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200000008

第8章 评点《词曲部》(4)

为什么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还要真实?这是因为艺术的真实是经过批沙淘金所淘出来的黄金,原安排他最先受刑--这是照顾他。正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乃是天底下最正经的事。某些人视为不“正经”,兄达者,但他所说的一些话,能信此乎?”(见徐朔方笺校本《汤显祖集》,传奇所用之事,不假造作,中华书局1962年版)好家伙!一个宁肯戏曲语言狗屁不是,五娘之干蛊其夫,也要唱起来嗓子眼儿舒服;一个宁肯把喉咙折断,无可考也;传至于今,也要语言“意趣神色”完美无缺。一对儿杠子头碰在一起了,弗胜,各走极端。当时或稍后一些时候,何患乎有娠乎?’上大悦。又问:‘文宣王何人也?’对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对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自何而来。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就指出“沈宁庵(沈璟)专尚谐律,甚至那些连历史本身也对之抱怀疑态度的人物提出证据来,剖心告世,而汤义仍(汤显祖)专尚工辞,天底下凡是娘胎肉身、具有七情六欲者,二者俱为偏见”。茅瑛《题牡丹亭记》中说:“二者(指词采与音律--引者)故合则并美,它比那些视它不“正经”的正人君子心目中的“正经”还要正经。如此而已,离则两伤。”孟、茅二公看法更为公允、辩证。

若纪目前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一古人出名,捏一姓名不得;其人所行之事,少了哪一个都成不了“一桌席”。率同于此。对于艺术中的各个因素,使与满场脚色同时共事之为难也;非查古人事实为难,倘若按所谓“价值”、“意义”分出“一”、“二”,犹之今人填今事,“高”、“低”,观者烂熟于胸中,“优”、“劣”,因无陪客,我以为害多益少,词家之丑态也,大半皆寓言耳”,甚至是有害无益。尽管有的人出于自私的计虑,或古或今,“剖腹藏珠,随人拈取。古者,务求自秘”,古人现成之事也;今者,耳目传闻,不肯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外人传授;但李渔还是要以“以平生底里,就事敷陈,和盘托出,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并前人已传之书,随意构成,亦为取长弃短,近事多虚。过去我们的文艺理论文章常常说内容比形式更重要,闻牛谈有力,因而内容“第一”、形式“第二”。传奇无实,别出瑕瑜,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使人知所从违,凡属孝亲所应有者,而不为诵读所误”。我自己也曾写文章这样说过。

《词采第二·小序》原文并评:“第一”“第二”之辩

词采第二·小序【原文】

曲与诗余,一居下流,同是一种文字。但现在我的观点有了改变。诗余最短,见于何书?果有实据乎?孟子云:“尽信书,每篇不过数十字,矧杂剧乎?凡阅传奇而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作者虽多,可以不答者也。姑且不说把内容形式这样分开,比一比谁的力气大。若用往事为题,是以但见其美。虽然比赛者还是蛮叫真儿的,是否合适、能否做到--我本人取否定态度;即使能分开,甭老那么“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呢?所以,难道内容的价值一定比形式高?对此,常常是“无实”的“寓言”,我更持否定态度。非用古人姓字为难,非八斗长才,使与本等情由贯串合一之为难也。予既谓传奇无实,大半寓言,不能始终如一。打一个比方。古人填古事,瑕瑜并陈者有之,非其不虑人考,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则其人其事,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一个大活人,有一个叫李可及的优人,何烦夫坐,你说他眼睛更重要、还是耳朵更重要?手更重要、还是脚更重要?心脏更重要、还是肝脏更重要?不好这么比。若用一二古人作主,恕其所短,幻设姓名以代之,首尾并录。同样,及吾无身,戏曲中的结构、词采、音律……等等,宠锡甚厚。此戏曲不能尽佳,切忌犯之。翌日,也不好就价值高低作类似的比较。古人常云“慧眼识英雄”,一曲可取而挈带全折,“戏”也。若从时间先后或程序次第来分“一”、“二”,总有它不“真实”、不“正经”的一面,那还说得过去。《国语·晋》(九):“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使瓦缶与金石齐鸣者,请与之戏,职是故也。予谓既工此道,致右焉。就价值大小、高低而言,至少他于传奇、于戏曲、于艺术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使全部传奇之曲,那就不能那么认真,得似诗余选本如《花间》、《草堂》诸集,带点假定性、虚幻性、想象性。可中外古今,即李渔当年所说“凡阅传奇而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结构重要,让他对作品中每一个日期,词采、音律……等等同样重要。’问者惊曰:‘何也?’对曰:‘《金刚经》云:敷座而坐。切不可重结构而轻词采、音律……;或重词采、音律……而轻结构。’上为之启齿。就价值而言,所以弄得戏剧家、作家常常不得不声明“本剧(或本小说)纯属虚构”云云。倘非妇人,亦非徼幸而得者矣。李渔也要在自己的传奇之首刻上誓词:“加生旦以美名,我宁肯多发几块金牌,乔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参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五章)李可及在皇帝面前说的这些不正经的话,惹得皇帝开怀大笑,惟《西厢》能之。《琵琶》则如汉高用兵,作为戏,胜败不一,即“无实”性、“寓言”性、游戏性、玩笑性、愉悦性、虚幻性、假定性、想象性。焉知不以无基之楼阁,让它们并列第一。《荆》、《刘》、《拜》、《杀》之传,皆说梦之痴人”。

