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主意不坚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品格上的训练,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犯有此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可以败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并大大有害于他的全部精神能力。果断决策的力量,与一个人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成功的目的地。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所以,对你的成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到你、破坏你的力量、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犹豫,决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
★杞人忧天的人:别为无意义的事情费心思
小的时候,你是否曾经被这样的无聊想法日日夜夜地折磨着,心里总是充满了忧虑。暴风雨来的时候,担心被闪电打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担心东西不够吃;另外,还怕死了之后会进地狱;怕任何一个比你大的男孩会威胁你,割下你的两只大耳朵或无缘无故地揍你一顿;怕女孩子在你向她们问好的时候取笑他;怕将来没一个女孩子肯嫁给他;还为结婚之后该对自己的太太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而操心;想象自己会在一间乡下的教堂里结婚,会坐着一辆上面垂着流苏的马车回到农庄……常常花几个小时想这些惊天动地的,却又不得不承认是杞人忧天的问题。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你渐渐发现,你所担心的事情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根本就不会发生。比方说,你以前很怕闪电。可是现在你肯定知道,你有幸被闪电击中的概率大约只有35万分之一。
事实上,我们在嘲笑这些在童年和少年时所忧虑的事时,是否想过很多成年人的忧虑,也几乎一样的荒谬。如果根据平均法则考虑一下人们的忧虑究竟值不值得,并真正做到好长时间内不再忧虑,人们忧虑中有百分之九十可以消除。
罗温娜太太是一位平静、沉着的女人,她好像从来没有忧虑过。有一天夜晚,她和友人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当友人问她是不是曾经因忧虑而烦恼过。她就给友人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以前,我觉得我的生活差点被忧虑毁掉了。在我学会征服忧虑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难中生活了11个年头。那时候我脾气很坏,很急躁,总是生活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下。每个礼拜,我要从在圣马特奥的家乘公共汽车到旧金山去买东西。可是就算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也愁得要命——也许他又把电熨斗放在熨衣板上了;也许房子烧起来了;也许我的女佣人跑了,丢下了孩子们;也许孩子们骑着他们的自行车出去,被汽车撞了。我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因发愁而弄得冷汗直冒,然后冲出店去,搭上公共汽车回家,看看是不是一切都很好。难怪我的第十次婚姻没好结果,我的第二任丈夫是个律师——一个很平静、事事能够加以分折的人,从来没有为任何事情忧虑过。每次我神情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他就会对我说:“不要慌,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事情发生的概率,看看这种事情是不是有可能会发生。“如果检查一下所谓的概率法则,就常常会因所发现的事实而惊讶。比方说,如果你知道在五年内就得打一场盖茨堡战役那样惨烈的仗,你一定会吓坏了。你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加保你的人寿保险;你会写下遗嘱,把你所有的财物变卖一空。你会说:“我大概没办法活着撑过这场战役,所以我最好痛痛快快地过剩下的这些年.”但事实上,根据概率计算,50岁到55岁之间,每1000个人里死去的人数,和盖茨堡战役里16.3万名士兵中每1000人中阵亡的人数相同。当你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时,你发现,大部分的忧虑也都是因此而来的。■
全世界最有名的保险公司——大英帝国保险公司——就是靠人们对一些根本很难得发生的事情担忧而赚进了大量的收入。大英帝国保险公司是在跟一般人打赌,说他们所担心的灾祸几乎永远不可能发生。不过,他们不叫这是赌博,他们称之为保险,实际上这是以平均法则为根据的一种赌博。这家大保险公司已经有200年的优良历史了,除非人的本性会改变,否则他至少还可以继续维持五千年。而它只是替你保鞋子的险,保船的险,利用估算概率的法则向你保证那些灾祸发生的情况,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常见。
当我们都在对杞人忧天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在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杞人”。
★经常忧虑的人:往上看,不要往下看
“往上看,不要往下看。往外面看,不要往自己里面看。”这是古代印度的一句被刻在泰姬陵上的警世名言。
在古巴比伦的法典上还有这么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可是在古西伯莱语的译文中,这一句被译成为:“不要去想明日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译。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是不必为自己、为旁人的未来订立什么计划,达成什么目标了。这句话的本义是不要急躁,要避开无用的焦虑,不要对预先看不到的事情杞人忧天。我们都知道,焦虑耗蚀精力,如果我们凡事都能做到深谋远虑,则可以有所成就。我们不该焦虑,而应该关注才对。经常性的焦虑,不信任一切,被恐惧控制,久而久之,我们会养成习惯,变成一种恶势力。这样不仅仅会打击我们的士气,使我们焦虑过度,还会把我们变成一个无用之人,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持续不断地焦虑、烦躁、毫无信心、一事无成,会把身体拖垮,使我们不能好好工作,好好思想。人在焦虑中往往不用头脑去想,总是会闹情绪,让消极的情绪,特别是恐惧任意调侃我们,虐待我们。因此我们一定要尽量挣脱焦虑的束缚,如同挣脱病魔的束缚一样。
