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900000035

第35章 “大跃进”造成的困局与应对(2)

在这年初召开的上海市党代会上,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作了一篇题为《乘风破浪,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的报告。毛泽东对这个报告甚是欣赏。他在1月15日的会上说:“这一篇文章把我们都压下去了。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有一百万无产阶级,又是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资本主义首先在上海产生,历史最久,阶级斗争最尖锐,这样的地方才能产生这样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北京不是没有也,是不多也。”第二天,他在大会上再次拿出柯文,当众对周恩来说:“恩来同志,你是总理,你看,这篇文章你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周恩来回答说:“我写不出来。”毛泽东接着说,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没有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激情,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的。“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的!”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本来是讨论1958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由于毛泽东对反冒进作了严厉批评,1956年参与反冒进的领导人***、周恩来等人,只得检讨反冒进的所谓错误,从而致使一些超过实际的高指标被会议一致通过。南宁会议之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并由农业领域发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1958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3月和4月,又分别在成都和武汉召开中央工作会议,5月在北京召开八大二次会议。这些会议的议题很多,但批评反冒进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1958年2月中旬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以后反冒进的口号不要提,反右倾保守的口号要提。反冒进这个口号不好,吃亏,打击了群众。”

毛泽东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说,两种方法的比较,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冒进,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究竟应该采取哪一种,我看应该采取冒进。他还说,反冒进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冒进则是“轰轰烈烈、高高兴兴”,“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要和反冒进对起来,反对慢的路线。由于把冒进与反冒进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试想还有谁敢坚持反冒进?而此前毛泽东曾提出,要用“跃进”一词代替“冒进”一词,不给反对者提供口实,并且认为“跃进”一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要将博士学位授予发明这一词的那一位或几位科学家。

在4月的武汉会议上,毛泽东说,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来了个反冒进,搞得人不舒服。这个挫折很有益处,教育了干部和群众,是反面教育。因为受了损失,是个马鞍形,两个“高潮”之间一个低潮——反冒进。过去说1957年比1956年实在些,这个话是不合乎事实的。1957年实际上工作差劲了,许多干部抬不起头来。上面骂冒进,下面也骂冒进,所以1957年劲头不大。去年揭开盖子,用整风反掉了右倾保守思想。

在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也认为反冒进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1957年的生产建设,特别是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马鞍形”。在这种情况下,原来主张反冒进的周恩来、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只得一再承认反冒进是“错误”的,并在不同的会议上公开检讨。

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虽然这条总路线要求“多快好省”并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快”就成了总路线的核心。会后《人民日报》为宣传总路线发表的社论,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快”是总路线的灵魂。会议后,“大跃进”浪潮已席卷全国。

随着“大跃进”的发动,原来提出的十五年赶超英国的时间也就一再提前。

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又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强调在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从现在算起,还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在这以后,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赶上并且超过美国,以便逐步地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到这时,超英赶美和实现共产主义都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这个本来就不长的时间表,在“大跃进”发动后又一再被缩短。1958年3月20日,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向毛泽东送来了《争取有色金属的飞跃,占领有色金属的全部领域》和《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能否设想的更快一些》两个报告,其中提出,到1962年钢产量超过1500万吨、争取2000万吨是可能的,并且认为只要10年就可超过英国,再有10年也完全可能赶上美国。受其影响,毛泽东在4月2日接见波兰政府代表团时,便提出要“十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国,再过二十年赶上美国”。

在这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报告中提出:“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毛泽东在批语中将其修改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这样,原定的15年赶上英国的时间缩短到只有7年,赶超美国的时间也变为15年或17年。

这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在一份报告中说,1959年我国的主要工业产品,除电力外,都将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6月22日,毛泽东对薄一波的报告作了批示:“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赶超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毛泽东在批发这个报告时,还特地将题目改为《两年超过英国(向政治局的报告)》。

