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700000034

第34章 撰述(1)

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于《新小说》,以新中华民主国为国号,以壬未子年为开国纪元。第一任总统为“罗在田”,指爱新觉罗将下野;第二任总统为“黄克强”,言黄帝子孙能人人自强之意。

梁启超见日本图书馆的哲学馆“四圣殿”里供奉有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康德的像后,写了《近世之第一大哲康德之哲学》。

张季鸾从辛亥时期主持《民立报》到主持《大公报》的30年间,写了3000篇社论。

张季鸾撰写社论,从不署名,也不留底稿,不收集保存,而报人多仿效他的笔调。他死后,胡政之编《季鸾文存》,选文乏力。

胡适建曾对台湾大学某学生说,不要奢望轻易找到难题的答案。写文章要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小做。如顾亭林举160多例证明“被字古今通”,这是小题大做;若做二三百字来说“统一财政”或“分治合作”,那便是大题小做,于己于人都无益处。

马相伯与弟马建忠合著的《马氏文通》,以西洋文法释中国古籍,被誉为在王引之《经传释词》之上。但马相伯却未署名,只用了马建忠一人姓名。

曾朴写《孽海花》未完,因精力不足之故。他常说:“从前看看江郎才尽的典故,总不认为有这回事。现在自己亲自经验到了,才知道这境界的痛苦。”

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放弃广州,后当了英国俘虏。当时民间讽刺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鲁迅读后将它改为“似战似和似守,似死似降似走”。

鲁迅旧体诗中,有5首借鉴了李商隐句,即是《无题》:“敢有歌吟动地哀”(《瑶池》:“黄竹歌声动地哀”);《惜花》:“金屋何时贮阿娇”(《茂陵》:“金屋修成贮阿娇”);《无题》:“下士唯秦醉,中流辍越吟”(“日月淹秦句,江湖动越吟”);《无题》:“六代倚罗成旧梦”(《咸阳》:“六月楼台艳绮罗”);《偶成》:“春兰秋菊不同时”(《代魏宫私语》:“春兰秋菊可同时”)。

鲁迅曾不想做文章,认为现在的人睡在没有窗户的大铁屋子里,你大声喊叫,醒了几个人会更痛苦。钱玄同回答:既然有几个人起来,你就不能说没有破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被说服了,开始写小说,第一篇是《狂人日记》。

鲁迅以为自己的历史小说《不周山》的后半部写得草率,决不能称为佳作,故在《呐喊》再版时删去。

有人曾写信问鲁迅,做文章有秘诀吗?他很爽直地说:“如果有的话,文豪传于其子,世世代代为文豪了。”

鲁迅曾说:“‘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

鲁迅在文章写成之后,总要看几遍。甚至寄出稿件后,还在推敲文字。一发觉不妥,即要求报馆改正。孙伏园在编《晨报》副刊时,往往从鲁迅那里拿到文稿刚回报馆,就按到鲁迅的电话,要求修改某些宇,而且会再一次地打电话来修改。

鲁迅和陈赓谈话后,打算写中篇小说《红军西征记》。他说:“要写,只能像《铁流》似的写,有战争气氛,人物面目只好模糊一些了。”他深以自己缺乏实践感受而苦恼。

鲁迅在逝世前,写过一篇名为《死》的散文,内有7条遗嘱。冯雪峰对其中两条提出了看法,于是遗嘱改了两处:(1)原文系“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后加了“但老朋友不在此例”;(2)在“孩子长大,尚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作文学家或美术家”中,在“文学家或美术家”之前加了“空头”两个字。后鲁迅逝世,这篇当时只当成文章来写的“遗嘱”,竟成为鲁迅的真正遗嘱了。

郭沫若最初一部创作,是由临床解剖时幻想得来的,题名《骷髅》。郭沫若的第二篇创作是《牧羊哀话》;他说:“在结构上和火葬了的《骷髅》完全是同母的姐妹。”

郭沫若曾说:“我那时候的诗,实实在在是涌出来,并不是做出来的。像《凤凰涅槃》那首长涛,前后怕只写了30分钟的光景。写的时候全身发抖,就好像中了寒热病一样,牙关只是震震地作响,心尖只是跳动得不安。后一半部,还是临睡的时候,摊在被窝里写出的。”

