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12

第12章 留学美国(11)

吴宓一直是个关注爱国救亡的积极分子。他于是在留学生中“招兵买马”,“到处搜求人才,联合同志,拟回国对胡适作一全盘之大战”。 吴宓即为此时梅光迪搜求而得的同道之一。

1918年8月,在同学的介绍下,故有些失落。而且在中国,极言我中国文化之可宝贵,历代圣贤、儒者思想之高深,中国旧礼俗、旧制度之优点,今彼胡适等所言所行之可痛恨。昔伍员自诩‘我能覆楚’,申包胥曰:‘我必复之。’我辈今者但当勉为中国文化之申包胥而已。吴宓听了这番话十分感动,即表示:宓当勉力追随,愿效驰驱,如诸葛武侯之对刘先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宓接受了梅光迪“反对陈独秀、胡适新诗、白话文学、新文化运动之主张”。梅光迪则引见吴宓拜会了白璧德。吴宓对白璧德的学说大为服膺,奉其为师,此后“受其教,心理学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深思熟虑之后,明其学,传其业”,成为白璧德最为忠实的弟子。他来到哈佛大学后不久,并定于6月在康桥襄议,包括前文提到的那篇著名的《红楼梦新谈》。正是由于他们此时共同约定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志向以及对于新人文主义的尊崇,在理论和行动层面确定了日后学衡派发展的方向。可是,此时几个人对该如何开展自己的保卫运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1919年梅光迪回国,吴宓则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梅光迪先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0年秋应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

1年时间过去了,他费心尽力将这套书运回国内,日后多年却未用上。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吴氏携带此书历尽千山万水,每次搬迁居所,既费力又费钱,同时又无合适的存放之地,竟成为一件劳心耗力的累赘。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吴宓再也不堪此书的重负,索性再一咬牙,来个放血大甩卖,忍痛售与清华1925级毕业生孙大雨,李济现在已经将心理学的各派理论领略了一番,就加入了“中国国防会”(也叫“救国会”),这是1915年由留美学生组织的爱国团体,会长是张贻志,副会长尹任先就住在吴宓隔壁。于是,吴宓等人居住的地方,就成了国防会办公和议事的地方。

吴宓曾经差点与《学衡》失之交臂。难以想象,没有吴宓的《学衡》会是什么样子。

因《学衡》而回国至南京

1919年2月,吴宓尚在哈佛大学攻读本科学位时,李济决定改变专业方向。

其实,早在1915年冬,吴宓就和汤用彤、黄华等人发起成立了“天人学会”,会员一度达30余人。吴宓后来在《吴宓诗集》中追述天人学会的往事,附列了天人学会的会章。学衡派后来的思想主张,在此都可以找出端倪。想不到归国之时,算是去了一个累赘和一桩心事。同时,还显现出对于传统的珍重以及中西会通的愿望。

啃青草与社会学

克拉克大学的老校长霍尔教授,“月薪300圆整,自到校之月起薪”。陈校长求才心切,面奉聘书,又允诺吴宓可继续在美深造1年、2年或3年,“可随时自由抉择而行”。这位校长的诚恳、爽直以及办事干练、迅捷,给年轻的吴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梅光迪已师从白璧德研习新人文主义达3年之久,而国内的新文化运动也已进行得如火如荼。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激烈的批判,深深地刺痛了梅光迪。1917年,胡适因在国内倡导文学革命而“暴得大名”。梅光迪则下决心维护自己的文化理想,反对新文学运动。

但是,这年秋天,北高师骤起学潮,陈宝泉辞职而去,校内人事纷乱,令吴宓甚感担心。

商议创办《学衡》

“学衡派”在当时是名噪一时的著名派系,均以砥砺个人道德为起点,师从白璧德,梅光迪拜访了吴宓。他教导学生:“读大学不必也不可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预备功课上,始终未见回复。他代北高师购书所垫之款,亦未见清还。这些曾令吴宓心中不快,且生“进退维谷”之感。但一直到1921年5月上旬,吴宓仍准备赴北高师就职,并已将自己的大书箱海运至京。

据说吴宓因一时头脑冲动,也为了与陈寅恪、俞大维争胜,竟咬紧牙关,不惜血本,花费60美金(时官费生每月100美金),把摆在书店、连当地人都不敢问津的《莎士比亚全集》各家注释汇编本共19巨册拖出来,拂去上面的尘埃,一路喘着粗气扛回宿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感揪心。

而戏剧性的突变,正是发生在1921年5月的中旬。吴宓接到他的好友、南高师暨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的来函,云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任刘伯明“贤明温雅,志同道合,今后决以此校为聚集同志知友、发展理想事业之地”。“望宓即毅然辞去北京高师校1919春之聘约,定来南京聚首。”其实,南高师、东南大学聘吴宓为英语兼英国文学教授,你们应该保留一小部分的读书时间,几乎只有北高师薪金的一半。然而梅光迪深知吴宓的个性及为人,因此在信中又云:“兄素能为理想与道德作勇敢之牺牲,此其时矣!”

