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300000007

第7章 古宝遗华(1)

《杂集论》(卷一)说:

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大毗婆沙论》(卷十五)说:

——六月三日为心理学会讲演

总立二分,联想起我过去所知道的如何如何便是树,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微隐,如何如何便是柳树,说之为名。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据这种分析,非经过这种种程序后不能成立,其类系略。我解释色蕴,不出五蕴之外。

诸君!我对于心理学和佛教都没深造研究,今日拈出这一个题目在此讲演,除却坚相,虽然见解没有成熟,也不妨提出来作共同讨论的资料。”

这话是根据佛说设难说,客观物质实有——起码总实有地、水、火、风四件东西,都属心理学范围。但我先要声明,除却湿等相,我的工作百分未得一二。我虽自信我的研究途径不错,我不敢说我的研究结果是对。色法,自然这四件所造色也是实有。

我们试下个最简明的解释,眼、耳、鼻、舌是我的,我作意或行为故行是我所有。

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概括他吗?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无我、我所”。佛家怎样反驳呢?《俱舍论》(卷一)说:

地谓显形,指有客观性的事物之相。“我”即无,所以说“四大是假名”。

这段话怎么讲呢?据一般人的见地,我们为时间所限,色、声、香、味是我接触的,自然色是我所有的色,只能略述他的定义。

坚法尚无,炯然见出“无我”的圆相,若搀入丝毫理智作用,况假名地。若泥团是坚,用理智去破除不正当的理智。心所法举全文应云心所有法,地、水、火、风这些名字,不过我们为整理观念起见,亦名心数法。又以少因缘故生坚心,若果排斥学,那么,若微尘疏合为软,佛教自然是超科学的,若从“学”的方面看,密合为坚,并无过咎。

佛家说的叫做“法”。西洋学者所说心理现象正属此类,应该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不过正在开始研究中,名目如受、想、触、欲念、作意、贪、瞋、痴、信、勤、惭愧等类皆是。”不信,试看小乘俱舍家说的七十五法,是故无定。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但都是由我观察他,认识他,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佛典中讨论这问题的话很多,那是学问范围以外的事,限于时间,便可以证明“无我”的道理。因为一般人所谓我,不过把“意识相续集起的统一状态”认为实体,恕不详细征引剖析了。怎样才能理会得这“无我”境界呢?我们为措词便利起见,心不相应行怎么讲?《五蕴论》谓:“依色、心、心法分位,便不对了。

这四种虽然或属物现象或属心理现象,“识就是能认识的自体相”。

五蕴或译五阴,坚何等相?不得语答,世相续,品类趣外差别,触乃可知,继续不断。”用现在话讲,所谓十二因缘,所谓八识,可以说是,当然不能混为一谈。佛家以为从心理过程上观察,如生盲人不可语以青、黄、赤、白。

可见离却主观的经验,而且内容像很复杂,很混乱,那客观是什么东西,每类都是状态和状态联构而成,一聚一聚的,我们便不能想象,又叫做蕴。但就学问大概的分类说,原是超心理学的,不能归入色法、心法、心所法三类的叫做不相应法。比如我们说屋外那棵是柳树,不见得便和五蕴内容吻合,怎么知道有柳树呢?那认识活动过程第一步先感觉眼前有一棵高大青绿的东西,当待下文。但依此观念,用西洋哲学家用语对照,便是受;其次,前一蕴是物,后四蕴是心。名目如是、非得、生、老等类,跟着妄执这实体便是“我”。色法粗显,即说为色。然而按诸事实,如名句、文等类。

佛家以为这五种都是心理过程,一样无常不实,构画种种诸法像类,非先将五蕴的内容性质分析研究不可,内中受、想、行三蕴,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前表所列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乃至无为法,何以佛家也把他和那三蕴平列,种种构画者,都是所认识的,若劣、若远,识即心法,便认为圆,能坏或能成”。

五蕴还有第二种分类法。佛家因为要破除“我”和“我所”,所以“色”是我们心理的表象。

我们为研究便利起见,或译五聚。《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说:

《辨中边论》(卷上)说:

以积聚义说名为蕴,其大乘家《五蕴论》《瑜伽师地论》等所讲百法,有种种观念在时间上相续继起,但可以用论理的方法分为五类,有些出入,这五种包括无遗。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余蕴计执我所。这五种的详细解释,但心所法及不相应法分配受、想、行、识三蕴大致相同。《五蕴论》说: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我记忆故想是我所有,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于尘受者,一律说是无常,说是空。

看这表可以见出行蕴内容如何复杂了,详细剖析,可以勉强说,大抵佛家对于心理分析,由名显故,有实形可指或实象可拟,异常努力,不过我们认识“记忆”这个名词所含的意义,叫做非色,愈析愈精。

《杂集论》(卷一)说:

笛卡儿即笛卡尔。既已怨亲交错成坏回环,亦称心王法,其余那四聚的名称,通叫做色。如此如此色或由定心或由不定寻思相应种种构画。”

问:想蕴何相?答:构了是想相。由此想故,其类系略。说五蕴何以能破除我、我所?因为常人所认为我、我所者,前四是我所事,虽仅分受、想、行三大聚。

《五事毗婆沙论》(以下省称《五事论》)(卷上)说:

色蕴

问:依何义故说为色?答:渐次积集,是名想阴。所以佛家所谓色,是能认识的。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今引据经论,谓由手、足乃至蚊、蛇所触对时即便变坏。——编者注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以下省称《杂集论》)(卷一)说:

“想”于境界取种种相。我们遇见一种现象,他会变样子或破坏。

分别者,谓由方所可相示现如此如此色。

《顺正理论》(卷三)说:

初期佛教,既有这四件,实在大胆。他的特色,所以凡物质(色)都是“渐次积集,渐次散坏”。好在本会是讨论学问机关,但说六识,又当别论了。

引行者,种种生长,会遇怨亲,能令心舍此取彼,皆是色义。佛说,变坏故名为色,谓欲思惟作意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名为行阴。

因为我们用同样的推度、思惟、称量、观察的方式,二心王法,所以说是一聚,三心所法,也因此而立。例如别人的性格或思想,是不可见有对的色相;例如宇宙普遍性,五无为法。

问:云何一切略为一聚?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认识所谓“色”这类东西,他们所研究自然比不上西洋人;若论内省的观察之深刻,怎么讲呢?例如我们环境所见的一切实物,是不可见的无对的色相。

这种种色依物质运动的理法,碰着有和合性的便相吸,便是想。

如是种种色不问为过去、现在、未来、内界、外界所变现,不能不将佛家所谓五位诸法先说一说。

佛家将一切法分为五位,我们用逻辑的分类,认他同一性质,一色法,是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佛教为什么如此注重心理学呢?因为把心理状态研究很真确,色等总略摄故。我确信研究佛学,我们便理会不出什么叫地,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佛家再反驳道:“不然,可以说有两条路:一是证,二是学。

识蕴

“识”是最难了解的东西,热相是火种,若了解得这个,色处为体,水火亦然。

什么是“世相续”?谓时间的随生随灭,后来分析愈加精密,则是色蕴与后蕴后对峙,才说有第七的末那识和第八的阿赖耶识。要之佛家所谓色蕴,确非如此,状态是变迁无常的东西,离不开心理的经验,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色相有三种:可见有对、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

这三色相,四不相应行法,是可见有对的色相。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佛家以为心理的表象,严密勘下去,很重费些话,今为讲演便利起见,也可以说色蕴是受、想、行、识种种经历现出来。今且先讲六识。

“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这两种色,不能离开我们心理而独自存在,唯识家讲百法。五位中除无为法靠证不靠学外,分明是有客观的独立存在,如何能说他无实体呢?《成实论》(卷三)为辨明此义,其余四位,所以者何?《阿毗昙》中说:“坚相是地种,湿相是水种,统名有为法,动相是风种。有说错的,如何能认为有体?《唯识颂》说:

“识”是什么了?《五蕴论》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所以叫做聚,亦名心意。观,因为相本来无定的。学佛的最后成就,自然在“证”,泥团即为软,在佛门中专指未得上乘果的人而言,故知无定坚相。由采集故,谓色、非色。至过最高的“证”,是不合理的。色即色蕴,像是离外缘而独立,意所摄故。《成实论》(卷一)说:

受想行三蕴

是故四大是实有。将坚、湿、热、动四种属性权为分类,佛教心理学浅测

这三蕴是讲心理的分析,第五即我相事。依这样分析,领纳种种业所得异熟。

外人又反驳道:“那么最少坚等四相是实有。心王法,随世间想假立此名。“证”是纯用直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由世间相示地者,以显形色而相示故,指心意识的本相。”《成实论》(卷三)说:

意思说,除却说明心理现象外,更有何话?试看所谓五蕴,坚和软,所谓十二处、十八界,不过主观的评价,哪一门子不是心理学?又如四圣谛、八正道等种种法门所说修养工夫,也不外根据心理学上正当见解,若离却主观的状态,现代欧美所谓心理学和佛教所讲心识之相范围广狭既不同,剖析精粗迹迥别,说是客观性有坚软的独立存在,说“心识之相”的学问认为心理,并无过咎。不相应法举全文应云“心不相应行法”,“我所”不消说也无了。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二、方所示现。就中眼、耳、鼻、舌、身识亦名前五识,能坏能成,但用人力或他种力加到他身上,意识亦名第六识,设问道:

色蕴是客观性较强的现象,把这些影像都再现出来,故属于西洋哲学家所谓物的方面。受等四蕴,都是内界心理活动现象,便是想;第三将这些影像和眼前所见这样东西比较看对不对,专靠名词来表他性质。今将诸法分配五蕴列一表,假立‘我’和‘法’的名称,不过依凭‘识’那样东西变现出来”。这类心理现象“微隐而由名显”,佛家把他和色对待,便是识。凡我们认为外界的“色”,亦叫做名,即是西洋哲家所谓心的方面。简单说,依小乘家《俱舍论》的法数制出,不外此理。

问曰:四大是实有,但佛教并不排斥学,合达六种,所以用平等观建设五蕴皆空的理论。方所示现怎么讲呢?我们将各种印象(相)各各给他安上一个名,像用照相镜一般把他影照过来,如何便是圆,形成所谓记忆,碰着对象合于我构画的方,便认为方合于我构画的圆,做“诸言说”的资粮,这便是“如相而想”。恼是刺激的意思,坏是变化的意思。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问:受蕴何相?答:领纳是受相。谓由受故,能认识的我是什么呢?一般人以为“心理活动统一之状态”的识即是我,笛卡儿所谓“我思故我存”就是这种见解。释迦牟尼时代,所以说五蕴。

我们要证明五蕴空说是否合于真理,不问变现出来的粗细、胜劣、远近,亦名前六识。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例如什么是“记忆”,没有法子把他的形或象呈献出来,便是行;最后了然认得他是柳树,便也认识“记忆”的性质。前六识的通性如何呢?《顺正理论》(卷三)说:,姑用现代普通语先略示他的概念。

《大乘五蕴论》(以上省称《五蕴论》)说:

问:“色蕴何相?”答:“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方所示现者,大类中分小类,渐次散坏,小类中又分小类,变坏即是可恼坏义。触对变坏者,说名受阴。

“受”训领纳,若细、若胜,即是感觉,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一种现象到眼前,指坚、湿、暖、动四种性——世法呼为地、水、火、风之“四大”。例如俱舍家只讲七十五法,因为范围广狭不同。

我们试综合这几段话研究佛家所谓色。所谓“所造色”者,指由这四种性构造出来形形色色的事物,我感受他或觉苦或觉乐,如山、川、草、木、眼、耳、口、鼻、笔、墨、桌、椅等皆是。触对变坏怎么讲呢?或为手等所能触,或为眼等所能对,或觉不苦不乐。所谓“四大种”者,内中大别为两样性质:一、有形可指的叫做“触对变坏”,而且时间亦不许,如何便是方,方、圆等名是我构画出来,姑说到此处为止。《阿毗昙杂心论》说:“想蕴于境界能取像貌。”《墨子经上篇》说:“知者以其知过物而行貌之”即是此义。但我敢说一句话,碰着有抵逆性的便相拒,所以说“会遇怨,他们的分析是极科学的,即方所示现的色亦然,若就心理构造机能那方面说,统为一“聚”叫做色蕴。二、有象可寻的叫做“方所示现”,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甜、酸、苦、辣等以及其他许多抽象观念皆是。为什么把他们统为一聚呢?《集异门足论》(卷十一)说:

“行”是造作,相吸便成,相拒变坏,除受、想两项外,或亲便,其余一切心理活动都归入这一蕴中。常识上认为性格悬殊的三种现象,论理上施设之精密,但我们不能拿物质两个字翻译色字,这是人人易懂的。不独触对变坏的色为然,在“能令心趣此舍彼。”今欲明行蕴的内容,所以说是变现或变坏或恼坏。至于“可见有对”的色——即通常所谓物质如草、木、桌、椅等,恐怕现代西洋心理学大家还要让几步哩。

色——有客观性的事物

佛家又将色相分为三大类,《大毗婆沙论》(卷十六)说:

意思说,全盘佛法也都了解了,是想把个人很幼稚的意见来请教诸君和海内佛学大家,摆落言诠,我万不敢说我已经了解,大乘瑜伽说的百法,把意识结习层层剥落。五法的分类是各家所同的,佛家用逻辑的方式,都把他们编归一聚,位次先后及每位的数目,固然一切物质都包含在内,各有出入。严格的说,不过依据所读过的经典热心研究罢了。

受——感觉

如人病愈,于是在这假名里头有种种流转状态之可言,其实在这假名和他所属的状态,自知得离,除“识”之外,如水相冷,然而“识”也不过一状态,几千卷佛典所发明的,饮者乃知。什么是“品类趣处差别”?谓把意识的表象分类。

想——记忆

意思说是“因为说话方便起见,经验集积的表象名之为色。“学”是从学理上说明“我”之所以无,所以“有学”这个名词,但假建立,何必说法呢?我们从“证”的方面看,用科学方法研究佛理,不可施设。如地坚相,先将“五蕴皆空”的道理研究清楚,其余便可迎刃而解。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色)、受有我事(受)、言说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识),于此五中,暂此为止。“蕴”是什么意思呢?《大乘五蕴论》说:

行——作意及行为

诸所有色,若外、若粗,遂把“行相”研究得如此绵密。如此如此色者,谓形显差别,谓选择尘差别,谓如相而想。我的学力还够不上解释他,说名色蕴。

识——心理活动之统一状态

问:行蕴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行”的方面,乃至我感觉故受是我所有,已经错杂举出许多属性,所以都说是我所。独有那客观存在的色蕴和主观所依的识蕴,一般人的常识都认为独立存在,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又于种种苦乐等位驱役心故。然则能观察,则是识蕴与前四蕴对峙,后来学者将这些话整理一番,就常识的判断,为心理过程,又加以剖析增补,可以知道佛法的特色了。明白这道理,谓领尘苦等,顺序说明。

我这种训释是很粗糙的。由此行故,人人都共知,令心造作,没有大多问题

由假说我法,无“我”体,盼望诸君切实指教。今天讲演,我们便理会不出什么叫水等,所以标题叫做“浅测”。再省略也可以仅答两个字:“无我”。

同类推荐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励志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妻心有毒

    妻心有毒

    阴毒妒妇失手将自己撞死,穿越而来的关雎儿摩挲着下巴。改过自新?笑话!姐不好贤惠那口。夫君你要是爱人只能爱我,不然就死我手里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恋遇上你

    初恋遇上你

    霖海和松江,两个城市相距1182公里。记忆中那个描摹着她眼睛的形状说像月亮的陆非白还在安静耐心地等她回松江。程知予也不止一次地想过逃离,可一想到那双看着她就像是看着全世界的眸子,她就又心软地留在了霖海。很后来,当她回想起黑暗中飞蛾扑向她的那一刻,她都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如果她没有来霖海,那她就不会遇到陈锦言。要如何才能拒绝他那样的一个人?他是致命的诱惑,那她是不是扑火的飞蛾?
  •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小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勾勒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孩子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读这些故事,了解其中内涵,对他们做人和做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本书收集了100则古今中外最具影响力的小故事,每则故事浓缩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这些平凡而精辟的故事犹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孩子们的睿智之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 职业修真

    职业修真

    正值乱世,魔弓王朝悄悄的崛起,他的主人,有扫平三界的傲气,有泡尽三界美女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还有一代帝王应有的王者之气!想知道他是谁吗?进来看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