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38

第38章 报告文学创作方法寻觅(1)

报告文学是一种带有自己个性特征和作用的文学。自然它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必然有自己的创作运行规律和方式方法。我不是一个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者,但我在大量阅读和研究报告文学的作家作品过程中发现,报告文学创作在以下的地方要切实的用心。

一、关于题材设定

因为报告文学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基础上的文学,所以,它在题材的设定和创作的过程中就有许多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地方。从一般的理论上讲,报告文学既然是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那么,一切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自然都可以成为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了。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作家对于自己报告的对象不作认真地选择,他的作品就很难具备典型性,很难在读者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是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事迹都有普遍的社会性。报告文学所要报告的是那些与社会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广大群众的愿望、情绪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的事实和人物。所以,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设定作品的题材对象的问题。报告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人们需要和关注的文学新形式,是和报告文学总是选择那些人们渴望知道内情,急于明辨是非的重大矛盾事件有关的。在许多的时候,报告文学是承担着解难释惑、扶正驱邪的责任和使命的。而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使命,作家就必须有直面社会人生的勇气,有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避个人风险的精神。最近,看到一篇访问介绍我国着名民间文艺学家、散文家钟敬文老先生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钟敬文谈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段话,是可以给人不少启发的。他说: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孔孟以来,即被列为与农工商不同的另一类人。农人耕地,工匠做工,商人买卖货物,而读书人不同,他要依靠农工商的帮助才能生存,所以,他必须有所回报,这种回报就是要关心整个社会。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就是胸怀广阔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担子是重的,路也是远的。可以说自有这句话以来,中国正派的知识分子、主流的知识分子,是这样去做了。但是,光有知识和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感还不够,还要有正气,这样才够格儿。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作为民族精华的有正气的知识分子,就像民族的脊梁。脊梁只有一条,没有脊梁骨,骨头就要松下去,塌下去。——所以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也在这个地方,它要求读书人做到三点:第一是要有知识,第二是社会责任感,第三是气节,这也算是我给下的一个总结。陆昕:《不敢休息》,见《中华读书周报》,1997年7月23日。

回想一下报告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实,就更加容易理解钟先生的这些话。报告文学作家,从基希、斯诺、瓦尔拉夫到夏衍、徐迟等许多人,都是这样有知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气的人。他们能够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纷纭里见出是非,在危险时敢于执言。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和报告文学作家的选材很有关系的。可以说,在报告文学的创作中,作家的人格和修养显得特别的重要。基希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其中就包涵着报告文学因为作家时常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表现出作家自己的独立性而存在的风险。报告文学作家应当是这样的人——他屈服于事实和真理,而不向权势和虚伪谬误妥协;他崇尚正义的激情与鞭笞邪恶的精神力量一样强烈;他追求进步和抨击落后的行为同样坚决;他应当是为了光明而不惧涉险,置身阴暗又不消沉气馁的人;他应当是精神的先驱,思想的先锋,斗争的勇士,是高举着报告文学的大旗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冲锋陷阵的尖兵。报告文学因为可能要接触和面对各种的题材对象,所以,报告文学作家也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和文化修养的。人格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准备,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从事创作的基础,是既不能看轻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对报告题材的选择就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题材选择是一个打基础、定方向的重要工作。因此,有人说,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准确地选定题材,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恰当地选择了题材,创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是关系着作家对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采取一种什么态度的大问题。通常,人们总是用“歌颂”和“批判”来表示这种不同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不很准确的区分。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事迹采取了歌颂的态度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推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和人物的某些行为采取批判的态度,就一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是对社会生活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反动?显然不能简单的作这样的结论。报告文学是以真实地报告社会生活中那些有关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利益等事实为对象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生活日益走向文明,人民日益走向富裕。一切有利于这个目的的事实和行为,作家就应当给予热情的称颂,一切有害于这个目的的事实和行为,作家自然也要给予批判。所以,是“称颂”还是“批判”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称颂”和“批判”得是否准确和适当。对于那些虚伪造作的人和事不断的进行称颂,只能让人厌烦;对于那些坚持正义,在努力改变着社会生活的缺陷的行为去作批判,自然也是遭人反感的。作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应当是需要称颂还是批判的态度,而应当是给予题材以理性的认识和判断,然后视其内容给以称颂或是批判的表现。从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报告文学所应表现的应当是某种理性认识和精神,而不是简单地什么“歌颂”或“批判”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只适合于对事实进行批判的做法。说报告文学只有在进行批判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特性和风格,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它本身的社会作用。这是一种极端和片面的认识,它既不合于报告文学创作的传统和实践,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的。

