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500000036

第36章 1919~1936年:鼎盛(3)

抗战期间,在渝郊沙坪坝的南开学校,我们的女儿在小学一年级读书。有一天,她放学回家,十分兴奋地告诉我们:那位大校长去参观了她的教室。对于任何人,无论小学学生或大学教授,张伯苓是名符其实的“大校长”。一个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雄健,体格魁梧,他那样的高个儿,正如他那样的伟人事业,使在旁边与他一同走路的人不免相形见矮。可是他的强健的身材,只是令人肃然起敬,不是敬畏而远避之。

张伯苓常对朋友说,有如胡适所引的:“一个教育机关应当常常欠债。任何学校的经费,如在年终,在银行里还有存款,那就是守财奴,失去了用钱做事的机会。”虽然他要为学校用去每一分钱,自己却度着俭朴的生活。在天津八里台南开大学校址,就时常看见一辆洋车远远地从校门进来,沿着长长的马路,一直去到秀山堂的校长办公室。从天津城西南角南开洼(南开以此得名)他住的那所中国式校长住宅,到八里台大学,是一段有几里的路程,但是他不坐汽车,不管天晴天雨,他总是天天来校办公。在冬季朔风怒号,刮起阵阵“尘暴”的时候,他那辆包车就盖上一层深蓝色帐幕,而裹在厚厚的大棉袍内的大校长,也更显得十分巨大了。

张校长有时请客,邀教授作陪,不在他家中,而在秀山堂改排饭桌的教室内。在那种场合,我们的食指并不蠕蠕欲动,因为校长宴客,饭菜简朴,但是大家心情愉快,为的是能与校长及贵宾在一席。有一次,我还记得司徒雷登来南大访问,负责招待的为大学秘书长黄子坚夫妇。黄太太是美国生长的,她就派我们请客人早餐,因为我们回国不久,还染有一些洋习惯,早上吃吐司与咖啡。虽然家中有厨子与老妈,作为主人的不能不事前布置周到,害得我同太太起了一个大早。校长本人住得太远,不能来(我想他也不惯洋式早餐),由秘书长夫妇陪贵宾来临舍下。居住在八里台的五年中,记不得校长是否曾来我们家中吃饭,大概没有(我的太太不以为然,她说校长来过我们家,并在吃饭时告诉她,那碗剩下的鸡汁不要丢掉,可以泡饭吃)。但是,这不是说校长没有与教授接触。有时候,兴致来时,他会光顾教职员住宅,看看教授家里情况,并检查房子是否清洁整齐。他的办法很简单,只要看一下在会客厅内的那些电灯罩上是否积有尘埃,就可知道。我想,我们的家是经过考验而及格的,好像还博得校长的赞许。

在我记忆中颇深刻的,是学校每星期的周会,校长登坛训话,演说他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像他在《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里所说的,中华民族之弊病有五大端:愚、弱、贫、散、私。他开办南开的目的,就在育才救国,以匡正此五大弊病。针对着“弱”,他提倡体育;为挽救国家的“贫愚”,他造就有“能”的青年人才,而以“公”(矫正“私”)“能”为南开校训。因为“中华民族有如一盘散沙”,他强调团结:“聚则力强,散则力弱”,“分则易折,合则难摧”。为了证实这个道理,在训话时他喜耍一个小玩意儿。就是在训话中间,他临时叫坐在礼堂前排的几个学生上台来表演。先把一只筷子给某个年轻力壮的学生,让他把筷子轻而易举地一折两段;然后给他好几双筷子,捆成一束,不论那学生如何力大,如何用力试着,他终于无法把那束筷子摧断。另一办法,我也亲自见过,是让一个看上去像运动员的高大强壮的学生,与四五个其他学生在台上作拔河之戏。当那个运动家寡不敌众而败北时,台下的学生在哄堂大笑中懂得了“聚则力强”的教训。

3、1920年A:源远流长

在苏州大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所近代史上独具特色的高校,堪称国学大师的摇篮。中国传统学术的生命,与一个江南水乡连在了一起。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施肇曾和陆起于1920年冬创建于湖光潋滟、岚色秀丽的惠山之麓,1928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9年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我国著名教育家、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任校长,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其办学宗旨为:研究本国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

