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人与人密切相处并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誉词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反面。俗语“过俭则吝,过让则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这样说:“我并不是要压住您的爱情烈焰,可是,这把火不能够让它燃烧得过于炽盛,那是会把理智的藩篱完全烧去的。”倘若“爱”过了头,不仅理智会被烧光,而且爱情也会被烧焦。
在现实生活中,“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规律。
古人曾告诫说:“亲善防谗。”也就是说,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以免引起小人的妒忌而在背后诬蔑和诽谤。一旦显出与君子交往而过分亲密,小人就可能由于被冷落而忌恨,心生挑拨之念,就会从中“离间”,使彼此生疑,此其一。实践表明,越是亲近的人,被伤害的程度就越大,由此产生的怨恨就越深,历史上兄弟相残、父子交兵的事件俯拾皆是。可见,嫉恨、猜疑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之间显得更加厉害,此其二。
在上下级之间,领导者大都十分珍视自己的尊严,有了尊严才有神秘感,才能吸引人。一旦上下级之间过于亲密,就会失去这种神秘,领导者的吸引力也就会荡然无存。因为“亲近滋长轻视”,任何领导在他的贴身侍从眼里都成不了什么英雄,此其三。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可以交往过密,否则非常容易造成彼此的伤害。
既然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不过现在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有的人消极地认为世间险恶,交际虚伪,企图寻求一种世外桃源来隔绝人世尘缘,不愿与外界接触。其实,交际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利益驱动,但实质上交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你与人接触得多了,就能增进了解,而且遇事都能彼此帮忙。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首先想到去帮助自己接近的和熟悉的人,最后才会考虑那些不太熟悉和陌生的人,“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远亲虽亲但距离远,且信息沟通慢;邻居虽非亲非故,但距离近,且经常来往,相互帮助的机会就多些。若“老死不相往来”,亲戚也会变得不“亲”,以往再亲近的人也会慢慢淡漠,直至疏远。这样,自己就会感到孤独,甚至会留下终身遗憾。
交际的真谛之一就是适度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比如好与坏、亲与疏等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人际交往中,亲密一旦达到过分的程度就意味着疏远的开始。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过分亲密而带来的危机,就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经济上保持相对独立,在行动上不形影相随,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样就可避免乐极生悲、恩将仇报的交际悲剧和由于友谊破裂而导致仇恨和愤懑。
▲面对潦倒的失意之人,你需要放下得意
◎得意不忘形
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吃饭,吃饭的目的是想借热闹的气氛,让其中一位目前正陷在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这位朋友因经营不善,结束一家公司,其妻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痛苦极了。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因为目前大发,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无论谁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提早离开了。事后那位朋友愤愤地说:“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嘛!”
从人有记忆开始,就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摇摆。关于得意和失意,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忘志”。很多人在得意时,宛如是浸泡在蜜糖中,欣喜得手舞足蹈着大肆向他人炫耀;而在失意时,就像是口中含着黄连,苦不堪言,自闭。智者总是会在得意时不忘失意时的苦,失意时想想得意时的甜。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让自己在蜜糖中忽视掉对危险的警惕,也不会让自己在黄连中丧失前进的斗志。
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成功,会得意是人之常情,但千万不能忘形,因为今天的得意或许就是明天的失意。为了明天的不失意,我们必须痛定思痛,大胆舍弃今天的忘形。那些为了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飘飘然地忘乎所以的人,忘记先前的落魄与艰辛,甚至往昔的斗志全无。他们自以为已经成功了,无需再费力去奋斗了;他们自以为日后永远是阳光明媚的天气,所以只是坐享着一时的成功果实;他们全然没有感觉到失意正向他们走来。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天,一匹小马躺在河中心,它正舒服地享受着明媚的阳光、清凉的河水。这时岸边来了一只老虎,它紧紧地盯着河中的小马,但是不敢轻易采取行动。因为老虎不知道水深水浅。所以只得在岸边盯着小马。这时,小马看到了老虎,它以为老虎怕水,不敢吃它。所以就忘乎所以了,于是得意地站了起来。这时老虎看见了,原来水那么浅。老虎大吼一声上前,小马立即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小马自己给敌人暴露了水的深浅。所以成了别人的囊中物。小马得意地忘乎所以,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人有时候也像小马一样,把自己的境地想得过于乐观,因为得意,忽视了对自己不利的条件。进一步说,得意时不能抑制自己骄傲自满的情绪,是导致失意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最大的缺点与弱点往往会被自己的得意忘形所暴露,从而导致自己处于失败的境地。有时甚至于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得意时不要忘形,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丧失掉对危险的警惕,自己为自己埋下失败的隐患。
