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000000017

第17章 被删小记(1)

最近,江苏铜山县大许中学教师吴海发同志因为要讲小说《荷花淀》,发现徐州师范学院函授室所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里的《荷花淀与高中课本上的出入太大,来信问我,究竟哪个版本可靠。

小说被刪,过去虽有读者函告,究未见到实物。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徐州师院选本所载的《荷花淀》,第二段被全部删去,共一百八十余字。妇女们在水生家的对话,共八行,一百六十余字,也全部被删去。此外删去整段、整句,或几个字,或一两个字的地方,有七余处之多《荷花淀》满共不到五千字,几乎被刪去一千字。

这是怎么冋事,删者是什么人,为什么这样删法,都不得而知。吴海发同志还发问:高中课本上的《荷花淀》,写得细腻生动,是你本人修改的,还是课本编者修改的?”他把徐州师院的选本,看成广我的原作。

如果是“口本”或“洁本”,应在文前文后加以说明。

如果是评论家,可以对一篇作品提出何处是多余,或不妥,应该删掉的意见。

如果是坪选家,也可以在文章上加批加注,说明可删叮节之处。

佰以上三者,都以自已的面目出现,叫人明白这是他的意见。而这位编者的做法是:随心所欲把你的文章支解、分割。不加任何说明,灭去他自己的刀斧痕迹,使读者以为你生来就是这样。

这种做法,巳经不便于说他是简单粗暴。这是出版界的怪现状,是对著作的侵犯,是偷偷摸摸的行为。

编辑对投稿,老师给学生改作文,发表时还爪怍或学生的名字,也不一定注明何处为编辑或老师所改。问那是投稿和作业。把这一作法运用到人家已经出版多年的作品,赴何居心,确实使人莫名其妙,你说他不喜欢这篇小说吧,他确实也把它选上了。你说他喜欢吧,确实他又觉得有美中不足之感,不甚合他的心意。写篇批判文章吧,不一定大家都赞成。于是干脆自己动手,以快一时之意,以展不世之才。

也许有人要说;看,你又来了。当“文化大革命”期间,你件命如草芥,文字被注销,辗转沟壑,朝不保夕。在那时候,曾看不到你有任何不平,听不到你有半句异议。现在删你几段文章有什么了不起,为何如此喋喋不休,大惊小怪?岂不是又旧病复发?

是的。如果是在那些年月,如果只是如此,这不但只能算是小动作,而且还可以说是对作者宠爱有加,恩施例外。但他们这样做,好像并不在那个非常时期,而是在非常时期之前请参看一封复读者的信,就可明白。

我只好写信给吴海发同志,说明徐州师范学院所选的《荷花淀》,是经过别人删改的,是不能用的。

左批评右创作论譬之古人左图右书的读书方式,我建议人们在阅读文艺怍品的时候,采取左批评右创作的作法。就是把批评文聿和它所批评的那篇(部)创作放在一起,进行一番独立思考的比较、分析、判断。

我想,这对于创作和批评都会是有益的,都可以得到提高。对于欣赏和学习,也可以收到一种实证化验的乐趣。

因为,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怀疑,究竟在这几年里,枇评是否粗暴了?以及这种批评是西对创作发生了种神不良的影响一一就是所谓障碍?

批评是否可以起障碍的作用?我想是可以的。

就其职责来说,简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创作界流行着一种不正确的创作方法,或是在某一作家的创作里,确实已透露着一种不良的倾向,难道能够听其发展,看着它泛滥,而不允许批评家挺身而出,对它加以干涉指责,甚至当头棒喝吗?在泛滥为灾的水流前面,筑起一道障碍,甚至坚壁高垒,这都是应该的。别林斯基对于果戈里的错误倾向,就是这样做的,也没有听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创作界对他发表过什么怨言,更没有人说过他粗暴。

