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
的确,市场经济涤荡旧观念,摧枯拉朽,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还带来新的东西,带来一些有价值的精神素质。它们构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精神文明的重要因子。
譬如,市场经济带来某种自由、平等的心态。市场经济的体制度根本原则是自由竞争的原则,而这种自由竞争的原则与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具有一致性。用重重绳索把人的手脚、把人的思想捆绑起来,即不自由,反自由,是无法竞争的。
市场经济带来开放的精神。既然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自由竞争的原则,那么要自由竞争就必须开放。必须打破封闭,拔掉关卡,必须打开县门、省门、国门。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必然要求开放,必然要求中国走向世界。于是,人的眼界不一样了,人的精神境界不一样了。市场经济极大地拓展着人的精神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广阔、越来越高远的精神境界。
市场经济带来创新精神。市场经济既然实行自由竞争原则,那么它就必然提倡创新、崇尚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创造性力量和才能得到空前的解放和最大限度的释放。市场竞争逼得你必须不断地捕捉、感受、接纳新事物,不断地创新、出新、花样翻新,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地有新技术、新设计、新产品、新方法、新思维;不然,你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向来以“稳”着称,是一种“稳态结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多的是守旧、求稳,缺的是创新、激进,老子的“不为天下先”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对激进分子、革命者,人们常常侧目而视、避而远之;对争先者,人们常常讥之为“爱出风头”、“好表现自己”。中国整治激进分子、革命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叫做“枪打出头鸟”。针对中国的具体环境,面对中国传统观念,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创新精神、革新精神显得十分可贵。
市场经济带来个体主动精神。一般地说,市场经济更加高扬人的个体主动精神,便于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面对市场,你必须时时意识到你是参加竞争的一个主体,你必须调动起你身上的每一分力量,发挥你所有的聪明才智,主动为自己创造生存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你必须勤奋、进取,主动去寻找机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环境,不允许你被动地等和靠。等什么呢?靠什么呢?如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你从生下来直到老死,都被预先“计划”好了,你可以等别人为你安排,可以靠别人替你思想,你可以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人为你“计划”,你没得等也没得靠,你只有靠自己。这时候,你会更清醒地意识到你个人的价值,也更清醒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便你实实在在地主动去实现你的自我价值。
市场经济体制为人们带来科学精神。从狭义方面说,从具体的形而下意义上说,搞市场经济,生产有竞争力的商品,不能离开科学,甚至不能离开最新发展的科学成果;从广义方面说,从一般的形而上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体制,最需要务实的精神,最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同于人文精神、哲学精神。科学主要涉及的是“知”,是回答对象是什么;哲学主要涉及的是“思”,它要对人、对与人相关的对象的意义进行思考、体认、领悟。因此,科学精神的要义是“对象是什么”的“知”;哲学精神的要义是“人和对象的意义怎样”的“思”,哲学精神根本上是人文精神。区别科学精神与哲学精神、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绝对对立起来。这可能与西方思潮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有关。其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有不同,但并无根本矛盾,也不截然对立。中国古人向来把修身养性与格物致知、把尽性与穷理、把诚与明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认为修身养性离不开格物致知,尽性离不开窍理,“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明诚,自诚明,明诚一也”。所谓修身养性、尽性、诚,即属于“思”、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所谓格物致知,所谓究理、明,即属于“知”、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
由此说来,市场经济虽然主要高扬科学精神,但与人文精神并非水火不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不是死对头,而是朋友。
(1994年)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事情总是有两面或多面,而不只是一面。市场经济带给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全是正面效应,而是至少还有另一面,即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可能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呢?试举数条,向你请教。
“利”的过度膨胀导致唯利主义和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以求利为其发展、运行的主要杠杆之一。这本是正常现象。如果一个企业不追求利润,不获取任何利润,它就活不下去,它就得垮台。合理的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产生“利”的过度膨胀,许多人往往把追逐利润的原则从经济活动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教育、科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家庭、爱情等领域,以求利作为人生的根本原则和最高原则。
