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35

第35章 李渔的仪容美学(5)

此外,我们还可从化妆品的发明和运用约略窥见古代妇女美容发展的盛况。前面我们提到《诗经》中说的化妆品“膏沐”。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胭脂。或说,“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饰女面,为桃红妆”(《中华古今注》);或说,“三代以降,涂紫草为胭脂,周以红花为之”(《续博物志》);或说,“北人采红蓝花作胭支,妇人妆时用作颊色,鲜明可爱”(《北户录》)。《本草纲目》中说,燕脂有四种,一种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一种以山燕脂汁染粉而成,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一种以紫铆染锦而成。除了胭脂,其他化妆品还有很多。如“澡豆”--据说东晋大臣王敦娶了一位公主为妻,她化妆时,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澡豆”者,乃供洗涤用的粉剂,用豆末合几种药制成,可使皮肤光润。还有“太真红玉膏”--轻粉、滑石、杏仁去皮,等分为末,蒸过,入脑麝少许,以鸡子清调匀,洗面毕,傅之,旬日后,色如红玉;“蛟髓”--蛟髓傅面,令妇人好颜色;“铅粉”--“铅粉,纣所造”,又,“铅粉亦曰粉锡、鲜锡、铅华、铅英、铅霜、铅丹”;“芙蓉粉”--“芙蓉粉傅面作桃花色”,等等。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美容法。如“括萎涂面”法:“北方士族女子冬月以括萎涂面,谓之‘佛装’。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再如“桃花鸡血”美容法:“三月三日收桃花,七月七日收鸡血,和涂面上,二三日后脱下,则光华颜色也。”另有各种药物美容法。如,“女人面上皯A(面色枯焦、黝黑),鸡子一枚,去黄,朱砂一两入鸡子内,封固入白。伏雌下抱至雏出。取涂面,即去。不过五度,面白如玉”。再如,“女人面上雀斑,三柰子、鹰粪、密陀僧、蓖麻子,等分研云,以乳汁调之。夜涂,且洗去”。

总之,从以上各个方面均可看出,我国自周秦汉魏以至唐宋元明,妇女的修容化妆十分发展,化妆技巧也非常高超。本书《李渔的戏剧美学》部分曾提到唐崔令钦着《教坊记》所述演员庞三娘化妆事,亦是一例,兹不重复。

到李渔生活的明末清初,在历史上长期积累的修容实践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化妆美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仪容修饰美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李渔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理论总结。

李渔论修容,首先论述了修容的必要性。他说:“妇人惟仙姿国色,无俟修容;稍去天工者,即不能免于人力矣。然予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俗云:‘三分人材,七分妆饰。’此为中人以下者言之也。然则有七分人材者,可少三分妆饰乎?即有十分人材者,岂一分妆饰皆可不用乎?曰:不能也。”本来,美是人类在客观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世上原没有什么天生的美,也没什么天生的美感,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超历史的、超人类的、抽象的、绝对的美和美感,美和美感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所谓“仙姿国色”,所谓“十分人材”,诸如妲己、西施、飞燕、玉环等等似乎具有“沉鱼落雁”之容的美女,也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历史形态下的相对好看的女子,而且也未必世上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们好看。这样,所谓“美女”就绝不是无可挑剔的绝对的美。她们的美,从时间维度上看,处于不断地历史变化之中。这所谓历史变化,可以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从大的历史时期或历史时代来说,后代的人未必对前代美女完全认同;一是从美女自身不同的年龄段来说,十岁女孩长成一个二十岁姑娘,就会有不同的美,再长成一个三十或四十岁的妇人,其美自然又有所不同。另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妇女在一年365天,“机体”会不断发生变化,人同时也就会“老”。例如,皮肤,表皮的下半部不断地生产新的皮细胞,它们慢慢向表皮推移、角化,作为已死亡的细胞成鳞片状脱落。皮肤更新的周期为120天,这就是说,我们每年内要“换皮”三次。由于胶原含量逐渐减少和失去水分,所以,尽管不断有新的皮肤产生,我们的皮肤还是会出现皱纹。从二十五岁起,皮肤就会逐渐失去弹性。再如,人的头发在一年内大约长12厘米。同时,每天大约掉100根头发,每年大约掉35万根。幸运的是,头发还会长出来。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头发长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从三十岁起,长出来的头发里,黑色素将会减少。因此,二分之一的五十岁的妇女,头发会变得花白。人的身体还有其他变化。因此,美容、保养、修饰是必要的。再从空间维度上看,美女的美也只能是相对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种族有不同的美,西方美女不同于东方美女,黑肤色的非洲美女也不同于白皮肤的欧洲美女和黄皮肤的中国美女。另外,不同历史时代(或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识,他们对仪容美的鉴赏标准会有重大不同;即使同一历史时代(时期)、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和种族的不同的人,对仪容美的鉴赏趣味也会千差万别。这样,人们会依照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不同的审美趣味进行各种不同的仪容修饰,追求各自认定的审美效果。你认为她美,她自己并不满意,她要通过化妆达到她所理想的审美效果;你认为她不美,她自我感觉蛮不错,她还要通过化妆,“美”上加“美”。

