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5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2)

他们为什么都团结在曾国藩的左右?因为曾国藩大量举荐人才,当时几乎所有只要有一点点名望的人,都是他举荐出来的。中国人非常讲渊源,谁提拔你,谁赏识你,谁给你机会,你都会感觉好像欠他一份人情似的。所以当时如果湘军首领联合起来造反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弄得曾国藩很为难。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都服从,这好不好?其实也有不好,因为这样连皇帝也怕他,也会感到受威胁,那他的处境自然就危险了。

“有清以来,汉人获得最大权力的,即曾国藩”,所以害得他“时时警惕,居安思危,审时韬晦”。咸丰皇帝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一个书生,竟有这么大本事。”他这一夸奖,就使众大臣产生妒意,于是便拼命在他旁边说曾国藩的坏话。所以老板要不要奖励干部,要好好想一想。我经常参加公司尾牙,我就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一般今年尾牙的时候,老板如果重奖一个人,我就知道明年我再来的时候他就会不见了。中国人最团结的就是“我们一起来把老板欣赏的人干掉”。谁叫你要夸他呢?你夸他干什么?你要夸他,就在私底下夸他就行了,公开夸他干什么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后果,考虑初衷与实际效果。

咸丰说了这句话以后,众大臣也回了一句话:“在籍侍郎居然一呼百应,恐非国家之福。”咸丰一听,半天不说话,心里就准备要杀他了。后来咸丰就找了一个满族人,名叫胜保,并赐他一把神雀刀,特准他可以先斩后奏。至于斩谁,大家就很清楚了。咸丰其实对湘军也一直想加以吞并,而这样一来就造成满汉之争,也进一步促使曾国藩必须要很谨慎地去因应,也就是“明哲保身”。我希望大家重新好好认识这四个字,因为现在一般人都反对明哲保身,“你只顾你自己而已,你不顾别人,不顾大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有什么能力去保别人呢?你要明哲保身,就得把自己先顾好,然后才有力气去帮助别人,这是很实际的。你本事再大,可你如果死于非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后你在历史上会被怎么评价,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历代改革派很少有成功的,王安石、王莽等人的变法改革,均告失败。这是曾国藩的顾虑,“你不要看自己现在势力那么大,真正等到你把野心暴露出来的时候,后果会怎么样?”所以最后他裁军自抑,保持低调。他最终打赢太平军之后,能不能辞官呢?如果你是曾国藩,当你把太平军消灭以后,你敢不敢说我要辞官回归故里?你说要辞官,那你明摆着就是在向皇帝挑战,“你准我辞官,我回去就跟你对着干”。你也不要说“我是真的想辞官”。因为你越说你是真的,他越会认为你是假的,你越说你很诚恳,他越会认为你不怀好意。

不能辞官,皇帝又对自己有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第一,一定要逃回家乡。但是有一个原则,你逃回家乡之前,要先看看家乡有多少人,如果只有三百个人,你可以放心地回去,如果有一万人你就不要回去,为什么?因为皇帝一听说你回家了,就会问你家那边有多少人,如果下面回话说是三百人,“那没有关系,让他回去好了,就算三百人总动员也没有用”,可是如果说是三万人,“半途就把他干掉,怎么能让他回家呢?”现代人完全不会有这种警觉心,跟年轻人谈这些事情,他们也不会有这些概念。所以为什么历史上有些人可以安全地逃回家,有些人半路就一定被打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跑多远呢?很多人可能会说越远越好。不是越远越好,而是得看你的官位大小。跑得越远的,往往官就越大,要不然他跑那么远干什么呢?他跑个十里、二十里、三十里,皇帝就会放心了,他会认为这个人官小,即便造反也不会怎么样。

同时大家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很名贵的文物,经常是在边陲或者很荒僻的地方发现的。因为一个人要跑,总会带几件贵重的东西。所以在云南、福建这些很边远的地方会出土那么多珍贵文物,就是当年那些大官跑的时候一路带过去的。

很多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好好去体会,好好去琢磨。不管怎样,一个人,低调一点总是稳当,高调一点总是危险。不得已才高调,尽量保持低调,这就叫“明哲保身”。

在这种处境下,曾国藩讲了一段话,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人以极品为荣,吾今实以为苦懊之境。然时势所处,万不能置身事外,亦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每一个人都应该抱这种心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现在都觉得这样不好,其实是误解了这句话。老实讲,你只需要把这个钟撞好就可以了。和尚不撞钟,那他该干什么?大家再看看,现在有些和尚在干什么呢?天天出去化缘,化不到就用讨的,讨不到就用骗的,无所不用其极,已经不像是和尚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后来因平太平天国有功而被封一等毅勇侯,而且还可以世袭的时候,他就让曾国荃尽快引退,同时奏请将湘军遣散,因为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会非常危险。但“只对自己去留,只字未提”。这就正和上意,于是上面就派他任两江总督,并遣散大部分湘军。