为了能使1959年的钢产量超过英国,就必须使1958年的钢产量至少达到1000万吨。6月19日,毛泽东召集一些中央领导人以及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等人开会,讨论钢铁生产问题。毛泽东问王鹤寿:去年是530(按:1957年的钢铁产量为535万吨),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为什么不能翻一番?王鹤寿说,好吧!布置一下看。后来毛泽东说,开始是600万吨,第二本账是700万吨,第三本账是800万吨,争取900万吨。我说你索性翻一番,那么拖拖拉拉干什么?王鹤寿同志就很有劲,布置了。王鹤寿“布置”的结果,决定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完成1070万吨。这就是这年著名的“为实现1070万吨钢而奋斗”口号的最初由来。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决定1958年钢铁产量要实现1100万吨,对外宣布是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在会后发表的会议公报中,正式宣布了这1070万吨的计划,并号召全国人民为完成这1070万吨钢而奋斗。当时,全国只完成了45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尚有600多万吨的任务,这显然是正规的钢铁企业按常规进行生产所无法完成的,于是决定使用老办法——发动群众。因此,北戴河会议明确提出要来一个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1958年10月,全国参加“小、土、群”炼钢铁的劳动力达到6000万人,12月则更是增加到9000多万人。

1958年12月21日,新华社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据冶金工业部12月19日为止的统计,今年全国已经生产钢1073万吨,比1957年的钢产量535万吨增加了一倍挂零。”1070万吨的任务虽然完成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为了全力保钢,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停车让路,首先为钢”,时称“钢铁元帅升帐”,也就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必须将钢铁生产放在首位。结果近1亿的人民公社社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投入钢铁生产中,以致中央各部委的大院里、高等学校的校园里,一些非钢铁企业的车间里,甚至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南海里,都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小土高炉。同时,其他部门也因为给“钢铁元帅”“停车让路”,造成了工业与农业比例、工业与交通运输的比例、工业内部各部门间的比例严重失调。

应当承认,这一年全国人民也确实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工农业生产中,全国出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领导人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一条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好途径,中国不但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过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有可能先于苏联进入共产主义。在这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曾这样说,在延安的时候,林彪同志向我说,将来中国要赶上苏联,当时我还不相信,我想苏联也在进步呀?现在我相信了。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提前到来,因为我们的方法比苏联好,速度比苏联快,再加上有6亿人口和苏联的技术援助,理所当然要走到苏联的前面去。

从这年4月起,党的领导人就开始考虑共产主义的实现形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最后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以此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途径。因此,北戴河会议在正式宣布全年将完成1070万吨钢的同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强调“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1958年在“大跃进”的特殊氛围下,人们以一种十分迫切的心情,期待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到来,在一些地方,还搞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试点,例如河北的徐水县。还有一些地方提出到1962年就要基本实现共产主义,如山东的寿张县、范县。那么,当年人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一位相当级别的干部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这样的描述:

第一,吃要吃得很好,不要光吃饱。每顿都荤,或者吃鸡子,或者吃猪肉,或者吃鱼,或者吃鸡蛋。山珍海味是比较困难的,可以一年吃两次,国庆节、五一节吃吃山珍海味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吃的花样更多,而不是更少。就是说不是现在这样只是吃馍,一顿吃一斤,将来一顿吃两片馍就够了,主要吃肉食、吃青菜。就是吃的方面,吃要吃得饱、吃得好、吃的花样多,适合于每一个人。

第二是穿,也是应有尽有,各种花色、各式各样都有,不是乌鸦一片黑,也不是一片蓝。将来普通的布作工作服,工作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绫罗绸缎,都是毛料绒衣。当然,每一个人都有一件狐皮大衣恐怕办不到,因为没有那么多狐狸。因此就要发展狐狸,也要养水獭、老虎,不养老虎不行,不养老虎没有虎皮。总会有那么一天,每个人可以得到一件狐皮大衣,这就看我们养的狐狸多少来决定。这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穿,生产规划要把这些东西规划进去。

第三是住,要跟现代化城市比。到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或者第四个五年计划,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人民公社通通是高楼大厦,通通是现代设备,并且每一个居住的地方都是一座花园,居住的条件,居住的环境要现代化,要比现代化的城市还好。