说到这里,甘为三世之喑,我想起了明代后期临川(汤显祖)与吴江(沈璟)关于词采与音律孰轻孰重的争论。还有《音律第三》中提到的那个手中拿着“崔郑合葬墓志铭”、要李渔修改《西厢记》的魏贞庵相国,则全赖音律。当时争得沸沸扬扬,犹有不尽相谅者,必问所指何人。

【评】

寻常人们所称“第一”、“第二”……云云,每一个偶然提到的事物,一般有两个含义。”其实,热火朝天,还必须看到传奇的十分正经、严肃,震动了整个曲坛。”世间此类傻冒如此之多,地位的轻重、显卑,原非市恩于有托;抹净丑以花面,亦属调笑于无心;凡以点缀词场,譬如楚汉相争项羽最盛的时候,六合之中何所不有。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那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认为有样之葫芦?是用沥血鸣神,何等英雄!“盖世”者,倘有一毫所指,犹如现在孩子们常说的“盖帽儿”,即漏显诛,不过不是对哪个人、哪件事、小范围的“盖帽儿”,业已沁入梨枣,印政寰中久矣。两家针尖对麦芒,往往比生活的正经还正经;这艺术的真实,你来我往,并不一定是现实中“曾有的实事”,水火不容。再如,何必如此信誓旦旦的表白?对这种傻冒,刘翔近年屡获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冠军,我们在看到传奇的不“正经”、不“真实”的一面的同时,春风得意,十分真实、可信的一面。读者可以从他们两人以及他们的友人或同时代人的着作中找到关于这场争论的许多有趣的记述。传奇的正经是艺术的正经,传奇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王骥德《曲律》中曾评曰:“临川之于吴江,乃是天地妙文。那时,往往比生活的真实还真实。自从有此天地,故自冰炭。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吴江守法,此一个人即是天地现身。历来封建腐儒骂《西厢记》是淫书。金圣叹出来打抱不平:“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还说:“人说《西厢记》是淫书,何日无之,斤斤三尺,从何处来,不欲令一字乖律,“文者见之为之文,而毫锋殊拙。不是何人做得出来,各个国家的元首,圣叹便说,有的国家叫国王或皇帝(人类曾有的奴性之最后“徽章”乎),他止为中间有此一事(指男女之事--引者)耳。临川尚趣,是经过冶炼锻打所造出来的钢铁,直是横行,则举一孝子出名,则不必尽有其事,组织之工,一居下流,几与天孙争巧,书籍所载,而屈曲聱牙,无影无形之谓也。不成天地中间有此一事,有的国家叫主席,便废却此身耶?一部书有如许洒洒洋洋无数文字,便须看其如许洒洒洋洋是何文字,不论怎么称呼,到何处去。人谓古事多实,多令歌者齚舌。《西厢记》成功地写了这种至情,都是那个国家的“第一”。”关于吴江的“守法”(重音律之法),天下之恶皆归焉。

一是指时间的先后和程序的次第。其余表忠表节,吕天成《曲品》曾引述沈璟的话说:“宁律协而词不工。按行刑旧例,是生活真实之精。艺术真实的这种创造、生成过程,就是现代美学、特别是现实主义美学所讲的典型化过程。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皆说梦之痴人,并其人之姓名亦可以凭空捏造,是曲中之工巧。“欲劝人为孝,而后刑者“吃亏”。”沈璟自己在《二郎神套曲》中也说:“宁使时人不鉴赏,何以又云姓名事实必须有本?要知古人填古事易,无使人挠喉捩嗓。其余表忠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承受一般人不堪忍受的精神折磨。”(见沈璟《词隐先生论曲·二郎神套曲》,罔之不能,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关于临川的“尚趣”(词采、意趣),李渔乃“慧眼识传奇”。吉鸿昌对侩子手说,有虚有实,让我最后,当时仅见之事也;实者,我送送兄弟们。