该校当时在南京、上海、无锡3处招生,据说应试的达1000多人,结果只录取了正额24名,附额(备取)6名。以后每班也就在30~40人之间,最多一次招了50人。唐文治参照当时国立大学中国文学系各项规章办理,实行学分制,修学期3年。抗战前10年里,唐先生“挽狂澜于即倒”,在教学上的惨淡经营和苦心擘划,已培育出如唐兰、王蘧常、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蒋庭曜、夏君虞、毕寿颐、朱星预、魏建猷、陈钟凡等学有专长者,后期还有马茂元、周振甫、鲍正鹄、冯其庸、汤志钧、徐兴业、陈祥耀、朱星、江辛眉、沈熙泉、李孟矞、严古津、吴雯、杨康年、王绍曾、陆成侯、陆以鸿、翁闿运、周坚白、杨廷福等一代俊才。

在学者谢泳看来,无锡国专实际上是后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源头,无锡国专本来比清华国学院早创办数年,许多无锡国专的毕业生后来去了清华任教,如吴其昌和蒋天枢,这其实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传统。甚至此后数十年,直到解放后,中国各大学里文科(文史哲)院系的主要师资,基本上是来自无锡国专和清华国学院。如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就是我们人大中文系的老主任。

1935年,学校于太湖之滨、宝界桥畔,勘地50余亩,粗具黉舍规模。记得唐先生在奠基时,当场朗诵4句祝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蔚起,天下太平。”这一年全校有300多学生,7个班,分甲乙6班,正科3年。另设1个补习班,凡学生程度较差的,先读补习班,再升入正科。这时可算是国专的“全盛”时代了。

新式高等学校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无非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这是我国所仅有的。无锡国专学术空气浓厚,不同流派老师荟萃一堂,延聘辜鸿铭、陈石遗、章太炎、金松岑、李详、孙德谦、钱基博、顾实、陈柱、朱文熊、周谷城、王蘧常、周予同、蔡尚思、钱萼孙、胡士莹、王佩琤、朱东润、唐庆诒、郝昺衡、胡曲园、徐震、鲍鼎、张世禄、朱大可、赵泉澄、蒋祖诒、吴丕绩、葛绥成、许国璋、金德建、吕思勉、郭绍虞等名师(自然还有他本人,执教孔孟研究、周易研究),以教授为中心,将真正的学者当做“宝贝”,学风优良,科研上百家争鸣,对学生又要求严格,招生“少而精”,学习则“由博返约”、“循序渐进”,坚持首须过好古文、外语两关,强调读和写的训练,拔植隽才,被学林传为美谈。无锡国专办学十六字诀:“熟读精审,循序渐进,虚心涵咏,切己体察。”

抗战军兴,无锡沦陷,年已76岁、双目失明的唐先生率领学生数十人,含辛茹苦,转道至长沙、湘乡,沿途租民屋上课。1938年初,终于迁校桂林,先后借正阳街、环湖路民房,继续开学。入冬后,桂林屡遭空袭,便暂徙北流山围。学校在桂林时间最长,且处于鼎盛期。

次年2月,唐先生以水土不服,年迈多病,返沪治疗。鉴于江浙学生纷请复课,遂改名“私立国学专修馆”,沿用私塾形式,避免向敌伪登记。校舍先暂借上海康脑脱路(今康定路)通州中学,后在北京西路嵇山中学,敦聘王蘧常先生任教务长,而桂校则由冯振心先生负责。沪校三年制专科,自第二年起,分设文学、哲学、史地3组。

1949年4月无锡解放,该校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改名为中国文学院,唐文治为院长、王蘧常为副院长。1950年秋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无锡国专办学30年,制度要求虽有其偏颇处,却自有其作用。因招生力求“少而精”,校友约一千七八百人左右,人数并不多,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相当一部分堪称国学大家。

无锡国专和清华国学院,这两个国学教育机构,一为国立、一为私立,而且都没有长期维持下来,它们的中断也预示了国学研究的最后命运。其前后兴起的时间恰好有一段学术上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延续了国学研究的生命。在他们以后,这一领域里再出现像他们那样的大学问家就很难了。历史在事后看有时很让人害怕,如果没有这两个机构,中国后来的国学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真不可以设想。

自古创校者多为担当民族大任之人,唐文治则是其中的一位巨星。他从封建时代的士子起步,一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实践了济世育才的宏愿,足为千秋师表。

唐文治(1865~1954年),江苏太仓人,国学泰斗,著名教育家。桐城派吴汝纶高足,1892年进士及第,清末曾任职外务部,官至农工商部署理尚书。1908年弃官从教,随后任上海实业学校(即今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院院长,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工科专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国学专家。王蘧常评价其为:“天生哲人,合精神物质文明为一冶;手振木铎,揭正心救民大义于千秋。”他为官14载,忧国忧民,才智超人,威名远播;后期投身教育,精研国学,道德文章,卓然垂范。