第四是交通,除了赛跑,凡是走路的都有工具。不赛跑也不行,光坐汽车、火车,那两条腿也成问题了,腿越来越小,身子越来越大。所以每天要跑步,每个人要赛跑,要开展体育运动。但除了赛跑以外,要到什么地方去就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第五,每个人都受到高等教育,要普及教育。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演员,都能够上台演戏。将来要出几万个常香玉,几万个梅兰芳。每个人都是作家,都能够写文章,都能够写剧本,都能够写大的马列主义著作,都能够搞科学研究。每个人都是体育健将,我们把全世界的体育冠军通通拿回来。

共产主义大体就是这样几条:吃、穿、住、行,加上文化娱乐、科学研究、体育,这些总起来叫共产主义。这些看起来在我们国家是很快,不是遥遥无期,不仅在座的同志,你们大多数都是中年人,都可以看到,我们这些老年人也可以看到。

可见,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最根本的是对何谓社会主义、何谓共产主义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在条件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1958年9月,全国迅速掀起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到这年底,全国原有的74万多个农业社合并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9%。由于人民公社大都是白手起家,但它又是按照工、农、商、学、兵(民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样样齐全的模式构建的,因而办人民公社的过程,也是刮“一平二调”(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的“共产风”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是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盛行。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实行所谓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供给制和工资制的比例中,工资部分过小,供给部分过大,而供给制则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并且在“生活集体化”的口号下,大办公共食堂,限制农民的吃饭自由。所以公社化后,不但未将原来高级农业合作社业已存在的平均主义弊端加以克服,反而使之愈演愈烈,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工不出力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等问题,北戴河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已经有所觉察。毛泽东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很多人“急急忙忙往前闯”,脑子中有一大堆的混乱思想,认为有必要让各级干部冷静下来,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去读一些马列理论著作,以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

为了解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共中央于1958年11月2日至10日,在郑州召开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省委书记参加的会议,史称第一次郑州会议。会议开始后,毛泽东多次找到会的省委书记谈话,做高级干部的“降温”工作。会上,毛泽东提醒那些头脑发热的高级干部说,苏联搞了40年的社会主义,还没有宣布进入共产主义,中国才搞几年的社会主义,不要那么急急忙忙地宣布过渡。他还亲自给与会者讲解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并就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表意见。毛泽东指出:“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是不认识五亿农民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历史收藏家的伯父,保守着一个古老的秘密,没有子嗣的原因,希望其侄子能够继承这个古老的秘密。但是侄子没有任何兴趣。他只对开发武器感兴趣。更多的新式武器。赚取更多的钞票。这是他唯一的乐趣。但是,在这个古老秘密传承的过程中,意外出现了。侄子穿越了。来到了战国末期。嘿嘿,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是武器专家,对付冷兵器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你有骑兵,我有机关枪,你冲,我就埋地雷,拉铁丝网,你跑,我可是专家。地上有坦克装甲车,天上有飞机。投降吧。机械化的武器用在古代战场上还等什么
热门推荐
  • 蜜糖皇后

    蜜糖皇后

    【文案】★江湖追缉令:唐十三!……男,唐门第三十四代传人。生擒者可获得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什么花宝典!★王朝追缉令:唐觅!(咬牙切齿中)男!大内侍卫统领。生擒者这朝野之上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唐氏追缉令:蜜糖!女!蜜糖,蜜糖,回来吧!可可好可怜啊!生擒者可获‘蜜糖可可’未来宝贝孩儿干爹(干娘)殊荣!(大内太监圈子里流传的版本可不是这样的。据说,当今皇上下了旨的准皇后居然跑了。这皇家的面子可往哪儿搁啊?)三道追辑令一出,皇室、江湖人仰马翻辑!辑!辑!通缉的一方头大如斗逃!逃!逃!逃跑的一方如鱼入水追!追!追!追人的一方欲哭无泪且看一场热闹非常,搅得皇室与江湖皆鸡犬不宁的——追妻之旅究竟最后鹿死谁手,且听我那个什么什么道来
  • 穿越之女皇驾到

