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35

第35章 通 活 融 满,胡雪岩红顶巨擘成名路(4)

有了这么一些准备,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杨菊贞偕詹彩凤,连同荣绪及舅父姚贤瑞,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到了北京。他们先去看了夏同善,递交了胡雪岩的信。夏同善夫妇即接见了杨菊贞姑嫂二人,看了杨乃武京控的诉状,介绍她二人去叩遍在京的浙江大小官员三十余人,并叫她们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及都察院投送诉状。

由于有了胡雪岩别宴上的那次深谈,夏同善对杨乃武的案情及解决的办法也都有了深一层的看法。他情知官官相护,既有利益上的考虑,也有面子上的考虑。胡雪岩暗示他,杨昌浚及三府已经定案,这时候如果利用平级关系让他强改,于面子上是过不去的。办法只能如胡雪岩的提示,由上而下,公事公办,既是上面压下来的,于地方官的威严也就不至于有太大损害。不过,夏同善也明白,像杨昌浚这样的人,在打太平军时立了战功,名重一时,那面子就与安定时期一步一步熬过来的地方官有所不同。杨昌浚未必那么简单,杨乃武的案子未必那么好办。

因为考虑到这一点,他多次访问了大学士翁同龢。夏同善将杨乃武、葛毕氏一案的原委,向翁同龢作了详细的陈述,并请翁同龢看了杨乃武的京控诉状。翁同龢说:“严刑取供,素干禁例,严刑之下,何求不得,果有冤情,必使平反。”他答应夏同善,待去刑部查阅全部卷宗后,再商榷。

翁同龢查阅卷宗也并不那么顺利。翁同龢是状元出身,职位又崇高,朝中官员对他都很尊重。但由于刑部尚书桑春荣先已接到杨乃武一案的“书帕”(书信贿赂),恐翁同龢来阅卷,徒生枝节,迁延拖累,就与翁同龢发生争执。这时,刑部分管浙江司狱的一个官是林则徐的第五个儿子,他细看过全部资料,也认为案情可疑,不宜轻率入奏,即将全案卷宗送给翁同龢。翁同龢当晚翻阅全卷,发现可疑之处甚多,便逐条签出,送回刑部,请刑部送回更审。

由于夏同善等浙江在京官员帮助说话,杨菊贞的二次京控总算没有被驳斥,得到都察院、步军统领衙门的重视。加上翁同龢的当面干预、有关部院的奏疏,并两宫太后、皇上的谕旨:“务得实情,勿枉勿纵。”刑部不得不派人重新审理此案。

但这次派去的钦差大臣却是一个庸吏,名叫胡瑞澜。他是科班出身,从未审理过刑狱案件。其时,刘锡彤、杨昌浚等人都已开始重金贿其左右,并联络一些乡绅联名向胡瑞澜寄公禀,说杨乃武谋夫夺妻,是士林奇耻,请速付典刑,以正大法,毋为浮议所动。胡瑞澜张皇无主意,结果又听信陪审官之言,用了大刑,日夜熬审。杨乃武这时也已志坚,虽熬刑仍不诬服。毕秀姑熬刑不过,只得再次诬服。胡瑞澜不顾审讯矛盾,照原拟罪名奏结。

夏同善得知此审仍系偏袒,便携浙籍在京官员张家骧(也是翰林院编修)等人拜访翁同龢,说胡瑞澜徇情枉法,非提京复审,无以息众议而肃官箴。时浙籍汪树屏、吴以同等人的联名控状已到都察院部,详陈此案的曲折冤情及严刑逼供的惨状,都察院据情转奏。翁同龢又亲见两宫太后,请将此案提交刑部,务得实情。慈禧听政以来,对地方权臣疆吏的擅权自恣、目无朝廷深为不满,亦时思乘便稍挫其气焰,就派了御史王昕等人密查。王昕查访得很细心,回到北京后,如实向慈禧太后面奏,谓:“此案如不提京复审,万难理清案情。如确有冤抑,人命关天,皇上皇太后英明仁孝,岂容草菅,权臣弄法,更不能置诸不论。”这话引起了慈禧的重视。这时,翁同龢、夏同善、张家骧等一些在京文臣面请太后,谓此案如不提京复审,平反冤情,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矣。在此情势下,慈禧才于光绪元年(1875年)12月15日下了一道谕旨:“着即提交刑部秉公审讯,务得确情,毋得稍有疏忽,致干处戾。”