4、1920年B:殖民与友谊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于1920年。哈工大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20世纪50年代初,哈工大是我国政府确定的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两所院校之一(另一所为清华大学)。1954年,哈工大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84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1920年,哈工大建校,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20年10月17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当时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首届3个班共招收103名学生,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一律用俄语教学。直至1935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制由4年改为5年。原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1924年10月,中俄工业大学校有了首届毕业生。此年,铁路建筑系22名毕业生都顺利毕业,获得工程师称号。次年,机电工程系有了第一期毕业生,共25人,获得工程师称号。

1928年2月4日,学校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其隶属关系在这一年发生了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寰湘将军担任校理事会主席,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校长。

1928年10月20日,学校校名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后由中苏双方共同管理。双方按对等原则,共同派人组成理事会,双方各派5名代表。中方由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法政学院和商学院此时同时并入哈工大。

193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

1932年,教师队伍大变动。伪满洲国政府从中东铁路聘请26名工程师来校任教和充任领导工作;同时将12名苏俄教授和教员解聘。新组织起来的教师队伍对教学工作不够熟悉,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从这一年起,学校经费开始锐减。

193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中国籍研究生毕业,共有3人,分别为机电工程系的任栋梁,建筑工程系的王竹亭、夏树森。

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哈工大也不断被日本人所控制。在完全被日本人接管后不久,即改用日语授课,建立电机、机械、化学、采矿、建筑、冶金等6个系,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6年1月1日 ,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不久,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恢复校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一直沿用至今。

至此,按俄式办学的哈工大共培养毕业生1267 人,其中中国学生382人,苏联及波兰学生885人。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苏联、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们普遍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学制教育,获得了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毕业文凭得到苏联等欧洲国家承认。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也有的成为了社会活动家。

1945年,学校进入中长铁路管理时期。抗战胜利后,哈工大由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由中长铁路局领导。这时的办学宗旨是为中长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制5年,一律用俄语上课。到1950年新中国接管前,设有土木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经济、采矿、化工和东方经济等系及预科。

这段时期,哈工大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有所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新中国接办、改造和发展哈工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49年,哈工大开始从全国招收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1950年6月7日,哈工大被中国政府正式接管,此后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铁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后来,学校决定6月7日为哈工大建校纪念日。

为办好哈尔滨工业大学,建国后,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被派到哈工大担任领导工作;一批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调到哈工大,成为办学中坚力量;67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先后被聘请到哈工大,帮助学校建设国家急需的专业、培养教师和学生;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苏联运回,使哈工大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跃居于全国最前列。

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哈工大经过改造和扩建,获得了很大发展。

经过80余年的建设,哈工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结合,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研究型全国著名重点大学。哈工大的学科建设以航天特色为主,突出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酷少的萝莉妻

    酷少的萝莉妻

    他是强权重兵,运筹帷幄的顾远航,不曾想,一个小丫头竟让他---‘全军覆没’!她是小导游,‘天真烂漫’,最大的目标---‘誓将闪婚进行到底’,殊不知,这婚姻可真难耐呀!三年前苏齐洛扬着一张春光灿烂的小脸说:“顾远航,和我结婚吧。”顾远航被口中的咖啡呛得满脸通红:“不好意思,我们不合适。”苏齐洛不服气:“我守得了清贫耐得住寂寞,那里不合适了!”顾远航气定神闲的丢了句:“丫头,这年头,大叔不一定喜欢萝莉的。”三年后,顾远航想小丫头可真嫩真好吃,是真的很好吃……于是,黑着一张老脸,哀嚎着谁TMD说的大叔不喜欢萝莉了,谁说的,谁说的!!!给老子滚出来……PS:正剧,非小白文,有笑,有泪,说亲友爱三情,诉岁月静好,揭人性本质,缠锦爱情等你来阅!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本书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给出了一些科学严谨的饮食建议。饮食决定健康,吃出的来健康,喝出来的美丽。食物是最好的药,药补不如食补;好水是最佳的营养品,补水胜于补药。好水如好药,坏水似毒。营养专家:最适全自己的食物就是最有营养的食物。食物是你最好的健康之药。
  • 女状元

