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36

第36章 通 活 融 满,胡雪岩红顶巨擘成名路(5)

如今漕米改海运,自然是断了靠运河运送漕米的漕帮的生路。对于松江漕帮来说,目前正处于极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无漕可运,收入大减,帮里已经落下很大的亏空需要填补,而帮里弟兄的生计也需要维持。另一方面,设法让朝廷取消海运,恢复运河,到处打点也需要大笔资金。本来那十几万担大米早已定下脱货求现的原则,以敷帮内急用。如今垫付给浙江海运局,虽有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是大米,实际上完全违背了脱货求现的宗旨。只是尤五觉得自己是一个“江湖上走走”的汉子,不愿意将难处说出口罢了。

至于胡雪岩,则绝不愿意知道别人有难处还要装假卖糊涂。他的原则是:第一,“不好只顾自己,不顾人家”,如果别人有难处,宁可另想办法,也不能勉强别人;第二,把别人的难处当做自己的难处,知道别人的难处,就要尽力帮忙解决。也正是有这两个原则,胡雪岩坚持弄清漕帮面临的难处,并请信和向漕帮贷款,以帮助漕帮渡过难关。实际上,由于漕米改海运,许多钱庄怕担风险,已经不愿意向漕帮放款了。

这就是常说的将心比心,为别人着想。

从商业经营的眼光看,能够为别人着想,许多时候常常也是为自己的生意铺平道路的一种方式,至少客观上可以收到这种效果。比如,胡雪岩能够主动为漕帮着想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就既有他个人品性的原因,也有他作为一个生意人的眼光在起作用。胡雪岩知道,漕帮当家人尤五固然宁愿克己而不谈自己的难处,爽快帮助了他,但如果自己知道别人有难处而不为别人着想,自己就成了“半吊子”,自己与漕帮合作,也就是只此一回,再不会有第二回了。事实上,也正因为胡雪岩没有做“半吊子”,他由此与漕帮结成了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胡雪岩其后的丝茶生意、军火生意,如果没有漕帮的合作与支持,都很难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想想别人或为别人着想,实际上也就是在为自己着想。

3. 精通人情,帮人帮到实处

胡雪岩精通人情世故,遇见有才干、可以结交并能够收为己用的人就相机而变,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自然就卖出一个人情。这是胡雪岩在结交朋友时以情服人的原则,他在帮助对方时,始终能够做到帮在实处,总能够做到别人缺什么,就及时送什么。做这种事的关键在于,只要看出征兆就立即行动。

例如,当初胡雪岩随王有龄到上海办事的过程中,有事情急切需要当地富商豪绅出面相助。如果贸然拜访,事情肯定无法顺利办好。胡雪岩想,必须找机会先送他一样紧缺的东西。但身为富商豪绅,他缺什么呢?在那个年代,商人见官低一级,他缺的正是官场给他威风。于是,胡雪岩决定找机会送一个大大的面子给上海富商。恰好当时抚台大人送给王有龄一桌海菜全席,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后决定,迅速将这桌酒菜摆到这位豪绅府中。豪绅一听是抚台大人送的海菜全席,平时那目中无人的傲慢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对王有龄、胡雪岩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胡雪岩抓住机会,送当时尽管富甲一方但社会地位较低的商绅一个大大的官场面子。这样的做法,也许只有胡雪岩想得出来。不爱珠宝,只爱虚荣,一桌席面胜过许多重礼,这在平常人是想都想不出来的。这足以显示胡雪岩做事之高明。

又如胡雪岩结交古应春的过程,也很能说明问题。古应春是上海洋行里的翻译,他在当时的十里洋行里是个人尽皆知的人物,用现在的话说,那也算一大腕儿。由于古应春自小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后来到上海学生意,既擅长外语又懂生意经,便做上了翻译这一行。胡、古的相交源于二人共同的感触和认识——做洋务。

经过一番交谈,两个人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认为国人须拿出点自己的骨气。如果中国人内部自相争斗,吃亏的是自己,占便宜的是洋人。因此,中国的丝业如果要与洋人进行竞争,就必须要求东南沿海一带的丝业商人联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同洋行抬价。否则,零散的丝业同行之间互相拆台,不仅谁也挣不到钱,反而会便宜了洋人。

有了想法,胡雪岩和古应春二人决定联合上海丝业一致对抗洋人商行,为中国商人争一口气。此时,二人对洋人、洋行都摸得十分透彻,以后与洋人做生意便相互帮忙。

事有凑巧,当胡雪岩与古应春和洋人谈完一桩生意回到住处怡情院时,恰巧遇到了七姑奶奶。古应春掀开门帘,贸然闯入,与七姑奶奶撞个正着。二人对视良久,彼此互相吸引,心中都是怦然一动。这种错愕情迷的状态,加上二人又是初见,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招呼,二人半晌无语。