要很好地选择题材,是应当有一定的创作准备的。

陆游曾经对他的儿子说:“汝若要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这里强调的功夫,就是在作诗的技巧之外的知识修养、社会人生修养等。报告文学创作,也是要有一些诗外功夫的。报告文学作家的诗外功夫,一部分表现在上面讲到的人格力量和文化知识的修养,另外,也同时表现在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对社会的现实生活状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什么是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什么是人们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群众有哪些愿望期盼,崇敬和鄙视哪样的事,哪样的人物等。总之,就是要把握住社会生活的脉搏和群众情绪的焦点。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要:

关心时事

对于时局的关心,是报告文学作家创作最基本的条件。一个对现实社会生活漠不关心的人,是和报告文学创作无缘的。不关心时局的变化,不了解社会生活的现实状态,就无法认识和判断生活。“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徐迟说:“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应当是一个最富有时代感的人”。关心时事是作家不脱离时代的一个最好的方式。

在发生世界性的战争的时候,基希以他的报告文学努力地表现了***的战争罪恶和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苦难情形;在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之后,约翰·里德就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对这次革命运动作了真实的反映;在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处在困难的时候,斯诺就敏锐地看到了它的光明前途,以充分的热情对其进行了真实形象的报告。这些事例都可以说明,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不光要关心自己身边的生活,还要对世界的局势,对各国的政治生活和人民的实际生活动态有积极的关心与了解。他应当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明白人,而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对联是很有意思的,说得很对也很深刻。作家是要多读书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都是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但社会生活也是一部大书,需要人们时常认真地读一读的,而且它会常读常新。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社会生活这部大书,更是要好好的去读懂它的。你读懂了社会生活这部大书,写作起来就便利得多了。对于时事的关心,就是在读着社会生活的这部大书。

中国的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是因为许多自然的,人为的原因,中国的西北地区还比较荒凉和贫穷。可是,即使这样,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后又占领了华北之后,仍然把眼光投向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了防止和切断我国和苏联的联系,他们曾经企图攻占西北地区的。日本侵略者是在大的战略眼光下来看西北地区的价值和作用的。为了使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这种野心和计划有高度的警惕,我国着名的记者、报告文学作家范长江在1935年、1936年,两次做西北之行,对西北的社会民情和自然景观作了较为充分的报告,其成果,就是他的着名报告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范长江的行动,可以给我们不少的启示。报告文学作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是要有大的眼界的,是要在较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认识题材和选择题材的。

来自各方面的时事报道,为人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社会消息。一个关心这些消息的作家,就容易了解社会和发现题材,也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题材。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穆青等人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作家们在听到有关报道之后去追踪采访的结果。刘宾雁的《人妖之间》,也是在已经有了不少新闻报道之后,作者认为这些报道似乎还没有把王守信这个犯罪分子的成长过程和被破获以后的原因及问题讲得充分和清楚,所以才去作再度报告的。作者曾经说:“王守信早已败露,多次报道,但她在宾县还不臭。同她勇敢斗争的人也不香。一些人欢呼胜利,似乎王守信之流从此绝种。任何一级党委或社会科学部门,都没有人来到宾县研究社会,研究党的组织,从客观实际中找寻病灶。这就是我决定采写《人妖之间》的原因。”刘宾雁:《关于〈人妖之间〉答读者问》,见《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类似的情况有许多。只要作家留心,时事报道,是作家选择题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时事报道是延长作家视野和帮助作家及时感受社会生活的窗口,报告文学作家一定要学会利用它。

