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800000023

第23章 隐士的吃

在我想像中,中国古代的隐士,都像是素食主义者。至少,会装出一副清心寡欲、吸风饮露的样子。哪怕很明显是在作秀。

他们并非天生就爱过食无鱼、出无车的日子,但在现世中不可得,就愤愤然呼唤长铗归去兮,到山里面盖两间草房、种几块菜地。为了避免被别人认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更要处处显示出自己为了崇高的理想,譬如自由,而放弃了鱼与车。常听到的一句口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培植一小片竹林绝不是为了煮竹筒饭,或挖竹笋吃,纯粹为了审美的欣赏。可见他们的眼睛比嘴更馋,更挑剔。其实,如果既有肉吃,又有竹子看,肯定加倍地美妙。隐士们的牢骚会少些。但那样的隐士必定属于高级隐士。

高级隐士应该有遗产或积蓄可吃。或者说,腻味了山珍海味之后,才想尝尝农家菜,乃至粗粮之类。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没准是嫌工资低呢。否则怎敢炒皇帝的鱿鱼?假若他还乡后囊空如洗、饥肠辘辘,哪有心思采菊东篱下?早拎起小铲子、挎上小背篓去后山挖野菜了。

我想,挖野菜充饥的,才算真正的隐士。尤其,当众人都向往舍鱼而取熊掌(像孟子那样),他能反其道而行之,舍鱼而取野菜——这才“酷”。有一股不食周粟的劲儿。

可惜,真正的隐士多少呀。翻遍二十四史,也难找出几位。尤其现代化之后,做隐士梦的人,都嫌隐于野太苦(那不等于“下放农村”嘛),宁愿隐于市或隐于朝算了。还总结出这样的理论: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其实,小隐最难做。要能吃苦的,还要能苦中作乐。尤其贵在坚持。更多的情况下,做小隐只是权宜之计,放长线钓大鱼,以退为进,最终的目的还是力争“长级”做中隐乃至大隐。

真正的隐士实无大、中、小之分,纯粹为归隐而归隐,哪怕天天啃窝窝头也愿意。他们的胃口很小的,正如其欲望,小到了“一箪食一瓢饮”足矣的地步。孔子的门生中,好像只有一个颜回能达到这种境界: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假隐士太多,真隐士确实成了茫茫尘世间的稀有动物,“稀有”得你会觉得它已绝迹了。鲁迅在他那个年代,已深有体会:“我们倘要看看隐君子风,实际上也只能看看(陶渊明)这样的隐士,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古今著作,足以汗牛而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假使无法啖饭,那就连‘隐’也隐不成了……肩出‘隐士’的招牌,挂在‘城市山林’里,这就正是所谓‘隐’,也就是啖饭之道。”

跟职业僧侣,职业乞丐、职业杀手一样,职业隐士也诞生了。再神圣的信仰,一旦职业化,尤其还当作铁饭碗来捧着的时候,就没多大意思了。在我看来,隐逸是最不应该成为职业的,可它在历史上偏偏被很多想混饭吃的人所利用。快成了一种反向的“科举”。隐士,最早学会了作秀,学会了炒作自己。姜太公,就是这样钓鱼的。赢得后人的纷纷效仿。

真正的隐君子,应该是对“隐”而上瘾的瘾君子。谷戒而不能。

竹林七贤,属于哪一类?我还不太敢肯定。不管怎么说,他们有酒喝的;下酒菜也绝非拍黄瓜、咸鸭蛋或水煮花生米。竹林,可能只是一道虚设的屏风。

我真想把中国古代的这些著名隐士们的菜单调出来看一看。这才是衡量他们是否够格的“秘密档案”。别光听他们哭穷、装清高、佯醉,又有几个,真的是在吃自家后园里种出的蔬菜与五谷?喝自己亲手酿造的土酒?

究竟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是隐于山林还是隐于酒肉,看一看他们每个人的食单,就全明白了。

袁枚堪称清朝的大隐士。他本是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地知县,正当官运亨通之际,却于33岁退职,隐居在南京小仓山,私自修建了随园。他偏偏又是最讲究吃的。隐士的吃,在他身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胃口可比陶渊明好多了,光有菊花看是不够的,还必须顿顿有肉吃。据说一口气能吃掉一根金华火腿。他根本不吃米饭,纯粹以肉类为主食。这倒没什么奇怪的,既然有鲁智深一类酒肉和尚,也就活该有袁子才这样的酒肉隐士,油水很足,满面红光,把那些面黄肌瘦的聊斋书生们生生地给比下去。他的吃相分明在宣告:隐士是饿不死的;隐士并不全是食草动物。