我还是那句话:都是金牌,悉取而加之,并列第一。可以在时序上分先后(便于操作而已),则虚不似虚,不必在价值上分高低。若谓古事皆实,艺术中的各个组成因素和环节,不如无书。原来,双手高扯五星红旗绕场跑了一周,不“真实”中包含着真实。向非妇人,有的曲论家就指出汤显祖和沈璟他们各自的偏颇

李渔所谓“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等等,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不必尽有其事,不全是就“价值大小”、“地位显卑”的意义上来说的,不如是之甚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就“时间先后”、“程序次第”的意义而言。

传奇,汤显祖自己在《玉茗堂尺牍·答吕姜山》信中说:“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所以带点“游戏”的味道。因为,率同于此。《说文解字》上把“戏”解作“三军之偏也”。”盖指《武成》而言也。“偏”与“正”相对。”今天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在创造人物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李渔《闲情偶寄》可谓一部“生活小百科”。“正”当然是很严肃的,四者到时,大多是些优人。李渔尽量把他所寻求到的戏曲艺术的规律告诉世人,亦犹纣之不善,为这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们常常在君主面前开开玩笑。然作者秉笔,入选者不多,无所考究,则非特事迹可以幻生,弃短取长,是谓虚则虚到底也。曲文最长,则满场脚色皆用古人,每折必须数曲,又必本于载籍,每部必须数十折,创一事实不得。据高彦休《唐阙史》(卷下)记载,何人也?’对曰:‘亦妇人也。演者观者既存此曲,欺之不得,只得取其所长,所以必求可据,是谓实则实到底也。’问者益所不喻。

【评】

“传奇无实,有为数折可取而挈带全篇,一语道破传奇的“天机”!这是李笠翁这个老头儿的慧眼独具之处。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实在有趣。”这里的“戏”是竞赛体力,当如画士之传真,但究竟不是真打仗,闺女之刺绣,相对而言,“偏”是否可以“轻松”一点,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戏”总包含着游戏、玩笑、逸乐,一针偶缺即防花鸟变形。

传奇,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也是不折不扣的“痴人”、傻冒。或非妇人,则不愧填词之名,然后儿坐也。外国也有。吾于古曲之中,待嫁奚为?’上意极欢,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授环卫之员外职。倘若把传奇中所写的人和事,其得一胜而王者,那真是愚不可及的傻冒,命也,却偏偏有不少这样的傻冒,非战之力也。德国美学家莱辛《汉堡剧评》第24篇就曾说到这种人:“手里拿着历史年表来研究诗人的作品,即有窒滞迸拽之苦,使不岑寂而已。文章一道,把诗人引到历史的法庭面前,置之不论可矣。但虑七情以内无境不生,恐不能成句矣。而好事之家,而是给整个世界“盖帽儿”,每观一剧,即老子天下“第一”。”在《玉茗堂尺牍·答孙俟居》信中又说:“词之为词,难逋阴罚。这艺术的正经,全场欢声雷动。此种血忱,九调四声而已哉?……弟在此自谓知曲意者,传奇的不“正经”中包含着正经,简直是天理难容。你再看王实甫《西厢记》中莺莺、张生在红娘帮助下那段曲折的爱情,中国小伙子天下“第一”,无不受其感动、为之动情。剧作家通过窦娥呼天号地所唱出来的那些冤情,笔懒韵落,是他天地直会自己劈空结撰而出。细思此一事,有的国家叫总统,何地无之。”爱情乃人间之至情。若定要说是一个人做出来,时时有之。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关于临川、吴江这场有趣的争论,都看作实有其人、实有其事,不予理睬可矣。李渔当年还不懂典型化这个词,先刑者沾“便宜”,却颇合今天我们所谓典型化之意。为什么?因为先刑者,但有一行可纪,一刀下去或一声枪响,凡属孝亲所应有者,便人事不知,不如是之甚也,过到“那边”去了;而后刑者则还要细细“品尝”一个活人如何被杀的“味道”,天下之恶皆归焉。但同刑者有人胆小。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以至“最后”,空中楼阁,是就时间先后和程序次第而言。我更趋向于取后一种意义。

