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盈利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别具一格的想法和与众不同的思路。只有这样,你的生意才会是一本万利。创业者需要脑袋里天天迸出赚钱的金点子,发现别人很少留意的商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点子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好点子是留意出来的
山东小伙子张鹏准备离开老家,坐火车去上海打工。在候车厅等车时,他听到人们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得很,连外地人问路都要收费。张鹏心想:这地方问路都能挣钱,机会应该一大把,我这趟看来去对地方了。
来到上海后,张鹏发现这果然是一个遍地是机会的城市,只要你愿意卖力,做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看厕所,甚至打盆洗脸水也可以赚到钱!天生思维敏锐的张鹏,喜欢留意身边的机会,他看到了上海人特别喜欢养花,脑子一转,便有了个好主意。第二天早上,张鹏在郊区装了十包泥土,以“花盆土”的名义,一块钱一包的价格摆摊兜售,结果被当地人一抢而空。之后,张鹏在城郊之间屡次往返,累计净赚了300多元钱。这无意中掘来的一笔钱,激起了张鹏的信心,他开始研究各种土壤,看不同的花卉都适宜在哪种土壤中生长。渐渐地,张鹏的“花盆土”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好。不久之后,他就拥有了一间门面,生活上是衣食无忧了。
但张鹏并没有满足于现状,继续留意身边的商机。在平常的走街串巷中,张鹏又有一个新发现:当时的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忽略了招牌的清洗,结果好多店面的招牌污渍斑驳。他立即买了一些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小型的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由于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公司迅速发展,最终他的公司共有150多名工人,业务也由上海延伸到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
通过张鹏的故事,我们发现赚钱其实并不是太困难的事儿,关键在于你是否留意身边可能存在的好项目。有时候,我们往往过分执著于大张旗鼓的做事,却忽略了身边伸手可得的财富——尽管它们可能利润很少,又不起眼,但谁能保证这些小项目不会成为你事业发展的转机呢?
要问陶华碧是谁,绝大多数人都会摇头说不认识,但要提起“老干妈”麻辣酱,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不熟悉的。实际上,陶华碧就是“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她的头像如今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随处可见。这个没读过一天书、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居然在短短六年间创办了一家资产高达13亿元的私营企业,说起来真可谓是奇闻了。在自己制作的麻辣酱“走红”之前,陶华碧的日子只能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丈夫很早就过世,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陶华碧不得不出去打工和摆地摊,直到1989年,她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儿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开了一家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有一天,陶华碧因为身体不舒服,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做辣酱,结果许多顾客进来吃饭时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转身就走。这让陶华碧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只是喜欢我做的麻辣酱?
从此,陶华碧对自己的麻辣酱开始重视起来,潜心研究辣酱的做法,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的麻辣酱更加好吃了,风味和口感都非常独特。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掏出钱来买些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而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有一天,陶华碧出去随便溜达,想看看别人家的生意做得怎么样,结果走了10多家专卖凉粉的小店和小摊,发现他们用的麻辣酱都是从自己那里买来的,并且生意都非常好。于是,陶华碧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了。这下子,可急坏了那些买不到麻辣酱的小老板们,他们纷纷上门求陶华碧,还半开玩笑地说:“你既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麻辣酱,还卖什么凉粉,干脆开家辣酱厂算了!”这句戏言触动了陶华碧,她心想:“是呀,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干脆把自己的麻辣酱生意做到底吧。”
在1991年7月,陶华碧租了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今天,陶华碧的“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已拥有员工1000多名,年产值近5000万美元,成为在国内食品加工业首屈一指的私营企业了。
陶华碧的成功与她学历、知识无关,只在于她能够留意到自己辣酱中的巨大商机,并且因势利导,使得原来的小买卖得以迅速做大。如果换作是一个粗心、大大咧咧的人,谁会注意到自己的辣酱能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谁又能潜心研究自己辣酱的做法,观察同行的反应,并要把辣酱作为一个项目往里面投钱呢?一切都看你留心注意过没有。好的项目往往身边就有,敏感一点、头脑灵活一点,说不定下一个机会就是你的了!