当然,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平衡,我们需要适当的“得意”,但如果肆意的“忘形”——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甚至伤害他人——就容易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长期“忘形”还会让人孤芳自赏,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而要想做到得意不忘形,就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自己的得意。那就像一根根针插在失意者的心上一样,难受至极。失意的人是最脆弱,也是心思最敏感的,你的得意之辞在他们听来都是讽刺与嘲弄,容易让他们心生怀恨,这种怀恨心理能慢慢转化成反击,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比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逐渐疏远你等等,不管对方泄恨采取的是何种方式,对你在人际关系上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面对潦倒的失意人士,我们应该放下得意,而且态度要更加谦卑。这样,才会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社交网络中,并因此而备感神清气爽、轻松自在。
▲面对欠佳的人际处境,你需要放下棱角
◎多一点圆通,少一点棱角
人生在世,如果过于方正,会伤人伤己,就像那有棱有角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割破手。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拿去打磨,将它变成一块圆滑而不伤手的石头,这时候,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人生该放下就放下,如果放不下,就会永远带着有棱角的石头行走于世,最终人生之路会走得很坎坷。而化方为圆,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八面玲珑,不是随波逐流,随风摇摆,而是说话巧妙,办事通达,不得罪人,也不伤己。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这里的“钱”,指的是清朝时所用的铜板——圆形,中间透着一个棱角分明的小方孔。铜钱所启示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是要外圆内方。
方,是做人的正气,优秀的品质。圆,是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可以想办法绕过去。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铁一样,一拗就容易断;但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谁还愿意与这种人打交道呢?这种人也是人生的失败者。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那些人物无不是具有“方”之灵魂。武打小说之所以备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它歌颂了一种侠义精神,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的人,有悖于社会伦理,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取得最辉煌的成功。
“方”体现在做事上,就是方正,即遵循规矩,遵循法则。人们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要真正懂得为人处世,要取得工作顺利,生活快乐,没有“方”作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仅仅依靠“方”又不足够,还需要有“圆”的包裹。
“圆”,是处世之道,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圆融的人,不会因为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更不会因为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个性而让别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他总是能够逢凶化吉、左右逢源,最善于保全自己。
圆是策略,是机变,能够建立丰功伟业的人,必然是能谦虚圆通、灵活应变的人,凡是惹是生非、遇事坐失良机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执拗不会变通的人。孔子说过:有向学之志的人,未必能够取得某种成就;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则;而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则的人,未必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可见,只有将“方”和“圆”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方的时候方,该圆的时候圆,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才能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成就一番事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圆”是“圆通”,而不是“圆滑”。它们过程完全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推、拖、拉”到最后,把问题圆满解决掉,便是圆通;“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得不够圆满,那当然是圆滑。再有,圆通的人善于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寻求此时、此地合理的行动方案,以便减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圆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时间拖延过去,以便逃避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想解决问题。此外,圆通的人用“推、拖、拉”来降低竞争的压力,使大家觉得经过“推、拖、拉”之后得到的答案,应该可以接受;圆滑的人,则冀望于不经由竞争,便能够获得胜算,或者不愿意应付挑战,悄悄地逃之夭夭。
也就是说,圆通和圆滑仅仅一字之差,却差之毫厘。不可否认,圆通有圆滑的成分,但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我们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才可以学得圆通的精髓。
第一,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比较容易吸取他人的经验,迅速成长。常以厌恶的心情来批评他人的圆滑,结果便只有生气的份儿,失去学习他人宝贵经验的机会。
第二,不要完全排斥或放弃“推、拖、拉”,也不能够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一不小心,就变成令人厌恶的圆滑。不过,中国人自己“推、拖、拉”的时候,往往不认为自己正在做这种令人厌恶的动作,却自满于“事缓则圆”的解说。但是,看到别人“推、拖、拉”,却又立即觉察出来而心生反感。
尽管圆滑与圆通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仍然有很多人盲目排斥“推、拖、拉”,视“推、拖、拉”为落伍、陈旧、腐败的手法,把圆通和圆滑都看成可恶的行为,因此失去圆通的本事,真是憾事一桩!要知道,如果想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学会圆通是必修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