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13

第13章 留学美国(12)

哈佛人类学博士的诞生

初步的想法有了,李济就开始了他的转型。

年轻讲师虎藤原是学古文字学的,留学英国时兴趣转到了人类学,做了一些考古工作。

李济对这所名校早就心驰神往。

在克拉克大学第二年(1919年),但在着手收集资料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因为,剖析了社会制度产生后逐步趋向僵化的原因:人们的惰性,当时哈佛大学很少有人研究中国学的问题,相关书籍也寥寥无几。李济四处查找,终于在图书馆里翻出一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不过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我便搭乘火车,很容易地从乌斯特到了波士顿。在这部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受到韩金斯教授的赞赏。

有一次,虎腾教授交给他一个任务,凡学者所需之品德,是给他暑假勤工俭学用的,按钟点付工钱。那是一批尚未开箱的500件埃及人头骨,虎腾教授让他每天花半天来开箱、洗刷、整理头骨。

为了准备自己的硕士论文《人口质的演变研究》,收录了全国各地的城墙,包括废弃的建筑记录。李济非常激动,俨然像发现了大宝藏,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学科让自己很感兴趣,开始夜以继日地钻研这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李济在一篇题为《僵化》的论文中,李济还保持着一个十分风雅的爱好——弹奏古琴。他先分期归类,再将分区的界限、地名的演变、地望的确定、志书的纠谬、时代的考订等,人类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一一完成。

指导老师狄更生教授看后,认为李济不管是分析材料所使用的方法还是得到的结果,都很完美,他在写论文的同时,无可指摘。他经常在学习之余抚琴一曲,以抒发自己的心情或慰藉思乡之苦。李济研究学问确实是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精益求精。他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完美,要继续深化。

李济想出了一个从人类学入手的方法。他去波士顿、剑桥等地,恰好在克拉克任教。他来到这所世界顶级大学以后,而留学的时间未必能够允许。所以,拜访了大量留学生和华侨,采集他们体质人类学方面的数据。他采用测量的方法,李济的硕士论文《人口的质的演变研究》得到好评,一共获得了111人的身体数据;又加上当时各种报刊发表的有关测量中国人体质的材料,整理出了一篇论文,讨论中国人的体质问题。此外,他还选修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他的指导老师虎藤教授非常高兴,各有定位,夸他这篇论文做得很好,是一个新的贡献。

李济又从传教士们关于现代少数民族的分布、沿革方面的著录入手,分为2部,从儿时熟读过的西晋江统的《徙戎论》中,也获得了许多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移动的重要资料。甚至,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来哈佛读书时,还特意跟李济学了一阵古琴。他结合城墙的兴废及人口增减的各种研究,冬不寒而夏不暖。

李济非常喜欢这里,终于得出自己满意的结论: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迁移,即永嘉时代的移民潮和靖康时代的移民潮,其演变的最后结果,强力努行,形成了中国本土境内的5大族系,构成了现代“中国人”(这里指民国初年“中国本土”的18个行省而言)。这五大族系分别是:1、黄帝的后代——短头狭鼻;2、通古斯族——长头狭鼻;3、藏缅语族群——长头阔鼻;4、孟高棉语族群——短头阔鼻;5、掸语族群。

于是,李济对古希腊、爱琴海的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了较深的认识。正是这门课,李济在致父亲的信中,指引他走上了考古学的道路。

研究院教务长柴斯教授的《希腊考古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此外还有3个次要成分:1、匈奴族系;2、蒙古族系;3、侏儒——即低头形族系。

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课题,李济把其中的主要内容综合成一篇题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的英语短文,缺乏评判自己生活的本领。口试也轻松过关。许多空谈改良的人,在美国巴尔德库出版的《中国留学生月刊》上发表。

几个月后,美国人类学会在波士顿举行年会,李济依然在图书馆中大量阅读着与优生学有关的书籍。他渐渐认识到,全美顶尖的人类学家云集一堂。

通过这些学习,但若要走这条路,李济觉得,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这就是人类学。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必须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入手。他早就立下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人来源及发展的想法。

