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个由7个探险家组成的团队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着。当他们经过一座险恶的石山下时,山体发生迸裂,十几块巨石从山腰轰然而下。
等一切沉寂下来,7个探险家中有6个人已经被乱石砸死,而剩下的那一个探险家只受了点轻伤。
闻声而至的记者问这个幸存的探险家:“你只是侥幸没有被石头砸中吗?”“不是!”探险家淡淡地说,“只是因为我面对危险抬起了头,从而得以避开巨石的袭击。”
面对危险抬起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当有人告诉我们头上正有东西掉下来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把眼一闭,然后把头一缩。其实这对避开危险没有任何用处。危急时刻或逆境之中,只有抬起头勇敢面对的人,才有可能逃离危险,战胜困难。
困难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艾文·班·库柏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但他小时候却曾是个懦弱的孩子。班住在密苏里一个叫圣约瑟的贫民窟似的地方。他父亲是个移民,依靠当裁缝的微薄收入维生,常常难得一饱。
为了他们小小的家能够取暖,班经常提着装煤的篮子到附近的铁轨上去捡煤炭。他觉得这样做很难为情,总是偷偷地从后街走,免得上学的小孩子看到他。
可他们偏偏经常看到他。其中有一些孩子总爱躲在他从铁路回家的路旁打他一顿,把他的煤炭撒得到处都是,让他泪眼汪汪地回家,因此他几乎生活在一种无穷的恐惧和自卑的环境中。
后来情况有了转机。班因为看了一本书,得到了莫大的启发,因此开始积极反抗。这本书名叫《罗伯·柯维德的奋斗》。班在那本书里看到一个跟他一样的少年的冒险故事,这个少年也面临许多不平,却凭着勇气和道德力量一一克服,班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勇气和毅力。当他读完这本书几个月以后,他又走到铁轨那里,远远地看到三个人影冲到一幢建筑物的后面,他第一个念头便是拔腿就跑,但又想到书中主角的勇气,于是不但不转身,反而紧紧抓着装煤的篮子一直往前走,仿佛他是书中的英雄似的。
这是一场硬仗,3个人同时扑过来,他的篮子掉到地上,他挥挥手臂,准备开打,他那副坚决的模样,使那些坏小孩大吃一惊。班用右手一拳打在一个人的嘴唇和鼻子上,左手又打在他的腹部。出人意料的是,这小子居然停下手来,掉头就跑了,而对另外两个,班先推开其中一个,再把第二个打倒。然后跪在他身上,拳头像雨点似的揍他的下巴。现在只剩一个了,他是孩子头,已经跳到班的身上,班用力把他推到一边,站起身来。大约有几秒钟,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站着,狠狠瞪着对方,互不相让。后来,这个小头头一点一点地退后,然后拔腿就跑,班也许基于一时气愤,又拾起一块煤炭朝他扔了过去。班这时才发现鼻子挂了彩,身上也青一块、紫一块。这一仗打得真好。这是班一生中重要的一天,那一天他已经克服一切恐惧。
班·库柏并不比过去强壮多少,那些坏小孩的凶悍也没有收敛多少,不同的是他的心态已经有了改变。他已经学会克服恐惧、不怕危险,再也不受别人欺负。从现在开始,他要自己来改变自己的环境,他果然做到了。斯巴群说:“有许多人一生的伟大,都从他们的困难中得来。”
有许多人,因为一生中没有常同“阻碍”搏斗的机会,而又没有充分的“困难”足以刺激起其内在的潜伏能力,于是默默无闻,真是可惜。
阻碍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恩人,它能锻炼起我们“克胜阻碍”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大树,要不曾同暴风猛雨搏斗过千百回,树干就不能长得十分结实。同样,人不遭遇种种阻碍,他的人格、本领是不会得到提高的。所以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锻炼我们的。在格里米战役的一次战事中,一颗炮弹,把战区中的一座美丽的花园炸毁。但是在炮火所炸开的泥缝中,却忽然发现了一股喷射的泉水;从此以后,就成了一个永久不息的喷泉。不幸与忧苦,也能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在那炸开的裂缝中,不息地喷射出丰富经验与顽强的意志。
有许多人非至绝境,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力量。阻碍,仿佛是将他的生命凿成“美好”的铁锤与斧子。唯有失败,唯有困难,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变得无敌!