    穿越之女皇驾到

    【本文女尊文,美男多多,一女N男,不喜者慎入!】文案之正剧版:【牡丹花开,凤现沧穹】沧穹国皇室流传五百多年的预言,重生后的姬月容,轻抚着胸口的妖冶花骨,嗤笑不已。让我信命吗?那我为何会来到这里,为何流落民间。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花骨二开,沧穹必灭】原来预言有上下二句,前一句能让她坐拥九天之上,后一句却使她坠入无底深渊!谁能认定她姬月容会是沧穹的第二朵花骨,毁灭沧穹国的灾星。前世,那缥缈的感情,她付出全部;今生,属于她的东西,绝不会退让;拨乱反正不是她最拿手的!本文又名《醉华颜(女尊)》精彩片段回放:‘微微张翕的红唇,引人睱思。呃…大概,也许,应该,我不小心又触犯了沧穹国男子不能接受的清白之说了吧!’姬月容想到前几天才被逼定下的正夫,原因只是因为扯下他的面纱。现在,她都窜到人家的怀中,这后果……不,不会的,怎么说他们也算得是对表兄妹,这兄妹之间近距离接触下,常理,呼~只是常理…“紫色……很适合你。”“哼~厚颜无耻!”巫行玥眉头不易觉察的微皱。“今夜不知是月光迷人还是美色蒙眼,我很想亲亲你的脸!”“你去死。”“哦~你是想毁了沧穹国,呵呵!生为国师的你,竟要毁了它。”姬月容如恶魔在低诱着天使般,“那…你能付出什么代价呢?”“只要你愿毁灭沧穹,开出你的条件。”“任何条件吗?”“是。”“那你帮我生个紫瞳娃娃吧。”*越逍:我一直等着你,幻想着你骑着朱赤马带着花轿迎娶我。姬月容:时间能改的东西太多,你说不愿意做凤后,现在,你仍然是凤后,不过……是属于我的凤后。姬月锦:你承诺,帮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娶我。姬月容:如果这是你的要求,便如你所愿。巫行玥:我……能指明你的命运,做为交易,你得为我保守秘密。姬月容:命运?我从来不信命。所谓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内。方燕含:众是翻江巨浪,我力小人微,便是做雨伞为也挡一时风雨,也不后退。姬月容:我早知你的决心,却不知你执念之深。君子涟:我唯愿独身伴于君家,终生不嫁!姬月容:我看上你了,今天你是嫁也得嫁,不嫁……我便抢。PS:美男正在慢慢增加中!(请喜欢的朋友收藏,点击,票票~你们的支持是微微更文的最大动力)☆★☆44028337,这是好友小秋帮微微建得群,有兴趣的朋友进来玩哦~敲门的暗号是书中任意的名字!☆★☆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腹黑大神的医师妻

    腹黑大神的医师妻

    被众多大神的粉丝追杀,结局一对一亲们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她是一个计算机系的计算机小白,他却是一个顶着校草头衔的冷漠帅哥。老虎不发威,人前,你们还当我是病猫。不要啊,我不要再网恋!什么?是她主动的?不可能?什么?还一起双修?游戏中,欢迎留言,谁没有双修过,你们等着,谢谢!,有谁告诉她。本文是网游文,纳尼,大神没有?我连名字都没有看清啊…只是网恋失恋以后被人拉进游戏,就是大神么?可不可以不要救我,为什么会在游戏里和大神有绯闻?怎么发威?当然是逃啦!可是谁来告诉她,他却是一个法律系的IT高手;她是一个硬把西施穿成东施的邋遢美女,眼前那个发着赤裸裸的RMB光辉的人,她是一个连跑位都不会的悲催奶妈,他却是第一个满级的游戏大神不就是双修么,让我死了吧…
  • 刺爱

    刺爱

    股份公司的大老总慕容熙,靠自己聪明,以堂堂相貌和优越物质条件,还有手中权势,活生生拆散原本幸福的颜紫烟跟凌春风的爱情,将颜紫烟阴差阳错地据为已有。期间演绎诸多爱恨情仇,以针刺般的戏剧性爱恋,终于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目的,但这里,主人公颜紫烟和慕容熙都为这份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闪族持他从猎手一步步的走向猎神,豪情壮志成就一代枭雄,在族人的鼓励下,毅然出去闯荡,新一代的巅峰顶级强者就此横空出世!,执着守卫家族的林笑,机智勇敢成团队主心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