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300000002

第2章 方便法门——直指人心,顿悟成佛(2)

智隍回答说:“当我入定时,不见有无之心。”

这和尚便说:“如果你不见有无之心,即是常定,既为常定;何有出入。”

智隍无辞以对。便问:“你说你从能大师处来。能大师教了你什么?”

这和尚回答说:“据我师所说,不定,不乱,不坐,不禅——此乃如来禅。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静不明,非有非空,不住中道,不作,无所得,然而自在无碍,佛性无所不包。”

智隍听了这一段话以后,立刻大悟,叹息说:“这三十年我是白坐了!”

■感悟——

慧能禅宗始终认为,坐禅不能入定。因为太执著于追求佛性,反而一无所得。佛性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只要你放下那颗执著心,它就自然呈现。

放下执著心

马祖天生有异相,“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这样一位傲视群雄的人物出家之后,自以为得了正法,于唐开元年间住在传法院中终日静坐。南岳怀让知道他是个人才,就前去度他。这件事《坛经》中说慧能早就对怀让预言过的,说日后你门下要出一个马驹。

怀让问道一:“要是马车不走了,你是打马呢,还是打车?”

道一茫然不知所措。怀让继续点拨道:“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是坐禅,禅本非坐卧;如果学坐佛,佛也没有因定的相状。对于本无所住的事物不应生起执著之心,你执著于佛就是杀佛,你执著于坐禅就不能通达大道!”

道一听了心地一片清明,从此悟入了佛道。

■感悟——

道一(709—788),俗姓马,世称马祖。从慧能以后禅宗中人无人再敢称祖,但由于道一禅风如行云流水,接引门徒法门宽阔,一时间成为众人钦服的禅门宗师。故后人就封他做祖。马祖证悟的故事是禅门著名的公案。

关于禅法机要,马祖曾言:“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慧能强调心地不染不著,马祖进一步发展这种思想,指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道中,只是你自己心不平常,偏要思圣思凡,自己不肯安心罢了。

顿悟得解脱

马祖起先特别注重坐禅,一个人独处一室,专门坐禅,什么人也不见,什么事也不管。

禅宗僧人怀让见了之后,便在马祖坐禅的房门外,拿一块砖在石头上磨。

马祖问:“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答:“做镜子。”

马祖奇怪地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那你坐禅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当下明白坐禅对解脱无用,从此真正步入禅宗大门,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禅师。■感悟——

坐禅不能解脱,那么如何解脱呢?当有人问马祖门下的慧海:“欲修何法,即得解脱?”他答道:“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当再问:“何为顿悟?”他答道:“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慧海还对何时能成佛作了明确的回答:“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也就是说,凡人只要在刹那间顿悟,便可由凡入圣,立地成佛。

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

慧忠是慧能的弟子之一,下面这段对话是慧忠和新来的追随者灵觉之间进行的:

灵觉问:“我出家,是想成佛。不知道应当怎样用心才可成佛?”

慧忠说:“无心可用,即得成佛。”

灵觉问:“无心可用,那么谁能成佛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自成佛,成佛亦无心。”

灵觉问:“佛有大不可思议法门,能度众生。如果他也无心,谁度众生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是真度众生。若见有生可度者,即是有心,便不能脱离生死范围。”

灵觉问:“今既无心,释迦牟尼出世,说许多教迹,可岂虚言?”

慧忠回答说:“佛说教亦是无心”

灵觉问:“说法无心,应是无说。”

慧忠回答说:“说即无,无即说。(佛的一切活动,都来自无心,即来自空)。”

灵觉问:“说法无心,造业是不是有心呢?”

慧忠回答说:“无心即无业。今既有业,心即生灭。何得无心呢?”

灵觉问:“无心即成佛,和尚现在成佛没有?”

慧忠回答说:“连心也没有,谁说成佛呢?若说有佛可成,还是有心,有心即有漏,何处得无心?”

灵觉问:“既无佛可成,和尚还得佛用吗?”

慧忠回答说:“心都没有,用从那里来呢?”

灵觉问:“茫然都无,莫不是落入断见(无观)吗?”

慧忠回答说:“本来无见,谁说是断呢?”

灵觉问:“说本来无见,这不是落入空吗?”

慧忠回答说:“甚至空亦没有,何处可落呢?”

灵觉问:“能听(即主体和客体)俱无。设忽有人持刀来取命。这是有还是无呢?”

慧忠回答说:“是无。”

灵觉问:“痛不痛呢?”

慧忠回答说:“痛亦是无。”

灵觉问:“痛既是无,那么,死后生何道呢?”

慧忠回答说:“无死,无生,亦无道。”

灵觉问:“既得无物,便得完全自在;但为饥寒袭逼时,你如何用心呢?”