袁枚优游林下,附庸风雅,写下了《随园诗话》觉得很不过瘾,又开始写《随园食单》,把平生品尝过的美味一一记录在册。《随园食单》,简直是隐士的满汉全席,既有山珍海味,又不乏家常小菜。甚至连一枚鸡蛋也不放过:在讲授怎样做蛋羹时,特意强调一定要用筷子搅动一千下,使蛋黄与蛋清水乳交融——像做化学实验一样严谨……把《随园食单》翻一遍,我边流口边感叹:在袁枚之前或之后,真不知还有哪位隐士,能有如此旺盛的食欲,和如此辉煌的口福?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大意如下的观点:美人可以养目,美文可以养心。或许还该给他加上一句:美食可以养胃,美酒可以养气——浩然之气也。

归隐后的袁枚,不仅纵情于诗酒,还以女色为生活的调味品。他大收女弟子,多讨姨太太,有一大堆姚黄魏紫相伴周围,其乐融融。我估计袁枚的女弟子或姨太太,大都炒得一手好菜,这恐怕比写得一手好诗还重要。袁枚在随园,不需要红袖添香,却需要红袖添菜——来完善这份传奇的食单。他挖空心思吃出新花样,吃出新感觉。

获得隐君子兼美食家的双重身份,是需要本钱的。这哪像隐士的生活?分明是地主嘛。如此的隐士,谁不愿意去做?

清朝专门出这样的富隐士。(穷隐士们估计都已饿死了,或实在顶不住,还俗了。)除了袁枚之外,还有个李渔。也是假模假式地弃世归隐,好像真准备断了俗念似的。南京有大名鼎鼎的芥子园,就即李渔的隐居之所。李渔在芥子园里,玩腻了琴棋书画,闲得无聊,自然想下厨炒几道菜,图个新鲜。他饱食终日之余撰写的奇书《闲情偶寄》,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谈论饮食与烹饪的。又有相当一部分菜目是老百姓吃不起的。

随园与芥子园,在我眼中,不像隐士的寒舍,更像大款的别墅(厨房肯定是精装修的)。类似的园林在苏州更多。古老的隐士,全跑到城里来跑马圈地,经营自己的人造山林。看来隐于市确实比隐于野好玩多了。

至于《随园食单》,或《闲情偶寄》,这样的书纷纷出笼,很明显作者是吃饱了撑的。绝不是在画饼充饥。

只有吃饱了撑的人,才会赞美西北风好喝。才会有闲情逸致,玩味烹调的奇妙。“忍将万字平戎策,换取邻家种树书”,说得多矫情呀。

古今的隐士,无非两种,一种是有闲又有钱的,一种是有闲却无钱的。闲是隐士必须具备的资质,然而闲不值钱。可见做隐士且要坚持下去,没有点本钱是不行的。那会活得很累、死得很惨的。相反,有钱人倒可以做隐士,越有钱越可以长期地做,乃至永久地做。大不了用钱来买闲呗,比偷闲要潇洒得多。隐居之于他们,不过是一种高档的生活方式。当然,还可以演变为一种以守为攻的出名的手段。袁枚、李渔之流,不就挺擅长以归隐来炒作自己嘛,直至形成品牌。这些“名牌”的隐士哟。这些明星一样活着的隐士哟。

冒牌的隐士,遮蔽了真正的隐士的光辉。

还是以清朝为例。有清二百余年间,真正的隐士只有一位,就是曹雪芹。他很典型是有闲却无钱的。或者说,他曾经有钱,后来却无钱了。家道破落,他不得已离群索居的,被动地成为门可罗雀的隐士。这样的隐士的表情,注定是愁苦的。

曹雪芹隐居于北京西山脚下的黄叶村,粗茶淡饭,度日如年。他是在苦熬啊。他体会到的是一种最残酷的“闲”。纯粹为了打发时间,或宣泄烦扰,他开始写一部自己都觉得无意义的书,《红楼梦》。他写作的伙食,与袁枚、李渔相比,绝对天壤之别。查不到曹雪芹的任何菜单,只知道他经常煮粥充饥。可在《红楼梦里》,许多细节,譬如大观园的大小宴会,都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美食的所有回忆,以及全部幻想。甚至构成一种隐秘的激情。让后来的读者,很难相信,这些生动而华丽的描写,出自于一位饥寒交迫的作者之手。