他也深刻地体会到“慎始才能善终,善终难于慎始”,开始的时候很重要,否则后面就会很麻烦。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言也即此理。

三、公私界限,务必划清

曾国藩在老家守母丧的时候,有一次外出不小心被太平军抓住,最后还暴露了身份。正在太平军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使他陷入两难境地之时,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侠士历来很多,这时候侠士康福挺身而出,将他从“火海”中救了出来。

康福救了曾国藩的命,是他的大恩人,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保举重用康福,为什么?因为康福是大字不识一个,只是有侠义,会救人,那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他把康福放在自己身边,不断地教导他,而且在生活上处处照顾他,还从自己的俸禄里抽出钱来,以康福的名义,买了一座大宅院,另外还给了他三百亩水田。

曾国藩就是这么了不起。不能不报恩,但是不应该出公账,不以官禄报私恩。康福救他是私事,他只能用自己的钱去帮助、照顾康福。他不能派康福去当个什么官,然后给康福俸禄。他不出公账,但是他照样要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这是他做事的原则。公私一定要分明,别人才会心悦诚服。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你帮过我,对我有好处,我就用公家的官位来酬谢你。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这对他而言本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他随便推荐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当时的风气就那样。但是曾国藩就能做到公私分明,这就是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孤傲、多言最易致祸

我们前面说了,曾国藩并不是生来就那么有修为的。他说自己在京为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时有傲气。年轻气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很多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现在时常想起以前一些事情,还会让自己脸红,这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把它纠正过来就好,让自己走上一条正道,这才是要紧的。总是后悔以前,总是回忆以前,不是好现象。以前无论怎么样,发生了什么,都过去了,结束了,当作教训,不再犯就好。

尤其是曾国藩还特别喜欢跟那些有大名大位的人为仇,所以导致他有十年非常辛苦,要钱没钱,要官也不给他当,让他感觉很委屈。但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谁叫他得罪的人那么多。

在长沙办团练的时候,动辄指责他人,与地方上的巡抚结怨很深。在江西打仗的时候,和地方官员也有隔阂。47岁那年,在家守父丧,经过一年多的反省,“深悟长傲、多言,是官场致祸的根源”。一是有傲气,一是话太多。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要不要说话?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在你不说话的时候,就会骂你:“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而在你说话的时候,他又会骂你:“你不说我也知道”。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很多年轻人就会说,“那干脆死了算了”,这叫自暴自弃。

我前面提过,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早懂得品质管理的人,总是上下给你卡住,让你在两端之间取得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多言必败,不言又会引起误会。当你什么话都不说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人心机太重,什么话都不说,老要我们猜,这样的人怎么跟他打交道?”可是你一多话,老实讲,这时候你的话多半是没有人听的。当你碰到一个人,他从头讲到尾的时候,他的话你会听吗?你根本不会听,你会感觉听着很累。

我就经常碰到这种人。有一次我讲完课出来,有个人跟上来说:“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我说好。然后我一路走,他一路讲,一直到停车场,他替我开车门,最后说再见。你说他这是要说给我听,还是要问我问题?我上车之后就很后悔:“听那么用心干什么?”我根本就不用听。你既然要人家回答你问题,就要留点时间给人家,你才会有所得。自己从头讲到尾,那只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但是老实讲,我最欢迎这样的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这样我就可以吃饭吃得很愉快,因为我就知道我完全不用听,可以安心吃饭。我讲的都是实例,只是我们常常不了解自己,才不知道问题所在。因此我们要把彼此当作一面镜子,相互提醒,然后慢慢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如果说一个人天生就是好人,那就说明他这辈子没有好好修炼,也没有修炼的必要,那就叫“不长进”。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五、熟读历史,灵活运用

在翰林院的那九年里,因为北京人才荟萃,曾国藩便到处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唐鉴,是当时很有名的理学家。唐鉴告诉他:“经济不外读史。”这句话如果让现代人解释就糟糕了,因为现代人一听到“经济”就会想到赚钱。“喔,你要赚钱,你就赶快读历史。”这肯定不对。这个“经济”是治理国家,救助老百姓,是指经国济世,而不是现在所讲的“经济”。可是读历史,是要读历史的什么呢?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读历史背后的道理,而且主要是要有历史意识。

