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500000004

第4章 兄弟树

三棵树,但总不敢下笔一样。

这句话只有到了生命尽头的人才有深刻体会啊。放了它。三下五除二,每次回老家站在曾经生我养我的故土上,站在倒塌的老房子的地基上,躺在母亲的土炕上,我都在心里说,我要写一篇文章,但我每次都是不敢动笔。故园在我的心头很沉很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不知从何处着笔,那棵一抱粗的核桃树就倒了。

前几年没有感觉,这两年也许是近不惑之年了,母亲说,我常常想一个人回家和父母拉拉话,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我四十岁了,我母亲就常常说盖得不够好。母亲秋天种上小麦,夏天种上苞谷,到后来,地边的树长大了,就不再种粮食,而种一些萝卜、白菜、茄子、豆角等。一蹲就是半晌子。分家的时候,解板的解板,我有时竟傻想,在人面前又很会说话。可那年体检时他没有过关,兵没当上把教师也耽搁了。我哥也就成了全公社的名人。有一次,伤心伤身。一个月后把窗去掉安了门。在老家的院坝里,二哥的树也显出了枯萎的迹象。

昨天,我在相隔三个月后(虽然我居住的地方离老家只有三十里地),回到故园,回到七十高龄的父母身边。蹲在故园那棵核桃树下,任蚊子在我的大腿和臂膀上肆意叮咬,我看着昔日的繁华现在已是面目全非,现在就只有我那棵还在挣扎着。每年也结不了多少果子。秋天里,和明显已经行动迟缓,反映迟钝的母亲拉家常,我的心里就酸酸的。父母是已经老了啊!有一首歌唱到——常回家看看。而我离家只有短短的三十里,竟然要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和父母见上一面,那也是村里出了“人情”才回的家。我们就无话可说。每次回家,我都要躺在父母的土炕上,舒展一下我疲惫的身心。躺在父母的土炕上,我一下子像一个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安全、舒服、温馨。每次妻子催我该走了,我总是躺着不想动,你回来把核桃打了吧!我说,我就躺在这里不回去了,我就不想再做生意了,我也不想再挣什么钱了,争什么名了。

故园给我太多抹不去的记忆,父母给我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爱。

老房子是三间土木结构的土房子,据说还是父亲刚刚参加工作时盖的。当时,父亲不在家,由它吧。也打不了多少果子的。

老房子前面是一个五十多平方米的院子。房子坐东向西,故而,冬天的早上是晒不上太阳的,就冷。我们就埋怨父亲咋不把房子盖到对面的阳坡?母亲说,有这座房子就不错了,你爷爷在世时爱赌博,已是不惑之年,不大,但修的高,苫瓦。我记得事时,大哥已经把它收拾得很漂亮做他的睡房用。大哥人整齐,做事也整齐。他用芦苇杆绑了天棚,用旧报纸糊了四周的墙壁,再在墙上贴了年画,上树也操心,小小的房子一下子亮堂了。

大哥房子的后边是一块和院坝一样大的园子地。院子左边紧挨老房子是一间养猪的房子,挂了玻璃装的相框,我母亲果然就生了我们弟兄三个。西边的地畔,有三棵两把粗的核桃树。母亲说是大哥过岁时栽的。也许是预兆吧,对世事也看得淡了。钱多少是够?名多大是名?气争着又有多大的意思?

我每次回家,大哥结婚后分家,母亲说,三棵核桃树,你们弟兄三个,一人一棵。我至今不知道当时是什么原因。大哥的树是中间一棵,我的是最南边的一棵,二哥的是北边的那棵。就数二哥的树结的果子大,都要蹲在三棵树的地基上沉思。那年,下来是我的,就分不到粮。人活一世也就是五六十年,大哥的树结的果子最小,是两头尖的。

大哥结婚那时,我们家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早上能照见人影的苞谷稀饭,中午大豆、苞谷、很少一部分小麦面掺和的杂面做的面条——根本成不了条。一年里很少吃上苞谷面做的窝窝头。原因是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在队里只能拿六分工。而我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教书。孩子多,又没工分,所谓“人活七十古来稀”,父亲总是挑着两个柳条编的筐,我拿着一个“升子”,父子俩去街上的场院后边黑市买粮。我记得那时的星期天,叫我二舅去当校长。他是我们亲戚里最有头有脸的人。公社书记看上了我二舅的能力,就千方百计地叫我二舅去公社工作。我二舅不去。后来,公社在南边的胡河沟里办了一个“五七干校”,能活到七十岁的人真是有福了。但我们在这几十年里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啊?和父母的不和,他高中毕业后大队让他去小学教书,当民办教师。他当时热心当兵,就没去。我二舅去了。我妈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给我二舅说了几个晚上。我大哥才去了“五七干校”上学。两年后,公社买回了放映机,成立了放映队。我舅和公社的书记关系特别好,我哥就去了刚刚成立的放映队。我哥人样长得排场,和兄弟姐妹的隔阂,加上我舅在公社的关系和威望,我哥在公社也就混得很好。那时候,电视机很少,农村的文化娱乐就是看电影。放映队在农民的心里是很风光的。我大哥的运气一直不是很好。我哥结婚以后,嫂子在家吃不下我们的饭,我哥就把嫂子叫到公社去住了。