但是,为什么现在有些作者竟然说起批评者粗暴来了呢?我想这并不是因为当代的作者,都害怕批评,忽然都变得脆弱,都成了胆小鬼。因为这确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局外人看得不很清楚,而从事创作的人,却有神种切身的体会。

什么叫切身的体会呢?对于枇评家,历史上的大作家们,例如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都发表过一些感想,这些感想,大家都是熟悉的,不必引证。这些大作家也没有一个不衷心地尊崇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的批评家,例如鲁迅之于瞿秋白这也是大家熟悉的。然而,为了说明什么叫做切身的感受,我们还是不妨引证契诃夫对批评家―这串然指的是不好的批评家的一个看法,他说有些枇评家对于作家的工作来说,就像正在耕作的马的肚皮上飞垅的虻蝇。

这个比方当然是不够客气的,但是,它确实是契诃夫的亲身的体会,也正如耕作的马,确实有它本身的苦恼一样。

这就是我为什么提侣左批评右创作的理由。有些批评是发表了的,奋些批评是直接寄到作者手里的也有些是由报刊或出版社的编辑部转来的。这中间当然有很多对作者颇有教益的文章,批评者的诚恳热情也是应该长久铭记在心的。但是在前一二年(这一年来减少了),正当你铺纸濡笔培养起情绪,准备写作的时候,忽然有一封批评稿件放到你的桌上,对你的批评是:

“我建议出版机关把这本恶劣到家的书。停止出版!”“这个作者太无耻了”这些话都是来得这么突然,而出版社又限期比你答复这封“读茗来信”。冷静些吧,你至少今夭不能创作了;再存勇气些吧,意思就是叫你承认自己确实犯有这些错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批评界流行着这样一种风气:从创作里摘取一句一段,再加以主观的逻辑,就给作者定下了这个那个的罪名。

有些并不从事创作的同志,都会好心地说,那有什么关系呢,读者来信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罢它常常并不是群众的意见,而是从来也不理解作品的生活实际,只会板“正确”面孔的个人的武断。在作者这方面,就有了马的苦恼现在,有人又在害怕,是不是会又一棍子打死了批评者?

我想创作本身永远不会一棒子打死批评者因为从各方面考察,创怍的武器作用,并不在这一方面。

从事创作的同志,可以提出自己遭遇的事实。在广大的读者方面呢,就是要提倡把批评和创作对照起来看。一经对照,谁是谁非,是否粗暴,就会弄清楚了。如果创作和批评的篇幅都不很长,可以放在一起发表。过去,魯迅就是采取这个办法的。

这样做,就可以使创作和批评站在平等的地位,而免除多年来的批评好像是在审判,创作好像是在受审的感觉。

这样做,就叮以使读者看到耕地的深浅,看到马匹的勤惰,也可以看到批评是在认真地鞭策还是在壮皮下嗡嗡!作者附记此系:口槁,一可于一九五六年,未能发表。坫动期间,家中文字莴然,此榨因为一青竽友人取去,幸来遗失。运动过后,彼知我爰借羽毛,得此连另其乜一些镉竹,送还戊手,完整元褚。深感保存此等物件之不黾沈略加订,表而出之。巨前,文艺界之民主反实事求是作风,提侣甚力,已有成效。此文议论,作为历史经验教训观之可也。

一九七九年一月底

耕堂读书记(一)

庄子在初中读《庄子》,是谢老师教课。谢老师讲书,是用清朝注释家的办法。讲一篇课文,他总是抱来一大堆参考书,详详细细把注解写在黑板上,叫我们抄录在讲义的顶端。在学校,我读了《逍遥游》、《养生主》、《马蹄》、《肢篋》等篇。

老实说,对于这部书,我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读懂。有一时期,很喜欢它的文字。《庄子》一书,被列入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当然是很深奥的。我不能探其深处,只能探其浅处。

