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盲目的冒险只能叫做鲁莽;投资者把自己的知识理念和判断加进去才叫睿智。
成功的投资=睿智+谨慎+天时,三者缺一不可。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就很不容易。
在实际投资当中,投资者容易走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过于谨慎,总怕赔钱,一点风险都不愿担;第二个极端,什么风险都不考虑,用资金赌明天。
有很多投资者,都很清楚地知道,只有把钱用于投资才能获得高额利润。可是真正肯付诸实施的却很少,原因是他们害怕承担任何风险,所以总是选择有固定收益率的投资理财产品,如存款、货币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等等。
但是目前中国的此类理财收益率都是非常低的,通常投资该类产品的收益率都会小于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即使投资这类产品,投资者手里的钱依然在缩水。
而且固定收益品种的收益也不是绝对稳定,比如有些债券和货币基金出现负收益率就足以证明这点。而一味追求绝对牢靠的投资习惯,可能只适合特定人群的特定目的,如年纪较长为储备养老金的投资人。
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要习惯保护自己的资金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要习惯长期投资,还要习惯承担必要的风险,因为风险从来都是与收益共生的。没有风险的地方,就没有超额收益。
据某媒体所做调查称,现代中国社会富裕人群以年轻人为主,40岁以下的人占到总数的90%以上。但“富翁年轻化”并没有改变中国人保守理财的习惯。
该调查显示,超过87%的参与调查者选择定期储蓄这一低回报和低风险的投资模式,只有半数以下的人投资股票,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购买基金,22%的人购买债券,18%的人将不动产作为投资选择。
原来大部分人不愿意理财的最大原因是不愿意承担风险。投资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但不投资也会有风险,通货膨胀会造成风险,少赚也会有风险,所以不要害怕风险。投资者要做到胆大心细,不要好高骛远,要尽最大努力保住本金。
很多人认为风险就是损失,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也是不正确的。从本质上说金融投资中的风险,就是一种收益不确定性,即每年的实际投资率相对于预期年收益率的上下波动程度,向上超出的收益和向下缺少的部分都是风险。
比尔盖茨这位商业巨匠,在投资中不但非常注意规避风险,还非常敢于承担风险,他认为:在如今这样一个风险投资的年代,收益往往和风险紧密相连。所以懂得承担风险的盖茨常常游走在风险的边缘。一些别的公司在进行大手笔投资时,经常会犯错误。但是微软则很少。
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微软规避风险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不喜欢冲头阵,他总是悄悄地尾随在大头针者的后面,甘当第二个进入者。一次又一次,当冲头阵者犯了错误被罚下场之后,微软发展的大门就迅速敞开了。
如果有人认为微软是惧怕冒险,那就大错特错了。微软从不避讳冒险,但只冒有价值的风险。例如在需要迅速决策时,微软近乎疯狂。事实证明了它在信息技术领域里无比的创造能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微软总是不断地为用户考虑:怎样带给用户更多方便?怎样让用户更轻松?因此微软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这也就是微软之所以称得上奇迹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使得它不仅在软件市场独占鳌头,在其他市场也可以迅速跨过起步期而加速发展。
如果有人认为微软舍不得投资,那就又错了。为了在风起云涌的网络热潮中分一杯羹,IBM、微软、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巨头出于战略的需要不得不发起了斥资上千万美元的投资行动,纷纷抢购网络新兴公司和科技公司。他们希望能找到下一个雅虎或者明日的科技领袖。同时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希望寻找能够与自己的产品形成互补或者能提供未来重要技术的公司。
2005年2月9日,微软宣布将收购Sybari软件公司;在英国,宽带运营商Telewest得到微软投资;在教育和娱乐软件市场,微软收购了Fasa Interactive;在商业软件方面,微软收购了Groove网络公司……这些大手笔的投资都反映了微软在投资过程中的大胆和谨慎,因为不管其投资额度多大,始终还是围绕着产品的核心产业链来做文章。从不轻易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出手,这是微软规避风险的第二个办法。