胡雪岩随后而来,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心里明白:这两个人八成是对上眼了。事后,七姑奶奶的种种表现更是验证了胡雪岩的猜测。七姑奶奶是尤五的妹妹,平素胆大独立、做事爽快,人称“女张飞”。自从她见到古应春后,竟然说话行事都显得斯文起来,而且左顾右盼、脸颊绯红,样子像个姑娘。古应春鳏居了十几年,见如此姿色的女人自是春心漾荡。而七姑奶奶也由于丈夫过世,孀居多年,一直住在娘家。这餐饭吃完,古应春就恳求胡雪岩给他做媒。由于胡雪岩熟悉二人的脾气,考虑到二人互相尚不了解,就找机会让他们相互交往。

谁知七姑奶奶是性情中人,对古应春十分中意,生怕古应春缩手缩脚,会中途突然变卦。于是,她找了一个机会将古应春请到家中,将他灌得大醉,留宿家中。第二天一早,古应春一觉醒来,见自己躺于女人香榻,七姑奶奶只穿件贴身的小夹袄在灯下独坐,泪光盈盈,颇为委屈的样子。又听得七姑奶奶对他说什么都给他了,要他对灯起誓,永不变心。这也是七姑奶奶行事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她性格向来豪放不羁,连尤五都做不了她的主。

七姑奶奶留宿古应春,其实是她的小伎俩,两人并没有肌肤之亲,但古应春酒醉之下根本不知道实情。古应春这个人很传统,又身为洋场上走动的人物,为道德和责任心所使,就不得不娶她过门了。这是七姑奶奶的如意算盘,谁知事与愿违。这件事风传之后,名义上她与古应春是夫妻关系了,但却无任何嫁娶仪式,不仅七姑奶奶无脸回松江,连尤五提到这件事都觉脸上无光、家门不幸。

胡雪岩把这些事都记在心上,认为自己作为古应春、尤五的好朋友,有义务、有责任帮忙理顺这件事。如果把事情处理妥帖,不仅是帮了古应春的忙,而且也帮了尤五和七姑奶奶这一办事能力极强的女人一个大忙。这三人事后总会感激自己的。事实证明,这三人后来对胡雪岩做事帮助都很大。

七姑奶奶与古应春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倒不在于风言风语,而是当时已经成了骑虎难下的僵局。当时,适逢古应春家门的老族长——一个七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到上海来看孙子。古应春是个恪守孝道之人,就向他禀告了这件事情。谁知不讲还好,一讲老头子很生气,极力反对,说古家门里向来无再嫁之妇。无论古应春怎么央求,就是不准。古应春托了许多人去说情,老头子回过一句话:“要娶可以,但依据族规,要将古应春逐出家门,和家族再不来往。”这下,古应春似无头苍蝇急得团团转。

胡雪岩的脑子可不是糨糊,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他有了主意。他认为,这个白胡子老头身居乡下,很少来上海走动,大可用瞒天过海之计,即使日后让他发现,也是无计可施。

于是,胡雪岩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先让七姑奶奶改姓,认王有龄做义兄,两头说媒、嫁娶、婚宴等一切事宜皆由王有龄出面打理。然后,在古家出面求婚时,王家应允亲事并付庚帖。只要保守秘密,外人谁知道知府大老爷的妹妹就是以前那位七姑奶奶呢?族长日后即使发现,难道还能驳回吗?这一招足以应付乡下老族长了。

这个主意果然高明,郁郁寡欢的古应春顿时一扫脸上的忧急,心头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七姑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急下厨房张罗一桌佳肴来款待这位大恩人。尤五自是很感激,因为胡雪岩又帮他解决了一件事关自己名声的棘手家务事。

设想如果这件事情不是胡雪岩帮忙迅速解决,不仅古应春和尤五在洋行和江湖上的名声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生意也会受影响。更严重的是,这样会损害他们的自尊与自信,甚至可能导致古应春、尤五两位朋友互相敌视与怨恨。

由于胡雪岩对古应春在婚姻一事上的大力帮助,古应春心存感激。自此之后,胡雪岩与洋人之间的丝业、枪支军火各种生意,都有古应春全力帮衬,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

4. 圆融的最高境界,能大能小都是龙

要成大事,先要会做人;而会做人,即要善于在交往中积累人脉资源。若能做到圆通有术、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上不得罪于达官贵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朋友,行得方圆之道,人脉大树枝繁叶茂,那成大事一定不在话下了。

有一次,胡雪岩买了一批洋枪,要由上海运到浙江,支持当地的清军剿灭太平军。这对胡雪岩来说,是一件可以向政府邀功请赏的好事情。但是,枪还没有起运就出现了问题。有一伙人盯上了这批枪,准备半路“抢劫”!