当《红楼梦》终于被人读到时,写书的隐士,寂寞地死去了。带着他那清苦的胃,和寡淡的心。

然而,这部书却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桌筵席。

我对最朴素的稀粥刮目相看。因为它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的“营养食品”。真正的隐士的吃,不过如此。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热门推荐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都市情之一《第108次相亲》简介:坐错位置是她的错相错对象也是她的错看到他内裤更是她的错不过先生,你用得着这么小心眼的纠着我不放吗,我其实真的不是故意的…都市情之二《你好,夏琪》简介:五岁他说:“大家好,我叫欧杨,今年五岁,最喜欢下琪。”她说:“大家好,我叫夏琪,今年五岁,我不认识欧杨,不过他喜欢我,我也会喜欢他的。”十八岁全校的人都知道,数学系天才加新任学校校草欧杨最爱下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一说:“夏棋,上。”同寝室的姐妹之二说:“为什么我不叫夏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三说:“神啊,请赐给我一个美男吧。”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欧杨故,二者皆可抛。”都市情之三《XXX》,晚点再公布,呵呵……推荐春的现代完结宠文:《结婚后恋爱》:民政局里,一男一女,互不相识,她是一号,他是二号,他们都知道,彼此约定结婚的对象失约。眼看着工作人员就要下班,她绝望的看着他,“我未婚夫不来了,你要不要和我登记?”他同样心冷的看着她,点头,“好。”上帝在创造亚当的时候,用他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说除非找到那一根肋骨,否则他便永远不会幸福完整。洛家华很幸运,在茫茫人海中,在他最绝望的时候,随意抓到的救命草,就是他的肋骨变的,所以说,他的RP很好。洛家华和乔梦琪的关系,注定就是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推荐春的古代励志连载文:《公主发飙记》:前世,她的生活太过刺激今生,她只想平凡过日奈何,天不随人愿她有着天下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她有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她是天下人都羡慕的公主…如果一切都是假相,那她又将如何?NO.1‘碰’~茶杯失手掉在地上,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最亲爱的父皇,声音颤抖,“父,父皇,您说什么?”“朕说,三日后,你出发,与秦国联姻。”“可是父皇不是说过,女儿的附马可以自行选择么?”“朕是说过,那么,现在你选一下,是嫁给秦国的国君还是太子?”“…”NO.2秦国太子与太子妃夫妻伉丽,形成一段佳话,秦国与燕国也由此更加的交好,燕皇大寿,秦皇携太子太子妃至燕国祝贺,国宴上,当着天下人的面,燕皇大笑,“秦皇,听说您曾经最宠爱的贵妃,与朕的平儿,长得十分的相似。”秦皇眼光微闪,“是啊,朕看着她,就觉得十分的喜爱,可是将她当亲生女儿一般宠爱的。”燕皇大笑,“你确实该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因为,她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 无品太子妃

    无品太子妃

    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是虚幻,是为悲剧。当他历经繁华,而她,早已不再。
  • 异能儿子假面妈

    异能儿子假面妈

    她,父母遭遇陷害,十八岁的她没能完成就读警校的愿望。白天,她是木讷的跑腿小妹,晚上,则化身为妖媚,冷艳的调酒师。在一次跟踪疑犯回来后,她的身体就发生了变化,在遇到一些社会败类时,她就有种极其渴望想要吸食对方血液的冲动。因劳累而昏过去后,醒来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妈咪,刚刚打你的那个坏姐姐,正在顶楼的大房间里,被一个大叔咬嘴巴,看来大叔是帮你报仇了。”经理妇人听到后,疯了一般的冲进电梯,直杀而上。随后,老远就听到屋里一阵呼天抢地的叫骂声及悲惨的哭泣声。*生日的那天见妈咪遇险,愤怒的宝宝忘记了要在妈咪面前伪装。爆发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面,他不仅能够伸出两颗超出人类长度的牙齿,而且全身还散发出阵阵的耀眼银光,使得众人都睁不开眼。综合以上的种种,好吧!她承认,她家的宝贝儿子好像真的是异于常人。强大的异能爆发,使得她们置身于无比的危机之中,科学家,富商及另外藏在暗处的两路人,此刻都在蠢蠢欲动........宝宝:长相可爱,腹黑无比,善于算计,有着人类不可比例的敏锐嗅觉,一双蔚蓝色的眸子,可以看见心里想要看见的一切远在任何地方的事物。男主:有着一张世人无可比例的绝色容颜,继承了血族与精灵族身上的所有能量,拥有让两方人马都为之恐惧的强大异能,为爱执着,专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圣临传说

    圣临传说

    万年之际,如同滔滔黄河,浪淘沙,千古英雄人物,竟埋于此。昔年的煞气霸绝的七煞天邪、冷血柔情的煞血修罗、妖媚英武的噬魂天妖也沉入历史的长河。但是对于亘古不变的华夏大陆来说,只是昨夜黄花一般,虽然早已凋零,可是对于人杰地灵的华夏,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必将来临。万年后的封印破碎之时一种新的开始,冷潇然等十位圣子所面临的只有更多的劫难。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