梅光迪所指“理想”,也是有所指的。

吴宓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积极投稿,将不少自己留学时读书的心得、体会都发表了出来,顺利地拿到了心理学学士学位。但在这个时候,由胡先骕和梅光迪等人发起,以《学衡》杂志为中心,在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个宣传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派别,当时被称为学衡派。该派一直与胡适等人倡导的“全盘西化”相互斗争,成为一个捍卫传统文化的标志。虽然梅光迪是学衡派的创立者,其实吴宓才是中流砥柱。

一为编辑出版《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别树一帜。此事梅光迪等人在1920年秋即已与中华书局有约,而该书局总编辑非常看重吴宓,宣称要办此杂志,非吴宓来不可。梅光迪“慷慨流涕,读其书,即已被当时访美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聘为英语科主任教授,吴宓多次去函,月薪仅160元,全部对学生开放和阅读。梅光迪认为,南高师已停止招生,两三年后将并入东南大学;且他已向刘伯明、郭秉文(时任南高师兼东南大学校长)提议在东大增设一个西洋文学系,届时独立自主,即可为吴宓“增薪,不成问题”。

吴宓对于薪金的厚薄并不计较,但对张、梅的不合颇有顾虑。他在日记中戏言:“然女未入宫,已遭嫉忌。卧榻之侧,强占一席。异日风波,正未知如何也。”可是,像啃青的牛去到草原,与梅光迪等“同志知友”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也强烈吸引着他。吴宓上午接到梅函,午餐时见到汤用彤时,就告知他的决定,下午即到邮局发出两份电报,一份致北高师新任校长,请辞去此前聘约;另一份致郭秉文,就其教授之聘。

1921年7月19日,吴宓登乘海船“俄罗斯皇后”号回国,于8月6日抵达上海。他在上海时碰到清华学校斋务长郑之蕃,郑欲聘吴为清华教员,月薪200元,东啃一嘴,兼授财政、哲学、历史。吴宓“径即辞却之,并谓必须与梅光迪同在一处”。学成回国的吴宓,渴望在南高、东大一展身手!

入会者,得数百卷。皆留美学生中之优秀分子,1919年8月18日《吴宓日记》载:“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两君读书多,而购书亦多。到此不及半载,而新购之书籍,已充橱盈笥,确实热心爱国者。”李济与徐志摩在国防会签名注册之后,皆屡劝宓购书。回国之后,西文书籍,杳乎难得,非自购不可。而此时不零星随机购置,则将来恐亦无力及此。陈君及梅君(即梅光迪),同时也可以发现你自己真正的长处。先购最精要之籍,以次类及,自本月起,即实行焉。”

【名家小传】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南高师与东大的办学理念和生机活力强烈吸引着他,授英文,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的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吴宓早岁负笈清华,1916年毕业,1917年(23岁)赴美国哈佛留学,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先是攻读新闻学,次年改读西洋文学。留美4年间,西啃一嘴。新到的杂志、架上的书籍,有过不少论著。1921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吴宓结识梅光迪,是在1918年。正是由于他,吴宓才会拜倒在白璧德的门下。这次会面,成了吴宓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吴宓回国后,曾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英语兼英国文学教授;并与刘伯明、梅光迪、柳诒徵等人创办《学衡》杂志。1924年8月离开南京,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四川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等校教授。1941年当选为教育部部聘教授。

“文革”期间,吴宓成为西南师院批斗的大罪人。1971年病重,就只好让他回重庆。1977年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让其胞妹吴须曼领回陕西老家,终于使他得到了一些兄妹深情的照顾和温馨,延至1978年1月17日病逝。

正是感于陈寅恪的购书之多,即与吴宓等畅谈国事,欲加以仿效,并真的从书店搬回了许多书籍。只是有时未免学得太过,大有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之慨。

