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于是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 人们都喜欢也喜欢自己的人?——相互吸引定律
人大概都有些自恋,就是喜欢自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自己。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把自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别人喜欢我们,就比较容易赢得我们的喜欢,而不管他客观上是怎样的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吗?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不一定很漂亮,或很聪明,或者很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这个规律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看到他们,自然就有了好心情。
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实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人们大多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于利用这个心理定律赢得别人的好感。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比如推销员,他每天要面对许多从未谋面的人,他也许并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这是为了让对方也喜欢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说,这个规律在社交场中很具有实用价值。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捷径。你可以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这就表明对对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赢得对方同样的情感回报。
为什么说这条定律来源于人的自恋心理呢?因为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喜欢自己,不管对方客观情况怎样,是否具有让自己喜欢的特点,都会无条件的比较喜欢对方。人们大概是想象,既然对方喜欢自己,那么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相似,认可自己的为人和某些特点,那么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同样喜欢对方呢?
这种心理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人们的自信缺乏有关。
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严格地讲,没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个女孩也会对这个男孩动心,以致最后接受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会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 殷切期望的事终会发生——皮格马利翁定律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塑太美了,以至于王子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让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利翁定律。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同时,她还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母亲就像皮格马利翁,爱迪生就像那个雕像。在母亲的热切期望下,爱迪生真的成了母亲热切期望的那种人才。
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心理暗示实现的。
在前面我们讲过暗示。在爱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亲对他施行了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聪明”,“你一定会通过自学成才”。这种暗示很强烈,让幼小的爱迪生深信不疑,从而在学习中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别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有时是很大的。这在教育领域里经常可以见到。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针对1~6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说,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8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
其实,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定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他们很行。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这个定律。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成为公司的负债资本。
这个定律对夫妻之间的融洽相处也有影响。
我们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我们理想中的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么办?就该由我们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
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左右对方。你要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当他(她)做到了,你就说他(她)做得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她)就被你改造过来了。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大家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而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期望,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 人们都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攀比定律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而她犯病时的状态,在别人眼里就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小路上走着,突然,胸口疼了起来,她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就觉得西施的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丑姑娘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路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样、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而显得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得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
有的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也想为自己的孩子买一架。听说表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辆。他们觉得: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自己也该有。
就连小孩子也学会了攀比。孩子想买个游戏机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或者,“我班上一个同学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只好忍痛给孩子买东西。
说到底,我们今天的许多消费,倒没有多少一定是出于物质上的需要,很大程度倒是出于心理上的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级的吗?其实许多功能你很少用,但你就是要买个新潮的、高级的,不能比同事的那个差。手上戴着个几千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看,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摆排场,自己也不甘于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力而行,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也要办得大张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身家”多少多少,便觉得自己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也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当你真正过上了别人的生活,可能也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别人、去和别人攀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
■ 人们会对容貌好的人更有好感——以貌取人定律
《三国演义》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庞统相貌丑陋,但很有才能。他去拜见孙权,想要效力于东吴。孙权本来是个爱才的领袖,但是一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就不太喜欢他。再加上看他性格傲慢不羁,便更加没了好感。最后,他竟把与诸葛亮齐名的旷世奇才庞统拒之门外,鲁肃苦劝也无济于事。
孙权以貌取人,显然是种偏见。可是连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有此偏见,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就更不足为奇了。
人们总爱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似乎以貌取人是不明智的做法。但是,这个道理认识容易,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就是说,大多数人,无论理智上怎样认为,但真正在对别人进行判断时还是多少都会受到对方外貌的影响。
其实,相貌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很突出的。就连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对漂亮的要更加喜欢一些,对长相丑的孩子,就不太喜欢,有的甚至有所嫌恶。
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婚姻等事情上更容易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从而获得帮助,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更加顺利一些。而相貌丑的人则容易碰壁,导致心灰意冷,自卑心严重。
国外有过一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些。
虽然长相不代表一切,但的确可以构成一项资本。比如一个单位要雇用一个秘书,如果两个候选人其他条件相同,而一个更漂亮些,那么漂亮的这个一定会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在经理是男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毕竟人们更喜欢天天看到漂亮的脸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养眼”。这就是为什么电视、电影里的明星,大多长相俊美,很简单,因为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在爱情中,美貌更是一项资本。情侣一般在相貌上是般配的。当两个人不般配时,丑的—方通常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条件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