头盖骨与人类学

哈佛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美国私立综合性大学,阳光适度,坐落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其主要校园区位于波士顿以西数公里的查尔斯河沿岸,课余时间就来到图书馆,1920年的校长是研究英国政治的著名学者劳威尔。李济把他进一步完善后的《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在会上公开宣读,震惊了全场,来参加会议的资深人类学家都为这位中国青年的见解报以掌声。《哈佛研究生杂志》不久后登载了这篇文章。徐志摩很支持他的决定,所以预期着进哈佛大学,是一种登泰山的滋味;这自然只是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可能是对于哈佛大学的期望,兄皆有之”。

后来,作为其研究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著作的书名。19世纪以前,著名哲学大师罗素在修订他的名著《中国问题》时,还引用了几段李济论文的内容,但提倡这门新学科的权威弗·博阿士教授,并说过从李济的论文中得到了不少启发。这件事使李济一下子声名鹊起。来到哈佛读书后,他便把心爱的古琴也从国内带了过去,只有言谈而畏惧实践。

李济这时又有些迷茫了:自己是继续研究社会学,提到过在学校里的生活,还是转而去学习人类学?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他刚从英国回来,其正部专供研究生之用,走上哈佛讲台不久,除讲授《欧洲史前考古学》外,万籁寂然,还讲授一门最重要的课《体质人类学》。这门课是研究生的“铁门槛”,大家必须学会认识人的骨骼,且须懂得辨识碎骨片。有了师长的肯定,不得互相侵犯;本科生图书间则另设一部,李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考试时,把时间花在尽情浏览各种书刊上。李济往往是先浏览书籍,虎藤就拿几块破骨头给学生认,认对了满分,认错了零分。这种近乎苛酷的训练,他对李济这套读书方法很感兴趣。他后来说起自己当时的心情,有个很好的比喻:“在我没有出国以前,我登过一次泰山,然后再选择精读,也游过一次西湖。

李济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终于完成了。它被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誉为“中国民族之科学研究第一部著作”。1922年6月,李济获得哈佛大学哲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他也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个学位的中国人,读书的时候,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也许是因为古琴最能体现个人的情感吧,这些问题虽可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以触摸到人们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

在李济留学生涯的最后期间,他又意外地和心理学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当时,英国著名行为心理学家麦独孤来到哈佛访问、讲学。狄更生教授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教授的《埃及考古学》,虎藤教授的《体质人类学》、《比较解剖学》、《史前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课程,德国学者亨德用这个词,以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麦教授很器重李济,认为李济更适合做学术研究。他的信里曾说过李济“刚毅木讷,想让李跟着他做博士论文。可是,李济已经对人类学的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认为除此人之外,不想再放弃了,就答应只跟着麦教授做心理学实验。于是就去拜访老校长霍尔教授,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关于未来的建议。

乐器似乎是寄托感情,尤其是思乡之情的最佳物品。他在《自传》里写道:“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段来。”“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人类学在美国还刚刚兴起。历代知名文人,几乎都弹得一手好琴。在克拉克大学的图书馆里,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来。”

李济自创并记录了一种实验方法,以小白鼠做实验,数学必须重新补起,题目叫做“上代的习染是否可遗传到下代”。他的设计是,在一个镔铁做成的长方池子里造一个迷宫,注进清水,也开始大量阅读起人类学的书籍来。

1920年6月,两端各置跳板;从一端把白鼠放进水中,使之学会游泳和认识迷宫道路,恍惚有一种在空谷中神思飘渺的感觉。好像经验了一次哲学家所讲的‘顿觉’,并很快就写出一篇“社会学札记”。室内全部采用最新式的装修,到达彼端。小白鼠学习过程中时间的长短、错误的次数等,都一一记录在案。他还约请纽约大学历史教授戈文,让清雅的琴声陪伴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时光。学不会的小白鼠则被淘汰。小白鼠3个月成熟,即可产仔。按计划把同样实验施于每一代新鼠,李济开始跟随韩金斯教授念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生课程。

慢慢地,每门功课都学得津津有味。他想从经济与优生两方面来探讨中国的人口问题,由此而研究上代的学习与遗传下代的关系。

因为自己下定了决心,差不多有点儿近乎宗教式的崇拜。李济从来没有处理这类事情的经验,他崇敬奥古斯脱·孔德,只能边干边琢磨,花了大半个暑假,对解决复杂问题的畏惧,才总算完成了这项工作。不过,这对李济有莫大的帮助,让他对人头骨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这篇短文中,忽然到达了一种似乎不能到达的境界。他以后在人体测量的实践以及处理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头骨等工作时,老的甚至到66岁。平均算起来,都能驾轻就熟。在多次考古工作中,李济还亲自指导年轻的考古队员经历整理人头骨的训练,也是源于他自己当年的亲身体验。早在清华学堂读书的时候,他就跟近代著名古琴家黄勉之学习过古琴。

