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900000011

第11章 林徽因:一身诗意,芳菲满天(1)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现代女作家,中国古代建筑专家。1916年进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读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旅行,先后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进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进入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深造,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专程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上世纪30年代初,与丈夫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并且在此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上世纪30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迹。他们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20多篇。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参与了三次重要的活动: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在林徽因堪称传奇的一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可以说是她生命里出现过三个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从某种意义上,徐志摩可以看做是她的初恋,她心底的情人;梁思成是她合适的伴侣,现实的选择;而金岳霖的位置有些尴尬,可以看做是她的“闺蜜”,一生的蓝颜知己。

1920年,刚满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在英国旅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来到伦敦。诗人和父亲一见如故,两个男人甚至玩过互传情书的游戏,林长民扮演有室男子苣冬,徐志摩扮作已嫁少妇仲昭。在林长民去世后,徐志摩曾经公开一封苣冬致仲昭的信,还称学生时期的林徽因赞说,“至少比他手订的中华民国大宪法有趣味有意义甚至有价值得多。”林长民和徐志摩互为知己,而林长民与女儿关系融洽,可为知音。所以由此推算,林徽因与徐志摩必定相见甚欢,有很多的共同语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徐志摩饱含深情地为林徽因写下一首首这样的情诗。少女的心弦被拨动了,林徽因在一封回信中说:“我不是那种滥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够爱我,就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选择。你不能对两个女人都不负责任。”当时的徐志摩,年仅24岁,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他在最初看到张幼仪照片的时候,就不屑地说了三个字“土包子”,后来张幼仪随他一起在英国生活。

此时的徐志摩对林徽因和张幼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对林徽因有多么热情似火,对张幼仪就有多么冷酷无情。接到林徽因的信,为了方便离婚,他甚至逼着妻子打胎,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又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爱情本身就有令人疯狂的魔力,而当爱情降临在诗人的身上时就更添几分疯魔,而终生都在追求爱、自由和美的徐志摩更是如此。可是,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命运对他,正如同他对张幼仪一样无情、冷漠。

林徽因和父亲早徐志摩一年回国,一旦回到传统的现实社会,曾经在浪漫的国度发生的爱情故事仿佛也变得不真实。家族中人一致反对林徽因和徐志摩交往,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是无法容忍自己的女儿插足别人的家庭,使家族的名节受辱。林徽因只得回到现实当中去。

在之后短暂的时间里,林徽因毅然选择了梁思成而抛弃了徐志摩。这种少女身上少有的决断,也许和她的童年际遇分不开。她的朋友费慰梅曾经说:“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的确,她几乎没有别人那样天真烂漫的童年。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林长民的第二任妻子。林长民的第一任夫人病逝,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何雪媛运气也不好,到林家8年之后才生下了林徽因,之后又生了一儿一女,都不幸夭折。到了第10年,林长民又娶了个妾,名叫程桂林,乖巧可人,还生下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林长民的欢心就此被彻底夺走。

程桂林和四个儿女住在宽敞明亮的前院,而林徽因和母亲却被安置在狭小阴暗的后院。但如果将这一切完全归咎于林长民喜新厌旧也有失公正,何雪媛出生在浙江嘉兴小业主家庭,打小娇生惯养,不会女红,也不识字,脾气又暴躁,还爱管闲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少有家庭会欣赏这样的女子。

虽然林长民对大女儿林徽因一直是宠爱有加,可是在大家庭里长大的林徽因,作为失去父亲宠爱的太太生下的女儿,对人情世故,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验。

她心中终究不忍心别人因为她,而像自己母亲那般被遗弃。到1947年一度病危时,她以为自己不行了,特地央人请来张幼仪母子,虽然虚弱到不能说话,依然仔仔细细打量了眼前的两个人。她这样的举动是耐人寻味的。

失去林徽因,徐志摩几近崩溃,而林徽因却冷静下来,选择了梁思成,在关键时刻,她清楚谁才是真正适合陪她一生的伴侣。

林徽因不否认自己与徐志摩有一种灵性上的和谐与共鸣,也不隐瞒自己对他的真实情感,“他变成一种Stimulant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怨,或Happy或Sorry,或难过,或苦痛,我也不悔的。”在徐志摩飞机失事以后,林徽因发表悼文寄托哀思,又让梁思成拣来一块飞机残骸悬挂在卧室,一直到死。但是林徽因到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冷静的女子,就在她的悼念文字里,她依然说“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林徽因跟闺中密友费慰梅常常谈起一个话题,那就是徐志摩,每每提起这个名字,她的心头仿佛都被割了一刀。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就连异国友人泰戈尔都为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伴侣

