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1年A:水清木华,钟灵毓秀
上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抗战时期迁移到昆明,与北大、南开合成西南联合大学。解放后定名清华大学。
在中国的逾千所大学中,清华被公认为真正的实力“第一”。她还有许多的美名:“中国理工科类院校排头兵”, “中国工程师的摇篮、院士的摇篮、官员的摇篮、富翁的摇篮、医学家的摇篮(指其已合并中国最好的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她与毗邻的北京大学构成中国大学之林最著名、最璀璨的一对“双子星座”,并合称为中国大学的“泰山北斗”。她当年的校长梅贻琦,在清华的发展历史上影响巨大,被称为“中国最杰出的10个大学校长”之一。她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有深厚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又有浓郁的西方科学色彩,成为中国校训最精彩的10所大学之一。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8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
清华校风:“行胜于言。”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清华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在二校门北边小山下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学人的精神风骨。
清华校歌(1923年前后,汪鸾翔作词):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清华校庆:4月最后一个星期天。
清华是“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她的起源记载着中国近代苦难历史,作为美国庚子赔款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她为20世纪的中国培育了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具有现代文明头脑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前后近30年,这所学校的一大批毕业生正掌握着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中国在未来世纪该怎么走,很大程度上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清华是“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一。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竭尽玲珑剔透,令多少执着青年着迷;穹顶礼堂,东门主楼,尽显规模气派,使无数狂生少年扼腕;最喜新图书馆,中西合璧,科技与传统之结晶。
清华是“中国十大高校风景名盘”(我评定的)之一。她毗连北大,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著名皇家园林遗址上发展而成。学校周围高等学府、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绿草青青,水光山色,景色优雅;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如果说北大的建筑是古典派的代表,绚丽幽深;则清华的建筑是西洋派的代表,雄伟空旷。水木清华、荷塘月色,高楼挺拔、环境静谧,有大家风范。那也是我在京读书4年时常去徜徉、濡染的地方。因为清华的地盘大,广场多,空间开阔,有朋自远方来,或老乡聚会,我们都是“杀”进清华,好生热闹一把。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
清华校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地域大约二顷六十一亩,始建于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其历史已有300多年,当时是北京西郊圆明园的附属园林。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个园子。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俗称“小五爷园”;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俗称“四爷园”。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清廷曾有重修圆明园的计划。因近春园在其近旁,所以园内的斋堂轩榭尽被拆卸,准备重建圆明园。后来未果,而近春园却因此沦为“荒岛”。近来流传的关于近春园毁于圆明园大火的说法,是完全不准确的。
据史料记载,清华园内曾有皇帝御题匾额11块,她是目前西郊仅存的少数圆明园时代的建筑。另外,今天清华大学校园西北角一块,曾是圆明三圆之一“长春园”的一部分,当年长春园与熙春园之间曾有天桥走廊连接。这就不难看出,保护清华园的意义非常重大。
1911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校),即位于清华园内。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那座历史悠久的工字厅。彼得大帝从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有“水木清华”4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水木清华”4字出自晋朝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咸丰登基后,曾据此将工字厅一带由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清华园3字,至今仍悬挂于工字厅门额上方。这便是清华园和清华大学得名的由来。
清华校园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东区校园20世纪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楼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下
1909年,清政府利用庚子赔款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开始招考第一批学生赴美留学。同年,内务府将皇家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并开始动工建设。这一时期是清华的前身和雏形,校友们称之为“清华的史前史时期”。
1910年清华第二批庚款的70名学生中,出了胡适、赵元任、竺可桢、张彭春等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影响的人。
1911年,游美肄业馆在清华园建成,更名为“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校),周自齐任监督。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唐国安由监督改任校长。
1913年,周诒春接任清华学校校长。周任职期间,于清华建树颇多:硬件如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的兴建,软件如“人格教育”和“三育并举”的倡导等。特别是他1916年呈文外交部,请“逐步扩充学校,设立大学部”,此为清华成为中国独立教育事业之开端。
在1959年公布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中,清华这一时期学生达28人之多,如竺可桢、马寅初、梁思成、金岳霖等大师。
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和“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中国近现代很多学科的萌发和兴起最早都是从清华开始的。清华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和教育史上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群星璀璨、光耀西山。
1928年,在北大毕业生、清华校长罗家伦的努力下,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其中一个工程系)。
罗长校期间,盛情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废除董事会,整顿基金,使清华改归教育部,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年轻气盛,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后被迫辞职。
罗家伦在1929年提出,一个国立大学的存在应尽两种义务:(一)对于人类知识的总量有所贡献;(二)能够适应民族的需要,求民族的生存。
罗家伦又说:“要大学办好,首先要师资好,为青年择师……必须以至公至正之心,凭着学术的标准去执行。”他又说:“研究是大学的灵魂,专教书而不研究,那所教的必定毫无进步。”此可视为其后继者梅贻琦办学的滥觞。
如果说1917年是“北大年”,则“1928年是清华年”。1928年以后,清华、北大互相学习,所谓“北大清华化,清华北大化”。
潘光旦回忆说:清华高等科的教育虽没有标榜什么,事实上已经走上英美所谓“自由教育”或“通才教育”的道路。也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机器”。
从此年前后开始,直到1937年抗战前夕,清华达到办学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生院,同时停办国学研究院。
1931年12月,梅贻琦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一直工作到1948年(包括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在他任职期间,强调以大教授为中心治校,并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推崇学术自由,对政治持中间立场,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坚持“通才(德、智、体、美、群)教育”,清华继续发展。
1932年,增设工学院(由土木、机械、电机3个系组成)、法律学系、农业研究所。
1933年,设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研究所。
1934年,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为此后长沙临时大学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1935年,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爆发由清华等校学生领导的“一二九”抗日运动。
1936年,停办法律学系。
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再迁昆明,三校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几位校长张伯苓、梅贻琦(他是张伯苓的学生)、蒋梦麟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
西南联大期间,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41年清华大学在昆明庆祝建校30周年时,美国大学曾致函称誉清华“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惊叹她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大学千年的路。
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时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特务有一次要来清华逮捕学生,先送来了一个名单,大概有几十个人。这个名单本来可以不给清华,因为负责人是清华毕业生,对梅贻琦有相当的尊重,事先秘密通知了一下。学校为此开了校务会,梅贻琦极力主张通知黑名单上的学生马上离开学校,使这些学生免遭逮捕。
1948年,冯友兰任校务会议临时主席。
1952年,经全国高校仿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清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失去文、法、理、农学院及航空系等,保留建筑、土木、机械、电机4个系)。这一做法对清华大学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同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1958年,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99年,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6年,并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55年,台岛的清华大学在新竹地区复校,由梅贻琦校长主持,并沿用原校名,先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57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恢复为一所完备的大学。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
两岸清华大学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校名、校史、校训、校徽、校歌、校花和学校精神、文化传统。如今,台湾的清华大学已发展成具有理、工、文、法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从1980年代开始,两岸清华各项交往日渐频繁。
[附文1]清华名人榜
梅贻琦(1889~1962年),著名教育家,字月涵,天津人。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1908年入保定高等学堂,获“庚子赔款”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16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先后任教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清华大学校长,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贡献最大的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将清华大学复校,并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8年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1962年当选中研院院士。为人重实干,时人称之为“寡言君子”,几乎无人对他有异议,是为罕见。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身为世人推崇。
冯友兰(1895~1990年),哲学家、教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8年毕业,翌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从1928年开始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院长、秘书长等职,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才离开水木清华,对她有着特殊的贡献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