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500000013

第13章 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1)

艺术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同时,也从事精神生产,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人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描绘社会生活,把握现实人生,陶冶自己的灵魂,激发自己的感情,吸取变革世界的力量。总之,艺术是人类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活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一方面辨明哲学和哲学家存在的必要性,另方面历数艺术和艺术家的罪状,主张把艺术和艺术家从他的“理想国”里驱逐出去。当然,他做不到,也永远不可能有任何其他人做得到。艺术的存在不是以哪个人或哪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艺术只能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未来的艺术可以适应新的现实的需要产生许多新的形式,有些过了时的形式也可能消失,就像史诗的形式曾经消失了一样;但是,艺术活动本身却不会消失,正像科学和哲学以及其他精神活动不会消失一样。

艺术活动存在的必然性是什么呢?艺术活动为什么不能被其他的人类精神活动(如哲学、科学等等)所代替,也不能代替其他精神活动呢?一句话,艺术活动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和品质作为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呢?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美学史上曾经有过种种回答。在这一章,我想从艺术如何掌握世界这个角度来探讨它存在的合理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现象,是以特殊方式掌握世界的形式。——这主要是从艺术主体的角度观照艺术的品性。

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

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大约是一百万年到三百万年以前的事情。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分别,在于他是能够制造劳动工具的有意识的族属。“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好是人的族属的特征。”“动物和它的生活活动直接是同一个东西。它没有把自己和它的生活活动分离开来。它就是这种生活活动。人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成为他的意志和他的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和生活活动分离开来。”这样,人与周围环境,包括他自己的生活活动,因一定的条件——“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组成一对矛盾,成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他周围的世界,包括他自己的生活活动,就能够通过他的意识的三棱镜被反映出来;因为人有意志,所以他就产生了一种改变周围世界,包括自己的生活活动的欲望、冲动力。人与世界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之中。

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里说的主要是以物质实践,包括以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来变革世界,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为了“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们就必须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掌握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的客观规律。总之,人们必须认识、“掌握”(马克思语)客观世界。这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是从对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它以实践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又需能动地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发展。

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人的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观能力的多样性,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掌握”也呈现出多样性的方式。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的那段话(“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的”),似乎就是“理论的、宗教的、艺术的、实践一精神的”几种“掌握”方式。那段话是经常被人们引用的,但各人的解释却有很大分歧。有的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是人对世界的四种认识、思维方式(理论的、宗教的、艺术的、实践一精神的);有的人认为是两种思维方式,即理论和实践—精神的(含宗教的和艺术的),例如,理论的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抽象思维或叫逻辑思维,艺术的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或称艺术思维,等等。有的人则反对上述多种“思维方式”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维只有一种,即抽象思维,根本不存在什么形象思维或另外的思维方法,在他看来,马克思所说的几种不同的方式,“意思是指从四种不同的角度、观点和要求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世界,科学方式指的是从理性的要求认识世界,宗教方式指的是从神的观点理解世界,实践—精神的方式指的是,从实用的观点对待世界,艺术方式指的是从美的角度观察世界”。我认为,把马克思所说的掌握世界的几种方式直接理解为几种思维方法,恐怕失之于简单化,固然未必妥当;而把掌握世界的几种方式,一会儿理解为美的“角度”,一会儿理解为实用的“观点”,一会儿理解为理性的“要求”,也不一定合适。用这样不统一、不确定的几种不同的意思,恐怕很难把马克思所说的同一个概念“方式”解释清楚。我赞成苏联美学家卡冈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把文化整体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实践—精神的,精神—理论的”三个基本层次,也即我所说人类活动的“物质实践掌握,精神掌握,精神实践掌握”三种基本类型。这里已不局限于认识论。马克思所说的“掌握”,主要在强调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其中包含实践性;而“方式”一词,主要意思是“样式”或“形式”。这种掌握世界的样式或形式,并不直接就是思维方法本身,因此,不能说与上述掌握世界的样式或形式相对应的,一定就有几种思维方法;它们却的确可以和一定的思维方法相联系,同时也可以同实践活动相联系。

如果上述理解大体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马克思在上面所引那段话中所说的“理论的、宗教的、艺术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涉及到人类活动三种基本类型之中的两种,即“精神掌握”方式和“精神实践掌握”方式。

“理论的”方式即是“精神掌握”方式,就是指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的形式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属于卡冈所谓“精神—理论的”的类型。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就是理论的掌握世界的许多具体形式和种类。与艺术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形象相比较,概念、范畴、理论体系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以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反映普遍性、必然性的内容。一切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都消失于普遍必然本质的范畴、概念之中。它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性,而不像艺术形象那样,在作用于人们的思想、理智的同时,还更加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感情和意志,具有“实践”的意志冲动力。