我以为,庄生在写作时,他也是希望人能容易看懂容易接受的。它讲的道理,可能玄妙一些伹还不是韩非子所称的那神“微妙之言微妙之言常常是一种似是而非、可东可西的“人苔”,大言常常是企图欺骗“愚昧”之人的。

像《庄子》这柞的书,我以为也是现实主义的。司马迁说它通篇都是寓言。庄子的寓言,现实意义很强烈。当然,它善丁夸张,比如写大鸟一飞九万里,但紧接着就写一种小鸟,这忡小鸟“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描写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活泼。因为它有现实生活的依据。因此我们看出,庄子之所以夸张,正是为了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在书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他常常用人们习见的事物,来说明他的哲学思想。这种传统,从庄了一到柳宗元,我以为是中国散文的非常重要的传统。

前些日子和一位客人谈话,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简记如下:

客:我看你近来写文章,只谈现实主义,很少谈浪漫主义。

主:是的,我近来不大喜欢谈浪漫主义了。

客:什么原因呢?

主:我以为在文学创作上,我们当前的急务,是恢复几乎失去了的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主流,它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基础。失去厂现实主义,还谈什么浪漫主义?前些年,对现实主义有误解,对浪漫主义的误解则尤甚,已绞近于歪曲。浪漫主义被当成是说大话说绝话,说谎话被当成是上天入地,刀山火海装疯卖傻。以为这种虚妄的东西越多,就越能构成浪漫土义。因此,发:誓赌咒,撒泼骂街也成了浪漫主义不可缺少的东西。

我认为浪漫主义虽是文艺思潮史上的一种流派,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必须以现实主义为根基。浪漫主义是从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升华出来没有凭空设想的浪漫主义。海市蜃楼的景象,也得有特定的物质基础,才能出现。

客:我注意到,你在现实主义之上也不加限制词。这是什么道理?

主:我以为没有什么必要,认真去做,效果会是一样的。

我们读书,即使像《庄子》这样的书,也应该首先注意它的现实主义成分,这对从事创作的人,是很有好处的。从事哲学研究的入,着眼点可以不同,但也要注意它们反映的历史生活的真实细节这才是真止:的哲学基础所在。

我现在用的是王先谦的集解本,这是很奸的读本。他在序中说:

余治此有年,领其要,得三语焉。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窃尝持此,以为卫生之经,而果有益也。

对尸这种话。我是不大相愔的,至少,很难做到吧!如果庄不本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不町能写出这祥充满喜怒哀乐的文章了。凡是愤世嫉俗之作,都是因为作者对现实感情过深产生的。这一点,与“卫生”是背道而驰的。

这位谢老师。原是新诗闯将,自执教以来,乃沉湎于古籍,对文坛形势现状,非常茫然,多垂询于我辈后生。我当时甚以为怪,现在才悟出一些道理来。

韩非子在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国文老师叫我们每人买了一部扫叶山房石印的王先谦的《韩非子集解》。四册一布套,粉连纸,读起来很醒目,很方便。

老师是清朝的一名举人,在衙门里当了多年幕客。据说,他写的公文很有点名堂。他油印了不少呈文,电稿,给我们怍讲义,也有少数他作的诗词。

这位老师教国文,实际很少并解。在课堂上他主要是领导着我们阅读。他一边念着,一边说:“点!”念过几句,他又说:“圈!”我们拿着毛笔跟着他的嘴忙活着。等到圈、点完了,这一篇就算完事。他还要我们背过,期终考试,他总是叫我们默写,这一点非常令人厌恶。我曾有两次拒考,因为期考和每次作文分数平均,我还是可以及格的。但给他留下了不良印象,认为我不可教。后来我在北平流浪时,曾请他介绍职业,他还悻悻然地提起此事,好像我所以失业,是因为当时没有默写的缘故。

其实,他这种教学法,并不高明。我背诵了好久,对于这部《韩非子》,除去记得一些篇名以外,就只记得两句话;其一是:“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其二是:“色衰爱弛。”说也奇怪,这网句记得非常牢,假如我明天死》。那就整整记了下年。