案情致此,杨菊贞的京控才算有了明白交代。此后,刑部大审,因为气氛已经与在省内诸堂会审大为不同,杨乃武得以从容将始末道来,尤其讲到了他为民写状告粮官,结果与知县刘锡彤结怨之事,毕秀姑也尽诉前番大刑之下,胡乱诬服,都属迫不得已,并将刘锡彤的儿子刘海升强奸了她,以及刘海升如何哄她,说杨乃武为新科举人,假供称他下毒他也不会被砍头等情况供了出来。

案情大白。最后一步,就是把葛品连尸体运京化验,看一看是否属于中毒致死。如果是,再查明毒从何来。如果不是,属于病亡,自然就不再有偏抑了。

光绪二年(1876年)12月初,葛品连尸棺到京。初九日,刑部提集人犯,到海会寺验尸。刑部仵作报称无毒。两旁观众欢声雷动,喊叫“青天有眼”。

刑部结束此案的奏疏,到光绪三年(1877年)2月2日才上去。2月16日,慈禧下旨,批准了刑部奏疏,杨昌浚等三府有关官员及胡瑞澜着即革职,刘锡彤“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年逾七十不准收赎”。2月底,杨乃武、毕秀姑出狱。

杨乃武出狱后,对夏同善、张家骧一些在京的浙江同乡,一一踵门叩谢,一个月以后才回到杭州,即去叩谢了胡雪岩。杨乃武一案,若不是在胡雪岩这里有一个转折,不知要拖到何时。杨菊贞等人在京的用度及联络,多亏了胡雪岩写信给他的钱庄档手,时相关照。后来,胡雪岩又与吴以同商定,派吴以同早日赴京周旋安排,才有了这么一个好结果。

三 做人圆融通达,办事滴水不漏

“圆能打通关节,使你走出困境。”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很懂“圆”的人,这个“圆”不是“圆滑”,而是“圆融”、“圆满”。“融”是状态,“满”是结局。他做事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力求完满,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和感受。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大部分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是这样的,凡事喜欢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一个人如果太过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分厘必争,往往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相反,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过于圆滑,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众叛亲离。

所以,为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圆”,既不锋芒毕露,又不过于圆滑,该伸的时候就伸,该屈的时候就屈。

所谓的圆融之道,就是在复杂的社会与商务活动中左右逢源,能把事情办得滴水不漏!

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中立稳脚跟,在商场上红极一时。纵观胡雪岩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可归结于为人处世上方圆皆用、刚柔皆施,懂得“圆而通+诚信=财源广进”。

1. 为人要“圆融”一点

时势造英雄,英雄识时势。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怎样才能摆脱眼前的困惑,从容不迫地安身立业,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使自己的人生踏上一个更高的高度呢?

一个人如果过分讲究原则,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但是,人仅仅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圆就是圆通、圆活、圆融、圆满。“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交友、情爱,都需要掌握“圆世”哲学,才能无往而不利。

真正的“圆世”哲学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刚强,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圆世”哲学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圆世”哲学,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并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一个真正懂得“圆世”哲学之人!

胡雪岩本来就不是饱读诗书出身。像孟郊那样“万俗皆走圆,一生犹学方”的心态志向,胡雪岩是绝对不会有的。作为一个学徒的他,假如还有这种闲适高逸的志向,十有八九是要大吃苦头了。他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万俗皆走的一个“圆”字。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体察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随人们的爱憎欲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

都道是方正之士,为人称羡,其实世俗人早有了计较。方正之士的品德风范令人肃然起敬,但在敬的行为之后,便是“远之”。

比如那嵇鹤龄,本是一个能言善道、足智多谋的人才,方正不屈不肯哭穷,不谈钱,说起来也的确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骨气的人,却落得个“恃才傲物”的名声。好在他遇到了胡雪岩,经不住胡雪岩上门吊丧、收还典当、安排妻室这一连串抚慰,他心有所感,知恩图报,帮助王有龄出面解了地方农民聚众闹事之围。事后论功行赏,却遇到麻烦。

地方上一件大案子,或则兵剿,或则河工,或则如漕运改为海运等大事曲张的案子,办妥出奏,照例可以为出力人员请奖,称为“保案”。保有“明保”、“密保”之分,自然是密保值钱。黄抚台给了嵇鹤龄一个明保,给了胡雪岩一个密保。

胡雪岩闻听此事后,心里也觉得不够公平。他感觉其中一定有鬼,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弄清了其中原委。原来,黄抚台手下有个文案员,向嵇鹤龄索取两千两银子,嵇鹤龄不从,并言说自己没钱,就是有也不去塞这个狗洞。

这种耿介之人,在官场上的确不多了。按照嵇鹤龄的说法,官场中的世态炎凉,他也看厌了,反正世界上绝少有饿死人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在你浙江混不下去了,我就回湖北办我的团练去。

事情到了胡雪岩眼里,却有了另一番观感。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不通的总要想办法让它通畅才是。生了疮要医,化了脓得挤。胡雪岩决定帮嵇鹤龄摆平此事。

胡雪岩用的是什么手段?不外是“圆了你的意,开通我生路”。

他开了两张本号的银票,一张两千,一张两百,用个封套封好,上写“菲仪”二字,下面具名是“教愚弟嵇鹤龄”,托人递交文案上的陈老爷。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人送来抚署文案委员陈老爷的一张名片,上面有四个字:“拜领谢谢!”