    女状元

    本文已设半价!只不过是多走了一步安吉从闪亮的T台走向了古代的人口贩卖市场,成了被拍卖品。真不知道古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明明是个极品美女却让人误会成了‘春哥’!男人就男人吧,好歹混了个‘二爷’当,时不时的还可以调戏下丫环,欺负下小厮,偶尔出个主意让那个当‘大爷’的大赚一笔就当是对他的回报。因为一时脑抽考了个状元玩,没想到皇帝小子逼良为娼,不不不,是逼民为官,将她交给妖孽相爷作手下,从此日子不太平。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整个曦王朝就没有君子了吗?靠,这不是欺负她不懂武功嘛!每日里饱受妖孽的‘催残’与骚扰,外加惊吓;皇帝小子对她也是虎视眈眈,时不时跟她玩下暧昧;就连刚正不阿的铁血将军也对她蠢蠢欲动;天哪,‘大爷’你就不要再来插一脚了!今科状元爷一夕之间成了曦王朝的热门人物,这倒不是因为他政绩卓著,而是因为他的到来在整个曦王朝的上层人物中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男风。***人物介绍(按出场顺序)洛无痕:长相俊美,性格圆滑,世代经商,曦王朝四分之一的财富是属于洛家的,也是买下安吉的‘大爷’左承轩:曦王朝的相爷,完全腹黑男,妖娆魅惑,阴晴不定,时邪时魅,让人捉摸不透,是安吉最可怕的对手古焰曦:曦王朝的君主,霸道冷酷,对安吉又爱又恨,除了用强无计可施司守:将相世家,子承父业,为曦王朝的铁血将军,性格刚毅,对安吉的娘娘腔很是不屑美男持续增加中结局一对一,过程待定美男宠物领养处左妖孽由亲亲玉莲雪藕领养,现正加紧调教中,为日后为祸人间作准备~洛无痕由亲亲潇洒冰少领养,据说要教他追女人的本领,期待中~其他众美男正等着各自的家主领回去~另外左左的亲妈玉玉帮红叶建了一个QQ群,群号为134164161,敲门砖:女主名有兴趣的亲亲快快加入,一起交流心得,红叶在那里恭候各位~推荐朋友的文文《拒嫁无情总裁》罗紫凌《豪门懒夫人》孤月如我《藏心妃子收六夫》南宫飞鱼《灭世双生》樱残雪《魅世红颜》三世石
  • 下午三点的爱情

    下午三点的爱情

    【已出版上市】一部写给都市单身女性的爱情小说。下午三点的时候,车小玮在咖啡厅里遇到一个男青年,发现这个男青年就是两年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男生,奇妙的相遇带给她极大的惊讶与欣喜。因为讨厌一直等待的候补情感身份,她放开了暗底下有恋情的有妇之夫周子恒,却没有想到周子恒将她的号码给了要找家教的弟弟,也就是咖啡厅里的男生……
  • 星际全职业大师

    星际全职业大师

    天才少年林宁,在智能芯片的帮助之下,开始了一段刺激的冒险之旅。他克服重重艰险,成为一个杰出的太空舰长,并精通各种职业,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星际全职业大师。与此同时,他完成了横扫宇宙的霸业……且看风流、冷酷、天才的他,如何成就一番传奇。
  • 毒后在上朕在下

    毒后在上朕在下

    她是杀手组织里最擅长用毒的一级杀手,却终究没有逃过一个情字,当她背叛了组织,被组织追杀,只为那个男人的时候,而那个男人却将匕首刺进了她的心脏。他说,“龙暖暖,记住,下一辈子不要再相信男人!”再醒来,她的身份变成了被打入冷宫的皇后,还顺便被人陷害,热火焚身之际,一个小白羊自动送上门,她宛如大灰狼一般扑了上去,面目狰狞道,“拿来吧!”正当她准备享受的时候,她的冷宫被人包围,想不到解个毒这么多人参观,正好让他们瞧瞧什么是辣手催花!那躺在床上的小白羊颤抖着身子,真真的我见犹怜。吃饱喝足,一脚将男人踹下床,意犹未尽的打开门,龙暖暖纤手一挥,“这男人太差劲了,本小姐余毒未清,换个健壮的来!”“朕的皇后,你说什么?”身后那男人摇摇晃晃起身,某一处还在流血,那个惨啊!一个腹黑残忍的皇帝殿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留不住一个女子的心,哪怕是处心积虑的下药也……拥兵自重的七王爷,脾气火爆,三万兵马围困都城,只为一个女人。“暖暖,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皇上也不行!”绝美天下的护龙殿殿下龙溪,身份地位更是在五国之首,可是他却宁愿放弃这样的地位,放弃成仙的际遇,只是想要一个女子。龙暖暖,一个被打入冷宫的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一名女子?女强加宠文,嘿嘿简介有待继续,嘿嘿!推荐小妖刚刚完结的女强文,毒后的姊妹篇《第一妾》推荐好友好文狂想曲《上—邪》亲们有空去看看吧,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