慧忠回答说:“饥便吃饭,寒便着衣。”

灵觉问:“既然知饥知寒,应该是有心。”

慧忠回答说:“我问你,若有心,心作何相?”

灵觉说:“心无形相。”

慧忠说:“你既然知道心无形相,即是本来无心,怎么能说有心呢?”

灵觉问:“如果你在山中遇见虎狼,如何用心呢?”

慧忠回答说:“见如不见,—来如不来,彼即无心,即使恶兽也不能加害你。”

灵觉问:“寂然无事,独脱无心,名为何物?”

慧忠回答说:“名为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有何形相?”

慧忠回答说:“本无形相。”

灵觉问:“既无形相,说何物是金刚大士呢?”

慧忠回答说:“唤作无形相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有何功德?”

慧忠回答说:“一念与金刚相应,能灭无数劫生死重罪,得见无数诸佛。金刚大士功德无量,非言语所能形容,非心意所能陈述,即使无量劫住于世间而说其功德,亦不可尽。”

灵觉问:“什么是一念相应呢?”

慧忠回答说:“记忆与智慧俱忘,即是相应。”

灵觉问:“记忆与智慧俱忘,谁见诸佛呢?”

慧忠回答说:“忘即无,无即佛。”

灵觉问:“无即言无,怎能唤作佛呢?”

慧忠回答说:“无即空,佛亦是空。故曰无即佛,佛即无。”

灵觉问:“既无纤毫可得,又名为何物呢?”

慧忠回答说:“本无名字。”

灵觉问:“有没有和它相似的东西?”

慧忠回答说:“没有东西和它相似,世间没有可以和它相比的东西。”

■感悟——

人人都有佛性。从佛性产生般若,观照我们一切身心活动。佛性产生般若,正如太阳放出光和热或镜子反射物体一样,是无心为之。所以说佛无心或说佛即无心。因此,如果特别用心,执著于成佛,反而是成佛的障碍。

空在何处

一个和尚问福豁禅师:“缘散归空,但空归何处呢?”

福豁喊:“兄弟呀!”

和尚回答:“在,老师。”

这和尚又紧接着说:“请告诉我空在何处。”

福豁禅师揶揄地说了一句:“像波斯人吃的红胡椒。”

■感悟——

我们往往在本身经验之外或之后去寻觅某种东西,忘记了这个寻觅原是无止境的。和尚问“空在何处”,只是从概念上去理解,所以完全不了解空的所在。在那个时代——唐代——福豁禅师所谓“波斯人”只是外国人的代名词,所谓的“波斯胡椒”乃是表示他不能用适当的中国言语来表达对“空”的认识,正如他对波斯一无所知一样。因此,“像波斯人吃的红胡椒”也就是“不可认识”、“不可言说”之义。

庭前柏树子

某和尚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庭前柏树子。”

“你只指出了一个物体。”

“不然,我并没有指给你一个物体。”

于是对方再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仍然说:“庭前柏树子。”

■感悟——

剥去禅的隐语,赵州所说的也只是指出道在庭前的柏树子中。为什么要单单提到柏树呢?这是因为他当前第一眼看到的是柏树,如果他看到天空有一只鸟,一定会说:“鸟在天”。他所说的是物体,不过是用这个物体去表达道的无所不在。所以他指给那个和尚的并不只是一个物体,而是因为那个和尚自己的着眼点粘着于物体,不能超脱。

如何是佛?张三李四

学僧问法眼文益禅师:“什么是各位佛祖的佛法?”

法眼文益禅师:“你自己也有。”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你还问谁呢?”

学僧问:“什么是佛祖成佛的秘密诀窍?”

法眼文益禅师:“全在自己领会。”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张三李四。”

■感悟——

佛性本来现成,只需顿悟而不可思量计较。“一切现成”侧重真如本体的遍在性,法眼文益禅师的“本来现成”,侧重禅悟主体佛性的原本自足。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要众生做,众生本是佛。既然本来现成,每个人都是天真佛,对这天真之性,就不可刻意“装点”。

不在明白里

在某次法会上,赵州说:“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求明白,我不在明白里,你们要好好地珍惜它,记在心中。”

有个和尚反问说:“既然你也不在明白里,要我们珍惜个什么?”

赵州回答:“我也不知道”。

对方再问:“你既然不知道,为什么又知道自己不在明白里?”

赵州说:“请你直接去体会吧!”

于是大家便向他礼拜而退。

■感悟——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位和尚也许不是个初学者,他想逼老师去说清楚他的哲学观点,但赵州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他像所有的伟大禅师一样令学生站在很滑的地面上,使他们不致躲在那些明确的公式的温床上。当马祖说“石头路滑”时,那也是赞美石头为当代伟大的禅师,然而没有人比赵州更滑的了。

佛是谁

有一次,有个和尚问百丈:

“佛是谁?”

