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36

第36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6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6

新主临危受命,故君安然回归——预言景帝即位与英宗复辟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

——《烧饼歌》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于谦怀着对岳飞万分敬仰的心情,写下这首《岳忠武王祠》时,他定然不曾料到,这首诗竟会成为对自己人生的注解。他和岳飞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满腔热血、同样的忠肝义胆,他们心中有百姓、有社稷;同样的拙于谋身、同样触到了帝王心中的痛,他们心中有江山,却忘记了江山有姓,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有他们自己的权力逻辑。所以,岳飞死于“莫须有”,而《明史》中这位“英迈过人,历事三朝”的著名人物,则因参与明朝的两次重大事件——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而由举国拥戴的救时英雄沦为身败名裂的刀下亡魂。

即便如此,后世之人对于谦的评价也丝毫未曾打折。清朝重臣张廷玉在《明史》中对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赞美更是异常激动人心。于谦配得上这样的赞誉。因为他虽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却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扛起了大明万里江山。

那是“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皇帝被俘,整个朝堂震动,陷入了一片混乱中。英宗御驾亲征前留下负责居守的郕王也一筹莫展,大臣们更是“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联同文武官、内外臣一起奏请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郕王朱祁钰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初六称帝,是为景帝,以次年为景泰元年,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此情此景难免令人想起赵宋的“靖康之难”, 想当年徽钦二帝被金掳去之后,高宗赵构即位,南渡直到杭州,建立孱弱的南宋王朝。历史难道会在明朝重演?答案是否定的,毕竟朱祁钰不是赵构,大明也没有宋朝那么羸弱,顷刻之间就被一个异族打得落花流水,仓皇南逃,甚至被逼到差点蹈海的地步。而且明朝还有于谦,他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在阻止明朝“南渡”的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在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后,瓦剌军仍在向北京城进逼,其长驱直入之势,很快便使整座京城变得岌岌可危。景帝召群臣们商讨战守大计,惶惶不安中竟有朝臣提出要迁都南京,以避灾祸。如果大明王朝于此时南迁的话,可能真的会如人们开玩笑说的那样:也许南明会早出现两百年。幸而,于谦坚决反对,并主张马上召集军队,誓死保卫京师。于是,景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

于谦排除各种干扰,征集粮饷,任用贤能的将领,增强城防。总之,在于谦的筹划下,明朝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挟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本以为捉住了朱祁镇就可以要挟明朝议和的也先,在听到掷地有声的“社稷为重,君为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无奈之下,也先对北京进行大举进攻。面对瓦剌的大军,于谦身先士卒,以忠义报国的道理晓谕众将士,士兵士气高涨,誓与北京共存亡。最后在大明军民的共同抵御下,也先带领军队、拥着明英宗落荒而逃,于谦派兵追击,又在途中大败瓦剌,史称“北京保卫战”。

至此,朱祁镇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但也先并没有杀他,反而将他放回了大明。对此《推背图》的解释是“胡人不敢害贤良”,事实上也先不是不敢,而是另有打算,与其将无用的英宗杀掉,不如索性“相送金龙复故旧”,说不定还能看一场“两虎相争”的好戏。

事情果然如也先预料的那样。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在塞北羁留一年的英宗朱祁镇,刚一回到北京就被朱祁钰禁锢于南宫,不许百官谒见。莫名其妙丢掉了皇帝之位的英宗自然很不甘心,可毕竟自己刚被朱祁钰救回来不好立即发难,只能慢慢等待合适的时机。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载长”。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年元旦,朱祁钰病倒,由于儿子已先他而去,立储便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乘着朝中大臣们对立皇太子一事争论不休之际,武清侯石亨与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以邀赏功。

一月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贞等引军千余潜入长安门,急奔南宫,毁墙破门而入,扶英宗登辇,自东华门入宫,升奉天殿,朱祁镇正式复位,改年号为天顺,暗合“天心复见人心顺”之语。这就是“南宫复辟”,又称“夺门之变”。在此次的皇位交替中,石亨等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有“石亦有灵”之说。但在后来的日子里,石亨以拥立的功臣自居,日渐横行无忌,最后被英宗处死,也算是应了《推背图》“生荣死贱”的预言,这自然是后话。

而那位骤然间被夺去帝位的景帝,在听到哥哥复辟之后,被移到西宫,一个月后神秘死去,时年三十岁。对于景帝的功绩,明代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太祖之后,有功劳的皇帝,谁不知道是成祖?有德行的皇帝,谁不知道是孝宗?然而,还有一个景帝。土木之变发生后,如果没有景帝,我们都会沦为异族统治下的奴仆了。景帝的德行有哪些?一个是他善于知人,一个是他懂得安民。”对此,现代学者吴晗和郑振铎也极为赞同。

至于两登帝王之位的英宗朱祁镇,许文继、陈时龙在《正说明朝十六帝王》中进行了有趣的总结:“英宗在位22年,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乘景帝病重,在武清侯石亨、左都御史杨善以及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复登皇位,真可谓经历了天上人间的剧烈变化。在这期间他宠信过一些人,重用过一些人,惩处过一些人。他宠信的人,有的断送了他,比如王振;他重用的人,有的对他产生威胁,比如石亨和曹吉祥;他惩处的人,有的明知其对社稷有功,却不得不如此,比如于谦。总之,任用非人,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最大失败之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跌宕起伏的悲剧命运。”

“任用非人”,就此成了英宗的盖棺定论。然而,这样的一位君王,在李淳风与袁天罡的预言中,竟被形容为“瑞云”、“云开日月照边疆”,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反倒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介书生于谦,和他的“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得到了后世之人更多的称颂。

人物纪:

宪宗朱见深

柏杨先生写《中国人史纲》,写到明宪宗和孝宗时,特别指出“断头政治”,即皇帝不上早朝,不见大臣,不议政事。这一怪政就是由英宗之后的继任者——宪宗朱见深开的先河。据说,朱见深还有严重的口吃,因此,他每次上朝,如果准许大臣所奏之事,只说一个“是”字,这种自尊的心理影响了他与大臣们面对面地交流,同时也使得他越来越倾向于龟缩在自己的皇宫中,不理朝政。自此之后,明朝的皇帝们都有严重的“断头政治”存在。

同类推荐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怒战苍穹

    怒战苍穹

    逆天征战,血染苍穹,九天之上的战歌是谁人的轻吟。战鼓未歇,烽烟还烈,往昔的袍泽可愿再战沙场。我有屠神技,腾云闯天关。骄傲的神明啊,寒冰的王座是否已经熄灭了尔等神辉。重拾战刃,星河之中你我大战三千年。可敢?
  •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她是懦弱无能的草包?她是人人眼中的废物?一场让人艳羡的婚嫁却让她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开什么玩笑!揍皇子,斗小妾,玩毒药,这才是她的生活好么?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她尽在眼中。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她亦不畏惧。银针一闪,素衣青丝,她笑靥如花间却可素手遮天。*****夜半时分,夜凉如水,某男悄悄的潜入了一香间闺房。“不知公子半夜到来,所为何事?”一柔若无骨的手缠上某男的脖子。轻启红唇,吐气如兰。“自然是来……。”邪魅的勾笑,男子镇定自若,转过身子将某女揽入怀中,少女的清香传入他的鼻翼,夺人心魄。“哦?是么?不好意思了,看我的佛山无影脚!”一脚踹开,男子应声落地。“你……对我做了什么?”“没什么?蚀骨软禁散,慕氏专利,绝无二家!”某女拍了拍手,得意的笑。***宠溺护短篇**“宫主,慕姑娘……”一小厮焦急的开口,话到嘴边就被打断。“叫夫人!”男子头也不抬,眼神微冷。“呃……”“叫夫人!”“夫人她打了红菱,砸了厨房……”小厮眼神躲闪,满脸惧意。“把化瘀膏送过去。”继续处理事务,眸底闪过一抹担心。“小的这就给红菱护法送去……”“滚回来,那是给夫人的!打了人,砸了东西,手一定很疼!要你们有什么用?本宫自己去!”话音刚落,某男就一阵风般席卷而过,速度之快,让人咂舌。*简介神马滴都素浮云,正文才是王道!本文宠文1v1,男女身心干净!喜欢的亲们快快跳坑吧,坑品有保证,爱你们,么么哒~
  • 一级安保

    一级安保

    有着亚洲之鹰美称的白然,因为神秘人构陷,化名李起前往中国听海市成为一名普通的保安寻找事情真相。缺少高科技武装,缺乏后勤,他还是亚洲之鹰吗?伴随中国的发展,国际大盗、暴力组织、杀手集团等等看见了中国潜在的商机。外强内虚的中国安保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书冲榜,收藏、推荐、点击一个都不能少。(七本VIP完本,虾之经典,不可错过。)PS:谁还诽谤简介和书名烂的,一律抓成小小龙套写死。
  • 梦三生·永劫之花

    梦三生·永劫之花

    东陆大赵帝国末年,皇室与权臣宁家产生权力之争。受宁家胁迫的少女家主燕莲见,在远行中偶遇金发少年沉羽。他动人的情话、诚挚的爱慕,让背负着家族荣辱的燕莲见享受到一段欢愉时光。而身逢乱世,无人躲得过命运的残忍捉弄,曾经无忧的沉羽成为燕莲见致命的对手。战场上,一对恋人再次相逢,竟要遭遇一场必须手刃对方的生死诀别!两军对垒,青丝隐于盔甲,倾世容颜无人可辨。烽烟烈烈中,是谁先催动战马踏破青梅之约?又是谁先挥剑斩断海誓山盟?最后的最后,是谁失去了钟爱之人,却君临天下……
  •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她,洛语笑,最大的爱好就是就是看着美男流口水,俗称犯花痴,而生平最大的志向就是找个多金帅气的男人……什么,这个男人要娶她?不嫁,不嫁,虽然他的确够酷够帅够多金!本文继续延续小白文路线,以单纯搞怪为主,喜欢的亲还请多多支持!
  • 鉴宝女王

    鉴宝女王

    碰见自己的豪门未婚夫和好姐妹缠绵,心灰意冷,发生争执,意外伤到额头,本以为命已休,却没想到,医院养完伤后,竟然有了鉴定古玩和透视能力。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天火大道

    天火大道

    天火大道是一条长达两千零四十八米的街道,这里有着一百六十八间店铺,每一位店铺的主人,都是一位强大的异能者。绰号宙斯的佣兵界之王,因为妻子在意外中身亡隐居于天火大道。他的店铺,就叫做:宙斯珠宝店。在天火大道,他被称之为:珠宝师。【突破自我,神王无敌,唐门所出,必为精品】
  • 冰肌玉仙

    冰肌玉仙

    一个天生没有灵根,被所谓“仙人”断定无法修炼的农家少女,无意中获得了一只奇异的纹叶雕花翡翠碧玉钗…… 从而获得了罕见的冰灵根,血液更是化成紫色,拥有了提升炼丹百分之百成功率的逆天神效…… 在无限的星空里,探索长生的奥妙,冰封万里,冰河咆哮,成就冰之极致。 这里有正统的修仙,也有很萌很有趣的黄金小兽,进来看看吧,您一定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