于是,胡雪岩当夜就通知嵇鹤龄去见抚台谈这件事。

结局的顺利和圆满甚至连胡雪岩也感到喜出望外。第二天便有了准信儿,让嵇鹤龄接管海运局。

这就是胡雪岩的圆通之“通”。

回头来想一想嵇鹤龄的名士脾气,正是孟郊“一生犹学方”之“方”。中国古代文化有对立的两极。一曰“圆而神”,二曰“方以智”。具体到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态度上,“圆而神”和“方以智”的差别,基本上可以溯源于儒家之入世和道家之出世的分别。但两者又有不同,出世与入世之别仅仅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人生态度。真正具体到个体人生品格的,当是魏晋以来名士之竹林七贤。当“方以智”成为知识分子对待世俗生活的理想准则后,圆世便成为他们耻以为之的生活态度。圆滑与品格不坚、不洁、人格卑下成了同义。以圆为耻成为这个阶层不言而喻的共同标准。

士大夫阶层本来就是社会的精英和中坚,他们的崇尚和摒斥给整个社会的风气定下了基调。

胡雪岩的不同正是在这里。他一生下来就没有那么优越的生存条件,与士大夫的想法相差甚远。对一个钱庄的学徒来讲,圆活是首要的生存法则。

圆活既表现在“使活”上,又表现在“灵活”上。治损不致残的处世原则,典型地表现了胡雪岩的这一态度。胡雪岩对一条原则总是恪守不渝的,那就是:总要给对方留个台阶、留条后路。

再比如胡雪岩的朋友郁四因听信家人唠叨,把水晶阿七赶出家门后,阿七旧情复燃,居然又去纠缠青梅竹马的旧好陈世龙。陈世龙已经有了阿珠,并且心思贞定,立意要干一番事业,以不负师父、妻子和岳丈岳母的期望,岂有对阿七松口之理?

这种局面让陈世龙烦心,让阿七伤心,让郁四灰心。

胡雪岩却想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办法来:“船并老码头。”

阿七和郁四毕竟有几年的感情,不是那么容易断的。只有阿七重新回去了,才能平抚郁四颓丧懊恼的心。这件事做完了,阿七给陈世龙带来的麻烦自然也就没有了。

不过,这事能否成功,关键还要看能否把郁四和阿七分头说拢。这就显出胡雪岩对人心人情的透彻体悟。

到了聚成钱庄,胡雪岩的第一句话就是责问郁四到底怎么回事。

郁四面对胡雪岩,只是一个劲儿摇头叹息。通过察言观色、迂回试探,胡雪岩看出郁四心里还眷恋着阿七,盼着她能回来。可是,他又怕阿七心里有气,故意拿乔。胡雪岩把郁四的心思摸透以后,主意也就有了。他向郁四打下保票,一定帮他把阿七弄回来!

胡雪岩说到做到,他回头找到阿七,摆出为她打抱不平的姿态,恨恨责备郁四无情无义、不知惜福,一下赢得了阿七的信任。阿七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胡雪岩倾诉自己的委屈。胡雪岩一言不发地听完她的一腔怨言,也就探清楚了她真正的心意。她嘴上虽然怨恨郁四,心里却一直忘不掉郁四。这么一来,胡雪岩便有十足的信心促使两人重归于好了。

结果自然是一阵雷雨化做春风。

这是胡雪岩圆融的“融”。总要使各方都感到满意,感到没有羁绊,感到活起来还算有汁有汤、有滋有味,这个“圆”字才算没有白做。

胡雪岩纵横江湖、呼风唤雨,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圆世态度。

2.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也是一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俗语,是说一个人做事,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成功圆满,还要能为别人考虑,要能体谅别人的难处,要能为别人分忧。一句话,一个人不能不想着自己,但想自己的时候也不能不想想别人。

胡雪岩常常把这句俗语挂在口头,而且每天晚上都要仔细地梳理一下白天所做的事,以及第二天应该做的事。该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他立刻就去办,从不耽误。