“实践一精神的”方式即是“精神实践掌握”的方式。它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想象中改造对象和创造对象;一是作为人深化自己本质的直接实践,是人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主要途径。所谓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指为具体实践所要求、同具体实践密切联系的一种掌握方式。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宗教方式,艺术—审美的方式,以及伦理道德方式等等,都有一定的精神实践的性质,因此都应该包括在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这个大范围之内。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就是指用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并饱含情感的形象的形式,用矛盾冲突着的各种形象所组成的形象体系的形式来掌握世界。艺术形象以生活本身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具体的感受,形象的个性越鲜明,越生动,就越有感染力;同时,艺术形象又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概括的结果,艺术形象所概括的生活本质越深刻,越具有普遍性,其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也就越大,艺术价值也就越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通过在想像中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通过激发人的情感和意志冲击力,产生物质力量,导向物质实践。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就是指用“上帝”、“魔鬼”之类虚幻的观念来掌握世界。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把握,把人引向虚无飘渺的、谁也不知是什么样子的“天国”。在内容上,它与理论的科学的方式是对立的;在形式上,它与艺术似乎有某些相近的地方,譬如,宗教也通过虚构塑造形象(上帝、佛、魔鬼、庙宇中的种种偶像,等等)来把握世界。但是宗教的形象与艺术的形象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象征,是观念的代名词,如上帝的形象只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是没有生命的一般化的东西,并不是像艺术形象那样的活生生的具体感性的个体。这种宗教的方式,是人类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是说是人类还不能掌握世界本质的情况下产生的。

实践—精神的方式总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是非常现实的,常常是可以付诸实施或直接导向实施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说:“(人的活动的)目的未完成的原因(Grund)是:把实在当做不存在的东西(nichtig),不承认它(实在)的客观现实。”列宁又说:“人的意志、人的实践,本身之所以会妨碍自己目的达成……就是因为意志把自己和认识分隔开来,并且不承认外部现实是真实存在着的东西(是客观真理)。”而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则是以承认“实在”的“客观现实”、“承认外部现实是真实存在着的东西”为其特点的,并且要求加以实现。例如,我们看歌剧或电影《白毛女》,会产生对黄世仁、穆仁智和整个地主阶级的仇恨,会产生消灭地主阶级的强烈欲望,激发一种精神实践力量,或者直接导向一种实践活动。但是,这种艺术方式产生的效果,只是一种精神实践而不是直接的物质实践,即它并不要求人们在剧场或电影场内对舞台上或银幕上的黄世仁、穆仁智采取立即消灭的行动,如果有人竟对着舞台上或银幕上的黄、穆开枪,立即加以消灭,那就会造成事故。

上面说到的掌握世界的几种方式,都是在人类客观历史实践中所形成、又为这些实践服务的。它们之间密切联系、互相影响,而又各具特点、彼此区别。审美—艺术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它以自己专有的方式来掌握世界:以个别掌握一般。

以个别掌握一般

所谓掌握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世界上的客观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作全面的、辩证的把握和认识,特别是要掌握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即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规律。毛泽东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偶然看必然,总之,掌握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为实践服务,这就是把握世界的根本目的。上面所说的几种掌握世界的方式,除宗教之外,都必须以此为目的,这是它们的共同性。

但是,如何达到这个共同的目的,上述各种方式却可以有各自不同的途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条条大道通北京,目的地相同,但,是坐火车,是乘飞机,是走旱路,是走水道,却不必相同。特别是理论方式与艺术方式,其掌握一般本质的途径.差异最为显著。它们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理论方式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扬弃个别掌握一般,即扬弃现实生活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形态,形成抽象的概念,以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艺术方式的过程则是运用个别掌握一般,即选择并抓住现实生活中那些富有特征的现象进行典型概括,从而创造出表现生活普遍必然的本质的艺术形象,以现实生活本身的样子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把与理论方式相联系的思维途径称为抽象思维或理论思维,把与艺术方式相联系的思维途径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我想是有道理的。不错,正像有的同志说的那样,凡是思维都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而且,凡是思维都进行概括,都遵守一定的逻辑规律。缺少了这些,任何思维都不能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具有抽象性,都具有逻辑性。这是它们的共性。认识这一点是必要的,重要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只见共性不见个性,甚至于以共性代替或者抹杀个性。请问,难道扬弃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掌握一般的必然的本质,与运用富有特征的、代表性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掌握一般的必然的本质,其思维过程完全是一回事吗?所以,我认为那种否定形象思维的意见是不正确的,违反客观实际的。周恩来说:“文艺为政治服务,要通过形象,通过形象思维才能把思想表现出来。无论是音乐语言,还是绘画语言,都要通过形象、典型来表现,没有了形象,文艺本身就不存在,本身就没有了,还谈什么为政治服务呢?”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客观存在的思维方法,它们不能互相取代。