关心一切特殊的事件和人物

时事是所有国际国内大事件的报道,但社会生活中还会有一些特殊、重要但却不一定被新闻报道重视和反映的事件和人物。要了解这些对象,作家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社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心一切特殊的事件和人物,是报告文学作家选取题材的又一个途径。但是,要能够意识到事件和人物的特殊性,是要有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做基础的。只有知道了普遍,才能够认识特殊。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人民文学》等报刊邀请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家到会上采访。这是一次科学群星聚会的会议,国内的几代科学家聚集一堂,是一次欢乐的盛会,科学的盛会。这些报告文学作家,如鱼得水,各展其才。然而,在不少作家把目光盯在那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的时候,在一些人不断地把那些有着很高名望的科学家的材料送给黄宗英,希望她能够作出报告的时候,黄宗英却在人群中发现了有点心事的秦官属。这是一名中年科学工作者,她虽然有着艰难的科学道路,也做出了突出的科学成绩,但还没有什么大的名气。当黄宗英在饭桌上结识了秦官属,又见她在长城上看着自由飞翔的大雁想着许多心事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意识到找到了自己报告文学的题材对象。这时,她就态度明确地放弃了对于别的人物的选择。在黄宗英看来,比起那些已经成名了的科学家,像秦官属这样的中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艰难,而他们又正是科学研究的中坚,就需要特别的关心和支持。他们在其科学道路上所有的经历和曲折,更应当让人们有所了解。

此后,黄宗英在深入秦官属所在的地方和单位进行了仔细的采访后,就创作出了在全国、在科学界引起轰动的报告文学《大雁情》。因为《大雁情》的发表及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中国科协曾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各级部门要注意关心和发挥中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骨干作用。这种重要的影响作用,应当说是和作品的题材选择有着重要关系的。黄宗英的又一篇着名作品《小木屋》的题材设定,也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作品的主人公徐风翔,是作者在成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听她的大会发言,说她建议在西藏建立几个森林生态定位考察站,因陋就简地盖几个“小木屋”就可以进行工作了。并且表示,自己可以“长期参加这一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西藏的大森林”。当时,黄宗英就被她的这种精神有力地打动了。可是,几年之后,黄宗英因别的事到西藏拉萨,在活动结束,买好机票就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说徐风翔也在拉萨,正准备进行一次野外考察时,立即决定退掉机票,随徐风翔一起去考察。这时,她才知道,几年前徐风翔渴望建立的“小木屋”至今还没有实现。又在实际的体会和了解了她的艰难、风险的考察活动情形之后,黄宗英更感觉到了一种震动和悲愤。为什么一个科学家的这么一个十分容易办到的、小小的愿望就实现不了呢?就是这样的困难呢?这次和徐风翔的直接接触,激动了作家的创作自觉,不久,《小木屋》这篇饱含深情和义愤的作品就和读者见面了。同样,这篇作品,在社会上发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这是作家在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独立地选择题材的极好例证。

孟晓云的《胡杨泪》发表之后,也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锐在读过《胡杨泪》后撰写的《请读〈胡杨泪〉——有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组织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一文中写道:“那种随意定人‘成分’,随意把人列为专政对象,随意剥夺他人公民权利的现象,相信今后可不再出现。”在谈到这个题材选择和写作的时候,作者孟晓云是这样说明的:

同类推荐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良相公好腹黑

    无良相公好腹黑

    “伊儿吱呀——”凤府门前的大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说这凤府四小姐嫁的这……,人们都不禁议论纷纷“这凤府最不受宠的疯小姐,总算是嫁出去了,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位王爷,真是命好啊!”“你知道什么,对于凤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四小姐。我远房亲戚家的表哥在宫里当差,“起轿!”媒婆喜气洋洋一声喊,凤桐城凤府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噼里啪啦——”
  • 恶作剧之劫

    恶作剧之劫

    秋芷璐在进景颢高中的第一天就得罪了小霸王圣豫宸,幸好有钢琴王子君宇灏为她解围。君宇灏对她的好感导致一向以君宇灏女朋友自居的毕菌莎处处与她作对,秋芷璐几乎成了女生的公敌,多亏圣豫宸和君宇灏每次都及时相助。一个是凶又暴力的校园小霸王,一个是完美无缺的钢琴王子,面对他们同样的真情该怎样选择? 原来,灰姑娘和王子真的只是童话,什么也抵不过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婚姻保不住

