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000000007

第7章 在平凡的生活中遇见幸福的自己(6)

纯正、善良是人世和生命、欢乐和福祉的通行证,邪恶则是性命和心灵的断魂刀。古人云:“心在地狱缘于恶念”。一个人如果经常心怀恶念,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违法乱纪,犯下罪过,就会成为惊弓之鸟,惶惶不安,天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岂有幸福和快乐可言?因此,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一定要放下邪念。

1.为人处事奉行8种正法

星云大师说佛教里讲“八正道”,教人要奉行8种正法。它们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们如果能够奉行正道,那么就会走出邪道,放下邪念,迈向幸福和快乐的人生之旅。

佛教里的“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1)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与观念。正见是修行的导师,就好比是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正见还如同一部照相机,拍照时必须调好光圈、景深,画面才能清晰美丽而不走样。

(2)正思。正思就是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3)正语。即远离一切不慎之语、诽谤之语、傲慢之语、辱骂之语、刻薄之语、花言巧语和虚妄不实之语。

(4)正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邪妄。

(5)正命。即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的正当方式。

(6)正勤。正勤就是正精进。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亦即朝真理的目标勇猛迈进。

(7)正念。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持正法。

(8)正定。即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使散乱的身心注心一境。

2.对身体的姿势了了分明

当你在走路的时候,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行走”。当你在站立的时候,心中了了分明:“我在站着”。当你在坐着的时候,心中了了分明:“我在坐着”。当你躺卧的时候,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姿势,你对自己的身体姿势,都了了分明。这个练习是以正念去观察身体的姿势,修行者不仅可以在坐禅时做这个练习,还可以整天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正念,消除邪念。

比如,当在行走的时候,为了能够稳固地安住于正念,不妨把呼吸与自己的脚步配合起来。或者默诵小诗一首:“身行于幽径,心可达十方。步步清风起,步步莲花香。”当坐下来的时候,随顺自己的呼吸,默诵此诗:“我坐于此处,如登菩提座。吾身即正念,离一切散乱。”

此外,还可以借助自己的呼吸,默念:“吸气,我使我的身体平静下来。呼气,我使我的身体平静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使自己继续安住于正念中,并使我们的身心沉静下来。

▲面对成效甚微的努力,你需要放下执念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寺庙里,有一位修为深厚的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嘱咐弟子们:“徒儿们,你们每人都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吧。”弟子们匆匆告别师傅下山。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眼前的一幕却让所有弟子都目瞪口呆一一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阻住了去路,弟子们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众人只得悻悻而归,无功而返。弟子们多少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有一个小和尚,却与师傅坦然相对。

老和尚笑问:“打不成柴,大家都很沮丧,为何你却如此淡定?”

小和尚看了看师傅,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老和尚,说道:“虽然过不了河,打不了柴。但我却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上边还结了苹果,我就顺手把这唯一的苹果摘来了。”师傅莞尔一笑!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钵传人。

从该故事的行文逻辑来看,老和尚要求众弟子外出打柴的目的肯定是要做饭,但打不了柴就做不了饭,做不了饭就会腹中空空。因此,小和尚采摘了一个苹果,这反映出小和尚在生活中是一个有心人,明白老和尚的本意。而老和尚肯定知道通往南山要途经一条大河,所以他叫众弟子去打柴肯定不单纯是打柴的意思,可能是为了考验弟子们的应变能力,而老和尚最终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显然,处事灵活的小和尚是做对事情了。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却也有过不了的河。遇见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是一种生存智慧。但在河边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颗新“苹果”,无疑是一种更大的生存智慧。历览古今,抱持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大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接下来,我们看一则寓言: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第一只蚂蚁仍然沉浸在“不停地跌落又重新开始”的循环中。

这则寓言再次启示我们,目标可以是一个,抵达目标的路线却可以有所不同。在实现目标前,切忌一头扎进去,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琢磨琢磨选择哪种路线更有效。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在面对成效甚微的努力时,我们更需要放下执念,学会变通。毕竟,选择不同的路线决定着我们付出的努力是否更有效,甚至能为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1.告诫自己:有些事情必须选择妥协

迟田大作家曾说:“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的确,成功除了坚持到底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在该转身和变通的时候,及时放下食古不化、固执己见,否则只会让自己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我们要告诫自己:有些事情必须放下执念,选择妥协。有位伟人说得好:“根据情景的变化,及时调整人生的航线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已不再适合局势的航线则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

2.养成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的习惯

绝大多数执念的人,都是一些思想狭窄、看问题片面、不喜欢接受新事物者。他们由于思维方式偏激,观念固定重复,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情性兴奋中心”,一旦某种思想、观念深深地扎根其中,自然很难容下其他思想、观点。因此,要想放下执念,就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开阔自己的思路,养成不断更新思维方式的习惯。要知道,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新事物,放弃旧事物的人才能够彻悟生活,笑看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幸福境界。