我很喜欢我那一部《韩非子》胃不知在哪一次浩劫中丢失了,直到目前,我的藏书屮,也没有那么部读起宋方便便子保存的书。

老师的公义作品,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不知他从《韩非了〉得到广什么启示。当时《大公报》的社沦,例如“明耻教战”、“下年生聚,十年教训”等篇,那种文笔,都很带有韩非子的风格。老师也常常选印这种社论,给我们作教材,那时正值九一事变之后。

老师叫我们阁点完广一篇文章,如果还有些时间,他就从讲坛下走下来,在我们课桌的行间來回踱步。忽然、他两手用力把绸子长衫往后面一一搂,突出大:了,喊遒:山围故国周遭在啊,潮打空城寂寞回啊”,声色俱厉,屋瓦为之动摇。如果现在,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哄笑,那吋师道尊严,我们只是默默地听着。有时也感到悲凉,因为国家正处在危险的境地。

以后,我就没有再读《韩非子》。我喜爱的足完全新的革命的文学怍品。

直到前些年,我孤处一室,一本书也没有了,才从一个大学毕业生那里,借来两本国文教材。从中,我抄录了韩非子的《五蠹》全篇和《外储说》断片。

韩非子的散文,时时采用譬喻寓言,助其文势,现实生活的材料,历史地理的材料,随手运用,锋利明快,说理透澈。实在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奇观,民族文化的宝藏。

我目前手下的《韩非于》,是光绪元年,浙江书局据吴氏影宋乾道本校刻,后附顾广圻《韩非子识误》一册。

曹丕《典论,论文》除去诗,曹丕的散文,写得也很好。他的《典论》,虽然只留下一些断片,担读起来非常真实生动。例如他记郤俭等事,说:

颍川邵俭能鋅谷,饵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气,老有少容庐江左慈知补导之术。并为军吏。初,俭之至,市伏苓价暴数倍。议郎安平李覃学其辟谷,餐伏苓,饮寒水,中泄痢,殆至殒命,后始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军谋祭洒弘农董芬为之过考气闭不通,皮久乃苏。左慈到,又竟受其科导之术,至寺人严峻,注从问受。阉竖真一无事于斯术也。人之逐声,乃至于是。

“逐卢”鱿是庄子说的“吠卢”,就是“以耳代目这种人脊时被称沟“耳食之徒他们是不进行观察,也不进行独立忠考的。在我阁,类似这种历史记载是很多见的。

这种社会观象,有时可形成一种起哄的局面灯时会形成种持续很久的社会浪潮。当它正哄动的时刻,少数用脑子的人,是不能指出它的虚妄的,那样就会拘很大的风险。因此,每逢这种现象出现,诈骗苦会越来越不可址,其“功牝”几乎可以勺刘、项相当。但总归要破火。唞后,人们回想当时狂热情景,就像是中了什么邪一祥,简直不值一笑了。

考其原因:在上是封建专制,在下是愚昧无知。这两者是有关联的。

他所记情爿欠,不是也可以再见于千多年以后的社会呵?历史长河,滔滔不绝。它的音响。为什么总在重复,如此缺少变化呢?还有他遗令薄葬的文章,《典论》中记述青年时和别人比较武艺的文章,也都写得很好曹丕幼年即随魏武征讨,武攻文治,都有经验,阅历既多,所论多切实之言这些方面,都非公子曹植所能及,被确定为世子,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观念的嬗变与文体的演进

    收入这部评论集的四十三篇文章,也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评论选集。也可以看作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文学评论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小小的展示。这部文学评论选集,一半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五部评论集之中,一半则选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长长短短的上百篇文学评论。按文章的评论对象和性质,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关于文学思潮的论文或某一专题的评论。这方面写得不多,只收入七篇,本书是作者奉献给广大读者的第六部文学评论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聊供参阅;第二辑,是关于文体学研究与文体批评的文字;第三辑,是关于长篇小说的评论;第四辑,是关于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或青年作家创作活动的评论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生道理。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人生经验,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为处世不深的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 火夫人

