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27

第27章 十年来报告文学的风景

在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回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创作,人们不难感到,报告文学创作尽管没有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样火爆热烈,不时还能听到一些不满足的感叹,但是,举目环顾,认真检索,仍然发现,报告文学创作还是取得了许多收获,有明显的改变和发展,依然是中国最有成绩的文学领域之一。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报告文学创作一方面继续沿着八十年代后期的那种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的创作态势发展,出现了如:马役军的《黄土地、黑土地》、邓贤的《中国知青梦》、李存葆、王光明的《沂蒙九章》、杨守松的《昆山之路》、卢跃刚的《以人民的名义》、李鸣生的《航天四部曲》、黄传会的《中国“希望工程”纪实》、《忧患八千万》等优秀作品。同时,报告文学作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对象,其间是有过这样那样的彷徨,有过不同的调整和选择。在经过一次严重而复杂的审视和设计之后,报告文学创作有了一些新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读者认可的优秀作品。张建伟的《中国院士》(与邓琮琮合作),徐剑的《大国长剑》、《鸟瞰地球》,杨黎光的《没有家园的灵魂》,一合的《黑脸》,邢军纪、曹岩的《锦州之恋》,何建明的《共和国告急》,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徐刚的《中国风沙线》、《最后的疆界》,王家达的《敦煌之恋》,胡平的《美丽与悲怆》,江宛柳的《没有掌声的征途》,解思忠的《盛世危言》、《国民素质忧思录》,胡世忠的《最后十九小时》,程童一等人的《开埠》,韩作荣的《城市与人》,黎云秀的《风华少年》、《凋谢的花季》,冷梦的《黄河大移民》,丰收的《四上天山的女人》,方军的《我认识的鬼子兵》以及新近出版发表的李鸣生的《中国863》、赖妙宽的《忠诚》、王宏甲的《现在出发》、刘元举的《中国建筑师》等等。这些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方法上,较之过去,都有了不少的开拓和变化,对于丰富和发展报告文学创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一处独特的文学风景。

在近些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尽管有一些像何建明的《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李鸣生的《国家大事》,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卢跃刚的《大国寡民》,汤世杰的《土地诗篇》,徐刚的《地球传》、《长江传》,徐志耕等人的《九江狂澜》、《遏制江河》,徐剑、陈昌本的《水患中国》,邢军纪等的《大沉浮》、《北中国的太阳》,谭谈的《大山的倾诉》,梅洁的《西部的倾诉》等这样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现实矛盾和重大事件的作品,但是,就现实社会生活对于报告文学的要求和读者对报告文学的期待来说,显然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矛盾关注的不力和对不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缺少及时、独特、深刻的反映,作品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力、影响力,使这种差距存在显得特别的明显。这种创作状况的存在,对于报告文学这种有着分明现实性要求的文学品种来说,不应该忽视。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矛盾和人们的关注热点,这是报告文学优于其他文学形式而特有的个性优势,报告文学在此理当有所作为。当然,报告文学创作有其特殊的个性规律,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它不完全是个单纯的文学创作问题。

它因为直接的社会性行为而与社会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真实性与对事件人物和矛盾的辨析评价而同时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操作的难度。对现实社会生活矛盾介入较少,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接触较少,这不仅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自觉性问题,事实上还存在着作家对纷纭的现实社会生活不易透彻认识把握的问题,还存在着作家在真实地报告生活人物事件时可能会引起这样那样的麻烦,乃至纠纷官司以至风险的问题。所以,报告文学创作是需要社会环境的配合和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文学活动。应当指出的是,不少报告先进模范人物和重大工程事件的报告文学,大都是在各新闻媒体对某一对象进行了集中充分的报道之后,才去接触这些对象的。尽管作者在进行报告时带有充分的热情,极力表现人物和事件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但是,因为作者未能向人们提供比新闻更多的信息和个性化的理解,不大接触事件中确实存在着的矛盾冲突和灰色内容,作品在读者中依然产生不了重要的影响。太多功利性的宣传目的和缺乏新的理性开掘的功夫,是这些作品很难说是成功的创作的主要原因。以智慧的理性来观察认识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少,而一般的应景应时作品太多。这造成了报告文学创作现状的尴尬局面(至于大量打着报告文学旗号,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利益运作的“广告文学”一直是不在我的视野之内的)。我们既不满足对现实社会生活矛盾和人们关注热点表现的欠缺状况,同时,对于报告文学在表现现实社会生活人物事件时存在的偏失也感到遗憾和无奈。

