢,也请大家欣赏一下,音乐很唯美的:?pstyle=1★★★暗妃上卷--乔羽篇:她穿越到一间漆黑的房间,这间房是皇后的暗室,她是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也是皇后的生育工具,只因为她和皇后有着相同的身材和容貌。她没有盖世武功,也没有绝世容颜,但她有一颗坚强的心,一颗善良的慈母心。皇上迷恋她的身体,迷恋她的幽香,迷恋她的柔情,迷恋她的妩媚,却不知道她只是在夜晚才能开放的昙花。她也爱上了皇上,可是自从她生下了皇子,就再也没有见过皇上。皇后命令人杀了她,紫玉却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一时心软放了她,并给了她一张银票。为逃避追捕,她割掉了自己脸上的肉,成为一名歌女,谁料想,毁容后的她依然没有逃离命运的折磨。他是名动天下的古怪神医,第一次看到她,虽然是一张毁容的脸,还是爱上了她,只因为她眼中的情殇,和自己去世的母亲一摸一样。他是手握秦国兵权的大将军,为了她才决定誓死效忠皇上,他不在乎她的容貌,只想一辈子捆住她,哪怕她的心里从不曾有他……她到底情归何处呢?★★★暗妃下卷---世民篇:<p><p>他因病在年少时节就离开人世,这一世,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带着前世的记忆和高智商,他开始在这个世界演绎出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他是皇太子,他有两个母亲。一个母亲,就是暗妃的女主,生下他以后就离开了原来的身体,可他依旧执着的寻找着脑海中的妈妈。他是凤凰谷谷主,他是武林盟主,他是秦国太子,他是与天下共主的天南子齐名的伟大君主。燕蓉:燕国公主,虽貌美却刁蛮任性,深爱男主。玄天星(优优):武林侠女,美貌与智慧并存,且武功高强,与男主是打出来的深情。天欣:天南子的女儿,华胥国公主,为华胥国第一美女,奇遇连连,从一出生就与男主注定了一世情爱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