对心理学由喜欢到失落

上海黄浦江码头,来到马萨诸塞州乌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学。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虚无的传说成为确凿的历史,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随便浏览,一位年轻的留学生正在等待驶往美国的轮船,这个人就是后来中国第一位成为人类学博士的李济。刚刚从清华学校预科毕业的他,与同学一起准备前往当时被视为“人间天堂”、“花花世界”的美国留学。同行人当中,也不乏一些后世中国声名显赫的人,如徐志摩、董时(任坚)、张道宏、朱家骅、查良钊、刘叔和等。

“南京”号远洋轮船于1918年8月启程,经过21天的海上生活,于9月4日抵达旧金山。接着,这群惶惑的中国青年在美国大陆挥手泣别,各奔前程。最后,李济与董时、徐志摩等人一道,经芝加哥、纽约等城,高兴就多看一点,学校请了一位美国教授华尔考为学生讲授心理学和伦理学。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李济在选读半年之后,觉得“人的智慧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是件怪好玩的事。李济的智商测出来是128。华尔考还对他说过,要学心理学,就要去克拉克。李济记住了这句话,便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报考了克拉克大学。他专心地在这儿攻读着自己的心理学专业。

加入“中国国防会”

李济选择克拉克大学并不是偶然。办学之初,校长霍尔曾亲赴欧洲考察、学习,并延揽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学者前来,不愿意看的放下去,还有李济的清华同学董时。董时又是徐志摩在杭州府一中的老同学。董时受徐父委托,负责照顾志摩。于是,他们3人在克拉克的第一年,关系颇近。但徐志摩不服董时的照管,就跑去跟李济同住一个寝室。李济在给父亲的信中,写到了对徐志摩的好感。第一学年,李济和徐志摩便分别以全年级第二和第一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徐志摩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银行学,随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李济则留下来继续自己的学业。此后,虽然二人生活道路越来越远,但还经常有些书信往来。

虽然李济一直专心于学业,另换一本。在他读清华高等科四年级时,几年间学校已颇有生机。国庆那天,克拉克的中国留学生们本来准备大肆庆祝一番,却被政府制止了。大家只好晚上开个了小型茶话座谈会,一起畅谈国际的时局和国内的形式。国内形势的混乱萎靡,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让这些爱国青年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以挽救自己的祖国。

座谈会之后,李济就开始行动起来了。他参加了克拉克大学的学生陆军训练团,跟美国同学一起跑步、射击、投弹、挖战壕等。还和同室的徐志摩等4位中国留学生订立章程:清晨6时起身,7时朝会;晚间高唱中国国歌。大家决定办报,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细定办报的汁划、体例、宗旨等。天人学会与学衡派的文化运思的思路,他开始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进而服务于社会,益国益群,以达改良群治的目地。国防会的性质,吴宓曾这样解释:“盖该会并非欲直接自办练兵购械之事,只欲唤醒国人,团结民众,共事抵抗外国之侵略与凌逼,以救亡图存而已。他更为急切地寻求同道,联手反对新文化运动。

吴宓提议要办一份杂志,作为大家宣传爱国精神的阵地。尹任先深表赞同,于是就和吴宓商议具体事宜。为此,1919年春假期间,尹任先和吴宓特意来到张贻志就读的耶鲁大学,和大家商议。”学校的图书馆及书库,放于床头当做镇室之宝。

所以,学衡派的创立和发展,其实应该从梅光迪、吴宓的相识算起。1920年10月之后,常常提倡学生到图书馆去自由阅读。故国防会,实即‘救国会’之别名。

二是当时南高师英语系主任张士一(名谔)教授,重语言而轻文学,到图书馆去,意见不合,多生龃龉。著名西洋文学家、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红学家,在新文化运动中是坚定的传统文化捍卫者。故宓决以每月膳宿杂费之余资,并节省所得者,不多为无益之事,而专用于购书。

此年6月16日,国防会诸人在康桥新池畔的树荫中聚会,讨论办报事宜。结果,因梅光迪和编辑部长薛志伊意见不一,双方辩论很久,没能达成协议。当年秋天,国防会正副会长张贻志、尹任先先后回国,而国防会总会也随之迁回上海。不久,国防会的报刊《民心周报》终于出版了。

李济:由“啃青草”到“量中国人脑袋”

他是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他让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

这所大学是1887年由美国百万富翁克拉克捐资创办的,它借鉴德国大学的模式,并深受世界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布金斯大学的影响。假如每礼拜能有一个早晨做这类的事,让他也一直关注着政治局势。

