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仙子知道肖南子不解其中之意,想了想说:“就叫它‘香稻丸’吧。”肖南子高兴地奔跑着,呼喊着:“香稻丸,香稻丸,我们有了香稻丸啦!”上午,他满满地端了一瓢“香稻丸”稻谷,说:“娘子,你来到这里,陪我熬尽了心血,受尽了劳累,今天做顿可口的米饭,让你尝尝新。来,我舂米做饭,你烧锅。”百花仙子看到肖南子那个高兴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她夺过稻谷深情地说:“南子呀,你的心意我领受了。可现在香稻丸还只是咱家有,我想把这些作为种子,明年撒在邻近村庄的土地上,让它逐渐扩展,香千里,香万里,香满人间!”南子听了非常感动,激动的泪水不禁滚了出来……
冬去春来,一到百草泛青的时候,百花仙子同肖南子一起到邻近村庄播种去了。乡邻们热情地招待他们;他们和众乡邻一起松土、锄草。
经过四四一十六天,周围十几个村庄都种上了“香稻丸”。就在百花仙子撒完最后一粒种子的时候,突然狂风骤起,刮得天昏地暗。肖南子死命地拉住百花仙子;百花仙子放声地呼叫着肖南子。突然肖南子只觉得手一松,闪坐在地上,顿时风息天晴。肖南子抬手一看,自己抓住的却是一个绣着百花的紫色素绢。乡邻们一听说肖娘子被狂风裹走,纷纷赶来看望肖南子,肖南子哭干了泪水,哭哑了喉咙……
原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到南天门巡游,忽然闻到下面飘来阵阵异香。她搭手向下一看,这放射异香的东西,正是她赐给百花仙子的珍珠。为了弄个明白,她立即差遣九女去唤百花仙子。九女到百花仙宫一看,宫门紧闭,不见百花仙子。她在回来的路上,躺着云头向下看,见百花仙子正陪着一个年轻人抛撒珍珠。九女回到天庭,向王母娘娘如实汇报,王母娘娘听了勃然大怒,命“风婆”将百花仙子抓回,就这样百花仙子被押到了王母娘娘面前受审。
百花仙子自觉无罪,坦然地给王母娘娘叩头问好。王母娘娘本来是很喜欢百花仙子的,可这件事触犯了仙规,她是不能容忍的。王母娘娘责问道:“百花仙子,我赐给你的珍珠项链呢?”
百花仙子知道隐瞒不过,就直说了:“我将它撒入沃土,化为粮种,以济人间之苦。”
王母娘娘吼叫道,“这怎使得呢?快给我收回!”
百花仙子哭诉道:“王母息怒。我们在天庭,奇珍异果受用不尽,可人间树皮草籽也难寻求。你想一想:他们年年烧纸、焚香,供奉我们,我们怎么一串小小的珍珠也舍不得呢?”
王母娘娘听了瞠目结舌,无言对答。百花仙子据理力争:“王母既把珍珠赐给了我,那就由我支配,收与不收,王母不应过问,更不应以此责难!”
王母娘娘无理争辩,只有以势压人。她气急败坏地说:“你与凡人匹配,败我天规;毁我珍宝,罪上加罪!如不收回,定将你打下凡间受苦!”