就像看人一样,一般人看相只是看外表而已,这没有用。人有三层,第一层是表皮的,第二层是骨肉的,而最深层的则是人的心。最会看相的人都能直透人心,能马上看出你的心在怎么想,可是这种人太少了。所以为什么有人要看八字?就是因为看不懂心,那就只好看八字。八字也不懂,就只好看面相。人有三层,要一层一层深入,否则你一定看错人。读历史如果只记得年代,只记得皇帝,只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这些表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我们读历史是为了现在,为了当前能用,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话,就悟出一个道理:“以礼为本,发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用”。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本,这个“礼”跟道理的“理”是相通的。中国人经常把读音相同的字相互借用,我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为什么《易经》的乾卦主要讲龙,为什么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如果大家懂闽南话,就会更容易理解。闽南话中“龙”的读音是“灵”,“一尾活灵”,这里的“灵”就是灵魂的意思,就是灵光、灵巧,就是让别人没法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如果一下就被摸清楚了,那你还有什么用呢?现在都讲透明化,透明化有什么用?很多人就是脑筋太简单,眼光太浅,思想也不够灵活,这些都需要慢慢去改变。

“以礼为本”是没错,但是“礼”如果形之于文字就叫制度,而制度往往就比较僵化了。我没有反对制度,但是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我认为制度是把人箍得死死的,让人动弹不得的东西,绝对不是最好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一定要有制度,可是如果百分之百按照制度去做也不行,制度是要有弹性的。可是有了弹性也会麻烦,同样一个案子,这个法官判三十年,那个法官判两年,这怎么行?所以最后还是要靠人。我们现在都讲法治,依法不依人,其实这是行不通的,都只是自我安慰而已。一定要记住,天人是离不开的。怎样在天人的关系当中,走出一条于当前亦合理的路,这就叫“经济”,也就是说最后一定要真正化为自己能用的治国治民之道。

(第三节)激励的艺术

一、看人给奖励

曾国藩的激励原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武人给钱,文人给官”,文人一心想的就是升官,所以只要有好职位,有空缺,我就推荐你,就让你升上去。可是武官需要的是钱,因为他的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那当然是钱第一位,升他职有什么用?官位是虚的,钱是真的。对任何人,你都要设身处地想想他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人的需求,给予他不同的奖励,才能充分发挥奖励的效用,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都不是为名利而来。你为公而来,该给的我一定给你,你一来就是为名利,那我宁可不要你,也绝对不会给你名利。

二、第二次再罚

当领导的人,一定要能容人之过。任何人都会有过错,第一次犯错你都要当他是无心的,第二次再罚。如果第一次就当他是有意犯错的,那就太严厉了,就会让很多人不敢做事情,既不敢动,也做不好,因为他有担心,就不会完全放开。能够改过的,你就告诉他下不为例就好了,“第一次犯错我当你是无心的,我不会计较,我会给你一次机会,但你绝对不可以再有第二次犯错。”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第一次就杀人,也说是无意的?那肯定不行,可见还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这样才能得人心,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能包容他,能给他机会,他当然会感激。

三、担责不抢功

体现这一点最明显的是,在把太平军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攻破以后,李鸿章前来贺喜,曾国藩带着曾国荃去迎接,他亲手拉着李鸿章的手,只讲了一句话:“全赖你了。”我相信李鸿章当时一定想:“下一次我一定更加拼命。”因为他肯定非常感动。如果换了是现在有些人,李鸿章来了,很可能会先让他在外面等一等,过一会儿才从里面出来说:“你来啦,这次打得不错吧?”这样下次肯定就没有一个人会来了。有时候,一个字或者一句话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李鸿章的辈分比曾国藩低,曾经是他的幕府,而且还称他为老师。可曾国藩却当着他自己的亲弟弟,而且是主力将军的面,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全赖你了”。李鸿章感动,在场的所有人听了也都会感动。

当领导,最忌抢功。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有难都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背黑锅,担责任,有功劳就全部独占,舍不得让别人分一杯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人心,怎么会有人愿意追随?他又怎么能留得住人才,怎么依靠人才的力量,创一番事业呢?