百丈回答:

“你是谁?”

■感悟——

只有你自己才能使你自由无碍地出入这个世界。当你一旦发现真我时,你便能挣脱小我的许多偏执,因为真我与遣合一,无所不包。

瓶中的鹅

有一次,陆旦大夫问南泉说:“古代有一个人在瓶中养了一只小鹅,鹅渐渐长大,出不了瓶。现在既不能把瓶打破,也不能损伤鹅,请问你用什么办法使它出来?”

南泉叫道:“大夫。”

陆亘回答:“是。”

甫泉便说:“出来了。”

这时陆亘才悟到了自己的真性。

■感悟——

“瓶中的鹅”即指我们内在的真我,而这只瓶子则是指我们外在的种种欲念和束缚。真我被人的种种欲念所束缚,就无法获得解脱。真我要获得解脱,传统佛教常常强调的是破除欲念,即“打破瓶子”,而禅宗认为,只须顿悟即可。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德禅师教育徒弟非常严格,在他的门下,有一位和尚在走夜路时,不小心踏死了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了以后,就非常严厉地教训:“你怎么可以随便踩死生灵呢?这是犯了杀生根本大戒。为免业报轮回,跳下后山的悬崖舍身谢罪去吧!”

和尚一听,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这才知道闯下大祸,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到悬崖,准备殉身谢罪。

这时,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刚巧经过此山,看到和尚跪在路旁哀哀痛哭,便上前问:“小师父!你为什么在此哭得如此伤心?”

和尚回答:“我踏死一只青蛙,师父要我跳崖自杀,忏悔谢罪!”

屠夫一听,顿时悔恨万分地说:“你不过无心踏死一只青蛙,罪孽就这么重,要跳崖才能消业。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这罪过岂不无量无边,不知有多深多重。你不要跳崖自杀,让我跳吧!让我来代你谢罪赴死!”

屠夫一念忏悔心起,就毫不迟疑地,纵身朝悬崖一跳。眼见他就要命丧深谷时,一朵祥云冉冉从幽谷中升起,不可思议地托住了屠夫的身子,救回了他的生命。

■感悟——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大概就来源于这里。小和尚的举动感动了屠夫,使屠夫顿悟。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为佛。顿悟后的屠夫纵身跳崖,这是向凡夫生命的告别,而被祥云托住,又意味着新生命的降临,即屠夫已然成了佛。成佛原来如此简单,如此方便。

把“天生”拿来

盘硅禅师讲禅理时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常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提出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慕道而来。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硅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怎么样改正?”

盘硅禅师说:“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忙说:“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硅禅师说:“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过这次开示,终于明白过来,从此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感悟——

佛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的,一切皆由我们的心生。我们习惯于将一切原因推给客观环境,比如当我们处于顺境时,归结为运气好;当我们处于逆境时,更是怨天尤人。殊不知“境由心造”,顺境逆境都是由我们自己制造的。因此,保持一种愉快洒脱的心情才是最要紧的。

缺少的东西

有位信徒前来拜访赵州禅师,由于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说:“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赵州禅师迅速回答。

信徒更是疑惑了,问:“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啊?”

赵州禅师说:“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语:“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啊?”

赵州禅师这才开示信徒:“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赵州禅师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禅性,但你并不缺禅性。”

■感悟——

信徒空手而来,赵州却要他“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信徒心中的“礼品”,而这“礼品”代表着信徒的世俗心,因此,赵州要他“放下”的其实是一颗凡心;信徒两手空空,赵州却要他“带走”,“带走”什么?“带走”的是赵州给他发掘出来的禅性。可惜,信徒迷而不悟。因此,赵州说,“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不缺少的东西”是指人人心中都有禅性(即佛性),“没有的东西”是指还没有发现禅性这东西。可见,赵州是在帮助信徒放下凡心,找回禅性。

无心是道

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

沩山回答说:“无心是道。”

对方说:“我不会。”

沩山回答说;“你最好是去认识那个不会的人。”

对方又问:“什么是不会的人。”

沩山回答说:“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啊!”

■感悟——

能当下体认这个不会的,就是自己的心,就是向往的佛。如果向外追求,得到一知半解,便以为是禅道,那才是牛头不对马嘴。正如把粪便带进来,弄污了心田。就像老子所谓的“为道日损”。

心有多大

山里有一座小庙,庙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有一天:“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大山吧。”

沙弥真的闭上了眼睛,等了一小会儿,他睁开眼睛说:“师父,我的大山造好了。”

禅师又说:“你再造一根小草吧。’

小沙弥同样闭目想了一会儿,告诉师父小草造好了。

禅师说:“你心里想着到寺院门口去一下。”

小沙弥立刻就说:“师父,我已经到了。”

“那你就再到天边去一次吧。”

小沙弥同样立刻就回答:“师父,我已经到了。

禅师问他:“你在制造大山与小草时,是用自己的心,还是与别人的心一起造的呢?”