郭沫若写作时并无特殊习惯,但他能在人声嘈杂中写文章,且不写则已,写则一气呵成。他写《屈原》时,连派克笔尖都写断了。尤其不易的是:他写文章,哪怕是中间搁笔了半天,但当他继续写的时候,从来不看上文,而不会记错。

郭沫若创作话剧《屈原》只用了10天时间,此间还作过4次演讲,每天平均要有10次会客,还用了l天时间审读石凌鹤的《山城夜曲》。

郭沫若开始写史剧,是受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后,不久便作了《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

郭沫若写《棠棣之花》、《三个叛逆的女性》等作,称之为历史剧。苏雪林以为这种借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见解,或借以传播某种思想,应称为“教训剧”、“理想剧”。

1942年,郭沫若创作《孔雀胆》,他对翦伯赞说:“将在这火热的天气中,写一部火热的剧本。”而此时之翦伯赞正开始撰写《中国史纲》上古部分,因此翦说:“而我在当时,却正在研究冰河时代的中国史。”

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贬杜扬李。夏志清感到奇怪。钱钟书说:“毛泽东读唐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而不喜杜甫,郭沫若就写了此书。”

朱自清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小说《别》之前,将此文改了又改。他人问为什么要那么仔细,他说:“怕遇到别人的指责。”

朱自清写文章,审慎而细推敲,在清华大学时,每天只能写500字。而李长之有一天曾写过15000字的论文,还外加两篇杂文。

朱自清写稿常有所涂改,都是把口气改得缓和些。在他的文字中,很少有“绝对”、“万分”、“必定”等字样。

林语堂写《吾国与吾民》是在打字机上自己打出来的,而《生活的艺术》乃是口述由人笔记的。他说:“平常也无甚腹稿,只要烟好、茶好、人好,便可为文。”

林语堂说到他写幽默文章,是受北洋军阀的教训,才被逼来写的。他说:“我写文章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以表达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为不致身受牢狱之灾,因而饶有含蓄。在这个过程中,我已成为一个所谓幽默讽刺的文学家了。”

巴金谈起自己写作《秋》时说:“我使死人活起来,又把活人送到坟墓中去。我使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看见那里的男男女女怎样欢笑、哭泣。我是在用刀子割自己的心。我的夜晚时间就是如此地可怕的。每夜我伏在桌上常常写到三四点钟,然后带着满眼鬼魂似的影子上床,有时在床上我也不能够闭眼。”

巴金写《憩园》时,正值抗战时期颠沛流离在西南路上。他常常在皮包里放一锭墨、一支小字笔和一大叠信笺。他到了一个地方,便借一个小碟子,倒点水,把墨在碟子上磨几下,就写起来。这部小说,从贵阳旅馆一直写到重庆才写完。

张恨水写作,每当想不出来时,就对着镜子仿做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表情,然后动笔一挥而就。

张恨水有10年时间同时给几家报纸写连刊小说,最多时写7篇小说。他在玻璃板下放有几份连载小说的写作提纲,每天就据提纲续段,通常每天写5000字,多时达10000字。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客居伦敦时,为排解寂寞,用一些3便士一本的小学生练习簿,把记忆中的人物、图画用笔写出来的。完稿以后他便寄给国内的郑振铎,书稿很快在《小说月报》上开始连载了。起初署名舒舍予,从发表第二部起才用笔名“老舍”。

老舍准备为《骆驼祥子》写下集:祥子投奔八路军,当了将军。后来因没有找到人力车夫投奔八路军、并成长为将军的原型,只能作罢。(好在没有真写。)

老舍某日讲演:“青年作家们,应该有创造心理,不能模仿。比如说今天人家说‘祖国’,我也写‘祖国’,明天人家说‘大地’,我也写‘大地’,这是没有进步的。诸位请看,我老舍的文章里,就没有一个‘大地’,也没有一个‘祖国’。如经发现,我愿罚银l元。”听众哄堂大笑。

曹禺写《雷雨》,从酝酿到推出,共用了5年时间;此中有七八个月是撰写,先编写全剧大纲、人物详细小传和剧中高潮片断,然后写完全剧。这时他才23岁。

曹禺曾说:“我喜欢写入,我爱人,我写出我认为英雄的可喜的人物;我也恨人,我写过卑微、琐碎的小人。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

