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35

第35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5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5

御驾亲征失太平,圭林各半合生变——预言土木堡之变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烧饼歌》

盛极而衰乃万物发展之规律,中国古代的王朝也是如此。明朝经过英宗之前五位皇帝的治理,国运基本稳定,即便存在着一些危机与隐患,却也算得上稳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强大的王朝竟然遭遇了百年未遇之大劫——皇帝被俘,这应该是继宋朝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后,中原王朝的又一大耻辱。而且这次掳获中原帝王的,仍然是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

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入侵中原的都是来自于北方的民族。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寒冷的北方,孕育了粗犷豪放、野性尚武的民族,因此敢犯边者有汉之匈奴,宋之女真、蒙古。直到明朝,中原王朝仍会受到退居大漠的蒙古族的骚扰,如噩梦般摆脱不掉。

太祖朱元璋为牵制北方的边患而分封藩王。到了成祖时期,朱棣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以分化瓦解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等蒙古三部。结果,除兀哈良部归顺外,鞑靼与瓦剌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甚至还时常骚扰明朝的北方边境,残害汉族的百姓。

为安定天下、解决“北方胡虏残生灵”的问题,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共运用五十万大明军队,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虽说屡次起兵,耗费民力,但也在客观上打击了蒙古的气焰,重创了鞑靼、瓦剌二部,巩固了明朝的边防,即所谓“御驾亲征得太平”。

但北方边境的太平并未能维持多久。成祖朱棣去世后,蒙古各部尽管再未有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其实是在积蓄、壮大自己的势力,其中尤其以瓦剌部发展最为迅速。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瓦剌尊长脱欢吞并鞑靼,统一蒙古。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接替其太师之位,至此,瓦剌势力达到极盛,并产生了吞并中原,以恢复大元王朝的野心。

就在瓦剌实力不断壮大之际,英宗治下的大明王朝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登上帝王之位时,太皇太后张氏曾委托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辅政,然而年少无知的英宗则更喜欢自幼陪他读书写字、游戏玩耍的太监王振。特别是随着张太后、杨荣的去世,杨士奇、杨溥的年老势孤,英宗更是将朝政大权交付到了司礼太监王振的手中。明朝皇权第一次转移到了宦官手中,就像柏杨先生所说:中国的第三次宦官时代,由王振揭幕。

作为明朝历史中有据可考的第一个祸国殃民的太监,王振揭开的自然是一段令人不耻的历史序幕。他无忌惮地弄权,大兴土木,广收贿赂,使用重刑,权倾朝廷,几乎是把一个王朝变成了自己的袖里乾坤。面对日渐贪婪的瓦剌部,此时明朝实际的掌权者王振也只是随心决断,故而正德十四年明与瓦剌的冲突。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瓦剌部太师也先派两千余人向明朝进贡马匹,却号称三千,向明朝多要回赠。《明史》中说,也先的行为激怒了王振,便故意低估瓦剌进贡马匹的价格,也先大怒,借口明使曾许嫁公主,贡马是聘礼,明廷却无意许亲,是失信于瓦剌。当年7月,将领脱脱不花与也先率领大军,分四路侵入明境。

多年来对瓦剌部一直掉以轻心的明王朝,虽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却几乎无力阻挡瓦剌的进攻。结果,参将吴浩阵亡,“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边境失利的消息传到北京,权力欲望已经得到满足的王振,又突发奇想地想要享受一下军事胜利带来的成就感,便以荡平漠北、大展天威来诱惑英宗,怂恿其御驾亲征。

血气方刚的英宗朱祁镇,平日只能看到军队的演操习武,如今竟有一次实战的机会,他自然十分欢喜,何况他还想效仿太祖、成祖当年征战沙场的壮举,于是与王振一拍即合,马上就要御驾起程。如此仓促的决定,自然遭到了朝中理智之臣的反对,然而吏部尚书王直等大臣的苦谏始终没能令英宗回心转意。七月十五日,朱祁镇还是偕王振统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留下郕王朱祁钰守北京。这本该是一次“西北望,射天狼”的壮举,可是却被这位幼稚皇帝和他的太监伙伴给搞砸了。

时值秋雨连绵之际,连日风雨交加,几十万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群臣察觉士气低落,接连在军中上表,恳请英宗皇帝回銮。王振大怒,罚兵部尚书邝野等人于草中长跪。大军继续前行,于八月一日抵达大同。至此,英宗已完成了“六龙御亲到胡边”的预言。

与此同时,也先为引后备不足的明军继续北行,率瓦剌军撤出塞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自然不知其中缘由,仍然踌躇满志地坚持北进。直到收到前头部队惨败的消息,王振才知情势不妙,惊慌失措间急令撤军。于是,在到达大同的第二天,五十万明军便又迅速沿原路后撤。