3.善于克制自己,保持适度的自尊

自尊心过强是导致执念的重要原因,而执念又常在虚荣心的满足中得到发展。“自尊”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固然是必要的,也是良好的。但自尊心过强,并且不是靠智慧、技能、高尚品格获得,而是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辩来强求,就会发展为固执。固执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坚持到底”的行为,与真正的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要想避免陷入执念的泥潭不可自拔,就得加强自我调控,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适度的自尊。

4.做事认真而不迂腐,灵活而有原则

做事太认真的人,往往会变得顽固执拗。太认真会让人看不清楚周围真实的情况,最后受害的是自己,自己受伤、吃了亏还不知道为什么。简而言之,即,认真的生活态度是需要的,但认真得过头了就大事不妙了。

▲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你需要放下烦恼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一个年轻人,跑去向智者倾诉烦恼。年轻人说了很多,可智者总是笑而不答。等年轻人说完了,智者才说:“我来给你挠一下痒吧。”年轻人不解地问:“您不给我解答烦恼,却要给我挠痒,我的烦恼与挠痒有什么关系呢?何况我并不需要挠痒!”

智者说:“有关系,并且关系大着呢!”年轻人无奈,只好掀开背上的衣服,让智者给自己挠痒。智者只是随便在年轻人的身上挠了一下,便再也不理他了。年轻人突然觉得自己背上有一个地方痒得难受,便对智者说:“您再给我挠一下吧。”

智者于是又在年轻人的背上挠了一下。可是,年轻人觉得这里刚挠完,那里又痒了起来,便求智者再给自己挠一下。就这样,在年轻人的要求下,智者给年轻人挠了一上午的痒。

年轻人走的时候,智者问:“你还觉得烦恼吗?”整整一上午,年轻人都在缠着智者给自己挠痒,居然将所有烦恼的事情都给忘记了。于是,他摇了摇头说:“不烦恼了。”智者这才点头笑着说:“其实,烦恼就像挠痒,你本来是不觉得痒的,但是如果你闲来无事,去挠了一下,便痒了起来,并且越挠越痒。烦恼也是一样,本来你不觉得烦恼,只是如果你闲来无事时,去想了一些令自己烦恼的事,你便开始烦恼了起来,并且越想越烦。”

年轻人似有所悟。智者接着说:“烦恼最喜欢去找那些闲着没事的人,一个整天忙碌着的人,是没有时间去烦恼的!”

无论你是高官还是平民,无论你是富翁还是穷人,恐怕谁也超越不了“有得必有失的”辩证逻辑。即使你不自找烦恼,但还是少不了烦恼,因为谁都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学会善于淡化和化解烦恼。而要想最终放下烦恼,就得清楚烦恼源。据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比尔·利特尔经过研究指出,一个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会促使其自寻烦恼、无事生非。

1.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责任也统统归因于自己,那么要不多久,你就会烦恼成疾。

2.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最可怜的人是那些惯于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的人。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他就会因为不能实现目标而烦恼。

3.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不友善。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你就会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4.制造隔阂。绝不去赞扬别人,确实做到不使用任何鼓励之辞;其次,喋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作。这是制造隔阂、自寻烦恼的妙法。

5.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当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正视它,它就很容易化为乌有。反之,如果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滚雪球的人总是遵照一条简单的规则行事:“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必定会导致你的忿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6.以殉难者自居。举个例子,女人们过度地承担家务劳动,然后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真正心疼我,对我们家来说,我不过是个仆人而已。”作为丈夫也能采取同样的方法:“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谁也不把我当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经常这样想,必定会使你烦恼异常,而且还能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令你的感觉变得更糟。

7.“我早就知道会如此”综合征。如果你预料到有坏事会出现,它们多半会兑现。

8.蠢人的黄金定律。把其他人都看得一钱不值。运用这条定律的关键是首先嫌弃自己,一旦贬低了自己的价值,接下来就会觉得其他人也同样浅薄,于是对他们不屑一顾,使自己变得众叛亲离,进而烦恼无比。

淡化和化解烦恼,首先就得对症下药,切断烦恼源。此外,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不要进行不切实际的比较

举个例子,某处发生了重大车祸,死伤多人,皆为不幸。未伤者受惊,轻伤者轻痛,重伤者重痛,死亡者惨痛,由前往后比,虽是不幸,但又是大幸;从后往前比,则是不幸中的大幸。在财富世界里,如果人人非要跟比尔?盖茨比较,便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许多人只能望其项背。所以,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否则,便会徒生烦恼。

2.从时间的角度考虑烦恼之事

遇到烦恼之事,倘若你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心中对此烦恼之事的感受程度可能就会大大减轻。受了老师或领导的当众批评,面子很过不去,感觉很烦,不妨试想一下,一个星期、一个月后,谁还会把这件事当回事,何不提前享用这时间的益处呢?

