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生活中常见一些怪癖的人,他们畸形的原因往往是挫折所致,如因直言遭到打击而变得格外慎重和胆小等。
恶习:这与挫折也很有关系。如有的人挨了打骂,于是也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别人,正所谓“以恶抗恶”。它一旦成为积刁和心理倾向,就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和人格。
人生从它自身的逻辑出发,要求人们增强生活的勇气,来战胜挫折,并放下挫折。为了帮助人们摆脱受挫后的消极心理,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心理应对策略。
1.优势比较法
优势比较法就是当你受挫后,尽量去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度比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然后,再找出自己的优势,强化优势感,从而扩大挫折的承受能力。挫折同样蕴含着力量,处理好挫折也能激发潜能。
挫折承受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身体健康条件。其次取决于往昔的经验与学习。对挫折的知觉判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知觉判断越符合客观情况,越能增强自信心,不为一时的挫折所征服,也就越能提高挫折容忍力。
2.确定目标法
挫折毁灭了自己既有的目标,所以,遇到挫折后就要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更切合实际的新目标。目标的重新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索的过程。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燃起了一盏明灯。确定目标法既可抑制和阻止不符合目标的心理和行动,又可以激发和推动人们去从事达到目标所必须的行动,给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3.奋起拼搏法
在挫折面前,我们的最佳出路是奋起拼搏。只要我们奋起拼搏,百折不挠,挫折就会变成前进的垫脚石,被牢牢地踩在脚下。鲍狄埃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面对葛朗台式的节俭,你需要放下吝啬
◎吝啬也是一种病
刘大妈和老伴均是退休教师,每个月能够领取几千块的退休金。按理说,生活应该算是很有保障了吧,而且老两口的身体也很硬朗,正是退了休享福的时候,可是刘大妈很是吝啬!她女儿怎么开导也不行!她的存款放到哪里,连她老伴儿都不知道,留点私房钱东藏西藏,藏到最后自己都找不着了,着急上火的。家里所有的破烂东西都不舍得扔,再大的屋子也堆得满满的!把好衣服留起来先穿旧的,新买的吃的放到冰箱里先吃陈的,等陈的吃完了吧,新的也成陈的了。听说食用油要涨价就去超市买好多存家里放着……
葛朗台式的节俭和苛待自己也是一种病,是为吝啬病。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曾在文章里抨击过吝啬病。他说:“我存钱只是为了买些什么,为了快乐……我庆幸自己到了该吝啬的年龄却能改邪归正,摆脱了人类最可笑的病症。”
谈及吝啬,我们就得先说说自私。因为吝啬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极端利己的心理,自私心理具有隐藏性,无意识性和深层性。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自私心理,当个人的需求脱离社会规范,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人如果对这种心理不加以控制,让其极端化,自私就会变成吝啬。
吝啬之人,对于金钱的任何支出都会有一种近于生理性质的痛苦,这几乎是他们的一种本能。他们的银行卡里就算再有钱,也很难控制这种本能。其实他们的财富越多,支出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样他们就会越发地感到痛苦。他们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遇到什么事情都担心自己吃亏;他们很少关心别人,对人比较冷漠,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别人的想法;他们还过于看重财富与利益,为了财富与利益,他们甚至会六亲不认。
通常情况下,吝啬的形成与环境影响和人格形成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外界因素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资源占有具有一定的差别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的变化而常常变化。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人们建立起一种很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尤其在意既得利益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再有,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使人们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理。他们把对少数人的不满推及全社会,以偏概全,以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对他人不再抱有同情之心,怕自找麻烦。此外,社会风气也是重要因素。社会风气好,大家就容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利他主义深入人心,社会的吝啬心理状况就会好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大家就容易变得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成为滋生病态吝啬心理的温床。
从个人主观方面说,首先,吝啬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些人过高地估计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却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为了应付各种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和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再有,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吝啬的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爱和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很难对他人的艰难处境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会觉得不关自己的事,而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他人。此外,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吝啬之人往往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上看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俄罗斯明斯克市著名心理医生斯普鲁托夫斯基,经多年调查研究发现,财迷心窍的人和吝啬鬼易得多种疾病。他认为,对金钱的贪婪和刻意追求,整天害怕失去钱财的忧虑,是一种精神折磨。他通过60道测试题,在240位病人的答卷中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在生病之前,都把金钱看得过重,甚至贪得无厌,不择手段。而用钱却省而又省,恨不得把一个铜板当两个花。财迷导致失眠,心跳加速,睡眠不足,从而诱发心肌梗死、中风、高血压等。吝啬之人患这类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3~7倍。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斯普鲁托夫斯基的速测表,这个速测表可以验证你是否属于贪财吝啬的人。请诚实回答以下4个问题:
1.如果你偶然捡到了钱或者中了奖,或者轻松地赚到一笔钱,你会把这笔钱存起来以防万一吗?