用一种现实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生活事件和人物,在历史中发现和总结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有启示性的内容,这是近些年来不少被我称之为“史志性报告文学”的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鉴古识今,温故知新。这是人们在新的社会生活面前常有的思维方式,也是许多文化研究、文学表现的常用方法。报告文学是一种现实性要求很强的文学形式。但是,对报告文学的现实性要求也不能过于机械和狭窄的理解,认为只有那些描写了现实的人物和事件的作品才具有现实意义。而认为那些有感于现实生活矛盾,在多方寻求一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时,通过向历史的资料进行调查之后,有了一种新的历史认识和文学表现的报告文学就没有现实意义,就不是报告文学的意见显然是简单化的结论。报告文学的现实性,除了它报告的内容有一种现实性的要求之外,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对现实社会生活矛盾的参与精神和思考认识的努力。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存在现实意义,而在骨子里很少关联现实的理性内容,那么,这种现实性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的应时应景行为,对于现实倒是可有可无的了。张建伟的《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温故戊戌年》,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麦天枢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卢跃刚的《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李鸣生的《走出地球村》,金辉的《恸问苍冥》,郭晓晔的《东方大审判》,黄传会的《龙旗悲歌》,郝在今的《协商建国》,邓贤的《流浪金三角》等许多“史志性报告文学”,之所以在读者中有不小的反响,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就在于它对于历史和文学,对于过去和现在都是有积极良好的参考作用的。正是这种形态的报告文学的大量存在,在报告文学直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不力,优秀作品稀微的时候,支撑着报告文学创作的大厦,使报告文学在一种新的形态上表现出充沛的生命活力。

在所有的文学创作中,形式都是服从于内容,适应内容的需要而表现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的。报告文学在形式上表现出的重大变化,也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所提供的一种可喜内容。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承担更加丰富厚重的题材内容,报告文学创作中出现了长、中、短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本来是报告文学正常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现象,应该感到欣喜而不是奇怪。可是,当小说创作在大力提倡长篇小说创作的时候,却有人不时地对长篇报告文学提出责备和质疑。这并不是说作品的篇幅长就一定是好的现象,而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单从篇幅的长短上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能因为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的数量较多,有些作品不成功,有贪大求全的弊病,就怀疑长篇这种形式,就认为只有短的作品才能体现报告文学的特点和优势。因为有了长、中、短这种适宜不同题材内容的形式存在,报告文学创作才有了今天斑斓多姿,这样灵活多样的创作局面。但是,在如何使形式和内容实现完美地结合方面,今天还是报告文学作家需要认真研究和谨慎处理的问题。

2000年7月24日

同类推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热门推荐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无处不在,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是人生的主题,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快乐会时刻光顾你。,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就是一种快乐。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
  •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依依第一次写文,可能写的不好,但是依依会努力的,依依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得更好!希望亲们能够多多的支持依依!!】人前,她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人后,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柒玥”。他,人前是青月国病弱三王爷,人后,却是人人惧怕的冷面魔王弑天楼楼主。当一朝风云突变,腹黑相撞,是巧合还是上天注定???当冰山撞上冰山,是擦出火花还是撞成冰渣??????
  • 拟兽变

    拟兽变

    这是一片非常古老的大陆,由于人类之前恶意的改造基因,使得之前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灾难,不知过了多久之后出现了新的人类,新的人类拥有了全新的基因,有了可以变成各种野兽形态的能力,在若干年后,原本平静的大陆却因为他的出现而开始变得不再平静了......
  • 凤指点江山

    凤指点江山

    冰封美男,不救是不是太可惜?手贱后的结果是被人“恩将仇报”压身调戏。“要清我体内余寒,必须两人脱掉衣服人体互暖……”豆腐吃上瘾?果断劈掌压倒,美男却几分享受:“女上男下,你喜欢?”……她是雇佣翘楚,一朝穿越,废材变奇葩,乾坤欲颠。九窍心开,身世惊天。修炼之途,步步噬血,步步惊华。九天之上,她傲笑;滚滚红尘,只求一心相照。他霸道:黄泉碧落,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他深情:为你一生无妻又何妨……谁说腹黑女不可以偶尔幽默,谁说强悍的女人就不需要包养?轻快女强文,女主求各界盆友果断掉坑温抚!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