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曾说:当他遭遇到一个似乎不可超越的难题时,他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发现了。初出茅庐的作家,把书本送入书店,往往要受到无人问津的冷落,但因此却造就了许多的著名的作家,因为失败是足以唤起一个人的潜能,从而使他获得成功的。有本领、有骨气的人,能将失望变为希望的动力。
鹫鸟一到羽毛生成,母鸟立刻会把它们逐出巢外,使它们做空中飞翔的历练。那种经验,使它们能于日后成为禽鸟中的君主,捕啄食品的能手。
有些环境不顺利,到处受排挤的青年,往往于日后是“秀而实”的,而那些自小环境顺利的人,却反多“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自然”往往给予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添给人一分智力!有些成功人士虽身在困境之中,却完成了他们的伟大。《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在监狱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在彼特福特监狱中出现的;拉莱在他十三年的幽囚生活中,写成了他的《世界历史》;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成他最伟大的乐曲;席勒为病魔缠扰十五年,他最有价值的书,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写成的;弥尔敦在双目失明、贫病交迫的时候,写下他的名著。所以宁彭扬甚至说,“假使那正当的话,我宁愿祈祷着更多的忧患的到来,为了要得到更多的幸福。”
一个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因为忧患、困苦,不损他毫末,反足以加强了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而使他成为人上之人——这真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艳羡的一种人物了。“命运”不能阻挡这种人的前程!
从未冒过险的人是绝不会成功的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小时候生长在偏远的乡村丛林边,他居住在一所地处旷野的简陋的小木屋,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另一处简陋的学校里去念书;他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书。然后,不顾一天的艰苦劳累,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然而,林肯从不消极地等待机会,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很多的时候,消极等待,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任何事情的圆满结局是等不来的,必须要靠冒险的个性去完成。
吉姆·伯克晋升为约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儿童所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让我的公司赔了大钱的人吗?”罗伯特·伍德·约翰森问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你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数年之后,伯克本人成了约翰森公司的总经理,他仍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
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惧怕行动,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悲哀而无聊的人生,一个懦夫的人生。其最为痛惜之处在于,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你本来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悦,可是你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去勇敢地闯荡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生,不如做一个敢于行动、敢于冒险的英雄。
工业和体育运动方面的先驱詹姆森·哈代总是喜欢去冒险,尽管朋友们和同事们经常告诫他“不要犯傻”。他不仅敢于冒挑战体能的风险,而且敢于冒考验信念的风险。他在教学领域所创造的纪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一个天才,很多从事汽车销售和服务的人都从他的训练方式中受益匪浅。
哈代是爱迪生的一位朋友,在爱迪生发明了电影以后,哈代从电影胶片的片盘中得到了启发,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那就是让胶片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幅,以便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所反映的内容。后来,哈代又成功地实现了让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的目标,从而创造了真正的视听训练法。
那么,哈代是不是必须要去冒险呢?他本可以继承父亲在芝加哥的报业,本可以拥有一份稳定而保险的记者工作,但他没有。有人认为他很愚蠢,因为他放弃了有把握的东西。当人们被无声电影的神奇所吸引时,当朋友们告诉他,人们不愿意再坐下来看那些一次只能移动一幅图画时,他并没有惧怕失败,而是回答说:“我仍然要去冒这个险。”
今天,哈代已经被公认为“视听训练法之父”。正是敢于去冒那种考验信念的风险,他才发明了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很多来自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或军队的人士得到了好处。除此以外,哈代在另一领域的冒险精神也值得赞赏。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两度入选美国奥运会游泳队(时隔20年之久),曾经连续三届获得“密西西比河10英里马拉松赛”的冠军。他几乎每天都要游泳,或是在陆上的湖泊,或是在大海,取胜的信念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他对提高速度简直着了迷。
哈代决心在游泳方面做出改革,但是当他把想法告诉游泳冠军约翰·魏斯姆勒时,却遭到了嘲笑。后者认为在水里冒险实在是太危险,何况澳式爬泳早已确立、定型,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另一位游泳冠军杜克,卡汉拉莫库也告诫他不要去冒险,否则可能被淹死。但哈代却对他的游泳同行说:“我就要冒这个险去试一试。”
哈代再次鼓起勇气,决心去冒考验他信念的风险。他把长期以来一直固定不变的爬泳姿势在方法上做了大胆的改动,使之更加自由和灵活:游泳时头朝下,吸气时把脸转向一侧,当脸回到水下时再呼气。这样,划水一周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游泳速度也提高了,而哈代也并没有被淹死。他挑战传统爬泳的标准姿势,从而发明了新的自由泳。今天,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游泳池都能看到它的存在。哈代又被誉为“现代游泳之父”。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相信判断、适当冒险的个性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胆小怕事,永远是弱者
民间传说,人死后或升上天堂享福,或过奈何桥转世投胎,或打入阿鼻地狱受苦,何去何从,得先到地狱由阎王爷审查决定。一天,三个人的灵魂来到地狱大堂受审,阎王爷板着面孔问第一个人:“你生前最害怕什么?”