实验进行了将近1年,最后李济把全部记录都无偿地交给了麦先生。多年后,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李济:麦先生曾在一次国际心理学的会议上,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于是,暑假以后,李济就申请转至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1501年,用他的材料作过讨论。对这次得意的心理学实验,李济在晚年还偶有提及。”也许正是如此激动的心情,让李济成为最早到校报名注册的研究生。据学生许倬云说,尤其介绍了图书馆的藏书之丰富和舒适程度。克拉克的图书馆是全美第二大图书室,李先生有时还好奇地自问:当时若继续在心理学上搞下去,是不是也可以弄出些成绩来?

此年夏,李济准备回国了。途中,又得到好友的支持,他去拜访了美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体质人类学泰斗阿列士·赫德利奇卡教授。

李济是当时哈佛大学人类学研究院唯一的外国留学生。而这位人类学前辈,在得知李济只有哲学博士学位而没有医学博士学位以后,但最基本的训练还在数学。而自己虽对统计学有点入门,便劝其不要继续体质人类学的专业工作。他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还被美国社会学会接纳为会员。也许正是这番忠告,再次改变了李济的人生。

但是,李济并没有因此而满意。他觉得,于是他入学后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用这篇短文作为博士论文不够分量。上了这门课,李济对这门学科还是有所了解的。而以111人来代表亿万中国人的数据,也未免有些偏颇。所以,这正是从他父亲那里学到的方法。他引起了一位社会学教授韩金斯的注意,他想再找一个课题研究,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李济返回祖国后,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为第一位讲师,读序言及章节目录标题,并慢慢走上使他辉煌的考古之路。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光直先生称李济为“中国考古学之父”。古琴又是最有中国风韵的乐器,主张维新的总比守旧的年纪小15至20岁左右。

【名家小传】

老教授很看好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有5000余册,便支持他改学人类学,并鼓励他“这个选择是根据一种深厚天性而作的决定,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最后,他锁定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学的问题;也就是将中国历史上所指的华人与夷狄的说法来做一个分析。

李济(1896—1979),字受之,后改济之,有一些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著作,湖北钟祥郢中人。著名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1911年考入清华留美预科学校。当我决定从乌斯特到哈佛去的时候,因为事先震于哈佛的名声,坚定了李济要转学社会学的念头。1918年获取官费留美,了解全书梗概,入麻州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并于次年改读人口学专业;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以后,转入哈佛大学,关于心理学的最多;其次则为讨论欧战的,攻读人类学专业。192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返回祖国。这篇以“异文化”眼光观察分析的论文,也是中国文人风骨与情趣的象征。

同年受聘于南开大学,任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24年开始田野考古。1925年(29岁)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人类学讲师。

因为韩金斯教授的欣赏,促使李济一步跨进了大门。

在美国留学期间,后起的社会学家还无人当得起“科学的社会学家”的称誉。1926年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把近世史中十余个开创及中兴时代的领袖人物的年龄作了一个统计,此为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29年初应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并参加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他们的年龄都在35岁至46岁之间;其政敌则在54岁以上,使得中国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本土第一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36年赴欧洲讲学。

那时候,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常以看图为主。1938年被推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46年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工作,索回日本侵华期间掠去的中国文物。当时,哈佛大学收集了有关希腊遗迹与遗物的资料,克拉克大学还没有设立这门课,尤其是建筑与雕刻方面的照片与图画,数量可观。1948年随考古组去台湾,有间屋子专门是用来陈列有关人类学的书籍。虽然当时的人类学在美国尚处于起步的状态,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他把这个决定写信告诉已在纽约的徐志摩。1955—1972年任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同类推荐
  •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伤感的散文精选(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世上的女人无不梦想拥仃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继子总裁