可是有些人总是不可避免的摆脱不了经常性的忧虑,所以都早已经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了。他们就是眼前没有什么事情可供忧虑,也会找些事来忧虑。有些人从本性上就具有忧虑的气质。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自传中说,他从小开始,就时刻沉浸于焦虑之中,因为不知道下一步会变成怎么样。实际上,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作为见证。假使我仍抱着原来的脾气,那一定仍生活在暗淡的境地。
有时候想像力会装上轮子任意奔驰。当晚上醒来时,往往周身冒汗,我们心里恐惧的东西会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让我们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这样下去,自然使我们筋疲力尽,白天便不能好好工作了。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情绪,就会一败涂地。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过,在丛林中,我们担忧碰到蛇。可是如果真有哪一个人竟翻开地毯,找找看有没有蛇,那这个人就一定是有神经病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很善良的朋友对我说:“我很为战争担忧,几乎已失去理智了。”假使他在自由、正义与慈悲三者保持均衡的状态下仍不能免于焦虑,则自然会失去理智,甚至会变成痴呆状态。假使不制止这种焦虑,那么我们的性灵就会渐渐被侵蚀。美国著名小说家库仑在美国内战时期也曾被战争的消息以及他自己的想像所吓坏,以至伤心而死。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我们控制住情绪,还是让情绪控制我们。假使我们不能主宰情绪,就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且也会有人来帮助你。研究精神状态的科学家们,已能运用新的技巧给予我们帮助。对人生的信心,对自己的性灵可以主宰人生而不为人生所奴役的信心,都是最有力的武器,它帮助我们对付折磨人的忧虑。尽管现在生活愈来愈艰难,但是它还不至于把我们弄得四分五裂。
人生不该常常受恐惧侵袭,被忧虑蚕食。假使我们觉得自己内向,应该停滞下来,陷入沉思,应该打开窗户,去看看四周的人们,给旁人一点鼓励。此外,晚上的思潮往往是最荒唐的,它常常会超越理性。如果我们不注意,就会使自己陷入病态。一个人如果显得疲惫不堪,大半是因为其内心有什么烦恼的缘故。碰到困难或危险,给予很自然的关切,那是一种健全的处置态度。人生很艰苦,甚至非常艰苦,到处都有可能遭逢险境,但这也仿佛是安排好了的。否则,如果一切都太顺利,我们就变成软体动物了。一个人经过多少颠沛,也就经历了多少磨炼。罗斯福总统也有心境灰暗的时候,有些坏心情甚至永远都无法根除。可是尽管他也有这样的心情,但他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了许多心情愉快的人士。其秘诀就在于罗斯福能利用和控制自己的坏心情,而不致蒙受其害。罗斯福的传记作家古特·桑德勒堡说过,这种忧郁是罗斯福家族的传统,可是罗斯福却不像一般人那样,以此作为借口而因循偷懒。
生在这样奇妙的世界上已够幸运的了,为什么为了追悔以往、担忧将来而把时光虚耗!有生之年,我们要珍惜光阴,莫辜负!莫磋跎!
★过于暴躁的人:从自控从情绪开始
你或许已对大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愤怒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两人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都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自我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
你不得不承认,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愤怒情绪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愤怒”的。这里所提的愤怒是指当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人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可悲的是,发怒的人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愤怒来控制对方。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其中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和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恨。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你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她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这样,才是最聪明的方法。
许多人对于自己思想上的种种苦闷和烦恼,没有方法来消除,因为他不知道心灵上的化学原理。任何人都会面临心灵上的苦闷,不过到了一个时期,人应该以理性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用适当的消毒药来解除心灵上的各种苦闷。真正伟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统治自己的心灵。富有化学性心灵的人——也就是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能消灭忧虑,解除烦闷,正如同化学家以碱性来中和酸性一样。
不懂化学的人就不知道中和的道理,错溶在别的酸性液体里,非但不能获得中和,反使药性更剧。化学家们都知道各种酸性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化合物溶解后的效用。因此,一个具有化学性心灵的人,他知道用快乐的解毒药来消除沮丧的神志、忧郁的思想。他知道用乐观的思想可以消灭悲观的思想。用和谐的思想可以解除偏激的思想;用友爱的思想可以淘汰仇恨的思想。由于他懂得种种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他心灵上便不会受种种痛苦。人应该像能调节水温一样调整自己的思想,在水太热的时候就要把冷水管的龙头打开。心中充满了悲观、偏激、仇恨的思想时,只要立刻转到相反的思想上,便会产生乐观、和谐、友爱的思想,这就好像把冷水管的龙头一开,沸水便会立刻降低温度一样。如果在怒气填膺的时候,要立刻转到友爱和平的思想上,这样怒气自然就消除了。有了友爱的思想,仇恨便不会存在。有了爱人如己的思想,便会消除妒忌和报复的恶念。