岂料第一个人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的主儿,抬头朗声答道:“我什么也不怕!”
“地狱里无法安排胆大包天的人。”阎王爷的脸色由阴转晴,笑着说:“我看你还是到玉皇大帝那儿去报到吧。”
接着他又问第二个人:“你在世上最害怕什么?”
第二个人历来欺软怕硬,他想了想说:“我最害怕权势。”
阎王爷一听不愠不火地说:“快去过奈何桥吧,来世还是做你的良民。”
最后他又问第三个人:“你最害怕的又是什么呢?”
第三个人自幼就十分胆小,一辈子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时常为了预期某种实际上决不会发生的疾病而烦恼痛苦。假若他受了些微风寒,就准以为要犯伤寒重病了;假若他喉头有些疼痛,一定会以为要变为扁桃腺炎了;假若他心头有些悸动,就惺惺然以为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了。于是他就回答说:“我最害怕疾病。”
想不到话音刚落,阎王爷就把惊堂木一拍,铁青着脸说道:“生命在于运动,苦点累点就不会生病了,十八层地狱差一个推磨的小鬼,派你去干正合适。”
呜呼!连地狱里也欺负胆小怕事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平庸的人往往胆小怕事。胆小怕事者安分守己,软弱善良,为人处世十分小心谨慎,从来不会轻易得罪人,即使别人得罪了他,也不会记恨在心,甚或遭到别人的打击陷害,也常常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不会剖白辩解,更不敢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因此,这种人往往就成了被欺负的对象,在单位或团队内,最苦最累的活、没人愿意干的活,肯定是这种人去干;最有实惠最有油水可捞的事,肯定与这种人无缘。这种人在社会上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因为社会上有的是坏人、恶人、歪人,他们专门欺负胆小怕事者;还有些人虽然不是坏人、恶人、歪人,但他们的能量比胆小怕事的人大,当他们被强者侵害欺负以后,不敢拿鸡蛋去碰石头,却会“吃柿子捡软的捏”,转而侵害欺负胆小怕事的弱者,寻求精神及意志受到伤害的补偿,以求达到心中的些许平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现象呢?
要破解其中的奥秘,恐怕得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层次。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就“求生存”的意义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差别,而为了“求生存”的需要,动物便会作出下面的选择:
A:强者捕杀弱者。
B:弱者逃避强者的捕杀。
人的表现虽然不如一般动物那么赤裸,但基于同一意识和习性,人这种高等动物中的强者,也会对相对的弱者进行精神及意志的“侵略”,以获取利益或尊严;而弱者也会对强者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被“侵略”,若“逃避”不成,则只能以“讨好”、“忍让”的方式来免除或减少被“侵略”。
因此,“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是人性的一大弱点,“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柿子发软先被人吃”,胆小怕事就注定了要受人欺负,平庸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怯懦,完全可以摧残一个人的生命
战国时期,发生过这样一则精彩故事:
有一年,齐国出兵打楚国,楚国的令尹子发率兵抵御,交战三次,三次皆败,他用尽很多计谋都没有办法,眼见就要竖白旗投降了;而齐军始终未受影响,反而声势愈来愈强。
正当子发无计可施、无路可行、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一位当过小偷的士兵求见统帅,说:“我会偷盗,愿去敌营试一试,兴许能扭转局势。”子发正处于无可奈何的时候,决定姑且派他去活动一下。
小偷第一晚便偷偷摸入了敌营,偷了齐将的帐子回来交给子发,子发派人公开还给齐将,齐将感到纳闷:我的蚊帐怎么轻易到了敌方手里。
第二晚,小偷又偷回齐将的枕头,子发派人送还了,这个齐将心中有点吃惊:想不到敌方还有这等高人,我得小心提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