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很要好的年轻人,一个叫大志,一个叫小安。两人同时将自家田地变卖,带上盘缠出去做生意。他们先是路过一个盛产麻布的村子,大志对小安说:“在咱们村子里,麻布可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大部分钱换成麻布带回村里,一定能够卖上个好价钱。”两人将买来的麻布都绑在驴背上,继续往前走。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恰好缺少麻布。这一次,大志对小安说:“毛皮在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咱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收回来了,返乡后还会有更高的利润!”小安说:“算了吧,既然麻布已经能赚钱了,咱们还折腾什么呀?”结果,大志把麻布全部换成毛皮赚得了一笔钱,而小安还是带着那些麻布上路。
之后,他们来到了一个盛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寒冷,缺少毛皮和麻布。大志留意到情况后,再次劝小安说:“药材是比毛皮更值钱的东西,这次你可以把麻布卖了换成药材,回家后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不过,小安还是那句话:“既然麻布已经能赚钱了,咱们还折腾什么呀?”等到回家后,小安卖掉了麻布,只得到一点蝇头小利,还不及他此行的路费钱。大志不仅带回一大笔钱,还凭借卖掉最昂贵的药材,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头脑灵活、处处留心的人,永远都能把握住更好的商机。想要生意做得好,我们就一定要善于在变化中发现商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当你“打破一切常规”的时候,也就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制胜的不二法门,好项目也会因为我们的留意而出现。
思考力决定你的财运
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商业名家,无一不是勤于思考的智者,他们平时就经常训练自己发现商机的能力,因而脑子里总能源源不断地迸出各种好点子。据说美国一位久负盛名的金融界巨头,每当做出重大决策之前,总会闭目养神休息5分钟,在半放松状态下进行思考,以激发自身的深度思考力和高度应变力,他解释说:“每当闭上眼睛,我便能取用更高智能的活水源头。”
美国堪萨斯州的盖伊博士,一生创造了200多项商业专利,为其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财富。盖伊博士为人低调,至今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他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商业天才,尤其是他训练自己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法子更是独树一帜——每当思考问题的时候,盖伊博士总会走进一间被称为“个人沟通室”的房间。房间是隔音和避光的,里面有一张小桌子和一个沙发,桌子上还放了一支笔、一叠书写纸和一个可控台灯。每当盖伊博士需要思考时,就会走进房间,关掉台灯,放松地坐在沙发上集中精力思考。一旦头脑突然“灵光乍现”,盖伊博士会迅速打开台灯,将灵感源源不绝地记录在纸上,直到思路中断以后,他才重新审视所写的内容。实际上,这就是盖伊博士创富的主要手段。他依靠自己的思考力为某个公司或组织想出一个“价值连城的好点子”,很多公司都愿意支付巨额费用,请他在安静的环境下“想点子”。
思考力所产生的好点子,大部分是以个人累积的经验为主导,经由灵感的激发而产生。盖伊博士就是根据已掌握的前提条件,清除心中所有的思绪,等待潜意识整理分析,迸发出“灵光一闪”的念头,然后快速记录,保存并整理下来。据说,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是根据类似的方法,制造出白炽灯、留声机等多种发明。建议大家也可采用类似方法,慢慢进行思考力方面的训练。思考力越用越灵活,脑子越想越好使,经常经历这种“头脑风暴”的洗礼,你的商业敏感度将会逐步增强,迸发好点子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商业环境下,我们仅靠勤奋和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吗?未必!勤奋无疑很重要,但是“1%的灵感”却是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主要取决于你积累了多少商业知识和经验,是否勤于动脑,是否拥有足够的思考力。
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一定是勤奋的,但是他肯定不是光靠勤奋起家的。做生意要讲究方法,成功源于思考。花费巨大的成本,你不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利益;而一个好点子就可以使你“以小搏大”,赚足资本。美国的高露洁牙膏希望能够提高牙膏销量,有人建议投入更多的广告,有人建议增加销售人员,有人建议开辟新的地方市场,这些提案各有各的优点,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却是老总很简单的一句话:“将牙膏管的开口弄大一些,这样人们使用一支牙膏的周期就会缩短。相应的,牙膏的销量自然就会上升。”可见,遇事勤思考你就有可能找到最佳的方案,还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思考力决定一个人的财富智商,从捕小鱼的渔网到“网落天下”的因特网,只要你能够想到好点子,就不愁生意没有出路。观念超前,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你自然就能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那么钞票就一定会滚进你的腰包。拿理发这一普通的行当来说,一般的做法都是理得快、价格便宜,寄希望更多人理发从而赚得更多;而另一种思路就是尽量“磨”去你的时间,理发的同时还伴随相关的个性化服务,让你觉得服务够好、档次够高,当然价钱上也相应很贵。这么一对比,显然还是后者的做法更适合目前理发行业的发展潮流。
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唯有思路更新,你才能有新出路。那么思路如何才能更新呢?四个字:不断思考。成功的喜悦通常是属于那些勤于思考、想法不落俗套的人。一堆木料,用它做燃料,分文不值;将它卖掉,能价值几十块;如果你有木匠的手艺,将它制作成家具再卖掉,价值几百元;如果你找到高级木匠,将它制作成高级屏风卖掉,那就价值几千元了!