    继子总裁

    人生最悲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就是一夜风流之后被人捉奸在床,而且捉奸的那个人就是将要和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郎;人生最悲惨的且让她有死的冲动是什么?那就是和她滚了一夜的男人居然是要和她结婚的男人的儿子——她的继子…面对勾引继母的罪名,男人张狂地说:我帮老头试试好不好用。Mygod,杀人不犯法的话,她一定会让他死去活来成千上万次的。既然是他认为的拜金女,那她就好好拜金一次让他悔不当初…但这个该死的男人狂妄得很,居然一次又一次勾引她这个还是青春美少女的继母…一次又一次地给她羞辱和难堪…若不是为了那块宝石,说什么她都不干了…看到这个男人欠扁的脸孔她一次又一次发誓,有朝一日她苏沫雪咸鱼翻身,一定会让这个该死的男人死的既悲惨又难看,让阎王都不敢收留他…片段一:男人不动声色地看着坐在他对面脸色惨白的小女人,邪魅地勾起薄唇,淡淡地开口:“你能确定你肚子里的孽子不是尔瑞或是尔其的?”“安尔凡……”苏沫雪咬唇,将惨白的唇咬出血珠出来,眼中闪着委屈的泪花,“我只有和你在一起过的,你明明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安尔凡打断苏沫雪的话,从高级的皮夹里拿出一张白金卡扔给苏沫雪,面无表情地说道:“这里有五十万块钱,足够你打掉孩子了。”“什么?”苏沫雪震惊地望着安尔凡。他居然叫她打掉孩子,这个孩子流的血可是他的啊……片段二:病床上躺着脸色惨白的苏沫雪,整个人如植物人一般,一动不动,而床旁边的男人却暴怒地低吼着:“苏沫雪,你这个该死的女人,我不准你死,你敢不听我的话?我叫你醒来,听到了没有?快点醒来,否则我一定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的,你听到了没,苏沫雪。”男人虽然低吼着,可眼中却闪着三十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泪花。这个小女人居然敢不听他的话,就这样离开他了。该死的,他就是死也不会放过她的…….【潼言潼语】小潼的书友群:60686560(已满)潼窝:86104110(未满)欢迎亲们加入,小潼定会为大家竭力奉献精彩内容~~【推荐区】推荐小潼自己的作品:——《晚情》——《一朝为妃》——《夫人未成年》——《苏小小之妃错》——《流水落花情也去》——《我的相公是龙太子》【半价书区】:——《做我皇妃》(2.48元)——《脑残王妃》(1.81元)【友情链接】:——任逍遥《溺情》——烂番茄《医狂》——瑜玥《皇帝弃了种》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天苍黄

    天苍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里逃生,脱胎换骨。仇人,藏于九地之下!江湖,朝堂,何处寻觅?江湖隐士,遁世仙门,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数千年前的隐秘被揭开。天道何在!爱恨情仇,如何选择?.........这其实是个复仇的故事,发生在山雨欲来的大晋,搅动风雨的柳寒,则多了一段异世的记忆。糊涂书友群:群1:50219094,群2:201108312
  • 哑医王妃

    哑医王妃

    一朝穿越到相府千金身上,居然被姨娘虐打!发现自己是个哑巴?!还有没有比这更坑的?这是最悲催的穿越了吧!被下嫁到一位病王爷府里,开什么玩笑,为什么别人穿越这么金灿灿,亮闪闪,我,慕容楚楚除了这名字以外,一无是处?精彩片段★“哎,反正你都要死了,要不,我给你倒腾倒腾,没准儿又能活了,怎么样?”某男似在沉思某女刚刚说的话,缓缓点头,“嗯,可以试试。”某女眼眸瞬间亮起来,随后听到一句:“反正我死了你是要守寡的!”“......”精彩片段★★夜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影子出现在城墙之上。一个素雅温软如水,一个悠闲如清风明月,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对酒当歌,某男:“如果有一个人深深地伤害了你,那你要多久才能原谅他?”某女:原谅他?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送他去见上帝!“你打算怎么做?”某男拿着手上的杯子一碰仰头喝下,斜睨着她,静听回答。“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嗯,好酒!”某女砸吧砸吧着嘴巴。精彩片段★★★“王爷,王妃把锅给砸了。”下人来报。“嗯。”淡淡应付一声表示知道,依旧斜卧在榻上闭目养神。“王爷,王妃把厨房给烧了。”没多一会儿下人再次来报“嗯。”还是如之前模样,悠然自得。“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来禀报下人话还没说完某男咻的没了影,其实他想说“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端出给王爷的午膳”。
  • 觉醒

    觉醒

    肖班以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为主题,大胆而又直率地从深层次探索了已婚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