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精神是,没有所谓的策略。如果行情好,他就做;行情不利于公司,他就缩头。
保险业是巴菲特最感兴趣的行业。
他所控制的第一家公司伯克希尔是纺织业。开始时还有些盈利,但接下来就亏损连连。巴菲特之所以成功,就是当纺织业经营者都在忙着把常年盈利投资在工厂的新设备时,聪明地买入了几家保险公司。
这几家保险公司的盈利,使伯克希尔得以投资更多优秀的公司,买入更多的保险公司。
巴菲特最近几年不停地强调,保险业将会是伯克希尔未来的最大扩展功臣和盈利来源。
1998年12月,伯克希尔完成了公司史上最大宗的收购行动——以近200亿美元股价收购美国最大的“普通再保公司”(GeneralReinsuranceCorp,简称GenRe)。
为什么先前的几家保险公司能为伯克希尔提供强大的威力?为什么巴菲特一直强调保险业将是伯克希尔的主要扩展功臣?为什么今日伯克希尔的资产大半放在保险生意里?
一言以蔽之,巴菲特的强点,在于他的投资自律。
自律就是理性。自律就是当别人都疯狂的时候,惟你独醒。自律就是不陷入“集团的疯狂”,适逢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掉进流沙中,百般挣扎、越陷越深的时候,惟你采取不动的策略,留下力气,等待好景到来,大家都已筋疲力尽时,才大展身手。巴菲特曾说过,知道自己做错了还加倍努力的,是最傻不过的行为。但人之常情是,大家都错就是对的。这个时候,能够避免群众自毁的,就是投资自律。
巴菲特的投资自律,在商场上用得着。比如查理·蒙格主管的一家信贷公司,曾经在美国地产崩溃前几年,就已经发现美国人炒作地皮和借贷的风险,而完全不放出新贷款,把分行关掉,最后只剩下总部办公室和对面购物中心的一家分行。这使公司避开了紧接而来的美国史上最大宗政府动用纳税钱解救企业的事件。
这种极端的自律,用在保险业,其威力更是凸显。针对保险业,巴菲特评论说,这是一个经理人的错误能够被迅速加剧的行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的生意,如果经理人判断错误,通常也只是亏掉公司的一些资本。保险公司的情形类似银行那样,有“杠杆作用”,能够使情况恶化十倍甚至几十倍。与银行不同的是,保险业还牵涉到难度极高的“预测”。
在预测未来成本和赔偿方面,保险公司经理人的诚恳性很重要,因为10个人能算出12个未来预测数额。
巴菲特多年来的经验是,保险公司通常都不保守,导致它们的股东常常受到惊吓。惨的是,巴菲特发现,保险业里的惊吓,几乎全部是负面的惊吓!
比如,当保险业行情不佳、保费下降时,大家为了争取预订的保险额增长率,必须想尽办法削价竞争,宁可以亏钱方式卖出保单,而希望能够从保单的投资上获利弥补。就因为一般保费的收取和付出相差好多年,因此这种卖保单和投资上的错误,往往要等很多年才显现。
巴菲特的投资精神是,他没有所谓的策略。如果行情好,他就做;行情不利公司,他就缩头。这一点,在管理保险公司上最为明显。他说,视行情而定,他今年可以只卖去年五分之一的保额,也可以卖到去年五倍的保额。这和一般保险公司由上到下,每一阶层都有各自若干百分点的增保率目标的现象,简直是天渊之别。这也是伯克希尔能够在未来15年里赚大钱的秘诀。
伯克希尔也是一大再保公司。一般的保险公司担心万一所卖出去的保单同一个时候需作赔偿而承担不了,因此都向再保公司购买保险。这在不能人算的天灾方面最明显。比如,美国两大天灾是加州地震和佛州飓风。这里的人民都要为他们的房地产购买不少的保险,但抢着卖保险给这些人的保险公司,万一发生灾难时怎能赔得起?伯克希尔是这方面的最大再保公司。
在再保行业里,稳健经营比在保险行业里更重要。一般投保人买保险时,不大会过问公司的偿还能力,毕竟保险公司都向再保公司购买保险。投保人反而视保单价格为首要考虑。但保险公司向再保公司买保险时,后者的偿还能力可就是首要考虑,价格其次。试想,一旦需要赔偿时再保公司赔不起,保单便宜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方面,伯克希尔的优势就很明显。收购GenRe之后,伯克希尔是美国境内股东资金最大的公司。平时人们常看到报道说哪一家公司是最大的,其实主要是以营业额或盈利为标准。保险公司寻找再保公司买保险时,不是看这些数据的。真正反映偿还能力的是股东资金,这也等于“净资产”。换言之,公司变卖所有资产、偿还贷款之后,所剩下的才是属于股东的资产。
保险公司都知道,跟伯克希尔买再保,任何时候,伯克希尔都能够悉数赔偿。比如,即使是同一年里加州和佛州两地同时发生地震和飓风,而伯克希尔必须悉数赔偿的话,这也只将动用到伯克希尔净资产的2%而已。这种优势使伯克希尔能够要求比竞争者更可观的保费。可观的保费也就意味着,伯克希尔股东的获利更多!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在保险业里,是消费者极其需要的稳定力量。当其他保险公司大肆扩展时,伯克希尔收缩,但大家因担心而不敢卖保险时,伯克希尔则入场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美国保险业的普遍现象是,大家都在卖的保险,人人就都敢卖。别人不敢卖的,尤其是很特别例子的,就人人都不敢去动。原因很简单:人人都卖的,你去卖,即使亏钱,也没人会怪你,毕竟整个行业都在亏钱啊!反而是那些没人敢卖的特殊保险,如果你胆敢去卖,赚钱时没几人会称赞你,而会说你是运气好,一旦亏钱可就遭殃。这是典型的“集团的疯狂”,与美基金经理人左看右看、有样学样的可怜现象如出一徹。
巴菲特的保险管理哲学是,股东给钱让他管理,就是要他计算出有获利潜能的就去做,而不是为了害怕亏钱时被骂而不敢去做巨大盈利潜能的生意。巴菲特也很惊讶,在保险业里,竞争者有时候很不理智售卖亏钱的保单。可怕的是,这些保单不但会在多年后出乎意料地出现,而且会导致很惨重的亏损。反而是几率上赚钱的保单却没人敢卖。比如1998年底伯克希尔卖出一宗担保一家新建职业球场贵宾座位票房的保险,就是在无对手情形之下标到的。这种独立判断的精神,不但造福于那些不可不买保险的消费者,也为股东们带来巨大的盈利,真是皆大欢喜。
巴菲特更发现,有时不是保险公司不会算几率,而是为了追求常年盈利的稳定性,而不敢售卖那些长达数年能够赚大钱、但却也可能导致一整年亏损的保单。尤其是共同的保险公司每年都被独立地评估审判,因此不敢贸然影响评估等级。伯克希尔规模庞大且所涉行业又分散,因此不受评估影响,这是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