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造成人的物化,人为物所役。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向来重视伦理(道德)理性而轻视工具理性。这就造成中国的科学落后。实行市场经济,为了适应竞争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把科技成就转化为竞争优势,这就使工具理性高度发展起来。但事物往往有两面,有一利即有一弊。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给社会,特别是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负面影响。工具理性所关注的是非人格化的逻辑关系,它以可计算的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拒绝一切价值考虑到介入。随着工具理性的强化与扩张,人本身也逐渐失去了主体性而被对象化:他似乎仅仅成为机器的附属物,除了服从技术规程之外,别无选择。作为现代分工体系中的一个角色,人的独特需要、情感,受到了无情的漠视。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仿佛成了技术社会,从机器大生产,到政治机构的运转,到处可以看到技术的专制。工具理性膨胀到技术专制度地步,就变成了对人本身的损害。工具理性升值,人文理性、伦理理性贬值;物升值,人贬值。人变成技术的奴隶,到最后,人也成了物的一部分,成了物。人没有了,正如弗洛姆所说,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个体原则的过度膨胀,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主义,造成个人与群体(社会)关系的失衡,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关系。传统的中国社会偏向于以群体消融个体、压倒个体,使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个性不能自由充分发展。这是其重大弊病。实行市场经济,推行个体原则,张扬个性,为个人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这是对以往只讲群体原则的匡正。但是,个体原则过度膨胀,以至于失去节制,就成了唯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就导致只要个体不要群体的另一种失衡。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甚至不惜损人利己,也似乎成了正常现象;人与人普遍隔膜冷谈、难以沟通,他们之间不再是手足兄弟,而是豺狼。存在主义的着名论断“他人即是地狱”就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
如何调节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防止个体原则过度膨胀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主义,是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和难题。
(1994年)
市场经济:利与欲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其消极面讲,它利用的正是人原始的利己心,是人对物质享受似乎永远不会满足的贪欲”。这话一针见血,但须细致辨析。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利己和贪欲向来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总是和恶联系在一起。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性善,一个主张性恶,但他们的分歧是对人性本然状态是恶是善的看法截然相反,而对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并无冲突。好利、好声、好色、好味,他们都视为恶;仁义礼智,他们都视为善。今天人们的善恶观念与古人相比当然有所不同。对于人的合理的利己行为和正常的欲望的满足,并不能笼统认为就是恶;但是利己一旦以损人为前提,欲望的满足一旦造成社会的危害,则必“恶”无疑。所以,“利”和“欲,要有一个限度,过了那个“度”,才构成恶。应该说,市场经济利用的是人对“利”和“欲的追求,并以此为杠杆刺激经济的发展。
关键就在于那个“度”不好掌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难题。各种道德规范的确立,各种法律条文的制定,就是为了保持那个“度”。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那个“度”更是难于把握。旧的规范将破未破,新的规范将立未立,这也是造成目前社会上“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说,从事物的纯粹状态、理想状态说,市场经济所用以作为发展杠杆的“利”和“欲”,应该可以是中性的。但是,事物的纯粹状态是不存在的,理论与实际总有差距。事实上,市场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利”,往往多少带点损人利己的性质,而那“欲”也往往与“贪”相联系。这样,市场经济在其现实状态上,在其实践运行中,免不了给人带来“利”、“欲”的膨胀,这种膨胀就可能给人的精神世界、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人要活着当然少不了“利”和“欲”,当然不可能没有“利”、“欲”等等物质层面上的需求。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在于他还具有高于“利”、“欲”等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古今中外许多理论家论述过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很难说他们的论述都是科学的,但他们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大都强调人的精神层面。孟子认为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有“善端”;荀子以“群”作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富兰克林认为人天生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马克思则特别强调人有意志、有意识的特性;卡西尔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或者说人是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总之,日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他有着动物所根本不可能有的精神世界、文化世界;人类社会越发展。人越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人的这种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就越丰富、越广阔。“利”和“欲”当然也不是不能进入这个世界,但是,当它们进入这个世界时,也须被人的精神之光照亮。例如,“食”变成美食,“色”变成爱情,原来只是物质需求,现在充满了精神(审美)意味。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利”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与“义”相联系、相制约。“欲”也不单独存在,而是与“理”相联系、相制约。可见,以“利”的追求和“欲”的满足为运行杠杆的市场经济,又与上面我们所说的有相一致或并不矛盾的地方。义与利,理与欲,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都可以形成和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关系,所谓的精神文明,就是这个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总体精神风貌,或是标志着这个世界的一种精神发展的程度。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历史时期的精神文明,总是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德”,一是“智”,而以“德”为核心。“德”包括伦理道理、人格、情操、价值观念以及一整套价值体系等等;“智”包括中国儒家所说的“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德性之知”类似西方人所说的价值理性--人文理性,“闻见之知”类似西方人所说的科技理性--工具理性。“德”与“德性之知”同当前人们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内容相一致;“闻见之知”则与科学精神相一致。由此看来,我们所说的精神文明可以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同却并非水火不容,只能以“利”的追求和“欲”的满足为运行杠杆,同时市场经济运行终究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相当大的距离;而当“利”、“欲”膨胀时,必然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