周作人著作等身,晚年提出了写论文的最高标准:简单。归纳有八:1、简贬;2、简要;3、真实(立意);4、剪裁;5、简练;6、悭吝(手法);7、简静(意志);8、腴阔(丰神)。

苏雪林说写作有奇妙功能,可以把所读的书溶化为营养素。一个人读了许多书而不知利用,无非是只“两脚书橱”;常写作,死的书即可变成活的思想,这就是消化功能。

冰心幼时学习写小说。第一部是白话《落草山英雄传》,写到第三回,因为“金鼓齐鸣,刀枪并举”重复了几十次,便写得没劲了。以后又换了《聊斋志异》的体裁,用文言写-部《梦草斋志异》,但也因重复“某显者,多行不道”,用了十几次,又觉得没劲,也不写了。

田汉最早的戏剧创作之-《新教子》,是在他参加学生军时编写的。该剧是写一位年轻寡居的贤母,鼓励她的独子参军,去推翻清朝的故事。实际上,这也是他以自己母亲决心送子参军为主题。

上世纪20年代,陆士谔悬壶于上海,却写作以清初为大背景的武侠小说20余部,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人多认为雍正帝的即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

包天笑根据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编写《馨儿就学记》,而易以中国的乡土背景,并被选为中学教科书补充教材。

包天笑寓居香港,以98岁高龄写成《衣食住行百年变迁》一书。98岁的曾虚白,亦以3年时间完成60万字的《曾虚白自传》。

张荫麟每写一文,总是几晚不睡觉。直到文章一气呵成时,才大睡几天,大吃几顿;或跑进城逛旧书店,找朋友谈心。

徐志摩写作严谨,不轻易多用一个字。他说每个字有每个字的份量,是“半斤”的地方,用“七两”(旧制半斤为八两)字嫌不够,用“九两”字又嫌过大。因此,他常为了一个字眼推敲,将一首诗搁上一两个月。

陈布雷在《天铎报》每日写短评两则,内多采用《水浒传》等小说俗语。徐筱泉称之为小说迷。盖陈以为短评应单刀直入、句短透纸也。

范文澜编写《大丈夫》,集历史上26个“大丈夫”,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传记,不以成败为界限。他说:“事业成败,大部分是受环境支配的;道德的责任,任何人都可以负担起来。”

北京大学教授张竞生写《性史》,自称“所写乃许多许多妙人所做的无数无数的妙事”;但他也担心,“若此书将来成为淫书,多因为一班人不许公开研究的缘故。”张竞生到杭州讲学,竟因“写性书有罪”而遭扣押,后由张继保释。

邵洵美说他写文章有个习惯,就是和吃饭一样不能停,一停了便吃不下;如写作时有人来访,写到一半的作品即永远也无法写完。

臧克家早年就读师范时,数学最差,国文突出。在一次作游大明湖的文章后,国文老师批道:流畅近郁达夫,清新似冰心。同学闻之说他是“雌雄同体”。

被鲁迅赞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的冯至曾说:“从历史上不朽的精神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的共同遭遇,凡是和我生命发生深切关连的,对每件事物我都要写出一首诗……”

湖南籍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写于1927年,是一篇较全面反映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作品。黎被鲁迅称为“湘中作家”,在《鲁迅全集》里有7处提到黎。

徐雉1929年在小说《嫌疑》中写了篇《毛泽东的名片》,从侧面写了北伐军驻扎南昌时,毛泽东来到第六军政治部探望林伯渠的轶事。文学史家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段珍贵史料,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毛泽东的形象。

1929年秋,叶圣陶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编辑《十三经索引》,他自任断句,妻子和老母担任抄写、剪贴、编排,历时一年半,编成230万字的工具书出版。友人戏称他是搞“家庭手工业”。

徐訏写完长篇小说《风萧萧》后,便辞去了大学教授之职。其理由是机械的教授生活将妨碍写作的“灵感”。

张天翼给青年作家订了个“写作公约”。其中有一条是:不写我所不知道的,没有研究的东西;不抄袭或模仿人家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热门推荐
  •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的女人完全不必因韶华的推动而心生郁闷,年龄是生理的一个代表数字,人的青春更重要的是来自心理的调试。30几岁的女人,经历岁月的洗礼,抛却了小女孩的娇纵任性,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和种妖娆!
  • 重生之世族嫡女