胡雪岩帮助王有龄解决运漕米的难题,需要松江漕帮帮忙,因为松江漕帮在上海有一家很大的通裕米行,现存十几万担大米,胡雪岩需要说动漕帮首领将这十几万担大米借垫给浙江海运局,以完成他的就地买米之计。胡雪岩以他的见识和懂“门槛”,深得松江漕帮尤五的赏识,被尊为“门外少爷”,请漕帮借垫大米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不过,从言谈当中,胡雪岩也发现尤五有难以启口之处。漕帮的难处,根源在于此时朝廷已经提出漕米由河运改海运的动议。江南苏、松、太一带向朝廷输送粮食,一直是由南起杭州、北抵京师的运河输运的,称为漕运。负责漕运的船都是官船,分驻各地,称为漕帮。漕帮自然是靠漕运吃饭。不幸的是,黄河淤积逐年加重,有些河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河,“春水船如天上行”,已经无法治理。而运河受到黄河影响,航运状况也越来越糟,天旱时节经常断流。由此,道光初年朝廷就有了漕米改海运之议。到此时,海运已经在浙江试行了。

同类推荐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采用宏观和微观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重点放在战争局势上。而不是具体的战争上。宏观方面主要描写明军与日军的几场大的战役及战争局势:微观方面主要描写朝鲜义军和大明锦衣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既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又通过小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
  • 甜园福地

    甜园福地

    阿圆从丰衣足食的现代落入鸟不拉屎的古代农家,不仅贫穷,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熊孩子弟妹等着养活。幸好遇到了疼爱自己的忠犬丈夫,重生的长嫂励志要担起责任,开始了温馨无比的致富路!
  • 千年重逢物是人非

    千年重逢物是人非

    他命运坎坷,轮回转世千年,终于能投胎做人,转做梁家少爷。在阎王的帮助下,将恋慕千年的她送到了他的时代,开启了一段穿越千年的爱恋。穿成小妾女儿的她,为了母亲,被迫代嫁,没想对象竟是他!经历阴谋离别,他们终得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酷总裁霸道爱

    冷酷总裁霸道爱

    她是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以及她最爱的人,于是在众人厌恶的眼光中她黯然绝望的离开。五年后的她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子,艳丽的外表是她复仇的工具,她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本以为这辈子她就会生活在仇恨里,可是上天却偏偏让她遇见他。那个如冰的男人,那个俊美的男人,一个R.W公司的大总裁却偏偏在第一次的邂逅里只认定了她。意外的一夜情后她失踪在他的的掌控中,他疯狂的寻找却毫无消息,在他要绝望的以为这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她出现了,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亲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多多收藏推荐哦,香凝尽量每天更新。多多留言,好与不好香凝都会虚心的接受,至少让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哦!!如果喜欢文文的就加香凝刚申请的群QQ1,2,7,0,8,2,3,6,3吧,更新状况我会告诉你们的。
  • 大英雄时代

    大英雄时代

    2429年,地球最后的和平时代在繁华的黄昏里终结,走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懵懂的英雄们还在襁褓中羽翼未丰,就已经被推向残酷的大气层外。血与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顷刻间把中央商圈奔走不息的大片霓虹与橱窗里魅力非凡的模特海报烧成了一把灰烬。“告我地球同胞,敌人没有无往不胜的锋锐,并非无可战胜之神,但有我浩然军魂一息尚存,必与这些数典忘祖之辈血战到底,以安我同胞生者之心,慰我同胞死者之灵。”“我等愿身化飞灰,扬于百万星河。”——直到黎明前的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后天大后天

    后天大后天

    我们生活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碗豆与有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婚姻保卫战:老公别得瑟

    婚姻保卫战:老公别得瑟

    他心中哀恸无法言说,只呆呆立在树下,看崖下的云海涛生涛灭,而崖上风声萧萧,梨花依然像那年一样落下来,绕着他打转。他抬头看西天升起的圆月,轻声叫她的名字,虽然这个人,再也不能回来。
  • 妖神宝宝腹黑娘:逆天魔尊

    妖神宝宝腹黑娘:逆天魔尊

    ”果然是娘的小小白”小白满意的把他抱入了怀里一脸宠溺的说道。他便让他们全部都得到应有的惩罚。“小小白转着骨碌碌黑白分明的眸子看向了她说道。小小白:娘,谁欺负你,轻拍了他的屁股,她小小的心愿,冥冥之中上天却好像与她作对般。你就从了仙尊吧,他好可怜啊。‘娘要不,害她。“小白说着,伤她。”小屁孩,不过是想像前世那样,做为一个人好好活着。可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插手。对了,她只是她。,小小白便灭了她。他护她,纵使她是能毁灭天地的妖神她不管你是修魂补魂养魂也罢,假装惩罚的说道。她毁,他护。众人欺她,你要叫他魔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