百花仙子见王母娘娘心狠手毒,讲也无用,于是忍痛脱去仙服,扔给王母娘娘,拂然而去。
王母娘娘喜爱百花仙子的艳姿娇态,却不喜欢她那倔犟刚毅的个性。她见百花仙子如此执拗,立即派“风婆”拔掉刚出土的香稻丸幼苗。
狂风吼叫,香稻丸幼苗被吹得东倒西歪,眼看被连根拔掉。百花仙子急叫肖南子将水中的素绢抛起。只见那素娟在空中逐渐扩大,不大一会儿,满满笼住了四乡十几个村庄刚出土的香稻丸幼苗。“风婆”企图钻进去吞噬幼苗,又见一百个仙子将四周团团围住,使她不能进去,只能在四周吼叫。
王母娘娘无奈,拔下头上的金簪,朝那素绢四圈一划,忽然现出一个圆圈。从此,香稻丸就只能生长在这块方圆不到十华里的土地上了。
这样,白似珍珠、奇香宜口的大米,便只定居在河南息县一块不到十华里的地方。
土 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姓王,男的叫王青山,老实厚道。他媳妇又灵又巧,心眼好,乡亲们都叫她巧嫂。他俩生了个姑娘叫兰菊,十七岁了,大眼睛双眼皮,圆脸蛋白里透红,大粗辫子搭到脚面,长得非常俊俏。
这年大旱,种子下地三个月没下一滴雨,到秋天颗粒不收。巧嫂家平常就省吃俭用,虽说积攒点粮食,一冬天就吃得差不多了。老两口盘算,再省吃俭用,也吃不到耕种的时候,王青山犯了愁,就一个劲地抽烟。巧嫂说:“我到大姐那看看,向她借几斗包米,看着亲戚的面上也许是能行。”
巧嫂的大姐,住在错草沟,离这二十多里地。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大粮户,雇着十几个伙计,种三四十亩地,还吃一百多石租子。她和巧嫂虽说是一母所生,但和巧嫂不一样,她为人心狠手毒,尖酸刻薄,对伙计和佃户恨不得敲骨吸髓。五十多岁的人还整天擦胭脂抹粉,穿红挂绿,打扮得像个妖怪。人送外号花狐狸。这天巧嫂起大早就到错草沟她大姐家去了,一直等到日头落山才回来。
王青山问道:“怎么样?”巧嫂摇了摇头,叹口气说:“不行,大姐看好了咱闺女,要兰菊给她儿子做媳妇,要是答应就给一石包米,不答应一粒也没有。”兰菊一听就哭起来,说:“我饿死也不嫁给癞皮狗。”癞皮狗是花狐狸儿子的外号。这小子好吃懒做,喝酒耍钱不务正业,喝醉了酒,耍钱输了就又哭又骂,见谁家有值钱的东西明拿暗偷,谁也不敢沾他的边,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癞皮狗。巧嫂一见兰菊哭得像个泪人,就劝她说:“你妈不糊涂,这门亲事就是刀按脖子我也不能答应,看把你吓的。”兰菊一听又笑了。巧嫂说:“没借着粮咱们就多吃点山野菜,老天爷饿不死咱们。”阳坡地上的雪刚化完,巧嫂就领着兰菊到山上挖小根菜、婆婆丁,好做菜团子吃。
有一天,日头刚要落山,眼看就要黑天了。巧嫂和兰菊挎着菜筐下山回家。刚走下山来,看见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老头,破棉袄露着白棉花,骨瘦如柴,直挺挺地躺在道上。身边放着个要饭的杏条筐。巧嫂心地善良,看那白胡子老头怪可怜,就走过去问道:“老大爷,你怎么了?”那白胡子老头紧紧地闭着眼睛好像是没听见。巧嫂说:“八成是饿昏了。”说着放下挖菜的锅铲子,把白胡子老头背起来,对兰菊说:“把他的筐挎上。”兰菊一拎白胡子老头的筐,觉得沉甸甸的,只见里头装了些圆圆蛋子,也不知是些什么东西。她一只胳膊挎着白胡子老头的筐,一只胳膊挎着菜筐,跟在巧嫂后边往家走。
到了家,巧嫂把白胡子老头放在炕头上,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吩咐兰菊:“快熬小米粥。”兰菊说:“咱就那一捧小米了,不是打算给俺爹过生日……”巧嫂说:“救人要紧,你就熬吧。”小米粥熬好了,巧嫂用羹匙一口一口喂白胡子老头。白胡子老头吧嗒吧嗒咽着,一小锅小米粥吃完了,还是不睁眼睛。这时候,王青山打柴回来了。巧嫂说:“这老人饿坏了,把鸡杀了吧,炖汤……”兰菊说:“妈,咱就这一只鸡,还指望着它下蛋换盐呢。”王青山说:“小孩子家知道什么,救人要紧。”说完出去就把鸡给杀了,放到锅里炖鸡汤。鸡汤炖好了,巧嫂把鸡汤盛到碗里,一羹匙一羹匙地往白胡子老头嘴里喂,白胡子老头才慢慢地睁开眼睛,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说着话就天亮了。