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900000027

第27章 杨荫榆:被“风潮”掩蔽的抗日女杰(3)

《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数月前,一位旧同学从桂林来信,告诉我说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已于苏州沦陷时殉死的情况,她没有说明白,因为这消息也不过从苏州逃难出来的朋友口中听来。只说荫榆先生办了一个女子补习学校,苏州危急时,有家的女生都随父母逃走了,还有五六个远方来的学生为了归路已断,只好寄居校中,荫榆先生本可以随其亲属向上海走的,因要保护这几个学生,竟也留下了。“皇军”进城,当然要照例表演他们那一套烧杀淫掳的拿手戏,有数兵闯入杨校,见女生欲行非礼,荫榆先生正言厉色责以大义,敌人恼羞成怒,将她乱刀刺死,所有女生仍不免受了污辱云云。那位同学知道我是一个荫榆先生的同情者,信尾又赘上几句道:“时局极端混乱中,音讯断绝,关于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讹传是很多的。像前些日子报载吴门名绅张一麐先生已投井殉节,旋又传他落发为僧,即其一例。荫榆先生的死耗也许同样的不确,劝你不要过于伤感。”前日高君珊先生来嘉定看朋友,谈起荫榆先生,才知道她是真死了。不过并非死于乱刀之下,而是死于水中。是被敌军刺下桥去,又加上一枪致命的。她的尸首随流漂去,至今还没有寻获。死状之惨烈,我想谁听了都要为之发指,为之心酸的吧。

我与荫榆先生相识,系在民国十七八年间。关于她的平生,我曾在一篇《几个女教育家的速写像》中介绍一二。提到北京女师大风潮曾替荫榆先生说了几句公道话。她原是已故某文学大师的对头,而某大师钦定的罪案是从来没人敢翻的,我胆敢去太岁头上动土,岂非太不自量?所以这篇文字发表后,居然吃了人家几支暗箭。这也是我过于爱抱不平,昧于中国古贤明哲保身之道的结果,只好自己骂一声“活该!”自十九年滥竽安徽大学和武汉大学讲席以来,接连六七年没有回过苏州,同荫榆先生也没有通过一封信。去年四月间忽接她一函,说她想办一个女子补习学校,定名二乐学社,招收已经服务社会而学问上尚想更求精进的或有志读书而无力入校的女子,援以国文、英文、算学、家事等有用学问,请我也签名于发起人之列。七月间我回苏州度夏,会见了我最为钦佩的女教育家王季玉先生,才知道二乐学社系荫榆先生私资所创办。因经费支绌,无法租赁校舍,校址就设在她盘门小新桥巷十一号住宅里。过了几天,我特赴杨宅拜访荫榆先生。正值暑假期内,学生留校者不过寥寥数人,一切规模果然简陋。她虽然想同教育当局接洽一所校址并津贴,但未能如愿。谈起女师大那场风潮,她源源本本的告诉了我。又说某大师所有诬蔑她、毁谤她的话,她毫不介意,而且那也早成过去了。如果世间公理不灭,她所受的那些无理的攻击,总有昭雪的一天。不过所可恨者,她挥斥私财办理二乐学社,而竟有某大师私淑弟子们故意同她捣乱,像苏州某报的文艺副刊编辑某君,就曾屡次在报纸上散布关于她不利的谣言。将女师大旧事重提,指她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甚至还是什么反革命分子。一部分无识女生受其蛊惑,竟致退学,所聘教员也有不敢与她合作者,致校务进行大受妨碍。荫榆先生言及此事时颇为愤愤,我亦深为不平。咳!荫榆先生死了,她竟遭大日本的“皇军”惨杀了,谁能料到呢?她若不办二乐补习社,则无女生寄居,无女生寄居则她可以轻身遁往安全地点,她的死是为了保护女生而死,为了热心教育事业而死。记得我从前那篇《女教育家速写像》,写到荫榆先生时,曾引了她侄女寿康女士写给我的信几句话来安慰她道:“我们只须凭着良心,干我们认为应当干的事业,一切对于我们的恶视、冤枉、压迫,都由它去,须知爱的牺牲,纯正的牺牲,在永久的未来中,是永远有它的地位,永远流溢着芬芳的。”当时用这“牺牲”字眼,原属无心,谁知今日竟成谶语。她的牺牲,自有其价值,中国一日不亡,她一日不会被忘记的。现在我们一面要学荫榆先生这纯正的爱的牺牲的精神,一面也要永永记住敌人这一篇血账,努力达到那清算的一天!