所有的人都可以甚至都需要修容、化妆。

以上是我们对李渔“所谓‘修饰’二字,无论妍媸美恶,均不可少”这一命题的现代美学诠释。

其次,李渔在强调了修容的必要性之后,还通过对历史上和当时现实生活中修容的审美实践进行考察,提出了修容须要注意的几条美学原则,在今天看来,这些原则也还有借鉴意义。

第一,李渔认为修容必须恰当。所谓恰当,也就是修容必须遵循适当的度,用李渔的话说就是“止当如此,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即恰如其分。李渔说:“今世之讲修容者,非止穷工极巧,几能变鬼为神”,“然一时风气所趋,往往失之过当,非始初立法之不佳,一人求胜于一人,一日务新于一日,趋而过之,致失其真之弊也”。这种“穷工极巧”导致的“过当”、“失真”,就破坏了修容所需遵循的恰如其分的度。譬如,“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楚王好高髻,宫中皆一尺;楚王好大袖,宫中皆全帛”。李渔分析了中国历史上所流传的这几句顺口溜,指出其中的问题正是破坏了修容所应遵守的度。李渔说:“细腰非不可爱,高髻大袖非不美观,然至饿死,则人而鬼矣。髻至一尺,袖至全帛,非但不美观,直与魑魅魍魉无别矣。此非好细腰、好高髻、大袖者之过,乃自为饿死,自为一尺,自为全帛者之过也。”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渔还有一个思想很值得重视,即他反对人们修容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只顾趋新,不求合理,只求变相,不顾失真”的病态审美趋向。李渔并不反对“新”与“奇”本身,相反,他反对盗袭窠臼而提倡创新。他认为,“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他还提出传奇“非奇不传”的命题。但是,“新”、“奇”必须以合情合理为前提、为基础。必须“新而妥,奇而确”,也就是符合“人情物理”,妥帖恰当。一旦修容只讲新奇,以至新而欠妥、奇而不确,导致过当、失真,那便走向了美的反面,变美为丑了。顺便说一句,一味追求新、奇,以为“新”的就是美的,“奇”的就是美的,恐怕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审美实践中常常存在的一个误区。中国古代从先秦以至李渔所生活的清代是如此,外国亦如此。其实,“新”、“奇”并不是美的标志,“新”、“奇”并不等于美,“旧”也并不等于丑。蔡特金在《回忆列宁》中记述了列宁这样一段话:“我们是过分热心的‘绘画破坏者’。即使美术品是‘旧’的,我们也应当保留它,把它作为一个范例,推陈出新。为什么只是因为它‘旧’,我们就要撇开真正美的东西,抛弃它,不把它当作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呢?为什么只是因为‘这是新的’,就要像崇拜神一样来崇拜新的东西呢?那是荒谬的,绝顶荒谬的!”直至今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只以“新”、“旧”来论美、丑的不良倾向。列宁上边这段话应该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而研究李渔的美学思想,注意到李渔反对“只顾趋新,不求合理”的意见,也会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二,李渔认为修容必须“自然”。用李渔的原话来说就是:“古人之妆,全用自然,毫无造作”。所谓“全用自然,毫无造作”,就是要求仪容的修饰必须符合“人情物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按照“美妁规律”行事,不论是就内容美来说,还是就形式美来说,都须如此。有人说,美是真与善的统一,美应当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这话是有道理的。合规律性,是属于“真”的范畴里的问题;合目的性,是属于“善”的范畴里的问题。李渔常说的“人情物理”四字,“人情”是善的问题,“物理”是真的问题;“人情”偏重于美的内容,“物理”偏重于美的形式。“人情物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自然”。违反了“人情物理”,就是违反了美的规律,就是不“自然”或日“失真”。李渔以当时女人发型为例,对违反“人情物理”的不“自然”现象进行了批评:“窃怪今之所谓‘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种种新式,非不穷新极异,令人改观,然于当然应有、形色相类之义,则一无取焉。人之一身,手可生花,江淹之彩笔是也;舌可生花,如来之广长是也;头则未见其生花,生之自今日始。此言不当然而然也。发上虽有簪花之义,未有以头为花,而身为蒂者;钵盂乃盛饭之器,未有倒贮活人之首,而作覆盆之像者,此皆事所未闻,闻之自今日始。此言不应有而有也。群花之色,万紫千红,独不见其有黑。设立一妇人于此,有人呼之为‘黑牡丹’、‘黑莲花’、‘黑钵盂’者,此妇必艴然而怒,怒而继之以骂矣。以不喜呼名之怪物,居然自肖其形,岂非绝不可解之事乎?吾谓美人所梳之髻,不妨日异月新,但须筹为理之所有。理之所有者,其像多端”。这就是说,修容、化妆,必须做到“当然而然”、“应有而有”,符合“人情物理”,执行“自然”之道。而那种“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等“种种新式”,恰恰是“不当然而然”,“不应有而有”,违反了“自然”之道,有乖于“人情物理”。李渔认为,“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等等不自然、失真,因而不美;那么,什么样的发型才是“自然”呢?他认为:“古人呼发为‘乌云’,呼髻为‘蟠龙’者,以二物生于天上,宜乎在顶。发之缭绕似云,发之蟠曲似龙,而云之色有乌云,龙之色有乌龙。是色也,相也,情也,理也,事事相合,是以得名,非凭捏造,任意为之而不顾者也。”因而,他主张女人发型应该呈“云”状、“龙”状才自然、合理,他并且设计出许多酷肖“云”之型状和“龙”之型状的具体样式,诸如“飞龙”、“游龙”、“伏龙”、“潜龙”、“戏珠龙”、“出海龙”之类,还不厌其烦地说明制作这些发型的具体操作规程。但是,恰恰在这里,李渔违反了自己提出的“全用自然,毫无造作”的美学原则,显得矫柔造作,有乖“自然”之道。请看他怎么样使头发做得像龙的:“肖龙之法:如欲做飞龙、游龙,则先以己发梳一光头于下,后以假发制作龙形,盘旋缭绕覆于其上。务使离发少许,勿使相粘相贴,始不失飞龙、游龙之义。”可以想见,这样制作出来的“飞龙”、“游龙”,多么不自然!这与李渔所讽刺的“牡丹头”、“荷花头”等有什么两样?总之,李渔提出的修容必须“自然”的原则是对的,但所设计的具体发型样式和操作规程却又与自己的原则相矛盾,这一点,我们不可不注意。