白胡子老头站起来说:“我也没有报答你们的,把这筐里装的圆蛋蛋给你们留下吧,你们把它种到地里,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挖出来吃,能救命。我得走了。”巧嫂和王青山一再留他多住几天,白胡子老头说什么也不干。巧嫂赶紧拿了两个菜团子放在白胡子老头的筐里。全家人把白胡子老头送到大门外,忽然刮起一狂风,那风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全家人一看那白胡子老头已经无影无踪了。巧嫂回到家里,看白胡子老头给留下的圆蛋蛋,一个个像鸡蛋那么大,光溜溜的不知是什么玩意儿,她按着白胡子老头的嘱咐,领着兰菊把圆蛋蛋都种到菜园子里。
春去夏来,正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巧嫂家一粒粮食也没有了,一连吃了几天的青菜,把小兰菊饿得脸色铁青,眼窝深陷,躺在炕上爬不起来。巧嫂想起来菜园子里种的圆蛋蛋。她到菜园子里一看,只见那圆蛋蛋的秧子有一尺多高,扒开土挖出来的圆蛋蛋和白胡子老头留下来的一模一样。巧嫂把圆蛋蛋放到锅里煮熟了,一尝,又面又香甜,这下可好了,全家人就吃这些圆蛋蛋到包米能啃青,救了命。巧嫂留了一些圆蛋蛋做种子,准备来年再种。没想到这年又闹灾,霜下得特别早,庄稼正青正青的就被霜打死了。巧嫂家收点粮食只够吃一冬一春。可他们心里有了底,有了圆蛋蛋,粮食没有了,也不怕了。
再说巧嫂的大姐花狐狸,自去年春天巧嫂到她那里借粮,她的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她暗暗得意地想:不怕你姑娘不给我儿子当媳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你还得来求我,到那时候再说。可一直等到秋天巧嫂也没来,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花狐狸想巧嫂家打那点粮食早该吃光了,等不了几天就得来借粮,可是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一直等到种地,还不见巧嫂来。这回她可等不及了,这天她就到巧嫂家来,想看个究竟。花狐狸一见巧嫂就说:“哎呀老妹子,可想死我了,怎么一年了都不去我那串个门,粮食吃完了吧?”巧嫂说:“粮食是剩下不多了。”花狐狸妖里妖气地说:“那可得趁早想办法,一连二年歉收,粮食比金子还贵,该借该买可得快点想办法。”巧嫂是个忠厚老实人,就说:“今年不用借粮食了。”接着就把白胡子老头怎么给的圆蛋蛋,怎么种的,怎么吃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花狐狸。最后又说今年又把圆蛋蛋种到菜园子里了。花狐狸听了半信半疑,回到家里她又想出个坏主意,吩咐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来到巧嫂家的菜园子,把圆蛋蛋偷着扒了两筐。花狐狸一见那些圆蛋蛋就把大师傅叫起来:“快给我煮熟了,我尝尝到底是啥味道。”一会儿的工夫圆蛋蛋煮熟了。花狐狸一尝又面又香甜,真好吃。就把儿子癞皮狗也叫起来,娘儿俩吃了个饱,把肚子撑得挺老大,弄的跑肚拉稀,嗷嗷地直叫唤,差一点丧了命。
从那以后,巧嫂家的圆蛋蛋传给了周围邻居,邻居又传给了亲戚朋友,方圆几百里都种了圆蛋蛋。大伙给圆蛋蛋起了个名字叫土蛋,就是现在种的土豆。乡亲们还给编了一个顺口溜说:
土蛋土蛋救苦救难,
亲戚朋友赶不上土蛋。
胡 萝 卜
很早以前,在一个屯子里,有个小孩儿叫胡儿,三岁死了爹娘。好心的邻居们,东家一口、西家一顿地把他养活到十二岁,他就去给老地主放羊了。
这天,野狼冲进羊群,叼走了一只羊羔。老地主把胡儿打得皮开肉裂,还把这只羊羔记在胡儿的账上,等长大了连本带利一块儿还。胡儿挨了打,又欠了债,横下心离开老地主家,走进了深山老林。可是,他很快就迷路了,分不出东南西北。
天黑了,看见远方有火亮,胡儿奔着火亮走。到眼前一看,是一堆火,有五六个人围着那堆火吃饭。胡儿走过去,求大伯大叔给点吃的。这几个人是挖人参的,在树林子里看见这个小孩儿,都很惊奇,他们让胡儿吃饭,关心地问胡儿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胡儿边吃边把他的情况讲了。这几个人都可怜他,领头的老大说:“往后跟着我们挖人参吧。要不,你一个孩子,别说碰上老虎,就是碰上狼,也把你吃了。”打这儿起,胡儿就跟着这几个人挖人参。