    婚姻保不住

    “你以后要瘸了,你可以拿这个来要挟我照顾你一辈子,你有这个权利,毕竟这是我欠你的。”他摇头,“不,我只要你做回你自己,如果你觉得你欠我,就把这个承诺给我,做回你自己。”我暴怒:“为什么你非要我做回那个在酒精和香烟里迷醉的我,为什么要打破我的生活。”
  •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当你接手一个历练成绅士的男人,是否时刻都在想他的青葱岁月该是怎样的如花美眷陪在身旁,如今伊人又情归何方?大学时暗恋的阴影、为摆脱暗恋而陷入的另一场噩梦、到如今独自一人……韩悦看似单调的生活又好像过于丰富。勉为其难的一场相亲,陈浩和韩悦相识,在后面几次不经意的见面中,他惊奇地发现这女孩有很多面,一层层揭开,每层都不一样。当他开始感兴趣,就沦陷了。他的求爱之路似乎异乎寻常的艰难,只是,口口声声嚷着不爱不爱的韩悦,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心意?渐渐成熟的80后,有点辛酸,有点委屈,有点刺激,有点失望,也有点自己的穷开心。这里有爱、有心情、有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流氓女帝

    流氓女帝

    一不小心穿越了,第一件事是练就一身的本事。可是本事是练好了,无聊了怎么办?好吧,打打小架,掏掏龙窝,钓钓人鱼…什么?说她是强盗,无赖,流氓…小心我告你诽谤哦!…(─.─|||她打劫的不过是金银财宝,可没打劫美男啊,为嘛一个个要追着她不放?要不把东西还给乃,乃就别跟着了好不好?什么?不行?说她还偷了他们的心?那是什么东西?她没记得她偷过这玩意啊~!!一二三四…哇咧!(+﹏+)~狂晕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女强文,女主没心没肺,美男多多,本文一女N男)【俊逸男子】她就是他内心的一缕阳光,所以他不允许她离开自己的生命,于是看着她,哭丧着脸:“娘子,人家每天为你洗衣做饭还不够么?要不连带暖床也可以滴,你就别去祸害别人了”“再叫我娘子,小心我揍你哦”豆豆抡起了小拳头,不就不小心亲了一下嘛,用得着以身相许么。【可爱男子】遇见她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无赖的她总是能让他面红耳赤,茫然心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你,那么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关门,放花花!”豆豆挑了挑眉,那就帮她把前面这个家伙干掉再说吧。【腹黑男子】活了几千年,受尽世人景仰,一身风姿卓越的他迷倒无数男女,却唯独迷惑不了她的眼睛:“嫁给我好吗?我会好好疼你的!”“姑娘我才16岁,你个老不死的想老牛啃嫩草啊!”豆豆满脸黑线的看着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的爷爷的爷爷还大的人。【火爆男子】………推荐自己的新文:《控火小悍妞》穿到这个鬼地方不是问题,只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这里的树会走路;为什么这里的花会吃人;为什么这里的动物会鄙视人;为什么…好吧,这些都不重要,能不能告诉她这个小屁孩是谁家的!!小屁孩不吃饭光喝水,这哪行!谁来告诉她一岁大的孩子该怎么带!!一个老者道:“这位善良的夫人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吃饭呢,要吃奶的!”某女恍然大悟,问道:“这个世界上什么奶最有营养?”老者摸了摸胡子道:“当然是龙奶了!”龙奶?!那好:“请问这龙在哪里找得到?”老者想了想道:“西边的利玛山上!”某女‘咻’的一声,脚底抹油,背上小孩迅速朝西山飞奔而去!见到女子飞奔而去,老者摸了摸胡子:“这位夫人真是好人啊,不是自己的孩子,居然也这么疼爱。”这时,老者身旁的小女孩摇了摇老者的衣角:“爷爷,爷爷,您又犯糊涂了,在东边的那只才是母龙!”老者…
  •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即使在今天这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社会,男人依然要比女人辛苦得多,肩上的责任要重得多。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传统依然没变,那就是:男人,赚钱才是硬道理!现代的男人比过去任何时候的男人都辛苦: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兜里没有几个钱的男人不要说事业、前途,就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男人辛苦赚钱,有时候满肚子怨言,没地方发泄,牙掉了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没办法,谁叫你是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