《回忆我的姑母》(节选)

杨绛三姑母1923年回苏州看我父亲的时候,自恨未能读得博士,只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我父亲笑说:“别‘博士’了,头发都白了,越读越不合时宜了。”我在旁看见她头上果然有几茎白发。1924年,她做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从此打落下水,成了一条“落水狗”。

我记得她是1925年冬天到苏州长住我家的。我们的新屋刚落成,她住在最新的房子里。后园原有三间“旱船”,形似船,大小也相同。新建的“旱船”不在原址,面积也扩大了,是个方厅(苏州人称“花厅”),三面宽廊,靠里一间可充卧房,后面还带个厢房。那前后两间是父亲给三姑母住的。除了她自买的小绿铁床,家具都现成。三姑母喜欢绿色,可是她全不会布置。我记得阴历除夕前三四天,她买了很长一幅白“十字布”,要我用绿线为她绣上些竹子做帐围。“十字布”上绣花得有“十字”花的图样。

我堂兄是绘画老师。他为三姑母画了一幅竹子,上面还有一弯月亮,几只归乌。我不及把那幅画编成图案,只能把画纸钉在布下,照着画随手绣。“十字布”很厚,我得对着光照照,然后绣几针,很费事;她一定要在春节前绣好,怕我赶不及,扯着那幅长布帮我乱绣,歪歪斜斜,针脚都不刺在格子眼儿里,许多“十”字只是“一”字,我连日成天在她屋里做活儿,大除夕的晚饭前恰好赶完。三姑母很高兴,奖了我一支自来水笔。可惜那支笔写来笔画太粗,背过来写也不行。我倒并不图报,只是看了她那歪歪扭扭的手工不舒服。

她床头挂一把绿色的双剑——一个鞘里有两把剑。我和弟弟妹妹要求她舞剑,她就舞给我们看。那不过是两手各拿一把剑,摆几个姿势,并不像小说里写的一片剑光,不见人影。我看了很失望。那时候,她还算是喜欢我的,我也还没嫌她,只是并不喜欢她,反正和她不亲。

我和二姑母也不亲,但比较接近。二姑母上海启明女校毕业,曾在徐世昌家当过家庭教师,又曾在北京和吉林教书。我家房子还没有全部完工的时候,我曾有一二年和她同睡一屋。她如果高兴,或者我如果问得乖巧,她会告诉我好些有趣的经验;不过她性情孤僻,只顾自己,从不理会旁人。三姑母和她不一样。我记得小时候在北京,三姑母每到我们家总带着一帮朋友,或二三人,或三四人,大伙儿热闹说笑。她不是孤僻的。

可是1925年冬天她到我们家的时候,她只和我父亲有说不完的话。我旁听不感兴趣,也不大懂,只觉得很烦。她对我母亲或二姑母却没几句话。大概因为我母亲是家庭妇女,不懂她的事,而二姑母和她从来说不到一块儿。她好像愿意和我们孩子亲近,却找不到途径。

有一次我母亲要招待一位年已半老的新娘子。三姑母建议我们孩子开个欢迎会,我做主席致辞,然后送上茶点,同时演个节目助兴。我在学校厌透了这一套,可是不敢违拗,勉强从命。新娘是苏州旧式小姐,觉得莫名其妙,只好勉强敷衍我们。我父亲常取笑三姑母是“大教育家”,我们却不爱受教育,对她敬而远之。

家庭里的细是细非确是“清官难断”,因为往往只是个立场问题。三姑母爱惜新房子和新漆的地板,叫我的弟弟妹妹脱了鞋进屋,她自己是“解放脚”,脱了鞋不好走路,况且她的鞋是干净的。孩子在后园玩,鞋底不免沾些泥土,而孩子穿鞋脱鞋很方便,可是两个弟弟不服,去问父亲:“爸爸,到旱船去要脱鞋吗?”我父亲不知底里,只说“不用”。弟弟便嘀咕:“爸爸没叫我们脱鞋,她自己不脱,倒叫我们脱!”他们穿着鞋进去,觉得三姑母不欢迎,便干脆不到她那边去了。