承运这批枪的是松江漕帮,当时松江漕帮的负责人是尤五。准备截获这批枪的人是尤五的“同参兄弟”俞武成,此人带领本帮兄弟在扬州、镇江一带活动。

事情是这样的,俞武成的“事业”出了一点状况,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听说他的师兄尤五接到一个肥差——运送枪支,这让他惊喜不已,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为手下的弟兄们做些什么了。然而,他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拿得下这批军火的程度。而刚好太平军方面也得到这个消息,也打起了这批武器的主意。这就使得两家一拍即合,达成协议要“共图大业”。

由于当初尤五一直以为这批枪支是清政府的,并不知道是胡雪岩的,依着他跟俞武成的关系,决定到时候给他行个方便,拉兄弟一把,让他在半路杀出来,截留这批武器。

然而,等胡雪岩来松江拜会尤五的时候,他知道了这个消息。这时,尤五才知道这是胡雪岩的枪,但已经答应了俞武成,这边又不好意思得罪胡雪岩。一时间,尤五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

这让胡雪岩也感觉很不舒服。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尤五最终作出了和俞武成断绝交情的决定,答应在运输途中阻止他动手,帮助胡雪岩渡过这个难关。

这下胡雪岩的问题解决了,但他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手不管此事,因为自己的问题现在转嫁到了尤五那里。尤五因为自己要与兄弟反目,这显然不是胡雪岩愿意看到的。

胡雪岩的原则是既要把人做好,又要把事情做好。只有事情做好了,人才能做好。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尤五的问题呢?首先,他不能让尤五跟俞武成撕破脸皮。其次,他需要运用一些手段,让俞武成变为自己的朋友。

在跟尤五聊天的过程中,胡雪岩突然“灵光一闪”,有了妙计,既不必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又可以把枪支运到。这个妙计就是搬请俞武成九十岁的老娘俞三婆婆。因为他从尤五嘴里得知,俞武成是个孝子,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如果能让她硬压着俞武成让步,就不至于让尤五为难了。

然而,胡雪岩到了苏州俞三婆婆那里,才知道她原来是个厉害的“老江湖”。当得知胡雪岩的目的之后,她装聋作哑,不想帮这个“忙”。越是这样,胡雪岩越是不敢大意。于是,他不厌其烦地说明来意,一方面表示不愿使松江漕帮为难,想解除尤五的窘境;另一方面,又表示不愿请官兵护运,怕跟俞武成发生冲突,伤了江湖和气。

这番话可谓绵里藏针。当听到胡雪岩说“不愿意请官兵护运”这句话时,俞三婆婆暗暗吃了一惊。她当然知道胡雪岩跟官府的关系,更知道这其中的利害。这话等于指责俞武成伙同太平军抢劫军械,这可是灭门的大罪。

面对这种利害关系,俞三婆婆装出一副被不争气的儿子气得发抖的样子,一边拄着拐杖一边厉声吩咐她的孙子俞少武:“赶快派人把你那糊涂老子找回来!”

胡雪岩看到事情有了转机,急忙好言相劝:“这件事怪不得俞大哥!我们也是道听途说,还不知道真假,俞大哥不至于敌友不分。我们的来意,是想请三婆婆做主,仰仗俞大哥的威名,保个平安。”

听胡雪岩说得这么诚恳和谦虚,俞三婆婆的脸色缓和了一些:“这事武成理当效劳。”

事情到此,似乎可以告一段落,既解除了尤五的尴尬,又拉拢了俞家,枪支可以顺利运输了。

然而,胡雪岩想的可远不止这些,他考虑的是如何把俞武成的骑虎之势成功地化解掉。因为俞武成此时寄人篱下,急于为自家弟兄谋个出路,他是受到当地一个江湖组织的挟制,不得不做这趟买卖。

按理说,胡雪岩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俞武成和江湖组织的恩怨他可以不管,反正有了俞三婆婆施压,俞武成不敢造次了。

但胡雪岩不是一般人,他不愿意看到不圆满的结局,他要让俞武成彻底成为他的朋友。因为他觉得,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于是,他又开始为俞武成的难题奔走,又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良策。

那么,胡雪岩做到了吗?当然做到了,他用的方法就是收降。

胡雪岩不仅向俞武成和那个江湖头目讲明了形势利害,而且跟他们达成了协议,由胡雪岩报请官府,发给这批人三个月粮饷,保证不先降后杀,事成后编队移地驻防。另外,胡雪岩还拿出一万两银子送给那个江湖头目,说:“我那个合伙做生意的好朋友古应春告诉我,我在丝上赚了一把。自己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分一万两银子的红。”