林徽因对学业的选择也显示她卓尔不群的个人风格。她虽然热爱艺术,却选择了需要艺术底蕴、同时也需要科学知识的建筑学。她天性浪漫,后天经历却教会她:重要的选择,必须有坚强的理性做支撑。

对爱人的选择,也同样表现出她的聪明和冷静。林徽因决定舍弃浪漫却不实际的诗人,选择各方面都堪称优秀的梁思成。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他受林徽因影响,也决定学建筑学。夫妻俩不管顺境逆境,一辈子相互扶持,相互关爱,共同创业,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在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玩笑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的说法却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别说梁思成自己引以为豪,一起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也说:“思成能赢得她的芳心,连我们这些同学都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犹如过江之鲫,竞争可谓激烈异常。”林徽因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据说,三十年代初期,林徽因在北京香山养病期间,有了闲暇,她便一卷书,一炷香,一袭白色睡袍,沐浴着溶溶月色,很小资、很自恋地对梁思成感慨:看到她这个样子,“任何一个男人进来都会晕倒”。憨厚的丈夫却说:“我就没有晕倒。”这话怎么听都像喝醉的人在为自己开脱:“我没醉、我没醉。”可是最美丽的人也要过最寻常的日子。林徽因曾经给沈从文写信说:“我是女人,当然立刻变成纯净的糟糠。”林徽因专注于事业,不喜欢别人拿家务活干扰她,浪费有限的时间。可是不喜欢归不喜欢,真做起来也漂亮得无可挑剔。

她在梁家是长嫂,在林家是长姐,常有亲戚来往,单单安排好来客的衣食起居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据说她画过一张床铺图,共计安排了17张床铺,每张床铺标明谁要来睡。拿职业精神做家务事,家务自然也同她的工作一样漂亮。

林徽因心高气傲,不愿意和她认为平庸的人多说话,觉得无谓的废话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不说话不等于不愿意帮助人,有两件情节相似的事情:沈从文一度经济拮据,林徽因有意接济,又怕他碍于面子不肯接受,于是就让表弟林宣向沈从文借书,还书时悄悄夹进一些票子;后来她拿自家的钱资助来北京求学的同乡林洙,也是善意地欺骗,“是营造学社的钱借给你用”。

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很有情趣,除了专注于事业。闲暇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处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清逸幽香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夫妻俩犹如李清照、赵明诚重返人间。

但是这对接近完美的夫妻间也并非没有口角,林徽因心直口快,好使性子。好在梁思成善于隐忍,被亲戚称作“烟囱”,但是烟囱偶尔也会堵塞。

两人都好面子,如果碰到佣人在旁边,就改用英语交锋。

在他们新婚之时,梁启超曾经写信嘱托:“你们俩从前都有小孩子脾气,爱吵嘴,现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变成大人样子,处处互相体贴,造成终身和睦安乐的基础。”这是一番慈爱之心,也是出于对儿子、儿媳秉性的了解。

事实上,林徽因、梁思成夫妻的确发生过一次激烈争吵,事后梁思成乘火车去上海出差。林徽因竟痛哭了整整一天,中间只睡了三四个小时。而梁思成在火车上连发了两封电报和一封信,两人便重归于好。

当时沈从文恰恰正高调爱慕高青子,跟张兆和闹得很不愉快,写信向他的“教母”林徽因诉苦、讨教。刚刚痛哭了24个小时的林徽因,说起来特别有感触,“在夫妇之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她认为夫妻争吵,是因为彼此在乎,“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林徽因虽然浪漫,骨子里却是冷静而清醒的。她能够理智地面对婚姻,就如同她能够理性地面对爱情。

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北平休养。当时梁思成还在东北大学执教,徐志摩经常去探望林徽因,为了避嫌,就经常叫上国外留学时的好友金岳霖,这位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对于这个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同样没有抵抗的力量。

同林徽因芥蒂颇深的冰心,虽然写下《太太的客厅》来讽刺林徽因,却也不得不承认“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这两位加上凌叔华、韩湘眉,也曾被称作文界“四大美人”。由此便可想象林徽因魅力如何。

金岳霖到底是哲学家,他的爱比诗人来得冷静和节制。他是单身汉,在徐志摩去世时,就住在梁家的后院。那段时间徐志摩几乎是大家唯一的话题,对于诗人共同的思念和哀悼,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那时林徽因正怀着身孕,梁思成又经常外出考察,金岳霖对她悉心照顾,好言相劝。林徽因对他萌生了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其说是男女相悦,还不如说,是理解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渴求。