2.看电视竞猜节目时,你是不是经常计算奖金数目。如果你拥有这些钱,你舍得花掉吗?
3.你在商店里看中了某种东西,尽管你买得起,但因要价高了点,还是不愿掏腰包。等你回家后,却又扼腕叹息?
4.你是不是经常后悔以往花的冤枉钱。你一次又一次地合算,如果这些钱留到现在,用途也许更大。
如果你对上述4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就该适当放下吝啬,经营一下健康了。
一个人只有放下吝啬心理,才能像蒙田那样,无心理障碍地用手中的财富,去旅游、交友、购物、休闲,去买可能买到的快乐,如此一来,幸福也就来敲门了。那么,如何才能放下吝啬呢?我们不妨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做起。
首先,人活在世上,固然离不开金钱,但也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自私冷漠只会割断和亲人的关系,害自己落得个茕茕孑立的下场。帮助和关心是相互的,人人都会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我们要学会付出和给予,才能在内心收获一份宁静。
其次,把关注度从个人转移到他人身上,培养能够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保有一份乐观的心态,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人互相理解,相互关心,试着去包容和接纳!
再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就算得到再多也很难满足,扪心自问:“我想要得究竟是什么呢?金钱、权力、地位、不老的容颜,永恒的童话,最美丽的谎言?得到多少我会在内心感觉得到满足?”事实上,只有学会给予,帮助他人,那么轻易而又真实地证明自己的存在时,收获一份敬意和尊敬我们才会满足!
▲面对尘世的种种诱惑,你需要放下贪欲
◎人不能被诱惑奴役和异化
宋朝有一位老先生,他在朝做官等于现在的部级首长,因年事已高告老还乡,积攒了很多金银,家里骡马成群,田地成垄,妻妾成群,活得很是滋润。但就是怕死,于是就到处烧香拜佛,求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一天,他听说离家不远的寺庙里,有位修道的高僧年已近古稀,鹤发童颜。于是派人将他请来。高僧说:“你名誉地位,钱财富贵都有了而且也算高寿了,你应该满足了。修道是很艰难困苦的事情。”但老先生为了活得更长寿富贵,非要拜师修道。高僧只好说:“你要修道的话,需要先离开声色犬马。”老先生闻此便吩咐下人将高僧送走。送走高僧后,家人问老先生:“你不是要求长生不老吗?好不容易请来高僧,却为何又把他送走?”老先生说:“人活一辈子,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还有什么好玩的?叫我放下这些去修道,那又何必长寿呢?”于是,照旧他的日常生活,声色犬马,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抛下万贯家财死了!
高僧闻讯后,凝重地说:“当人们面对名利、美色、声乐的时候,如果任由其诱惑,则天不舍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诱惑的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甚至一命呜呼!”
人在尘世,五颜六色,流光溢彩,风暖花香,目眩头晕。可以这么说,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处于形形色色的诱惑包围之中:名利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声色的诱惑、美味的诱惑、锦衣的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凡此种种,都能勾起人浮想联翩,激发人的欲望,令人心智迷乱,欲得之而后快。
在诱惑面前,人们可以因难以割舍的情怀而肆意接受,也可以选择用一颗放下之心,理智地拒绝。毋庸置疑,尘世的种种诱惑,容易诱导意志不坚定的人踏入歧途。面对诱惑,君子可能变成小人,忠良可能变为奸佞,坚定的革命者可能变为贪图小利的可怜虫。然而,凡事须辩证地对待,面对诱惑,人不能被它奴役和异化。通俗地说,人可以被诱惑包围,但绝不可以被诱惑湮没,否则,便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没有资格再称作人。
如果一个人追求钱财、色欲、名利、享受,执著迷惘,难解难分,不知适可而止,就像无知的孩童贪图粘在刀锋上的蜜糖,不惜用舌头去舔刀刃,以至于让刀刃割伤了舌头。如果一个人不知分寸地过分追逐之,终必会使自己自身陨灭。然而,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有一得一,样样都要,功名富贵不想丢;钱财越多越满足;妻妾美女不可少;吃喝玩乐花样多,无所不要,最后还要成仙成佛长生不老!可惜世界上哪有这样多的好事被一个人独享!