第三,李渔认为修容必须合谐。所谓合谐,是说各种修容手段必须协调,它们所造成的效果必须相宜,相得益彰,配合有致;而不是相敌相仇,互不相容。就以施粉而言吧。若一面黑妇人,急急施粉而欲使之白,效果可能相反。为什么?一个面色很黑的人,遽然使粉,反而会在白粉的衬托之下,愈显得黑。李渔说:“试以一墨一粉,先分二处,后合一处而观之,其分处之时,黑自黑而白自白,虽云各别其性,未甚相仇也;迨其合处,遂觉黑不自安而白欲求去,相形相碍,难以一朝居者。以天下之物,相类者可使同居,即使不相类而相似者,亦可使之同居,至于非但不相类、不相似而且相反之物,则断断勿使同居,同居必为难也。”这就是说,使黑白二物遽然合在一处,破坏了合谐的原则,收不到预期的修容效果。那么,一个面色很黑的人就注定一黑到底,不能施粉吗?非也。李渔提出了一种渐次施粉法:“请以一次分为两次,自淡而浓,由薄而厚,则可保无是患矣。”这就是说,通过分一次施粉为数次施粉,使黑者渐白。这种方法就如同“文字之有过文也”“如欲染紫,必先使白变红,再使红变为紫,红即白紫之过文,未有由白竟紫者也;如欲染青,必使白变为蓝,再使蓝变为青,蓝即白青之过文,未有由白竟青者也。如妇人面容稍黑,欲使竟变为白,其势实难。今以薄粉先匀一次,是其面上之色已在黑白之间,非若曩时之纯黑矣;再上一次,是使淡白变为深白,非使纯黑变为全白也”。李渔的这种施粉“过文”法,便是变不合谐者为合谐,变相仇者为相友。此外,李渔还提请人们注意各种修容手段和修容部位都须合谐一致。如:“匀面必须匀项,否则前白后黑,有如戏场之鬼脸。匀面必记掠眉,否则霜花覆眼,几类春生之社婆。”再如,脂与粉二者,也须合谐使用:“脂粉二物,其势相依,面上有粉而唇上涂脂,则其色灿然可爱,倘面无粉泽而止丹其唇,非但红色不显,且能使面上之黑色变而为紫”。

