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800000026

第26章 卫岗的牛奶

我小时候住在南京中山门外的卫岗。卫岗的牛奶在全市很有名的。这儿有一家牛奶厂,后来又改叫乳业公司。我每天路过,隔着低矮的围墙,看见青草如茵的山坡,散布着一群群黑白相间的奶牛,颇像谁在蓝天白云下下围棋似的。一张混乱却又体现出神秘的秩序的棋盘。草香味、奶腥味、牛粪味扑面而来。让浏览这幕充满田园情调的风景的过客难免有点“晕”。我没去过内蒙古,却能够充分想像出草原的盛况。因为家门口有一块缩微版的草原。

远处一排排简单搭建的牛舍,有穿胶靴、拎铁桶的工人出入。估计他们是去挤奶的。附近还有一片厂房,给新挤出的牛奶消毒、包装的。卫岗的牛奶,从流水线上走了一趟,就被盛进可爱的奶瓶里,运往南京的万户千家。牛奶厂好像还生产奶粉等副产品。尤其一种奶油冰棒,夏天很受欢迎。夏天的南京是个大火炉,街头巷尾都有老大妈用快板一样的木块,有节奏地敲打用棉被覆盖的装冷饮的木箱,模仿老电影里的台词叫块:“冰棒马头版!冰棒马头版!”

我在卫岗,与奶牛做邻居,也就更能理解课本里刚学到的鲁迅的话:“吃的是草,流的是奶。”奶牛在人类眼中,无疑是正面形象,如劳动模范。

卫岗的奶牛,在解放前曾经是“御用”的。明孝陵与卫岗之间,梅花山麓,有原中华民国党统官邸,俗称美龄宫。宋美龄住那儿时,令人从美国进口数十头奶牛,饲养在卫岗。这样她不仅每天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还能痛痛快快地洗牛奶浴。难怪她的容颜与皮肤保养得那么好呢,原来天天用牛奶洗澡,简直比唐朝在华清池泡温泉的杨贵妃还胜一筹。也算一种奢侈的美容“偏方”吧。

而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根本喝不起牛奶。甚至还停留在半饥饿的状态。

南京人都知道宋美龄用牛奶洗澡的典故,也都知道蒋夫人的私人牧场即卫岗牛奶厂的前身。他们一边谈论这前朝的红颜遗事,一边直咂嘴:啧啧,宋美龄每天都要消耗满满一浴缸的牛奶啊——还不包括她和蒋介石饮用的。我在旁边听到,总要联想起政治课上老师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进大海里,也不愿施舍给穷人喝。

宋美龄洗浴过的牛奶,是否也通过下水道,流进秦淮河里,抑或扬子江里?参观美龄宫,我最想寻找的,还是那豪华的浴缸。它已经干涸了半个世纪。

一朵鲜花,插在了牛奶里(而不是牛粪上)。宋美龄好福气哟。她这一辈子消耗的牛奶,恐怕可以汇聚成一个西湖了。至少,是一个瘦西湖。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宋美龄在大洋彼岸逝世。她晚年孤独地侨居美国,是否怀念南京的旧宫,以及卫岗的牛奶?唉,美人也会老的。

卫岗的牛奶,因为宋美龄的缘故,在我想像中,总有一股香艳的气息。正如人们觉得秦淮河水,散发出六朝的脂粉味。

我父母是南京农业大学的教师。农业大学与卫岗牛奶厂仅一墙之隔。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也是喝卫岗的牛奶长大的。父母年轻时曾留学前苏联,习惯了牛奶面包的西式早餐。他们挺舍得花钱订牛奶,每天早晨都有送奶工准时将两瓶鲜奶搁在我家窗台上。后来,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了,或者说,牛奶越来越大众化了,学校建起了送奶站,订户每月发一张日历牌般的卡片,取一次奶画一个勾。奶瓶子叮当响。

直到我十八岁孤身去外地闯荡,才远离了卫岗的牛奶。这是我人生的另一重意义上的“断奶期”。

一晃,又是整整十八年了。我变得越来越沧桑了。回想在故乡成长的经历,恍惚得像是上辈子的事。

再回南京,发现美龄宫还是旧模样,而卫岗牛奶厂,已拆迁了。老地方,竖起了一排排的商品房。牧牛的草场,彻底消失了。楼群间的绿地,只有巴掌大。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为了找自己的影子。可现实却把它藏起来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恶毒女配要洗白:毒女不好当

    恶毒女配要洗白:毒女不好当

    穿越了!竟然还穿到一本穿越文里跟穿越女主抢男主无脑+恶毒的女配。这玩笑开的有点大了!为了本人能够安度晚年,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本人决定,防水防火防男主!PS.珍爱生命,远离男主!穿越女配VS穿越女主的较量!
  •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经理人大施拳脚的竞争,只会花拳秀腿功夫是难以立足商场,只有不论耍刀弄枪,还是骑马射箭,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的老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如立囊之锥而突现。
  •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详细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的经营理念,教您认识自己的客户群,找到自己店铺的优势,对店铺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带领团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成长和壮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最终目的。本书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无论您是店主、店长、经理还是渴望开店的普通人,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悍妃训夜王

    悍妃训夜王

    当底线再次被触犯,某王爷被她一脚踹出了屋外:想娶我?做梦!某王爷一张俊脸气的变了形,狂暴怒吼:“死女人,我一定要娶你!”(本文纯属虚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是为了爱

    不是为了爱

    美丽善良的老师小艾,偶遇精神失常的“犀利哥”阿布。阿布日夜跟踪小艾,甚至守候在她的家门口,引起了小艾的同情和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阿布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小艾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情感,揭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它告诉我们,真善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