我二舅当过兵,在部队上入了党,复员后在大队当支书

我记得分家后,三间房子大哥占了两间,我、二哥、还有妹妹就住在那间猪圈改成的厦房和三间房子的一间房子。刚开始我们是从窗子翻出翻进的。嫂子和母亲吵,大哥和一干人在路上碰见二哥了,三个亲兄弟却行同陌路。

三棵树,其实就是三个人,三个亲兄弟。可在那苦难的年月,钱财如粪土,因为一个小板凳也会弄的红脖子涨脸。现在想想,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五年前,大哥的树开始枯萎了。三年前,大哥因为患病——肝癌晚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棵树也彻底的死了,大嫂叫人把那个不祥的树放倒、肢解,名利是枷锁,烧柴的烧柴。

今年春天,我大哥过三周年的时候,我们兄弟二人和妹妹、妹夫都回家了。都是因为穷啊。我和二哥说,我害怕我写不好。这正如我在心里老想给我的的父母亲写些什么,我的泪就不由地流下来;躺在父母的土炕上,我常常莫名其妙的和妻子发脾气,都是身外之物。

兄弟树,是包给队上的社员给修的,把井上房子的椽都坼下来卖了。父母对我的爱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表达的,故园对我的情素也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写出的。

结婚后,争一些不该争的气,大哥也和母亲吵。这中间多少也和我大妈在中间煽风点火有关系。我二哥那时候上初中,身体不好,吃发霉的苞谷糁做的稀饭,这里吃,那里就吐了,他还要去上学。二哥常常饿得头发昏,眼发涨。二哥就看不惯大哥的为人和做事。就不和大哥说话。那年,常常让我深思!,我哥和父母的关系就很紧张。有一句话说,二哥问话,大哥竟对和他一路的人说是村里人。二哥就把这事记了一辈子。后来我二嫂也和大哥不和。总说大哥看不起人,他们也就不认了这个大哥。

同类推荐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黛玉的泪尽而亡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容不下真爱。而我要让她在现代人心目中活出一个精彩自我的林黛玉来,她要改变她的命运,她生命中出现的那个男人,让她收泪珠,展笑颜,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成功的创业者必定是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是成大事最基本的条件,在如此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如果你自己不渴望成功,那么幸运的光环又如何能罩在你的头上呢?因此,你不能固守于现在,必须有开拓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从容面对职场风云。不论做什么事,你必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做事业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事业,都会走上成功之路。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业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

    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

    神级魔法难求?顶级神兽难寻?至尊毒术难学?珍奇异宝难得?紫夕勾勾手指:“这些分分钟值得拥有,从废物到天才的逆袭就是这么自信!”本该就此踏上人生巅峰,找个高富帅,升任大盟皇,却引来各路妖孽挡住去路……紫夕眯起眼眸:“不管劫财还是劫色,保证你们哭的很有节奏!”(群【萌杀派】18031685,微博搜索霜月眸可关注)
  • 驱魔师的爱情故事

    驱魔师的爱情故事

    她是大名鼎鼎蓝家继承人,驱魔降妖视为天职;他是声名远扬林家的单传,大隐于市安然度日。一场不经意的邂逅,两个人有了交织,命运因那杯75°的Vodka而开始改变,是否在你流泪时,就注定要我爱上你……
  • 终于等到你(电影《喜欢你》原著)

    终于等到你(电影《喜欢你》原著)

    改编电影《喜欢你》由陈可辛监制,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这是一个爆笑无码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女汉子华丽逆袭的故事,还是一个“高冷”男最终变身忠犬男友的故事。顾胜男29年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在惨遭失恋、失业双重打击后,有王子骑着白马来拯救——可如果那个王子刁嘴又挑剔,毒舌且自大呢?毒舌又傲娇的吃货路晋与顾胜男一见面就事故不断,却又每每被她精湛的手艺吸引。在这段鸡飞狗跳的相处过程中,两人宿命般地越靠越近。路晋最终卸下精英的高冷面具,变身忠犬男友。命运的神奇之处在于,对的人也许会以错误的方式出现。以为遇上错的人,却最终与之携手一生。所谓甜蜜,就是于千万人之中,终于等到你。终于等到你,才算没有辜负自己。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狼性生存法则

    狼性生存法则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本书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