为了说明两者相区别的具体情况,必须先弄清楚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从其形式上看,是个别、现象、偶然、有限、相对;从其内容上看,是一般、本质、必然、无限、绝对。这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世界上没有不表现一般的纯粹个别,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不表现必然的纯粹偶然,不表现无限的纯粹有限,不表现绝对的纯粹相对;反之,那种纯粹抽象的一般、本质、必然、无限、绝对,也是不存在的。关于个别与一般的这种辩证关系,列宁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话是为大家所熟悉的:

“个别就是一般(……‘因为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的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等等。”

关于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关系,也应该相应地作这样的理解。

同类推荐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热门推荐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开新文了,《傲妃不乖:给爷默哀三分钟》支持一下哦~链接:http://m.pgsk.com/a/267158/————————————————————不小心从地府穿了过来,缠上了坏爷和小两宝,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升温?发热?噢不!是逃!逃,往哪逃?最后还不是给坏爷揪了回来道:“娘子这是去哪?该回家带孩子啦。”*天大,地大,宝宝相公最大。她逃,他追。她给他一掌,他回她一吻。他坏坏勾上了她的心,她却发现,他爱着的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温馨背后的阴谋,阴谋中时常的欢笑。那是一场无法告人秘密,是乐?是悲?该笑?该泣?为了保护他们,他让她带着两个小宝贝远离,却不知道带离的还有他们的心……*相传,五年前,她是他最受宠的妃,五年后,她却牵着两个小宝贝的手管别人叫爹……他怒,一手搂回了她霸道宣布:“你是我的,你们都是我的。”她却推开了他淡淡道:“我只是你拐回的玩具,他们只是你丢弃的垃圾。”*注:妈是后妈,宝不是亲宝。文文前面的会是轻松搞笑,进行到中间小小虐,结局大喜剧。主要来说,风格还是喜,慢热。****推荐好友文文:《逃婚皇后:本宫不做下堂妻》文/清风馆http://m.pgsk.com/a/250378/《囧女重生:一品王爷三流妃》文/刀小盒http://m.pgsk.com/a/257341/《爱妃不乖,硬上弓》文/筱米糖http://m.pgsk.com/a/260844/粉好看滴,喜欢的话去捧捧场哦。
  • 鬼王傻妃:草包横天下

    鬼王傻妃:草包横天下

    她,21世纪冷傲绝情的金牌佣兵,意外重生为废物小姐。再度醒来,锐锋乍现,弹指间断进所有阴谋诡计,从此傻胖的草包七小姐洗尽一身沿华,凤凰九天,傲视天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驭兽妃

    驭兽妃

    她,狄碧落,绝色驭兽师,穿越到古代!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金丝雀变凤凰

    金丝雀变凤凰

    何为金丝雀?就是指拥有华贵的外表天籁的嗓音有着最舒适富贵的家庭却没有属于自自由。何为凤凰?受世人景仰膜拜的神鸟无拘无束代表着广大与幸福提倡自由拥有快乐。故事的主人公乌瑞亚本事神界的一名天神因为在凡间屡立功劳被玉皇大帝赐封为“立地耀天神”。但是后来乌瑞亚因为被其他的天神所欺骗以至于贪赃枉法被玉皇大帝下令斩立决。昔年乌瑞亚在凡间拯救了很多凡人的生命,因此施法将乌瑞亚的灵魂化为一只金丝雀转世到了凡间。
  • 深井里的蛇

    深井里的蛇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重生之随身庄园

    重生之随身庄园

    快要奔三的李思思是一个生活单调,整天和小说为伍的剩女,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突然被手上的玉镯改变,于是她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话说你不回去就翘辫子了还不回去么。这下不仅能够重来一回还赠送了随身空间,摩拳擦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刻不容缓,可是冷静下来她才发现自己一不会炒股二不会点石成金,于是只能努力生活尽量表现了可是重生后才发现生活这么多姿多彩啊,喂你个小三,什么自己也是小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