本来,明军应该经大同由居庸关回北京,但王振想要在皇帝的陪伴下衣锦还乡,便下令改道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入京。本来大军就是惊惶退走,结果到处踩踏庄稼,反而引起了王振的恻隐之心,就又在距家乡蔚州四十里地时命令大军向宣府方向行进,仍从居庸关返回。如此反复逡巡,明军退至宣府时,也先骑兵追袭而来,明军仓皇而退。

八月十三日,疲于奔命的明军逃到怀来以西的土木堡,两军正面的交锋正式开始。被瓦剌几万人包围的明军,因饥渴疲劳陷入困境,听到瓦剌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明军“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争相投降。战争还没真正开始,明军便已经败了,果真是“缺一不成也占先(即也先占)”。仓促间五十万明军“死伤过半”,大明皇帝英宗朱祁镇被俘,“生灵遮掩主惊魂”。由于此役发生于土木堡一地,故而史称“土木堡之变”,竟与李淳风、袁天罡所预言的“半圭半林,合则生变”完全吻合。

至于这一役的“始作俑者”王振,《明史》载“(王)振乃为乱兵所杀”,应该是混战中被瓦剌军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时踩踏而死,也有一说是王振被扈卫军官樊忠以大锤击杀。无论是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王振这个明朝第一个专权太监的生命在“土木堡之变”中彻底地结束了。然而,仅此一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无辜者的累累白骨和流成河的鲜血,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何况他给大明朝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范文澜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土木堡之战,明军仓促出师,进退失据,京军精锐,毁于一旦,勇将重臣多人战死。英宗皇帝被俘,更使朝野震动。明王朝遭遇到建国以来所未曾有的严重危机。”因为大明朝不仅失去了他们的皇帝,就连他们的都城北京也正面临着瓦剌部的威胁,此时若没有一位力挽狂澜者站出来救国于危难之中,那么“土木堡之变”将不只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而将重蹈宋的覆辙——大好江山被蒙古铁骑占据。

或许是大明王朝“命不该绝”,一代名臣于谦毅然地站到了群臣的最前端,担负起了挽救朱家天下的重任,但他能做的也只是帮已然破败的明朝进行最简易的包扎而已。

争议纪:

英宗的生母

关于英宗的生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英宗是宣宗即位后册立的孙贵妃所生,《明书》中有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种认为英宗乃宫女所生,孙贵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夺宫女所生之子养之,《明史稿》中有载孙氏“子宫人子,于是眷宠日重。”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热门推荐
  • 紫金战道

    紫金战道

    同样是男人,为何我会如此辛苦!每天都要面对美女的骚扰,萝莉,御姐,美妇。同样是混混,为何我会如此烦闷!那些贵公子,富二代几近疯狂的要认我做老大。同样是平民,为何我会如此劳累!一天到晚要忙着数钱,看见人民币我都反胃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二世:人不热血枉少年

    江湖二世:人不热血枉少年

    带练级,送装备,打怪兽、虐boss,就连辅导员都心动来当我小弟。热血柔情逍遥寰宇,无数美女坐拥怀,看305宿舍的潇洒小哥们在网游如何开创一片天地,打造一个传奇世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特色杂豆

    特色杂豆

    特粮特经作物主要指具有特殊性状和用途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粮特经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新经验、新技术,值得借鉴和推广。《“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中的“特粮特经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包括鲜食玉米、特色甘薯、特色花生、芝麻和向日葵、优质小杂粮(谷子、高粱、荞麦)、特色杂豆、特色大豆、香料和糖料、特色莲藕、特色南瓜、优质马铃薯、优质食用菌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驭鬼狂妃

    穿越驭鬼狂妃

    皇甫月,鬼界灵使,没想到却在打死一只恶鬼后被一根绳子绊倒,溺死在湖中,穿越了。什么,她有婚约在身,哼,做皇妃她不屑,可是怎么会这样,她身上婚约都还没来得及取消,就被一个大无赖缠上,夺取她的初吻她还免费得到了一个不要钱的抱枕,不过……为毛他会是她未来的小叔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休想跳槽

    王妃休想跳槽

    皇命难违,嫁给浪荡王爷,却不想大喜之日,家破人亡,苟活下来只为追查真相,谁料王妃身份一文不值,活着,不过是一副驱壳。她挣扎在他的无情与无视之中,谁知最终还是对他失了心,本以为是两情相悦,却不想在得知真相寻他相助时,得到的却是一封休书毁义,一个滚字灭情。她最终离他而去,委身到仇人身边,却不料在与仇人的儿子成亲之时,他突然出现,抓着她的胳膊霸道的向她宣布:你是我的王妃,休想跳槽!
  • 海底沉船的恐怖符号

    海底沉船的恐怖符号

    报警器响了,“飞虎小队”们立即出发。跟踪超市里行迹诡秘的人,发现了惊天秘密……那个人见人怕的“病老头”到底谁什么人?泡沫里到底吞噬了多少孩子们的生命?飞龙小队能揭开吃人温泉的秘密吗?本书是一段精彩的冒险探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