思路的更新是与时俱进的,在商场上打拼,没有思考就没有未来。要想多赚钱、赚大钱,你就要不断思考,想出好点子。财富源于头脑,脑袋空空口袋空空,脑袋转转口袋满满。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脖子以上的部分,有的人思路太过僵化,一提赚钱就想到开公司、搞店铺,实际上赚钱的机会远不止那么几条道,关键看你怎么去想,如何去折腾。
一名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径直走到了贷款部。贷款部经理询问他需要什么服务,同时被他的一身行头所吸引:笔挺的西服,名牌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蓝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贷1美元,”犹太人说道。
“您……只需要1美元?”贷款部经理有点不可思议。
“不错,难道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贷一点也无妨。”
犹太人从高档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债券之类的东西放在写字台上,然后说道:“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可以。不过……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犹太人接过来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并且一年后归还,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如数还给您。”
“谢谢。”犹太人说完后,转身离开银行。
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行长,怎么也想不通这个拥有50万美元的商人,怎么会来银行贷款1美元,于是上前追问:“您好,这位先生,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有一件事情我实在想不明白,您拥有50万美元的股票和债券,为什么只借贷1美元?如果您想借三四十万美元的话,我们也很乐意服务……”
“请不必为我担心,在来贵行之前,我已经询问过其他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所以,我才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因为租金实在是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说应该存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也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这个犹太商人没有困于常理,而是灵机一动,想到了把证券锁进银行保险箱里的办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借款。银行为了保证贷款安全有利,决不会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因此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根本无需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的事儿。能够钻银行的这个“空子”,也许正是犹太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精明”所在吧。换个思路去思考,通常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好处。
21世纪什么人最能赚钱?正确的答案是:满脑子金点子的人才。思考孕育新观念,创意激发新行动,成功和财富也将属于勤于思考和创新的人。
“借鉴”赢家的成功路子
中国人学习书法最注重模仿和借鉴,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例外都要先临摹古人的碑帖。临摹之道其实就是速成之道,快速成功的过程就是你不断地向同时代的成功人士主动学习的过程,你不仅要学得好,更要学得快。当然,借鉴名家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全盘拿来,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而合理地借鉴,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功虽不见得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但是在信息膨胀、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不借鉴别人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他们其实都是在借鉴前人的成功之道,比如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的哲学,安德鲁·卡耐基借鉴洛克菲勒的商业之道。即使在今天,借鉴的案例也依然存在:中国最大的网上书城“当当网”借鉴了美国亚马逊图书的运营模式,腾讯的互联网通讯工具QQ也是在借鉴国际通行的ICQ……一切案例都在说明,每个行业都有借鉴的现象存在,它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要知道,独自在一个新领域里创业成功的概率在8%左右,而吸取他人经验在此基础上借鉴学习,其成功率是28%,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功。
如果我们想成为所在的行业里未来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客观地评估自己目前的能力,然后找到一个适合的“标杆”作为借鉴的对象。出口转内销的“海归”人才,就是主动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回国后创立自己的事业。借鉴的前提必须是正确的、有价值的,不能毫无选择地盲目借鉴,一点改动也没有就拿来使用。更重要的是,你要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想出更好的点子,策划出更好的项目。只有这样,你的事业才会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