于是,当梁思成考察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大约是对丈夫彻底的信任和依赖,林徽因这次的做法并不像她本人的一贯做派。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这一场风波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友情,林徽因身上诗人的气质,让她渴望极端的感情,可是本性善良,加上清醒的理智,又让她不可能做伤害梁思成的事情,也不可能玩弄纯洁的感情。梁思成更是坦荡君子,相信妻子和朋友,因此表现出难得的气量和风度。而金岳霖没有辜负这种信任,他发乎情止乎礼,终身未娶,他爱着林徽因,也爱着林徽因的全家,他后来几乎一直和梁家住在一起。

抗日战争期间,他们曾经一度离散,金岳霖说:“我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一样。”以后他们几乎没再分开过,而后来的林徽因在病魔的蹂躏下,经常不得不卧病在床,已经不复是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金岳霖依然在每天下午三点半时,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或者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蛋糕,或者念上一金岳霖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

林徽因一家跟金岳霖相处融洽,临死前,金岳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他们称他“金爸”,对他行尊父之礼。而他去世后,也和林徽因葬在同一处公墓,像生前一样做近邻。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

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岳霖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直到开席前,他才郑重地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为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金岳霖已是80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时,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金岳霖对着照片凝视良久,他的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喻义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金岳霖给再版的《林徽因诗集》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说完,他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同类推荐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热门推荐
  • 虞美人穿越万年

    虞美人穿越万年

    他,才华横溢,性格却非常古怪;她,貌美如仙,却刁蛮任性,有点痞子的可爱。这个性格完全与外貌不匹配的小女人,却让他左右琢磨不透。两人相遇竟是惊天动地!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除了精彩没别的。
  •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读红楼,常感意难平,以手中拙笔,抒胸中块磊,纵横天上人间,也要给林妹妹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说什么天意如刀,不过是几个糊涂家伙的一场争斗…那神仙一般的人儿,怎忍心让她泪尽夭亡。纵有那天命难违,我也要逆天改命…她,林黛玉,万年寂寞里唯一伴我的一抹绿色,我保定了,那怕为她颠覆了这三十三层天,杀尽满天神佛…他,天界最神秘的仙人,为救我,不惜倾尽热血,为护我,不惜与天为敌,这份深情,又岂是滴水恩之比。为他,我愿舍弃一切,只为跟他并肩,天下地上永不分开…
  • 实用生活妙招全集

    实用生活妙招全集

    最全面的生活秘笈,妙招应有尽有;最管理用的巧妙方法,难题一扫而空。个性手工+变废为宝+洗涤清洁+纠纳整理+选购储存+美味厨事。家居设计+厨具家具+家电保养+保健养生+休闲娱乐。从生活实际中来,为实际生活服务。生活有妙招,开心更精彩。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读者文摘精粹版10:让心灵去旅行

    人的心总是在远方,走的越远离自己的心就越近!人的灵魂总是在天空,登得越高离自己的灵魂也就越近。那么,让心灵去旅行吧!去聆听寒风萧索,细看人生沧桑,——体味世间甜酸苦辣!徘徊在生疏的国度,那里有熟悉而真正的自我。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好吃懒做:芊芊的米虫生活

    好吃懒做:芊芊的米虫生活

    她穿越回古代,只想过吃喝不愁泡泡美男的米虫生活啊。但府里心思各异的众人,复杂关系错综皇室子弟,一不小心就卷进了宫庭之争,盘桓在各色美男中间,且看她怎么化解一串串麻烦,迎来自己的幸福人生。最搞笑最轻松最快意人生的古代大小姐奋斗记。
  • 苦想没盼头 苦干有奔头

    苦想没盼头 苦干有奔头

    心动不等于行动,只会苦想没有希望想得好不如干得好,实干才能实现理想。古人说:吃的苦中苦,方知甜中甜。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的精神。欢乐与痛苦相伴,艰辛与甜美共生。今天的苦涩和艰辛就是明天的辉煌,世人只能在苦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甜前之苦包含勇敢,包含智慧,包含进取中的奉献精神。它能苦出“横扫干军如卷席”的强者气魄,苦出“纵死犹如侠骨香”的英雄本色,苦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未来。朋友,如果你还在为如何成功做这样那样的设想,那么我要告诉你,这不是你成功的关键,因为苦干才是成功的保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