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优化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民生优先应当顺应民众需求,不断丰富完善民生内容,以民生质量提升带动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四川省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的核心要旨。文化大发展是民族复兴之路,是四川全面小康不可缺少的内容。文化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要根本转变以“控制”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管控理念,强化以“治理”为核心的社会管理新理念,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动态管理的社会管理新机制。立足四川现实,聚焦重点问题,夺取社会管理新成就,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基本内容,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重要手段,以“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支撑,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进步与文明成果。
一、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民生是社会管理之基、和谐稳定之本,把民生问题放到四川省发展的突出位置,彰显出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一)促进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
在一部分人的观念中,民生仍旧是那个站在墙角,等着分一杯经济发展成果之羹的角色。这是对民生与经济关系的错判与误解。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经济与民生之间并不是对抗性的“零和游戏”、“负和游戏”,而是非对抗性的“正和游戏”。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暴露了积累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扭曲等一揽子问题,从反面证明了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坊间常言之“内需”即是民生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转型的目标会加速“三驾马车”的重心转移,即焦点由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民生必将成为启动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撬动经济提速增效的最大动力。
促进民生改善,是抒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具体实践。其一,民生改善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老百姓的中国梦一定是要过上好日子,而一个能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
其二,民生改善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需要政府处理好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的问题,处理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城乡二元分化的问题,也需要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其三,民生改善不是空中楼阁、水中月、镜中花,要落脚在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上,要实现全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提升。民生改善的过程也是四川追梦、圆梦之旅,可以说,民生改善是对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最好诠释。
促进民生改善要从两个角度切入实践。站在需求的角度,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生计,是“民之民生”。站在供给的角度,民生是政府对全体人民的责任,是“国之民生”。众所周之,供需关系是共生的,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孪生子,谁也缺不了谁。从需求角度看到的民生,强调的是需求关系,更关心老百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提倡不同地区在民生上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主要原因。从供给角度看民生,强调的是供给关系,关心的是什么供、什么不供、如何供、供给谁的问题。国之民生不仅关注老百姓需要什么,也关注党和政府具备多大的供给能力,如何提高供给效率,让老百姓更加满意。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就如何供给提出了基本思路。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富民惠民的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民生事业发展制度、政策、机制和工作保障”等路径,提升政府供给的效果、效率与效益。
在促进民生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民生的界定不应太广。从政府工作、政府职能和政府财政支出来看,可以讲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但如果将民生概念“泛化”,则“改善民生”的提法就没有任何意义。例如对于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只有对民众免费的部分,以及由政府补贴没有按市场价格向民众收费的部分,才是改善民生的手段。政府投资的营利性、全收费的基础设施只会挤占与基本民生直接相关的公共开支。总之,不能把“民生”当作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二)顺应民众需求,丰富完善内容
显而易见,民生不是一步到位的。这也是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根据群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项目内容”的原因所在。一方面老百姓的需求在变化,在升级。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政府所能提供的民生是与国家供给能力相匹配的。民生少了,会造成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民生缺失陷阱”;民生多了,又会造成发达国家存在的“高福利陷阱”。建国以来我国的发展目标在逐步提升,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共同富裕”,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个目标都是党和政府认真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的结果。民生的丰富与完善也必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推进,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量力而行、不断完善、逐步升级,是党和政府着眼发展现状,顺应民众需求的英明抉择。
“十项民生工程”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顺应人民需求,不断丰富完善的结果。四川省民生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过程。其中,“大小”是指民生覆盖的范围,“多少”是指民生涵盖的内容,“高低”是指民生工程的质量。四川省民生工作的起点可追溯到1999年开始实施的“为民办实事目标”。2007年是中国“民生年”,民生成为整个社会森林中的最强音。也是在这一年,四川省开展了“十大惠民行动”。2008年和2009年四川省实施了“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四川省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2013年四川省民生工程包括10个大项75个分项,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5个分项。这些新增的项目很有针对性,民生工程更细化也更丰富。
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发展目标。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为改善民生首次出台的全国性公共服务战略规划。2013年5月四川省颁布了《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四川省“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的主要目标:逐步完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提升民生质量,实现全面发展
检验民生质量有两个视角:一是水平;二是公平。拿木桶原理来说,水平代表组成木桶的各块板子的长度,公平则代表板与板之间的差距。一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是由桶的最短板决定。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民生幸福感取决于相对收入而非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的影响比绝对收入更重要。因此,“增加”水平抑或是“均衡”对民生问题的讨论同等重要,令人幸福的民生必须坚持“水平+公平”两条腿走路,是建立在一定民生水平基础上的民生公平。
民生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民生投入,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关键指标的改善。自2007年以来,“四川账本”中的民生投入不断增加,从最初的400亿元,到2012年的1400亿元。民生投入所占比重亦不断提升,2012年四川省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3.8%。过去的五年,四川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76.6万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的3.13:1调整为2012年的2.9:1。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五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居民867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农村低保老人提前全部纳入新农保。96%以上的城乡居民得到基本医疗保障,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936万人次、农村低保对象2001万人次,医疗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790万人次,解决376.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民生公平的改善则主要表现在民生供给在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四川省在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了民生公平的问题,民生供给向农村、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四川是民族大省,民族地区多是边远山区,在道路交通、人才储备、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民生供给的力度和广度都应更大,民生改善向民族地区倾斜是必然之选。可以说,四川省最有特色且值得称道的是“民族地区帮扶工程”,包括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家新寨住房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及“9+3”免费教育计划等等。从实施效果来看,四川省十项民生工程不仅让城镇百姓得了实惠,也致力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注重改善民生城市与农村“齐步走”,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扶持,达成民生公平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其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彰显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一)文化大发展是民族复兴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民族复兴”的高度,表现出了党和人民政府对文化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
说到底,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每个人的精神需求都与自己民族的文化血肉相连。谁也无法脱离民族的磁场讨论精神需求,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像提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难。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成员在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认同、不断的融合,逐渐演变和积淀下来的共有的精神财富,具体表现为民族精神以及具有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格追求、国民品性、伦理情趣、审美偏好等等。
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民族复兴的过程。改革开放30余年,人民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甚至发出了“不差钱”的感叹。但不差钱并不意味着发展质量好。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既包括加速经济增长、降低不平等和根除贫困等诸多方面,也包括社会结构、大众心态和国家制度等方面的变迁。就国家层面来看,一个强大国家既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软硬实力兼备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可。直白地说,发展文化就是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实现民族复兴。就个体而言,好的文化是让人民群众感知更多的幸福,觉得自己过的是“好日子”。这样的文化方能产生很强的感召力、导向力和凝聚力,引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此外,必须强调的是,搞好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没有好的文化就算不上“全面建成”,只能称之为“部分建成”。
加快推动四川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二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努力实现双赢;三是坚持保障文化民生,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四是坚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规律,尊重文化人才成长和艺术创作规律;五是坚持实施重点突破,依托独特文化资源和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化品牌。
(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需求可以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吃饭穿衣这样的物质需求是有形的,而阅读、听音乐、冥想这样的精神需求则是无形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悠着点、慢着点”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高速的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病态,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人们的生活需要精神文化的丰富。
对四川省而言,推进文化强省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使长期存在的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使各类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向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拓展。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需要从事业和产业两个点切入,保障两者协调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促进事业产业相融互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专栏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简介
2005~2011年,四川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32.7%,2011年增加值656亿,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八,占GDP比重3.12%,高于人国平均水平0.23个百分点,2012年预计实现增加值840亿元,占GDP比重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