三姑母总觉得孩子不如小牲口容易亲近。我父亲爱猫,家里有好几只猫。猫也各有各的性格。我们最不喜欢一只金银眼的纯白猫,因为它见物不见人,最无情;好好儿给它吃东西,它必定作势用爪子一抢而去。我们称它为“强盗猫”。我最小的妹妹杨必是全家的宝贝。她最爱猫,一两岁的时候,如果自个儿一人乖乖地坐着,动都不动,一脸称心满意的样儿,准是身边偎着一只猫。一次她去抚弄“强盗猫”,挨了猫咪一巴掌,鼻子都抓破,气得伤心大哭。从此“强盗猫”成了我们的公敌。三姑母偏偏同情这只金银眼儿,常像抱女儿似的抱着它,代它申诉委屈似的说:“咱们顶标致的!”她出门回来,便抱着“强盗猫”说:“小可怜儿,给他们欺负得怎样了?”三姑母就和“强盗猫”同在一个阵营,成了我们的敌人。

三姑母非常敏感,感觉到我们这群孩子对她不友好。也许她以为我是头儿,其实我住宿在校,并未带头,只是站在弟弟妹妹一边。那时大姐在上海教书,三姐病休在家,三姑母不再喜欢我,她喜欢三姐姐了。

1927年冬,三姐订婚,三姑母是媒人。她一片高兴,要打扮“新娘”。可是三姑母和二姑母一样,从来不会打扮。我母亲是好皮肤,不用脂粉,也不许女儿搽脂抹粉。我们姐妹没有化妆品,只用甘油搽手搽脸。我和三姐刚刚先后剪掉辫子,姐妹俩互相理发,各剪个童化头,出门换上“出客衣服”,便是打扮了。但订婚也算个典礼,并在花园饭店备有酒席。订婚礼前夕,三姑母和二姑母都很兴头,要另式另样地打扮三姐。三姑母一手拿一支管子,一手拿个梳子,把三姐的头发挑过来又梳过去,挑出种种几何形(三姑母是爱好数理的):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正圆形、椭圆形,还真来个三角形,末了又绕上一个桃儿形,好像要梳小辫儿似的。挑了半天也不知怎么办。二姑母拿着一把剪子把三姐的头发修了又修,越修越短。三姐乖乖地随她们摆布,毫不抗议,我母亲也不来干涉,只我站在旁边干着急。姐姐的头发实在给剪得太短了;梳一梳,一根根直往上翘。还亏二姑母花样多。当时流行用黑色闪光小珠子钉在衣裙的边上,或穿织成手提袋。二姑母教我们用细铜丝把小黑珠子穿成一个花箍,箍在发上。幸亏是三姐,怎么样儿打扮都行。她戴上珠箍,还顶漂亮。

三姐结婚,婚礼在我家举行,新房也暂设我家。因为姐夫在上海还没找妥房子。铺新床按老规矩得请“十全”的“吉利人”,像我两位姑母那样的“畸零人”得回避些。我家没有这种忌讳。她们俩大概由于自己的身世,对那新房看不顺眼,进去就大说倒霉话。二姑母说窗帘上的花纹像一滴滴眼泪。三姑母说新床那么讲究,将来出卖值钱。事后我母亲笑笑说:“她们算是怄我生气的。”我母亲向来不尖锐,她对人事的反应总是慢悠悠的。如有谁当面损她,她好像不知不觉,事后才笑说:“她算是骂我的。”她不会及时反击,事后也不计较。

我母亲最怜悯三姑母早年嫁傻子的遭遇,也最佩服她“个人奋斗”的能力。我有时听到父母亲议论两个姑母。父亲说:“扮官(二姑母的小名)‘莫知莫觉’(指对人漠无感情),申官‘细腻恶心’(指多心眼儿)。”母亲只说二姑母“独幅心思”,却为三姑母辩护,说她其实是贤妻良母,只为一辈子不得意,变成了那样儿。我猜想三姑母从蒋家回娘家的时候,大约和我母亲比较亲密。她们在务本女中也算是同过学。我觉得母亲特别纵容三姑母。三姑母要做衬衣——她衬衣全破了,我母亲怕裁缝做得慢,为她买了料子,亲自裁好,在缝衣机上很快地给赶出来。三姑母好像那是应该的,还嫌好道坏。她想吃什么菜,只要开一声口,母亲特地为她下厨。菜端上桌,母亲说,这是“三伯伯”要吃的,我们孩子从不下筷。我母亲往往是末后一个坐下吃饭,也末后一个吃完;她吃得少而慢。有几次三姑母饭后故意回到饭间去看看,母亲忽然聪明说:“她来看我吃什么好菜呢。”说着不禁笑了,因为她吃的不过是剩菜。可是她也并不介意。