微软凭借富有前瞻性的准确决策,在经营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在刻意地回避着任何细微的投资风险。
盖茨团队利用一个又一个科学而大胆的决策为微软带来无数风险投资形成企业购并领域的经典案例,从而无数次正确把握了时代的方向。聪明的比尔·盖茨,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始终不忘冷静,从不做任何自己不擅长的赌博性投资。因为他始终知道决策不是赌博,每一次决策都应该建立在细致科学的市场分析之上。正是捋顺了规避风险与承担风险的矛盾才塑造了神奇的微软。
虽然微软把主要资金都放在了I4领域,几乎没有其它的多元化投资,但是拥有大量资金的盖茨个人就不同了,他几乎把手里的资金全部都用来投资其它领域了。
这正是盖茨的聪明所在,微软是IT界老大,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所以完全可以围绕着IT业大做文章,让不同的分业务相互促进;而盖茨作为个人投资者,投资理财优势不明显,所以把资金用于分散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投资之前,要深思熟虑,认真思考,思考如何规避风险,思考如何承担风险。总之,在风险来临之际,一定要勇敢面对,敢于接招,千万不要掉头就跑。
有位农民整天愁眉苦脸,日子过得十分贫穷。有人问他有没有种玉米。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民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咬坏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到底种了什么?”农民说:“我什么也没种,因为,我要确保安全。”
大家会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说这一定是虚构的,因为世界上不会有这么笨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投资理财领域,这种人不计其数。很多投资者为了避免风险,就像那个农民一样,总是想追求一种绝对安全的获利方式,那么,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如果说起严格意义上的风险,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几率不同而已。人走路有风险、吃饭有风险、甚至肥胖的人连睡觉都有风险。不要以为把钱存到银行里就没有风险,银行里的钱除去通货膨胀缩水的风险外,还有可能有其它风险,例如阿根廷经济危机时规定国民即使是存在银行里的钱也不能取出来。债券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是债券,都有可能出现到期不能兑现的风险,只不过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稳定,这种风险没有体现出来罢了。
投资者要意识到,风险与机遇常常是共存的,事实证明适度适量的冒险还可以激励投资者的进取心。理性的冒险者常常可以成功,而追求绝对安全本身就很危险。
例如二战前,法国人在德国边境修建了一道据说是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就是后来著名的马奇诺防线。这道防线据说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因此法国人对这道防线充满自信。法国人都沉醉在这种绝对安全的神话中,所以防御措施十分虚弱。
二战爆发后,德军发起闪电战,巧妙绕过马奇诺防线,直逼法国的心脏,法国被迫投降,号称天下最牢固的马奇诺防线成了法国亡国的主因。
投资大师罗杰斯说: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相反地,我讨厌冒险,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要做很多功课。成功投资者的方法,通常是什么也不做,一直到看到钱放在那里,才走过去把钱捡起来。所以除非东西便宜、除非看到好转的迹象,否则绝不买进。当然买进的机会很少,一生中不会有多少次能看到钱放在那里。罗杰斯总是不会轻易相信他所看到、听到的消息,对一切信息都要精心验证,然后找出当中的逻辑。
罗杰斯说:“市场有可能在我决定投资、也投入金钱后继续修正,这时候我会回过头来检视,我究竟有没有彻底了解、做足功课,如果没有,那么风险是来自于我没有做好研究。倘若我有确实做好功课,那么面对市场超跌的状况,我会投入更多金钱。所以风险高不高的症结在于有没有做功课,而不是集中投资就是高风险”。
的确,世界上几乎没有谁会喜欢投资风险,可是不管喜不喜欢,风险依旧存在。这就要求投资者正确看待并研究风险,也就是罗杰斯所说的做功课。学会用理智判断这个风险该不该冒,判断这个风险到底会为投资带来什么。