    火夫人

    魂穿乱世,她保有前世的惊世才华。在现代她能打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古代同样能素手掀波浪!可她偏却遇上一群难以摆脱的男子。银发红眸的他,一脸杀气道:“你必须跟本王走,你没得选择。”温文尔雅的他,永远挂着招牌式的微笑道:“寡人如此真心待你,你却弃如敝履。你要如何才肯留在寡人身边?”邪魅的他,一脸媚笑道:“只要你告诉本相长寿的秘诀,本相就放了你。”怒火卷月,她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火夫人之名,传遍四国,扬名十洲大地。欲火凤凰,展翅高飞。风云卷月,血洗大地。日月凌空,傲视天下。给点预告:第二卷《红颜一怒争天下》青桑莞尔一笑:“夏红莲,我不需要选择,因为我早就决定好了。”“刘骜你的真心有多少?可以拿天下来换我的真心吗?”青桑冷漠的回言,那绝美的容颜上却带着桃花一般的笑容。“花凤梧你的想要长寿的秘诀吗?我告诉你,你听好了。”青桑故作一脸严肃,轻轻嗓子,轻吟道:“那就是保持呼吸,永远不要断气。”第三卷《凤魂易主天下乱》她改头换面,重新回来,看着他对她如此陌生的眼神,她莞尔一笑,学着他的摸样,说道:“桑儿,三年以后,朕一定带着你,踏遍这山山水水,揽天下与你一起入怀,站在泰山之巅笑看这飘渺世间。他瞬间惊愕,原来这个才是她的桑儿。她再次救他,望着他复杂又熟悉的脸,她笑道:“如果因为不是生在同一个世间,而让我无法遇到你。那么我情愿选择生在同一个世间与他对峙争天下。”他愕然,浅浅一笑,原来她才是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她又一次遇上他,睨着他对她垂涎三尺,她邪笑道:“阵阵清风拂绿荫,幽幽清香沁人心。不记烦恼心悠然,快乐一时是一时。”说罢,抬手为他宽衣解带。他羞愤的退后三尺,大笑道:“女人,你回来了!”第四卷《携手美人定江山》雪藏很纠结,决定最后一卷的预告保密,大家书里看吧!推荐亲亲转身师傅和桂圆师傅的文转身《神笑》转身《六宫无妃》天下归元《扶摇皇后》天下归元《帝凰》推荐好友文潇湘冬儿《妖红》北棠《涅槃》端夜楠《异世御神》落随心《枭女》古幸玲《爱上离婚的女人》姜黎《惹上魔皇叔》月下波笔《红楼梦之禛点黛》:红传说《王的俘虏》领养开始了,喜欢谁就领回家养着,喜欢就要下手快,看留言先后为准!
  •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企业基本功:中小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规范大全

    本书遵循实用的原则,较为全面地解答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难题。我们就企业如何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经营运作等核心实务工作和如何处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说明,是一本企业经营管理者手上必备的实用细节全书。一册在手,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萌萌一心求死,吃过药、割过脉,跳过楼、压过轨,爆笑连连却没死成;莫名穿越成为一名傻妃,看她如何逗趣王爷。“王爷,你叫我滚出去,怎么滚?您能不能先滚一个给我看看”!他的脸绿了;“王爷,你知道王姓排行第几吗?第八,所以叫王八”!他的脸青了;“王爷,你知道为何这茶壶看上去很怪吗?因为它其实是个尿壶!上面还有你的画像哦”!他的脸紫了;不仅如此,最可恶的是,他的傻王妃居然还给他留下一纸休书,与其护卫远走天涯!极品傻妃贼逗众生,看了保准笑掉你大牙!!!什么,你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