同类推荐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撷取英才的成长故事,是读者在阅读中塑造优秀拼着,拥有高尚情操。1594年,他得了胃病,胃疼再有发烧,使他几乎有两星期没有怎么吃东西,也无法入睡,终于逝世,和他于1590年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 重生豪门大小姐

    重生豪门大小姐

    “上官菲菲,给我滚出来!”响亮又傲慢的冷喝声仿如一声惊雷,在宴会上近百人的上空中轰炸!人影随声而至,门口出现一男一女。高大挺拔的身姿,旁边携带一名性感的女伴,两人亲昵的手挽手臂,踏着优雅的步伐走来!偌大的场面鸦雀无声,惊讶的众人怔怔地望着来人。一张颠倒众生的脸庞满是傲持之气,直挺的鼻梁,唇角噙着上抹邪魅的笑意,看似是玩世不恭的态度,眼中闪耀着暗黑的色……
  • 穿越为妻:泼辣福晋

    穿越为妻:泼辣福晋

    张洁妤:一个因逃婚而陷入无底黑洞之中的活泼女孩,她不敢相信自己想要追求幸福却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被一阵狂风卷到了陌生的时代成为富贾一时的豪门千金。善敏:醇亲王儿子,拥有贝勒头衔,平日里却总是流连于花街柳巷之中,玩世不恭的他视女子为无物,而在他玩世不恭的面具之下隐藏的又是怎样的性情呢?一个异时代的美丽女子,一个清朝身份地位显赫的亲贵,又会展开怎样一段奇异的爱情?好友美文:强力推荐:《总裁烈爱:校花妈咪》文/魍魉魑魅饕餮狻猊□□http://m.pgsk.com/182742/□□(戴琳娜初来红袖,各位亲们若是喜欢戴琳娜的书,请留下收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这是一个掰直弯男的故事】她说:“我不想再沉沦下去了。”他说:“不行,我已经为你沉沦下去了,又怎么能放手让你离开?”她说:“嫁你是我始料未及的。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我觉得太虚幻。”他说:“嫁我是你一生的赌注,我怎么舍得让你输?以我之姓,冠你之名。顾太太,你是我老婆,你要的幸福,在你老公我的手里!”【本文过程不平淡,结局很完美!宠虐结合是王道!】1.温馨片段:“我刚才看你疼,下意识的想去含你舌上的烫伤处,待我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对象不对。”顾宇笑着说。“还好你及时醒悟,不然可得对我负责了。”颜悦挑眉道。“好,宝贝儿,我负责,荣幸之至,只要你同意,咱们现在就去民政局如何?”他一脸阴谋得逞。2.表白片段:“你爱我么?”“爱,要怎么才能相信?我几时不爱你呢?把心掏出来如果有用,你就掏吧!那一定是鲜红的,为你跳动的。”他无奈,这女人怎么就不信?“如果杀人不偿命,我就动手了!”她撇嘴。“那么恨我吗?”“恨过!却因为爱过!”“那么现在把曾经的恨换成爱吧!我们该是相爱的。”他搂着她说。*推荐我的旧文:《抢夫,多多益善!》《天黑“狼”出没》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成功元素

    成功元素

    你希望生活得舒畅吗?你希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吗?你希望享受亲密的天伦之乐吗?书中给予你去实现理想的力量,将成功元素汇入你的脑细胞。
  • 仙缘创世录

    仙缘创世录

    夫仙者,得天地造化者也,炼精气,夺阴阳,一气化三海,三海凝三魂,而后锻六魄,化元神,通天地玄应,化神虚通衢,渡三灾九劫,破真我遁镜,得圆满,入九天,是为破镜入天,得道成仙。 桃源海燕第一部作品,可以扑街,绝不烂尾,敬请期待。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