既然有了生路,谁还会硬往死路上走呢?这样一来,双方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只有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成就感,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不断上升。只此一件事,就足以看出胡雪岩的“圆融”。

假定在这件事情上,胡雪岩没有作什么周旋,只是尤五卖他人情,与俞武成闹翻,运枪的事情虽然可以办成,但以后的局面却会恶性循环,处处掣肘、事事难办。所以,尤五的人情可以领,却不能那么便宜地收下就算了。俞武成那里稍有不同,胡雪岩跟他本没有人情却必须做人情,只有把人情做好了,事情才好办。而做成人情的方法无非是同生死、共患难。替对方考虑周到了,难题解决了,自己的事情也就大功告成了,以后办事就更方便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胡雪岩为人处世不怕麻烦、不辞辛苦,总是力求做到周全。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本着一个“圆”字,不到山穷水尽之时,决不会放弃以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有时候为了使事情达到平和圆满,也决不过于姑息迁就。既不失原则,又善于见机行事、灵活应变。这就是胡雪岩的“圆融”哲学。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热门推荐
  • 狐王追妻万万次

    狐王追妻万万次

    一个十岁萌娃突然出现,一朝穿越,抱着她大喊“亲亲娘亲!”“等等……我是你娘亲,是妖娆美艳的九尾狐王?是仙姿潇洒的天宫上仙?还是霸气冷傲的千年魔王?“嗷,你爹爹是谁?”于是,顾浅浅横跨三个时空寻找三世恋人,一大一小的两只,都喜欢怎么选?点兵点将……”正当顾浅浅左右为难时,开始了一场逆天的五界寻亲大战!
  • 刻下来的暗恋时光

    刻下来的暗恋时光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你,但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我活着的一天,我都会踏遍每一个角落,只为找到你。”典型的饶雪漫式青春疼痛小说。孤立的少女邂逅温柔又不乏强势的富家公子,却又念念不忘少女时期的暗恋对象。一段青春时光里的爱与恨,纠结在一起。疼痛之后的蜕变,是一个少女学会爱情,重获希望的故事。
  •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待这些情境的真知灼见。书中每部分均分为15个条目,并辅有解读与实操指南,重点在于引导读者突破思维的桎梏。
  • 倾尽天下:皇妃十四岁

    倾尽天下:皇妃十四岁

    十四岁的少女成为一朝皇妃。面对变幻莫测的帝心,她苦苦抵御着他的宠爱。数载恩怨,她最终抛下一切不甘与他真诚相爱。所幸,他爱她,愿意倾尽天下去换,而她,历经苦难与波折,终得圆满。谁说自古帝王无真爱?看一阕《爱江山更爱美人》,看冷面君王的缠绵悱恻,少女皇妃的纯善睿智。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在当今这个时代,生为女人,就要活出女人的价值。女人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不再是弱不禁风,羞涩万千的小家碧玉;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需要人同情、怜悯的对象。女人是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拥有和男人一样聪明睿智的头脑,拥有改变自我、改变生活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女人照样能成大事,照样可以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逃爱记

    逃爱记

    暌违已久的前男友董亦磊。当爱情撞进了胸口,相恋八年的青梅竹马轻飘飘地离开了凌小萌,本想蒙着眼睛走路的她,跌跌撞撞地掉入了第三者的陷阱。她一心想着哪一天她会被抛弃,凌小萌选择了落荒而逃……,愤然离去的钻石情人顾正荣,奋起直追的青年才俊裴加齐,另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替代了她的位置。所以她无欲无求
  •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命运之手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布下一个又一个陷阱,非让他入瓮不可。于是惊险、离奇、逃亡、追杀,步步紧跟。她,丢掉手中高智慧一族为她亲手打造的斩妖除魔的短剑,人类的命运与她何干?她只想做个女人,做一个他怀里的女人,一生锁定目标,天涯海角别想逃掉。他,言语不多,外表冷漠,却是一座活火山,内心激热无比,生着爱她无怨无悔,死后心也随她埋葬,哪怕她抛弃了他。愚爱?错爱?别人哪里体会得到:心田一寸埋连理,枝枝叶叶血育成。他,开朗活跃,玩世不恭,恨巧取豪夺贪婪不义,他日凡夫俗子空怀肝胆,今日长剑在手,天地之间我怕谁?她,懵懵懂懂不知爱是何物,却不知那爱来得悄悄,渐深渐浓,当懂得时被爱之人却已为人夫,是天天面对,还是从此远离?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高智慧种族在地心中留下了两块奇异的物质,百慕大三角的诡异现象都因此而来。一个神秘组织妄想夺到此物统治世界,腥风血雨正在袭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