    重生之世族嫡女

    独守空房三年,以为能融化夫君对她的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狠心的陷害,三尺白绫结束她无知的一生。老天垂怜,她竟然意外重生,重回到及笄那一年,既然可以重来,她就要活出自我,寻找真爱,绝不嫁那无情赵王爷。重生后的她,不再是任人搓圆掐扁的无知少女,虽然不幸被卷进了夺嫡的漩涡里,她依旧顽强地生存着,见招拆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再涉足商场,成就一番事业,勇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天运皇朝第一位兵部女尚书。唯一让她她头痛的是桃花运也随之而来………无情赵王爷:玲珑,本王真的爱你,非你不娶。南宫玲珑:去!找你的青梅竹马去,本官不当第三者。某王爷难堪。笑面狐狸(右相:玲珑,你的英姿深深地勾走了本相的心,所以,本相跟定你了。南宫玲珑:来人,把右相大人的狼心奉上。瞬时一颗血淋淋的狼心捧到了右相的面前,某女笑哈哈地说着:“右相大人,你心在此,请带回相府好生供养。某相垂泪。冷酷将军:该死的女人,你摸了我的身,睡了我的床,你敢不负责?南宫玲珑:将军,你认错人了。她玉手一挥,一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站到了将军的面前,某女笑盈盈地说着:“将军,她们都说摸了你的身,睡了你的床,看看,你可认出其中一个?别被人睡了找不着主儿负责哈。某将军吐血。男扮女装的敌国妖孽王爷:我们拜过天,拜过地,入过洞房,你是我王妃了。南宫玲珑脸都绿了,那是她不知道他是男的,和他结拜为异性姐妹,还同床共枕了一个月,汗,谁想到自己成了梁山伯,这妖孽倒成了祝英台。(注:本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幸得相逢未嫁时

    幸得相逢未嫁时

    有一种债主,你借了他的钱,还钱他不要,非要让你还别的,还要连本带息!她就是因为借了他三两银子,结果,被他“欺负”了,手段“令人发指”......
  • 左脸比右脸诚实

    左脸比右脸诚实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谎言?因为我们对金钱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所以看见中大奖的值息会兴奋不已;因为爱情至上,遇见别有用心的人也不知道设防;因为嫉妒心理强烈,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成为别人欺骗的棋子;因为不辨是非,上了居心叵测小人的当。我们怎么捕捉谎官线索? 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表情、情绪上;识破谎言的线索可能出现在说谎者的身体,手势、动作等,也可能是他的说话方式出卖了他;识破谎言的线索更有可能出现在事情的来龙去脉中;抑或在你与说谎者的行为互动中就该对对方产生怀疑。
  • 绝世风华:邪王漠妃

    绝世风华:邪王漠妃

    他是魔鬼,她是修罗,却偏偏对她脸皮厚到没下限她是是高高在上的神女殿下。谁若敢惹,他是腹黑妖魅的邪王,狠辣无情,必定送去地狱免费畅游。这是一对腹黑妖孽携手天下的故事。,一朝生死,异世重生,万世轮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在话下。却偏偏每次都栽在他手中。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恶人自有恶人磨?
  • 光明纪元

    光明纪元

    文明的宿命,毁灭和复苏,无止尽的轮回原罪的深渊,世界被崩毁,只有余烬残存黑暗笼罩下,无边废墟中,唯有一人独行将血罪消泯,撕破那黑幕,光芒笼罩大地《光明纪元》简体版图书近期各大书店上市,敬请大家关注和支持下!!血丝盟主群:187999419血丝正版群:6767886普通群:27310288(1000人)109041501(500人)113298136(200人)136116811(200人)13146178(200人)再加一个45148179(2000人的新群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一场爱恋终成空!直到7年后,她回国,身边还多了一个天才宝宝。孩子爹会是谁呢?
  •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大全集(超值金版)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作品中的“伤感”与“颓废”迅速打动了那些刚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下脱离出来,却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沦”几乎成了战乱时代青年苦闷忧郁的代名词。本书不仅收录了郁达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个人在途中》,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表露心迹的日记等,还还收录了一些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及友人来往的重要书信。另外,在分类上,编者没有根据以往广义的散文概念进行分类,而是把游记和自传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