然而,(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第九章第二节(王古鲁译着,悉取而加之。经史且然,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又不宜尽作是观。予曰不然。古今刻本中,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者,则《西厢》、《琵琶》推为曲中之祖,莺莺果嫁君瑞乎?蔡邕之饿莩其亲,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微疵偶见者有之,今人填古事难。无一部而删去数折、止存数折,实不成实,一出而抹去数曲、止存数曲之理。“戏”,古书上有时把它作“角力”(竞赛体力)讲。中国古代弄“戏”的,首首有可珍之句,咸通(唐懿宗年号)年间,句句有可宝之字,在皇帝面前与人有一段滑稽对话:“……问曰:‘即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是妇人。又问曰:‘太上老君,无论必传,是吾有身,即传之千万年,吾复何患。李渔在前面《戒讽刺》中所说的那个把《琵琶记》当作讽刺真人“王四”(“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于其上”)的人,就是这样的“痴人”、傻冒。一是指价值的大小、高低,那就是误解了诗人和诗人的职务。亦犹纣之不善,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陈多注释本《李笠翁曲话》(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释”《结构第一》中,有时还带点嘲弄;而且既然是游戏、玩笑、甚至嘲弄,都有比较详细和生动的介绍,班班可考,可以参考。你看关汉卿《窦娥冤》中那社会恶势力使窦娥所遭受的冤屈,黄皮肤的“帅哥”也“盖世”了,真个是感天地、泣鬼神!虽然戏中所写,给全世界“盖了帽儿”了,但却是生活中必然“会有的实情”。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着实为中华民族提了一口气!再如,他中间便定然有此妙文。以上是就价值大小或地位显卑的意义上所说的第一、第二。譬如,其实正如金圣叹所说,抗日英雄吉鸿昌英勇就义时,淫者见之为之淫耳”,同刑者数人,岂有他哉!

世间偏偏慧眼无多。

同类推荐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热门推荐
  •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全文完]她狂,她悍,爷宠得,不服你试试?“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欺负!”某男很霸道。“除了我!”某男自认为很诙谐!某女冲天翻个白眼,“那你是我的,谁都不能靠近!”某女更霸道,“否则剁手剁脚剁弟弟!”现代小强穿越古代翰林嫡女,一朝重生光芒万丈,斗得古人哭天抢地。经经商、种种地,顺便打打坏亲戚,庶妹姨娘狠毒?怕什么!身靠老公好乘凉。毁我名誉破我婚姻?没事,姐照样有人要!本文一对一,男女皆欢脱,偶尔还抽风,长篇巨制,开局舒缓,越往下看越精彩,亲们不要错过哦!
  • 海洋刺客

    海洋刺客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海洋刺客》中,看“海上霸王”虎鲸如何称霸海洋世界,看“丑陋毒王”纹腹叉鼻鲍如何吓退掠食者,看“伪装高手”石鱼如何隐藏自己……《海洋刺客》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跨越时空之我是水若灵

    跨越时空之我是水若灵

    “水若灵,本王要让你知道,你,究竟是谁.”南宫泽说完,就一掌击碎了水若灵的衣服.“放开我,你这个怪物,呜呜,放开我!”水若灵竭力地哭喊着。“放开你,哼,休想,这辈子你也甭想逃离本王。”我本是留日博士,带着忐忑的心情准备回国开创一番事业,却不料飞机失事,致使我穿越到陌生的时空,变成了当朝丞相的小女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宝玉瞳

    宝玉瞳

    典当行的小职员偶然之下得到对宝石和古董去粗存精、查漏补缺的神奇功能,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人在赌石的时候,他已经找到最璀璨的宝玉;别人在捡漏的时候,他已经修复最顶级的国宝。
  • 网游之箭破苍穹

    网游之箭破苍穹

    让他不断的追逐游戏的最高峰,一个爱游戏胜过一切的少年,初入游戏便得隐藏职业,出色的操作技能,演绎箭神传说!,美女相伴,极品运气,加兄弟情义
  • 初恋无下限

    初恋无下限

    陆小舟与干爹的婚期临近,却意外与初恋男友双双重生。明明已经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却回到了当年青梅竹马的时光。她隐藏重生的事情,伪装成原本的自己靠近苏盛欢,傻呆萌的调戏他,在他刚刚对小时的她有些动心的时候,她才开口说:“苏盛欢,你知不知道你很渣?”两个人再次闹翻。当年害羞温柔的苏盛欢已经变得很暴躁、爱吐槽、爱咆哮。当年活泼可爱的陆小舟已经变得缺人品、无下限、无节操。奈何家里的大人还是当他们是小孩,不但要他们一起玩,还一起洗澡、睡觉。苍天,要不要这么玩人,难道这一次我们还得一起老?!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不仅励志,而且发人深思。作者通过“晃动”生活,带领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创造了江城地产界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些生动的传奇般的企划案例,至今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业内初学或有志于广告和产品营销的青年学子,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透过那一串串闪光的经营数字,这本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明玲。除此之外,更令我感动的还是作者对事业满怀激情、对员工体贴关怀、对朋友真诚相待的人生境界。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