小沙弥想都没想,马上说:“都是用我自己的心。”

“你到寺院门口用得时间长,还是到天边用的时间长?”

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一样长。”

禅师第三次发问:“大山很大,小草很小,大山上还长着无数小草,那么,你造大山时,是不是用全部的心?而造小草时,是不是用一部分心?”

小沙弥摇摇头,说道:“不管是造长满小草的大山,还是单单造一根小草,都得用全部的心。”

于是,禅师开示说:“在心中到天边与到门口用的时间一样长,可见我们的心无快无慢。制造一座大山,是用一个心;制造一株小草,也得用一个心,可见心亦大亦小,能大能小。”

■感悟——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热门推荐
  •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人生若必要追逐爱情,你是否希望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你负天下人,他为你还;若天下人负你,他拥你入怀,然后……冷眼天下,袖手旁观。◇她是蛇妖,他是凡人。她艳若桃李、歹如蛇蝎;他纯白若梨、高洁如雪。蛇妖七七,第一次见到方若梨就想吸干他的精元。如此飘逸脱俗的人,人间少见,他的精元等于仙丹,没有不吃的道理。可是,她突然想咬他的喉咙、喝他的血,却屡屡不得手。不是他有人神庇佑,而是她自己决心不定。原来,梨花林里,她已对他一见倾心。她对他处处挑衅,强要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他欲逃无路,或者,从没真的要逃?她原以为,相逢就是有缘。而她,强求了一段情。原来,相逢不过是彼此的意外,他们根本没有缘!而情太痴,强生出一段缘,生生改变了老天排好的命盘。她只是向他强要了名分,而他向天强要了一切。因为,桃花树下,他已一望成痴…….我觉得这个简介很带感啊!觉得不带感的童鞋就忽略了它吧,直接去看文。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精彩又感人的故事。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如果青春没有青只有春

    如果青春没有青只有春

    本书内容精选作家古保祥发表的校园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和《青年博览》转载。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有瑰丽的亲情、美好的初恋……在这里,读者可以找到自己懵懂的少年生涯,更可以觅寻一段绮丽的青春江湖。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
  • 悠然天下(全本)

    悠然天下(全本)

    双星齐聚,六国一统。命中注定为“双星”的悠然和潇泠被两条神秘的手链穿越到云和大陆,在六国鼎力的时代中奔走,只为那百姓的安宁和心中的梦……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他们却道:舍我其谁!他们能否如愿成就他们的宏图霸业?最终,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悠然】萧慕枫:如果此生我无法再牵住你的心,那么我愿意用整个天下,来禁锢你的身。兰彦:这一世,我只想静静抓着你的手,与我共游人间,历经百世沧桑。悠然: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又是谁生命中的轮回,我无从得知。但是如果,世上真的有那天荒地老,那么我愿意,陪着他一直走下去。【潇泠】离夕:我这一生,只愿与你,日月相连。南浔:我知,这路途虽苦,但我甘之如饴,无怨无悔。潇泠:我答应你,此生不会再让你遗世而独立,陪你一起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 九重宫阙(下)

    九重宫阙(下)

    意外入宫,深陷其中,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意爱上一个本不该爱的人。为人淡然,不喜争夺,却被逼步入高位,这宫中本就无真正的姐妹与敌人,但即使身处高位,却也高处不胜寒,奈何她却无回头之路……
  • 你管得太宽了

    你管得太宽了

    天上还真有掉馅饼的时候,莫名其妙被一个大公司所录用,又莫名其妙被老板“罩着”,还莫名其妙被高富帅接送,她这是被哪个神仙看上了,得到这么多恩宠?拨开迷雾,却发现,原来是他在背后搞鬼,我说小子,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本书将心理学知识穿插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一番精确的评判,一旦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能在周围的环境中,识别出谁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贵人,谁将是阻碍你进步的小人,并读出潜藏在他人内心的秘密,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八面玲珑、游刃有余。
  • 轻松玩数字游戏(超级智商训练营)

    轻松玩数字游戏(超级智商训练营)

    会玩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孩子。思考是人类征服世界的唯一力量,而大脑是思维的发源地。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们的这些天性,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充分的开发大脑,在玩中接受全新的知识,让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书中的游戏融入数字方面的知识,着力于培养孩子想象、观察、耐心、演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