面对诱惑,关键在于既应该有所取又应该有所舍,既应该有所投入又应该有所自持,既应该有所热忱又应该有所节制,从而能在诱惑的笼罩之下,保持头脑上的清醒,心态上的平衡,行为上的规范。
1.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欲望
不要因争名逐利而丧身,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顺应自然,知足知止。要知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物极必反,过分的爱惜会导致极大的耗费,过多的敛取必定导致重大的损失,盛极而衰是已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在名与利、得与失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可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的生命、名声、利益才可以长久。
2.保持心态上的平衡,明白舍是得的前提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家里老鼠成灾,主人就找了一只猫回来捕鼠。这只猫很会捕鼠,但是也咬鸡。一段时间后,主人家的老鼠没有了,同时鸡也差点儿被咬死了。于是,儿子对父亲说:“我们为什么还要留着一只专爱咬鸡的猫在家呢?”父亲告诉儿子说:“这里面有这样一个道理,老鼠不但偷吃我们的粮食,而且还咬坏我们的衣服,如此横行下去,我们就会挨饿受冻;没有了鸡,我们只是暂时吃不上鸡罢了,但是比较一下,这和挨饿受冻又差着一大截,我们为什么要赶走猫呢?
一个人要想生活得不挨饿受冻,就得养猫舍鸡,付出代价才能有回报,正所谓“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然而,世人常常只想取之,不想予之,只想得到,不想放弃,贪得无厌,最后的结果是失去更多。很多时候,放弃是得到的前提。
3.保持行为上的规范,以不贪为宝作准绳
在得到与放下之间,不少人更喜欢得到:得到尊敬、得到利益、得到荣誉、得到地位……谁不希望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富足呢?问题是,我们不能把目光紧紧盯着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上,从而忽略与“得到”唇齿相依的“放下”。
范蠡、文种帮着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灭了吴国,范蠡功成身退,做买卖去了。他曾劝文种离开,可文种还是贪恋于功名,不听范蠡之言,不懂得放下,最后被勾践杀害。古代官场黑暗,人人自危,功成身退,只是寻求自保而已,不足为训。但“不贪为宝” 这话却是至理名言。不贪包括不贪权、不贪财、不贪色等。纵观当今一些步入人生险滩的贪官们,大多贪权、贪财、贪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凡事都有一个度和量,过分追求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该得则得,该放就放,一张一弛乃人生的大智慧。
▲面对恶者自毁的悲催,你需要放下邪念
◎木鱼与钢刀
通义禅师在化缘归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拦路抢劫的歹人,歹人手持钢刀说:“把所有的钱财留下,留你一命不死。”通义禅师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吃饭的碗和一个化缘的木鱼,微笑着说:“就这些,看对你有没有用处。”“我要个破碗和木鱼干什么?我又不是和尚!”歹人怒号道。通义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不是和尚,可我就只有这些东西呀。”听到这里,歹人也真地消了火气,不屑地说:“你这个可怜的穷和尚!”
通义禅师用手一指说,“你看看那名山大川、古刹新宇、清风明月,全是我的,怎么说我穷呢?”歹人也不示弱,比画一下手中的钢刀说:“你拿着木鱼化缘千家,不如我手持钢刀拦劫一人。”“这么说,你家肯定富贵有余、楼瓦雪亮了?”通义禅师问那歹人。歹人马上拉下脸来,哭丧着脸说:“若是那样,我就发了!”
“我看你永远发不了!”通义禅师接着说,“你见过因抢劫而成为富贵人家的吗?”歹人马上垂头丧气地说:“那倒没见过。”“你手里的钢刀不如我怀里的木鱼,你心中的邪念更不如我心中的善良。”通义禅师语重心长地说,“古今中外,善者留名,恶者自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歹人听到这里,还真被说服了,他放下钢刀,跟着禅师上山了。
曾子的母亲去世时,因为家贫,曾子找不到一条布可以把母亲从头到脚完全覆盖起来。有人建议:把布斜过来,不就可以遮盖全身了吗?曾子说:“不行,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这里的“斜”,同“邪”,就是不正。一个人的人生观,是正是邪,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