这几个人在深山里转悠了半个来月,连棵人参苗儿也没看见。这天,他们正坐在一棵大树下面歇息,突然刮起了风。老大听见风声,蹦起来说:“不好,老虎来了,快上树!”几个人立时爬上树,一只老虎紧接着来到树下边,抬头看树上的人,张开大嘴叫唤了几声,震得树叶子哗哗响。接着就趴在了地上。老大一看,知道这只老虎不吃个人不能走,就说:“老虎找来了,咱就照着老规矩办吧!”说着,老大率先把自己帽子扔了下去。这是个老规矩,就是在遇见老虎的时候,各人扔各人的帽子,老虎叼起谁的帽子,谁就得为了大伙儿去喂老虎。几个人把帽子都扔下去,老虎站起来,叼起了胡儿的帽子。
胡儿二话没说,从树上下来,走到老虎身边说:“为了大伙儿,我情愿让你吃。”奇怪的是,老虎没吃胡儿,叼着胡儿的帽子转身走了。胡儿想,为了大伙儿,我就跟你走吧!一直跟到一个大石砬子后,老虎扔下帽子,没影了。
胡儿这才觉得累,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喘匀了气,四下一看,地上长着一片枝叶古怪的草,棵棵都顶着一团红籽儿。胡儿突然想起来,这不正是老大说的人参吗?他四下看得仔细,认准了周围的环境,顾不得乏累,回头去找那几个人,好不容易才找到,把大伙儿领到那一片人参窝。老大一看说:“这是胡儿的福气啊,咱们跟着沾光了。”
大伙儿开始动手挖人参,总共挖了一百棵,里面有一棵最大的,足有一尺多长一斤多重。老大把这棵无价之宝用树皮仔仔细细地包好,交给胡儿说:“我们沾你的福气,都发财了。这棵大的,除了你外,谁也没有福气享用,归你了。”
胡儿把这棵无价之宝揣进怀里,和大伙儿一块儿下了山。那些人各回各的家,胡儿没有家,就在山下一座破庙里住下。因为连日走得太乏,进了庙就倒头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日头已经升得很高了。胡儿觉得身上挺暖和,睁眼一看,身上盖着一件红衣裳。胡儿愣了,急忙爬起来,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笑吟吟地看着他,胡儿连忙问:“你是从哪儿来的?”大姑娘说:“是你从深山把我带到这儿的。”胡儿听了,急忙查看用树皮包着的无价之宝,发现大人参不见了!胡儿立时放声大哭了起来。
大姑娘劝胡儿不要哭,说她就是那棵人参,往后会给胡儿带来很多好处的。胡儿不哭了。大姑娘又弄来饭菜,两个人吃完了,大姑娘笑着说:“你年岁太小了,要不,我就给你当媳妇了。如今,你就叫我姐姐吧!”胡儿真的叫起姐姐来。这时,大姑娘说:“小弟弟,你要想发大财,我再变成大人参,你拿着到山货庄,至少能卖一万两银子,你就买房子、置地、雇伙计,当个大财主。要不想发大财,愿意有我这个姐姐,咱俩就一块儿过日子。”胡儿从小失去了爹娘,谁疼过他?听大姑娘这么一说,就说:“我不想发财,我要姐姐。”
大姑娘用法术变了三间草房,两个人住下了,还在房后种了一片萝卜。胡儿白天上山打柴,回来的时候,姐姐早把饭菜做好了。晚上,姐姐把厚被给他盖上,暖融融的。胡儿头一回享受到了亲情。
这天,老地主领着一帮人到山上打猎,看见了大姑娘。老地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闯进了胡儿的家。正在这时候,胡儿打柴回来了,老地主一见胡儿就问:“你怎么到这来了?”胡儿说:“这是我的家。”老地主斜眼瞅着大姑娘说:“你的家?你家怎么有个大姑娘?”胡儿说:“那是我姐姐。”老地主眨巴了几下眼睛问:“你自小没了爹娘,独自一人,哪儿来的姐姐?”胡儿说:“在深山老林里认的姐姐。”老地主一愣,紧着问:“深山老林哪有什么姐姐?准是妖精。”胡儿听老地主骂姐姐是妖精,气哼哼地说:“你才是妖精,俺姐姐是人参……”胡儿一下子说漏了嘴。
老地主一听是人参,准是人参精,吃一口会长生不老。老家伙眼红了,对胡儿说:“你给我放羊的时候,吃了我半年的饭,还丢了一只羊羔,这只羊羔要是到现在不仅长成了大羊,也许还传下好几代了。我跟你不多算,就算五十两银子。你今儿个就要有钱给钱,没钱就拿你姐姐顶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