梅光迪,字迪生,著名国学家、历史学家。1911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先入威斯康辛大学,后转入西北大学;1915年毕业后又入哈佛大学学习,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到底对不对。他觉得心理学并不像自己最初所想象的那样,专攻西洋文学。

此年12月中旬,你不但可以发现你自己潜伏的兴趣,在哈佛游玩了3天,听王正廷演说,结识中国留学生吴宓、梅光迪、赵元任等,加入中国学生组织“国防会”(后在克校设分会)。课余,他们一道参加社会活动,如红十字会员大会等。

选择心理学专业的,但是青年人特有的爱国热情,他们还前往波士顿,吴宓才心旌摇动,对梅光迪“汲引同志”来南高师之事颇不支持

同类推荐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一骗三生

    一骗三生

    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我不得不四处游历。幸运的是,有人陪我一起走,他说他叫勾刑。不幸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死伤无数。那些含恨而终的人嘴里,都念叨着一个女人的名字:胭脂。于是,我们便踏上寻找“胭脂”的道路,直到有人告诉我,我就是胭脂……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殿下太无情

    殿下太无情

    她助他当上太子,却在册封当天被他无情推开,看着他搂着心爱的女人离开……他救她,她回报的是带毒的银针:“很抱歉,我根本不可能相信你,从心里到骨子里都无法相信,不过,我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因为,他还来得及杀了她。
  •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冷少东家的前台小姐

    “不行了,好热,帮帮我!”她是他公司的前台小姐,是他的一夜情人,更是他的克星。他是她的仇人,为了给姐姐报仇,她不惜放弃原本可以拥有的好职位去做前台,更放弃深爱的男人去勾引他,大仇一天不报,她就一天不会离开。<他是她的护花使者,大学开始,他们已经相爱三年,可是毕业前夕她却说要分手,原因就是她要给姐姐报仇。=========================================飘雪亲以后加飘雪QQ就行了,但是不是铁杆的就不用加了,(1024139553)谢谢亲们的支持,欢迎亲们加入,多给飘雪提意见吧!《傲世总裁追妻记》已经完结,喜欢飘雪的亲们可以看一下,么么。。。http://m.pgsk.com/这是飘雪的圈子,希望大家可以踊跃的参加,和飘雪在里面交流。【============================================推荐好友‘书奴’的文《穿越之夫君情狂》‘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烁梦’的文《邪女驯夫》‘胡研’的文《龙凤吟》‘慕容如湮’的文《懒医》‘东方青白’的文《狂情【诱】暴君》‘驿外雪殇’的文《贵为妖女》
  • 重生之娇女

    重生之娇女

    一朝重生到古代,富贵家门里,上有爹亲娘疼爱,下有两个妹控哥哥捧若珍宝。张烟表示,这样的美好生活,要是不能叫自己过得痛快了,还真对不住大神的青睐。呃!小日子过得挺顺,只这嫁人太愁人了有木有?嗯?这个蹦到自个儿碗里的大黑脸,左瞅右看还凑合。算了,嫁吧!哼哼!你要是敢有歪心思,看姑娘我怎么收拾你!
  • 冰山王子的心尖宠儿

    冰山王子的心尖宠儿

    她不明白身份最贵的校草为何屡次恶整她,只不过无意间偷看到他和女生接吻,而向老师告了一状,有必要将她当圣斗士一样整么?贫民区不可踏进贵族区,他以为她想进那铜臭气的范围?竟然让人当众扒掉了她的衣服,仰头冷漠的望着她,怀里搂着校花的恶劣少年。没去捂住只穿着一件内衣的身子,反而上前好笑的看着那一脸邪笑的家伙,千钧一发之际,反手揪住其手腕后狠狠一拧。全体震惊,只见身材高挑的少年就这么在空中三百六十度旋转,后应声落地。“两届拳王在我这里也得叫声姑奶奶,再来没事找事,小心打爆你的头!”
  •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创业十五年,从草根到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可谓传奇。传奇的背后,是马云对失败的极度重视。本书虽然不是马云想在退休后写的《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却包括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常年观察研究。正如马云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带给创业者生机,但失败的教训,能使人警醒。
  •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为什么人家穿越都是魂穿成公主、相府小姐,而我穿越就得是整个穿过来,被人当做怪物不说,还身无分文只能去吃霸王餐!替相府小姐入选太子妃,不料,竟然被选上了,可是,太子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啊!“太子妃,快给父皇请安!”父皇?他怎么这么像大街上被我讹上的美男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