第四,李渔认为,修容必须扬长避短,或曰扬美抑丑。这里实际上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扬长或扬美,即发扬自身原有的优点。以脂粉的施用而言,李渔指出,美者用之愈增其美。“使以绝代佳人而微施粉泽,略染腥红,有不增娇益媚者乎?”这就是通过化妆而加强原有的审美优势,增加其魅力。如果修容不当,如前所说,为了“细腰”而饿死,则人而鬼矣;单求“高髻”、“广袖”,以至于髻高一尺,袖宽全帛,则变长为短、变美为丑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与扬长(扬美)相联系的,是避短或抑丑,即掩饰原有的弱点,甚至通过修容变弱点为优点。如李渔所一再强调的,面色稍黑的妇人,通过恰当的修容(施用脂粉),削弱面黑的缺点,甚至变黑为白。扬长避短的修容原则,古人一直是巧妙运用着的。据说东汉明帝的明德皇后“眉不施黛,独左眉小缺,补之以缥”。“缥”是淡青色的丝织品,明德皇后就是用“缥”来掩饰自己“左眉小缺”的。《奁史》中记载,说“唐韦固妻少时为盗刃所刺,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郑子阳好其妻,其妻美而额靥(额有小坑),蔽之以翟(野鸡毛)”;“妇人画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也”。总之,古人很重视仪容的修饰,用各种方法抑丑扬美。

人是文化的动物。人除了其外在的自然存在以外,还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人不仅有物质的肉体,更根本、更重要的是他有精神、有心灵,后者才是其本质特征。那么说到人的美,就不仅有外在形态美,更重要的还有内在心灵美;说到人的修容,就不仅有外在的修容,更重要的还有内在修容。但是,人们常常只注意外表的梳妆打扮,而不注意或忽略了内在的文化、品德的修养。通常人们所看到的现存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上有句话:“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饰性”即指内在性情的修养),就是批评这种现象的。而李渔的高明在于,他不仅论述了外在修容(已如前述),更重要的是他还强调了内在修容,即文化素质和才情品德的培育和修养。

同类推荐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邪王无限宠:大牌狐妃太狂野

    邪王无限宠:大牌狐妃太狂野

    当剽悍阴阳师狗血穿成白痴小狐妖,叶紫夕淡定一笑,她一双阴阳鬼眼定人生死,魔武双修,上有妖孽师父,下有腹黑萌宝,极品妖兽在手,纵横三界,唯我独尊。第一次大战,她误闯禁地解开封印,妖孽邪王破冰而出,强吻她,挑衅她,更是对她展开霸道追逐。他说:“我说一,你不能说二。”某女撇嘴:“那我说三便是!”他说:“你宫中美男太多,统统送我宫里来。”某女不屑:“我正好选一批新的。”他说:“六宫尽废,明日封你为后。”某女狂傲一笑:“想娶我,先追吧,就怕你没这本事了!”【女强爽文,爆笑萌宠】
  •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本来本书已经设置成完结状态,是无法继续更新的。可能是改版后的原因,导致出现了可以继续发布章节的这个错误。现在错误已经修复,后台无法发布新章节……这样导致我解释不了,所以只能改在简介上面了。我很想写完……但或许是天意,千言万语只能说声抱歉。新书九月初活着中旬的样子发布……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想想就很激动!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仙山如此多喵

    仙山如此多喵

    一杯领衔客串的忘情之水,过期的。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你还能再难搞一点么?,为什么她发现自己的心慢慢沦落了呢?一只伪装成喵的凤凰美人,被迫嫁给妖皇的白薇。一枚土匪本质的腹黑妖皇,无间的。奈何红线太坑爹,白薇表示,却遭到妖皇的嫌弃,她誓要搅得妖界鸡犬不宁!可是,妖皇大人,失忆的
  • 相府嫡女重生记

    相府嫡女重生记

    ,普通的中医院大夫李丽,临时想给男友一个惊喜,却有惊无喜,发现男友劈腿后精神恍惚遭遇车祸,灵魂穿越到了类似于大唐的时空,丞相府已出嫁皇室三王爷的嫡王妃高芙蓉,李丽穿来接收的却是在被陷害因善妒王爷侧妃顾思宁肚里的孩子使之流产,面临的是王爷几次要无情的休离芙蓉,高芙蓉本身胆小怕事,让人冤枉致死,李丽接收了高芙蓉的所有记忆与委屈,作为现代女性真是忍无可忍,既然上天让她代高芙蓉活下去,那她就有仇报,有冤伸冤。精彩生活随之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游之摸尸大神

    网游之摸尸大神

    却奇遇连连,一心只想低调做事的张烨,走地图走出来的等级第一?实力平平获得的隐藏职业?还有美女相伴练级?真是太美了!,选择人类种族进入浮华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