同类推荐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伪装的哲学

    伪装的哲学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务、人事案例,通过活泼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人与人交往间的微妙和处理技巧。其中蕴含许多伪装的哲理,发人深思。
  • 理想透视

    理想透视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热门推荐
  •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角,他们无不是天地间的宠儿,好东西是他们的,好妹子也是他们的;每个世界都有N个配角,他们无不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在的,面对主角的强势,他们只能苦逼的送出自己的一切供人挑选;你敢逾越抢主角的东西?抱歉,绝症在等着你,意外在看着你……面对配角们日益艰辛的未来,苏易勇敢的站了出来。伟大的配角拯救者苏易,他一个人代表了穿越者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记住!他不是一个人!“让我们反抗吧!抢光主角的宝贝,抢光主角的气运!”苏易高举农奴翻身把歌唱的的旗帜奋勇向前。新书《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新的开始,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多多推荐收藏哦
  • 异界之英雄联盟商场

    异界之英雄联盟商场

    穿越了的刘松蛋疼的看着这个世界:“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这么危险!!还好我有金手指......”什么?有兽人?不怕,我的商场里有提莫队长,这不就是浣熊人么,也是兽人哈!什么?有巨龙?不怕,我还能买一个龙血武姬希瓦娜,这不也是龙吗?什么?还有矮人地精?唉唉.炮娘小法师露露这些约德尔人不也是矮人吗?差不多啦...什么?还有斗气魔法?怕什么!我有AD、AP,各种战士法师可以买,什么?这个世界有真的诸神恶魔存在??还是不怕!曙光女神、皎月女神这不都是神吗?至于恶魔......你们是在说我吗?穿越者的福音——英雄联盟商场欢迎您的惠顾,只要您带够足够的金币和点券!(新人新书,求支持,群号318530736)
  • 日记缘

    日记缘

    一个俊美如妖孽的男子斜躺着,邪恶一笑说:“老婆,过来帮我脱鞋。”冷场了!她恨得咬牙骂:“你给我正经一点!”而他淡定回之:“对你,我一直不想正经。”“……”腹黑、妖孽、极品、强大集一身的伦少,正经起来也不是人!(本书简体出版名:《最好的年龄,遇见最美的你》,喜欢的亲们,请购一部吧。)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星际大唐

    星际大唐

    “我把自己体内的力量,全部都传给了你,我抱着最后的希望,我希望我自己全部的力量能够唤醒,你血脉中皇者的力量,让你能进化到我们族内传说中太阳战士的地步,可惜在你的体内只是有我的力量,没有看到丝毫进化的迹象,我们灭族血仇在也不能够报了,太阳一族到你是真正的完结。”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邪王的极品嫡妃

    邪王的极品嫡妃

    云家嫡出大小姐,貌美无双,爹娘健在,却有如不在,新婚夫君对她弃之如鄙,恶奴不将她放在眼里,这一切为什么?——只因她是傻子。她,林氏隐世家族最优秀的继承人,身担重任,腹黑狡诈,机智精明,才艳双绝,却被自己生父阴狠谋害,意外身死,为什么?——只因她是女子。一朝穿越,变成傻子?无妨,她自信傻人有傻福,卸下所有包袱当个米虫也不错。可现实是残忍的,偏偏一个傻子,也碍人双眼,爹娘不爱,她无所谓,可为什么一个两个三个,都看她不顺眼,变着花样来找她麻烦,原来傻子也不好当,无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云楚暴怒。爹不疼,娘不爱,那便弃了——前提是把府里搅得一团乱。夫君大人冷脸相待,那便休了——前提是把你整得身残志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阴谋阳谋,羞辱陷害,通通双倍奉还。前世劳心劳力最终损命,此生她只想唱着歌,哼着曲,数着银票过日子,就算做不成人上人,怎么也得混个钱上人。妖王来袭:蓝王世子及冠大礼,帝王钦旨赐婚,问,谁愿嫁与蓝王世子为妃。满堂千金花容失色,常年与兽类生活在一起,性格古怪,手段残辣,女人近身三尺必定损命,身边还跟着一只猛虎,试问,这种人,谁敢嫁。良久无人出声,帝王脸色阴沉,介时一道清丽的女声传来。“我嫁”这话一落,满堂鸦雀无声,惊的不只是她敢嫁,更加因为她此时的身份,本就身为王妃的她,如何再成为他人的世子妃。他挑眉“你不怕我”她答“相比起你来,我的夫君更可怕,更何况,你比我夫君养眼多了”他沉眉思索,不顾堂上夫君黑沉的脸色,她催促道“喂,娶不娶,倒是说句话呀”“娶”他惜字如金,眸光深幽。她笑颜如花“这就行拉,那我休夫之事,就交由你负责了”介时满堂惊雷滚滚。。。★★★★简介无能,详情请垂询正文,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们请加入书架【收藏】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详细论述领导力的本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素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品质,娓娓道出一门如何让别人追随你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