做足功课的投资者就会更有预测风险的眼光,对未来的把控就会更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冒险总能成功,有些人却一再失败的原因。
换句话说,就是做足功课可以降低风险。有些投资者认为只有分散投资才能降低风险,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投资者在多个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只是等于把鸡蛋分别放在了不同的篮子里,这绝对不能说明就是降低了风险,因为没有人能对你保证只有一个篮子掉在地上。
就好比有人认为分散投资于30家公司,一定比投资于3家公司的风险低。事实上,如果投资者不熟悉这30家公司,风险会更高,而相对来说,如果只集中投资在3家公司,就可以做比较仔细的研究和调查。所以说,把鸡蛋放在3个相当稳固、安全的篮子,一定比放在30个不牢固的篮子要好。
索罗斯的投资征战纪录,会令很多人为之胆寒。通常人们总是误以为命运之神特别偏爱索罗斯,他的每一次豪赌都能赌赢,如果换作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赚的钱一定不比索罗斯少。
其实命运对他与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索罗斯在从事冒险之前,是评估过风险,下过研究功夫的,他的冒险并不是不计条件的,他的赌资虽然巨大,但那些还不是他的全部资产。他虽然喜爱大手笔,但每次都要用资金小试牛刀,绝不会用所有资金来做战。
对于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来说,完全不冒风险,事事谨小慎微,实在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不冒风险,畏头畏尾,事业是不可能有很大发展的。特别是有难得的机遇摆在面前时,如果过于保守小心,往往会与机会失之交臂,所以适当冒险是投资者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刚刚上市没有几年的时候,香港股市楼市一泻千里,跌幅超过50%,即由1700点跌到800点,投资者们唯恐避之不及。到了第二年,下跌趋势仍然没能止住,依然继续爆跌不止,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此时的李嘉诚,并没有被楼市的大跌吓退,他在大举购置房地产。当时有很多人都觉得他的举动不可思议,简直成了人们的笑谈。其实这些貌似冒险的举动,李嘉诚不但有过深思熟虑,并且还大大留有余地,他紧紧地把握住自己的底线。
想想当时股市虽然一泻千里,楼市也是貌似崩盘,但这还远远没有跌到谷底。此时无论是投资股市还是进军楼市,好像都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李嘉诚在此时收购楼盘,难道不是在与市场赌博吗?其实,他所收购的物业,未出售之前每年的租金就能达到300万。回报率是20%。有了这样的回报率,就算股市和楼市再跌,李嘉诚自然无所畏惧了。
等到了1976年,香港经济开始回暖,这幢物业的租金,已经飙升到了500万,回报率超过了30%。再说后来,楼市虽然依旧狂跌,而他仍然坚持买进,这时的风险,可以说几乎没有了,因为此时楼盘价格已经远远跌破了原有价值,他在此时大幅投资,回报率必然是极其丰厚的,更谈不上什么赌博、冒大险了。
至于李嘉诚和北美客户所做的那笔生意,在签约时也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就说签约之前他投资建新厂,表面看来,如果拿不到合同,这笔钱就会白花,李嘉诚的建厂贷款就会是命悬一线,好像风险的确很大。这笔合约如果能顺利签下来,风险就会自然解除,万一签不下来,李嘉诚多年的奋斗成绩,就会付水东流。
可是重新建的工厂,完全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就是合同签不到,也为以后的生产打好了技术基础,哪里谈得上是白花钱呢?而且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对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非常有信心。而且多年从商的经验告诉他,人家既然派人专程到香港考察,肯定是想真心实意做生意。而他将自己的生产车间建成全香港最好的,只要客户肯签约,就没有理由不选择他。
所以说,投资者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要能够正确看待风险、必须学会如何理智的去面对风险。不能因为害怕被树叶砸到头上,就永远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市场中的风险虽然说是变幻莫测,但是,如果投资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作出理智的判断,不过于贪心和胆怯,最终必将成功规避风险,获取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