3.勇于承认现实,并坦然面对现实

要勇于承认现实,坦然面对现实,对任何既成事实的过失以及灾祸,不必为之过多的后悔和烦恼,也不必因此而不停地责备自己或他人,而应把思想和精力放在努力弥补过失,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方面,否则过多地后悔、不断地责备,一方面于事无补,另一方面还会扩大事端,增加烦恼的程度。

4.将自己置身于局外旁观者的角色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烦恼之事而言,也是如此。置身于烦恼之中的人,往往执著一点,甚至钻“牛角尖”,千丝万缕难找头绪,甚至无法自控。这个时候,将自己置身于局外旁观者中,接受劝导,往往可以起到指点迷津,涤除烦恼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你正处于烦恼之中,不妨将自己置身于旁观者的角色,为自己斩断烦恼丝。

5.做一些让烦恼离开的练习

首先是承认烦恼存在。不要自我麻痹,也别想把烦恼推开;

接下来,找出你最近发生的烦恼有哪些,让这个想法在脑中成形。然后,注意当下你出现什么想法,你脑子创造了什么新的想法,并观察它如何转变成另一种想法。

然后,把重点回归到呼吸方面。感觉空气进入肺部又出去,并维持呼吸与观察想法两者的切换,直到你感觉想法变成海浪一般。你就像一个充满活力且深深呼吸着的水手,观察海浪从你身旁经过,然后逐渐消失。如此练习,慢慢将烦恼放下。

6.知足常乐

如果你对自己要求过高,总不知足,当然很难感到愉快并会增添很多烦恼。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遇见幸福的自己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面对曾经走过的路途,你需要放下懊悔

◎做事后不要懊悔

有一天,一个猎手捉到一只会说话的小鸟。小鸟苦苦哀求:“放了我,我会给你三个宝贵的忠告。”猎手说:“你先讲了,我就放了你。第一个忠告是什么?”小鸟说:“做事后不要懊悔。”猎手又问:“第二个忠告是什么?”小鸟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你就别相信。”猎手再问:“第三个忠告呢?”小鸟说:“当你爬高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猎手守诺将小鸟放了。小鸟迅速飞落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大声嘲笑猎手:“你真愚蠢!你不知道我嘴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宝珠呀!”猎手懊悔不已,赶紧爬树试图捉回小鸟。但是很不幸,猎手爬树爬到一半的时候摔了下来,摔断了胳膊和大腿。小鸟教训猎手:“你真是个大笨蛋!我刚才给你的三个忠告你全忘了——别懊悔,别信不可能有的事,别费力去爬高,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里真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宝珠……”

同类推荐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推荐给青年们的一本励志经典。作者马登在该书中列举了很多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探讨了如何依靠自己取得成功。
  • 会做生意的人有1%和你不同

    会做生意的人有1%和你不同

    财富是每个人向往并且毕生追求的,但是在追求财富的浩荡洪流中,99%的人被洗刷下来,惨败而归,而只有那少少的1%的人逆水行舟,冲破险阻,到达了黄金彼岸。他们多了什么,他们与普通人相比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呢?其实生意人也是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并不多出什么,唯一多出来的就是那少少的1%。那1%是什么呢?本书就来告诉你。有了这1%,你就会是一个“质检合格”的生意人,财富大道上任你驰骋。
  •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拥有好人缘的女性,不仅修养佳、EQ好,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占第一。社交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女性从外在修饰到内在涵养,从知己到了解他人心思、博得人心,进而赢得信任及好感。
  • 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

    成功没有定式,优秀可以复制,从思维入手,你可以获得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终极力量!这本《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超值金版)》由牧之编著,立足现代人苦于没有出路、存在思维定势这一现状,着重分析有好思路就有好出路这一哲理,并列举了大量浅显易懂而又意义深刻的故事,以期读者阅读《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超值金版)》时有豁然开朗之感,帮助大家开拓思路,走出潇洒人生路!
  •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智慧

    小故事大智慧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魔道之旅

    魔道之旅

    清冷孤寂的奥林匹斯山顶峰,相互仇视又相互了解的两个人。过去与未来,伤感和缅怀,让光辉的岁月停留在时间的长河。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女主开篇时,被抛弃——被弃后,要奋斗——奋斗着,会幸福。人生由不得自己,有些人,有些事,该结束的,不该结束的,都要结束。就好像你经历过的一次旅程,无论中途有多么美好,你想下还是不想下,可车子到了终点,都要下了。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激光聚焦

    激光聚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希望

    希望

    希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力量,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激发出这种力量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变革。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这种力量,这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我的理想就是将这种力量教给每一个人,让他们能自行掌握从谷底走向巅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